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拎腰和凸命门之辨

读过任刚先生所著的《太极拳行法释要》一书,不免对书中所叙述的“拎腰”之说感兴趣。

       我在书中写了一篇序言,谈到了我在练拳五十年后摒弃我的保守观点,接受了“拎腰”理论。经过十个月的练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拳友认为在我八十岁高龄的时侯,能够重新认识新的理论,並且练习成功,除了钦佩之外,还对我的十个月中练习的经历产生了兴趣。

      拎腰和凸命门是太极拳腰部的二个重要要领,作用也不尽相同。武术界对命门穴非常重视,命门穴是身弓的弓把,是带动四肢弓的纲。中医学表明,命门之火是人体阳气之根本,生命活动的动力。强壮命门即能壮肾,增进健康和长寿。

      在我五十年的太极拳生涯中,一直认为自己在凸命门的方面做得比较好。

        我先谈谈凸命门,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背后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的区域,武术要求命门穴后凸,这样可增加力量。可是也有一些人认为把背后腰椎对直了命门就凸出了,所以就出现了靠门板、靠墙壁等方法。这些方法把人体的生理弧度曲线给改变了,产生了腰部疾病,这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四周都鼓出来,是气鼓,不是形鼓。是带脉四周放大。

     “太极拳借天不借地,借地始终艺不高”。这是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杨式董派的代表人物乐奂之先生讲的话,是“拎腰”之说的起源。

       武式太极拳郝月如宗师的拳论说: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平日行动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好似气球,气势贵腾挪,身体犹如悬空……

       根据武式太极拳的理论,我们研究“拎腰”,相互之间的理论十分吻合。拎腰从命门下一寸处拎起,上贯百会,下接尾闾是寻找命门穴处腰为主宰的感觉,书中称为三寸嫩芽,我们在命门穴下一寸处前凸三分,虚虚地向上拎起,然后在此段找感觉。开始可能腰很酸,继而习惯了,腰自然会拎起,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有灵动的感觉,就有了指挥中枢。如果你想随心所欲,必须还有意气的配合,身体必须松透。达到这一步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空松园活的乐趣。你会感到很轻灵,就如拳论所说的那样,身体犹如悬空,贵在腾挪。

      至于意气的配合是从拳架中练出来的,一般刚学拳的人,需在明师指导下,经过岁月的洗礼,才能掌握意气的运用。全身松透不同於全身放松,全身松透是指身体要有空的感觉,内里越空,气场越大。所以,拎腰的练习,是建立在高级阶段,不是初学者练习的。


(文:何基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太极”任刚谈乐传太极
“真太极”先生论太极拳录
太极拳的裆胯
【转载】传统杨式第一式“太极拳起势”(中级帖)
太极拳的步法——猫步
太极拳是如何支撑八面的?(靠谱讲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