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弃疾词中大量使用典故,究竟算不算“掉书袋”?

在词中使用典故,在北宋以及之前的词作中就已经出现,至苏东坡明确表明词创作可以大量用典,后来在词中使用典故算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了。而提起词中用典现象比较引人注目的,当属辛弃疾。应该来说,辛弃疾使用典故在两宋词人中是比较多的。

就拿大家比较熟悉的稼轩词来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使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等五个典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连用“张翰闻西风而起莼鲈之思、许汜求田问舍为刘备不齿、桓温流年易逝之叹”三个典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有“八百里驳”“的卢”两个典故;《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援引司马相如写《长门赋》的典故……

辛弃疾词使用典故也是招致争议声最多的。典故的使用,固然增加了故事容量、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深意,但同时又有故意逞才之嫌,辛弃疾的词就被抨击为“掉书袋”。

究竟如何正确看待辛弃疾大量使用典故这一现象呢?这样的创作手法究竟是不是“掉书袋”行为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辛弃疾的这种创作方式是有客观原因的。

一方面,大量使用典故与其身世和遭遇有关。

辛弃疾出身于金朝统治地区的济南,宋金对峙局面早已形成,时间久了之后,“沦陷区”的人民与南宋的关系似乎已经没有那么紧密了。正如当时河北地区的老者对子孙这样说:“是皆生长于兵间,已二十年矣,不知有宋,我辈老且死,恐无以系思赵心。”

而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却不这样认为,他始终对于当年没能随着朝廷南迁耿耿于怀,这位老先生念兹在兹的依旧是一种归属感。并且,这种情怀深深影响了其孙辛弃疾。辛弃疾早年组织义军并且投奔了南宋朝廷,而南宋对辛弃疾如何呢?

南宋朝廷却对(像辛弃疾这样的)“归正人”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所谓“归正人”,就是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当宋金关系缓和时,南宋就拒绝接纳归正人;而当宋金关系紧张时,南宋又想依靠归正人联合抗金。当然,不管怎样,南宋朝廷对于归正人都是排挤又猜忌的,所以,辛弃疾归南宋四十多年,有二十几年是闲居在家的。即便让辛弃疾之流领兵打仗,终究是在有限的范围内。

——本段出自我之前的文章《辛弃疾:什么是国?脚下的土地不是,心中的认同才是》

当一腔热血的辛弃疾回到南宋时,迎接他的却是不信任;当他想收复失地实现理想时,遭受到的却是排挤。因此,辛弃疾很少直接表达不满情绪。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提到一个“唐诗无避讳”的观点:“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就比如中唐诗人白居易吧,他写《新乐府》《秦中吟》系统批评当朝社会弊端,写《长恨歌》挖玄宗与贵妃的八卦,但是白居易本人并没有因为这些诗歌而获罪。(详情见:白居易:怼皇帝的诗人最好命)

洪迈的这一总结可以集中体现出宋代文人对于唐代文人的羡慕,因为在宋代,文人创作的环境已经没有那么宽松了,比如苏东坡就因为所写文字被过度解读获罪,史称“乌台诗案”【“乌台诗案”被很多人认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桩文字狱,不过也多有辩驳者,这里咱们不纠结,总之,大抵在苏轼之前因为写诗作文而被过度解读招致祸端是几乎没有的】。顺便再提一下,在白居易身后,后来的皇帝唐宣宗李忱还写过一首《吊白居易》纪念他,诗云: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你看,宣宗不仅把白居易封为“诗仙”,而且高度肯定其《长恨歌》《琵琶吟》两篇诗歌的艺术价值。试问,哪个宋朝文人不羡慕嫉妒恨?

言归正传,面对严酷的话语环境,屡遭打击,处于孤危的地位就使得辛弃疾不得不借用历史典故隐约表达,托古喻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词中出现的典故关涉的人物也多半是比较有智慧、比较有才干的一些贤臣、明君、能将之类,以此和现实做对照。

另一方面,宋代浓郁的文化氛围的影响

有宋一代,文化氛围相当浓厚,其原因可以追溯到赵匡胤。赵匡胤是被“黄袍加身”的,为了防止第二个“赵匡胤”步他的后尘,他就寻思着收掉重臣权将的兵权,于是就有了“杯酒释兵权”,并且鼓励他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这种“崇文抑武”的政策直接导致了娱乐文学的的发达。

与“崇文抑武”的国策相适应,宋王朝开放了科举考试的名额。根据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北宋一代开科 69 次,共取正奏名进士 19281 人,诸科16331 人,合计35612 人,如果包括特奏名及史料缺载者,取士总数约为 61000 人,平均每年约为 360 人”。单看这组数据也许你不会觉得很多,对比一下唐代科举数据就一目了然了:唐代290年左右的时间,录取的进士4000左右。也就是平均每年十来个人、二十几个人。

科举考试门路宽了之后,文人士子的学习热情也就提高了。而进士科考试内容包括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则在诗赋、经义和策论方面。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宋代文人学习涉猎的范围又比较广泛,且不说本文主角辛弃疾学识深厚,前辈苏东坡也是全能型人才,还有诸如黄庭坚诗、词、书法皆有造诣。

理学同样兴于北宋中期,理学家注重研究、注释儒家经典,一时间文人士大夫圈里学问氛围也是相当浓厚。

这些反映到文学中:对的影响就是不断雅化,使用典故也随之增多。只是,辛弃疾大概是使用典故最多的那一个。当然不止是词,在诗歌领域,影响有宋一代的“江西诗派”作诗“以学问为诗”就是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曾经主张创作应该“无一字无来处”——说通俗点就是作诗要在前人的文字堆儿里能找到依据,宋诗中的用典现象亦是常见。

辛弃疾词中使用典故,多半符合个人诉求需要,他所引用的典故是符合自己当时的心境的。虽然用典繁多,但从整体上看,典故使用是比较圆熟自然的。毕竟,辛弃疾才气大、感情真,足以驾驭。

正如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所说:“辛弃疾的才气极大,在他的长词里面,往往能够表现出一种伟大的英雄气魄,虽有时不免掉书袋,不免用事过多,却用得自然活泼,并不觉得累赘束缚,依然有种方恣自由、淋漓痛快的精神。”

正如我在开篇提到的那几首词,虽然使用了不少典故但是不影响这些词的传播程度。

讲道理,不论是诗歌领域还是词坛,使用典故的绝不仅仅是辛弃疾一人。为什么偏偏稼轩词中的用典引起了一些争议呢?

我认为有两方面的直接原因:其一,辛弃疾词中用典确实比较频繁;其二,辛弃疾作词比较有名。这可不是我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试想:尤其是在宋代这样有学问的人比较多的时代,写诗作词是容易受到批评的。就说词坛吧,柳永、欧阳修因为通俗被批判,苏轼因为作词不够婉约招致各家声讨,评论家批评李清照时甚至连她的性别一起批评了(没错,说的就是王灼了。)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或者说潮流影响:南宋词坛与辛派词人对举的是姜夔张炎等人为代表的骚雅词派,这一词派的崛起既有时代因素,也是词自身发展的结果。从词史的角度看,“去俗复雅”可以说是宋词创作的发展方向,也是宋人努力的着力点(关于宋词“去俗复雅”这条思路,改天写专篇讨论,保持对我的关注呀)。他们对辛弃疾一派的词展开了批评,把这类词中的豪壮语看成是“粗豪”,不够婉转妩媚和典雅纯正。更要命的是辛弃疾的后学者没有相当的才力和气魄,学稼轩作词方式豪壮不足反而变成粗粝叫嚣,引起了姜张一派的批判,而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了辛弃疾。正如陈廷悼所言:“不善学之,流入叫嚣一派,论者遂集矢于稼轩。”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认为辛弃疾作词大量使用典故虽然不能算做优势,但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归于“掉书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典故(22)卖弄的掉书袋
【人间住】异物
豪放词十一首,各类汉子必读
辛弃疾一首出神入化的词,开篇讽刺,读完才知道是经典
同为豪放词大家,苏轼和辛弃疾的词有何区别,谁在词上成就更高?
文史知识|刘淑丽:英雄的眼泪——读辛弃疾《水龙吟》《摸鱼儿》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