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号脉入门知识(详细图解,简单易学)

把脉捷径

号脉入门知识(详细图解,简单易学)

教您从十五个方面学习诊脉脉诊学几招

把脉捷径

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在寸,关,尺,上分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清了。在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清了。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诊脉四步曲

1、让被诊者呈正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大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自然放松,在腕关节下垫一松软的脉枕。

2、医生先以中指定关部,然后将食指和无名指分别按在寸部和尺部。若是给小儿诊脉,由于寸口部脉位比较短,常以拇指或食指“一指定三关”,不必细分寸、关、尺三部。若给自己诊脉时,常常把诊脉的那只手从要被诊手的下方绕上来,再用三指按照上述顺序确定寸、关、尺三部的位置。

3、切按时,三指略呈弓形,让“指目”(指尖和指腹交接处)的部位紧贴于脉搏搏动处,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比较灵敏。注意要根据被诊者的高矮、手臂的长短及诊者手指的粗细适当调整三个手指间的距离。

4、布指之后,运用轻、中、重三种不同的指力,结合上下左右的推寻,以辨识脉象。一般来说,多是用三个手指同时摸脉。用轻指力按在皮肤上称“浮取”或“举”;用重指力按至筋骨间,称“沉取”或“按”;用手指不轻不重地移动或改变力道仔细求取脉象,称“中取”或“寻”。

脉法,可真不容易学,尤其是没有跟师,自学中医的人,很多都无可奈何的对脉法敬而远之,因为书中所说的浮沉尺数,甚至是二十八脉,可以说但凡认识字的都能看懂,可是看懂不等于“摸”懂……

一把起脉了来,根本就不识得是何脉,更别说凭脉象去判断身体五脏六腑,表里上下的病症了,这可怎么办?难道脉法就不学了?

我这么说吧,我打算写这一篇章文章,就是为了让你完完全全的掌握脉法,你信吗?

别瞎想了,我都不信!凭一篇文章,就掌握脉法,那古人还费什么劲的写一大堆书留给我们研究啊

但是呢,虽然这一篇脉法内容,不可能让你完全掌握脉法,却可以让你敲开脉法之门,算是一条捷径吧,这条捷径对于自学中医的人来说,是一条不可多得的钥匙……

这条“钥匙”是什么呢?快关上门,认真看下去:

其实切脉呢,古人无非就是想通过我们平时把脉的地方,也就是寸口,去判断人身阴阳的盛衰,往简单了看,所谓的脉,在血管里,无非就是两种东西,一是气,二是血,一阴一阳是也,而所谓的阴阳盛衰是什么呢?

注意看下面这两句话:

盛衰,我们这样来理解,盛者,气之盛衰,气之大小、盈余,当我们把脉时,是脉动有力的,也就是阳态之脉,如洪大,有力,长实等,这些脉证明了什么?就是阳气太过,火太旺了。

那么反过来,是脉静无力时,就是阴态之脉,如迟脉、沉脉,细脉等,这样的脉,就是阳气不足,或者说阴气太过。

那么从这两句话,你有没有悟到什么呢?

我们举个例子吧,你就知道这两句话,有多么实用了:

(举例前,先讲一下左右三部的定位,我们把脉看作真气的一气周流,左手三部为气之升,右手三部为气之降,左尺为肾,左关为肝脾,左寸为心,右寸为肺,右关为胃胆,右尺为命门)

比如一个患者,通过把脉,左右六部脉,我们先判断整体再判断局部,整体,就是左右三部的整体有力与否?如果整体来看是有力的,我们就初步往阳热太过去分析,如果整体是无力的,我们就往阳气不足去分析。

然后再细细判断寸、关、尺三部,左手六部的脉之有力无力,比如患者整体是无力的,然后偏于右寸一个部位是比较有力而洪大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也就是说,整体无力,阳气不足,右寸有力,右寸为胃胆下降之路,这说明什么,说明患者是整体阳气不足,而胃胆之气不降,胃胆有阳火太过之证。

掌握了这个脉的情况了,但好像还太模糊了,还不好用药啊,怎么办?

假如,当我们掌握了患者的脉象情况时,还不能完全得出诊断,其实我们是不是漏掉了什么?漏掉了其他辨证方法啊,比如患者的症状,舌诊,问诊,等等,把这些结合在一起……

怎么结合,最后就留给你自行领悟了,有了一个综合的脉象判断,再结合其他诊断,往这方面细细体悟一下吧!

金华佗特约作者邓远杰自述:数载前,吾因病四处寻医,几经医治,不了了,后决心自治,而邂逅于我国人医学,而后自治而愈,幸甚也,吾本学易,粗通阴阳五行,转而学医,因我国人之中医,乃合于阴阳之术,释自然万物之根源,不敢独留,妄以绵薄之力,倾吾所学,述于网络,只盼可助我国医之术发扬光大,则心感欣慰也。

常见中医把脉情景:医生手指往患者手腕上一搭,即刻屏息凝神,不消片刻就开方了。小编每次看到这种场景心中都有千万头草泥马飞驰而过:“你到底把出来个啥?你是咋把出来的?统统略过一个字不说是闹哪样啊亲!”还好,小编有幸结识了优酷中医节目《小道经方》的主讲人,己安先生“先生,您给我讲讲把脉呗”!

把脉究竟是怎么回事?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把脉究竟把哪儿

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

《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

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

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

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究竟如何把脉

1、把脉运用指腹的力量,而非指尖。这也是大家在图片或者电视节目中常见到的错误。

如下:

2、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桡骨茎突内侧(手腕拇指侧骨节凸出处)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疏密适当。

把脉究竟反应哪儿的问题

1、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脉又可以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这就是寸口诊法的的三部九候。

2、脏腑在寸关尺上的分布,文献记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现在临床上一般是根据《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来划分寸口三部所分候的脏腑: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有哪些脉象呢?

《内经·素问》对脉的记载共二十余种:即大、小、滑、涩、浮、沉、迟、数、紧、急、缓、弦、长、弱、细、虚、实、代、短等包括后代补充,大约为二十八种,想要全部掌握,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最重要的是哪几种呢?浮、沉、迟、数(shuo四声)即基本掌握位置和速度。

各脉分别描述如下:

浮脉: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沉脉: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迟脉: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数脉: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把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时常见患者为考验医生水平,一言不发只让把脉以断医生水平。当代脉神许跃远把脉技术高超,能精准的把出患者体内是否有结石、肌瘤等,并可判断大小,然而其治疗水平却一般。

在大家纷纷以把脉水平来判断医术水平的时代,殊不知,“望而知之谓之神”若能一望而知其病,何须再把脉以判断身体?《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不可不察也。

我国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在孕产方面也是形成自己独特的诊断治疗方式。本期【知识大爆炸】就为大家介绍怎么把喜脉。

一、首先要认识怀孕的脉象:滑脉

把脉是中医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中的切,即用手指放在被诊断者的手腕上,通过对动脉搏动来判断被诊断者的身体状况。

脉象一般分为平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促脉、结脉、代脉。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怀孕的脉象通常是滑脉。

“滑脉,即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把脉时,如果是滑脉,就像有一排气泡,或者一个个小铁珠依次经过把脉者的无名指、中指和食指,速度较快,一个接着一个。滑脉脉象跳动有力,因为怀孕后孕妇体内的血流量比平常增加20%以上,因此脉搏的跳动会比普通人的有力,这是最明显的区别,因此怀孕的脉象通常是滑脉。

二、要找准把脉的位置:寸、关、尺

把脉的部位一般是寸口脉,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把手平伸出来,自然的放在桌子上,手腕的地方会看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在大拇指的一侧,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这个突起上,在突起的内侧边缘上,能感觉的到动脉波动,这个部位就是“关”,关上(指尖方向)就是寸,关下就是尺。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关键时刻来了:怀孕脉/滑脉怎么把?

“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按照上述方法把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被把脉者的寸、关、尺三部部位,无名指按的地方是“寸”,中指是“关”,食指是“尺”。这里的寸和尺暗含离手掌最近的是“寸”,最远的是“尺”。

滑脉的脉象,寸关尺都跳

非滑脉脉象,“尺”无跳动

如果怀孕了,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三个指头都能清晰的把到跳动得很欢快的脉象,而且从“寸”至“尺”有如行云流水,依次跳来。如果没有怀孕,那“尺”的脉象一般把不到。

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如果怀孕了,无名指,中指和食指三个指头都能清晰的感觉到很欢快的跳动脉象,如果三个手指有一个没感觉到跳动,就不是怀孕的脉象。

四、把脉能知道胎儿性别?

我国古典医书有记载,“胎息之脉……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如是以脉辩人则,男女脉同,唯尺各异,阳弱阴盛,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其中“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大概意思就是左边的脉象跳动得比较明显的,是男孩,右边脉象跳动比较明显的是女孩。

也有说法是“寸”的脉象跳动比其它的更明显的话呢,那怀的就是儿子,不然怀女儿的机率就大一些。一般说法认为怀孕3个月内把脉判断胎儿性别是比较准的。

但中医把脉判断胎儿性别的方法一直被包括一些中医专家在内的人质疑,这个方法是否靠谱,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五、把喜脉注意事项

1、把脉时间

最好是早晨,还没吃饭,还没运动,并且在安静的环境进行,脉象能更好反映身体的状况,有利于诊断。

2、把脉体位

要让被诊断人正坐着或平躺,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布枕,以便于切脉。不正确的体位,会影响局部气血的运行而影响脉象。

3、怀孕的脉象是滑脉,滑脉不一定就是怀孕。

滑脉除可能为怀孕外,正常情况或者某些疾病也可能出现,因此它并不能肯定是怀孕。青壮年血气方刚,也可能是滑脉。

号脉入门知识(详细图解,简单易学)

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我号脉,因为我们都有学过中医,有关医者名誉我不能拒绝,老师教了我比较容易理解的方面。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 

从这个角度入手比 沉浮滑容易多了

号脉中左手寸脉能摸到 代表心脉正常 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 接不上气的现象 

左手关脉 正常为不强不弱 太强说明肝气太盛 , 太弱 也不行 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

左手尺脉 太弱 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有时我分不清就说患者头有问题 

右手寸脉 太弱为肺虚 一般有咳嗽现象 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 太弱为脾弱 有便溏 腹痛一类 太强 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 大多腰痛 身上沉困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MOD}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把脉口诀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这个表竖着去记,横着去用。

春季脉稍弦,夏季脉稍洪,长夏脉稍缓,秋季脉稍浮,冬季脉稍沉。你说的那个口诀我不知道,把这个五行归类表给你截过去,希望对你有用。

正常的脉象是什么,一个正常人一呼一吸4至,和缓均匀,即为有神,为常脉,其余即为病脉,当然也要考虑特殊人群,如老人脉略弦,小孩脉数,胖瘦,春夏秋冬,相信书里也不泛记载。

知道了常脉,下一步就是要知道4种脉象,即浮,沉,迟,数,

浮脉轻轻搭手既得,沉脉需重按方得,小于4至的为迟脉,大于4次的为数脉,

浮脉在人体主什么病呢,多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数脉主热,也有例外的,如浮脉,如果阴分虚极,阳亢于外,也现浮脉,且多浮而有力,多属重病。

下一步,需要回到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在寸,关,尺,上分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清了。在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清了。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把这些脉象再重新组合,因为临床会有很多脉象组合在一起,如,浮迟,浮数,浮长,浮细,同样,沉脉也是,沉短,沉而有力,沉数,都需要我们结合起来细细分析。

举个例子,如左寸沉短而无力,寸关平脉。

首先,左寸主心,病位在心。短主不足,无力也主不足心脉不足会导致什么病呢,心的功能心主血,心的搏动输送血液到全身,他的不足首先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健忘。全身无力,每天懒洋洋的。

如左尺脉见沉数,沉主里证,主阴,数主热证,在病位在肾与膀胱,那么就是肾与膀胱有热,会出现小便黄,热,手脚发热,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再如,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寸脉主阳,数 主热,浮脉也主阳,尺为阴细为不足,结合起来就是阴虚不制阳,阳浮于上,这样的病人必然会头晕,用药也可补阴潜阳为治。

再一个就是,要多实践,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我们的朋友亲人,我们都可以作为实习对象,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多练才会出成绩。我刚开始时,一天有时看几十人, 看完之后对比一下,看哪对了哪错了,总结,慢慢的就熟练了。诊脉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分部,分脏器,每个脏器的功能都是什么,出现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会有哪些毛病,另外也切莫持一诊而诊病,古人的四诊合参是很有道理的。

再说就是生男生女的问题,书上说左手脉疾为男,反之为女,老师也这么讲的,我的经验是在40天左右时很准几乎不差,过了4,5个月准确率就不那么高了,也就6,7成准吧,也许还要提高水平,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脉诊最简单 只需要分辨

1 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

2 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

3 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

如此而已 就足够辨证了

脉浮:为阳气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夏天阳气行表;

脉沉:为阳气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冬天阳气行里。

脉浮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收敛,发散在外;

脉沉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就是:

1 能量的多少(足不足);

2 能量的方向(升或降)。

和《万病至简论》所论六经实质是一致的

上为总论 以下分论之————

分者 分部以论:左手侯阴血 右手侯阳气 或谓:左手侯能量的储存 右手侯能量的制造

左手【寸】心【关】肝【尺】肾阴 心运血 肝藏血 血之精华入肾阴

右手【寸】肺【关】脾【肾】肾阳 肺运气 脾生气 肾之阳化精为气

男为阳 气盛 故右手脉盛于左手脉

女为阴 血盛 故左手脉盛于右手脉

——此为男女之常脉

有妇女右脉强于左脉 当作何论?

服药前 当辨证为用阳过度 不能收敛 寸尺多浮

服药后 当辨证为阳气得助 加快运化中 寸尺多沉

同时可见 两手关脉最强

右关为脾胃 主能量吸收加强【脾主运化】

左关为肝脉 主能量收藏加强【肝主藏血】

前提很重要 是否服药 同样的证 辨证意义完全不同

阳之要 在于能降 寸脉位于上【表】 阳位 当以收敛沉降为顺 中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敛 尺脉位于下【里】 阴位 当以收敛固密为顺 重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运 关脉位于中【中】 中位 当以鼓荡滑畅为顺 轻取可得

简言之 两头小 中间大——现代社会最佳之财富【能量】结构 谓之:橄榄形

辨证运用——————

首辨能量足不足 再辨能量是否收藏 【相火是否归位 阳明降与否 升降调与否】

能量足否 脉管之大小 有力无力而已 不必详论

相火者 根于肾 先发动于肝 故 相火不位者 肝脉必弦多兼紧有力【气攻之象】

相火归位兼能量充足者 肝脉虽弦 但有柔和节律之象 【犹将军之不怒自威】

但越用力下按 反弹之力越盛 【犹太极高手 表面柔和 内里刚劲 敌强我愈强】

用阳者 寸脉必浮 相火不位者 寸脉亦浮【阳气不敛上散故也】 如何区别?

短时用阳者【说话 运动 用神等等】 短时静养休息寸脉即可归于收敛

相火不位者【长期阳散 类于用阳】 短时静养寸脉亦不会收敛

相火根于肾 则相火不位者 尺脉多偏浮 【 肾水为母 肝木为子 子败家挥霍不够用 就必须调用母亲的存款了】

若静坐后 寸脉仍浮 即为阳明不降 相火不位 即可推断:失眠多梦 情绪焦躁 眼干喉痒耳鸣——脉而知之

寸脉浮 同时尺脉亦浮 相火不位即可确诊无疑 尺脉浮为长期阳气外散的确凿证据

左手尺脉【肾阴】无者 绝经 闭经 断经 轻者 经量少

右手尺脉【肾阳】无者 阳痿 性冷淡 不孕 流产 痛经 手足冰冷 抑郁症 失忆症 肌无力 尿频

其余根据所属脏腑功能类推 至简者 不论脏腑 但以阳虚诸证推断即可。

教您从十五个方面学习诊脉脉诊学几招

古代中医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其诊断作用不能互相替代。其中,任何一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或被误解,都会影响对脉象的诊察,甚至影响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因此,二十六种脉象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偏废,必须熟炼掌握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诊察技术。?

在诊疗实践中,一般是以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及其相兼脉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象变化。因此,必须弄清每一种脉名是诊察寸口脉哪一方面的变化。否则,对脉象的诊察就缺乏依据。比如,滑涩二脉都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若不明确这一点,对滑涩二脉的诊察就没针对性。再如动脉,其实际意义是诊察非窦性心律的脉形,若不明确这一点,对动脉所主病证的分析很容易与其实际意义相悖。特别是代脉和革脉,由于近代脉书误解了这两种脉象的实际意义,对其所主病证的分析已离题太远。这些实例说明,必须弄清每一种脉名是诊察寸口脉哪一方面的变化,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诊断作用。?

脉的变化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脉体的大小、脉的长短、频率、脉位、节律、气势、张力、幅度、流利程度、和缓程度等。错综复杂的脉象,主要是这些方面发生变化。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就是针对这些方面的变化。其中,由一种条件构成的脉象,针对一个方面的变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条件构成的脉象,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变化。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再加相兼脉,基本上概括了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主要方面。因此,对错综复杂的脉象进行诊察,必须掌握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诊察方法,这是诊脉的入门技术。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每一种脉象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熟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分别涉及寸口脉哪些方面的变化。然后,按脉象的构成条件对寸口脉相关方面的变化逐

一进行诊察。对初学者来说,这是简便易学的诊脉方法。?

1,察至数?

在察至数的过程中,主要辨别迟脉和数脉。一般是用“呼吸定息”的方法。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脉动四、至之间为正常。一息三至或三至以下者,是迟脉。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是数脉。?

2,察脉位?

在察脉位的过程中,主要辨别浮脉、沉脉和伏脉。具体方法是:先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并将所用指力看成是“总指力”。然后,再用相应指力诊察脉位。凡所用指力小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便触及寸口脉,都是浮脉。凡所用指力大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三”才触及寸口脉,都是沉脉。不浮不沉之脉,所用指力相当于“总指力”的“五分之二”与“五分之三”之间。若用“总指力”不能触及脉体,需大于“总指力”才能触及者,则是伏脉。?

3,察脉体大小?

在察脉体大小的过程中,主要辨别洪脉和细脉。其具体方法是:按寸口脉划分“五部”的理论,寸口脉不论居于何部,其脉体以充盈本部为正常。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凡比正常脉体“大”者,都是洪脉。凡比正常脉体“小”者,都是细脉。这是独取寸口脉法的特殊规定,虽不必拘泥,但有一定指导意义,可灵活掌握。?

4,察脉体长短?

在察脉体长短的过程中,主要辨别长脉和短脉。其具体方法是:按划分“三关”的理论,寸口脉的长短以“一寸九分”为正常。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若寸口脉超过“一寸九分”,寸、尺两端过于本位,则为长脉。若寸口脉达不到“一寸九分”,寸、尺两端不及本位,则为短脉。这也是独取寸口脉法的特殊规定,虽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可灵活掌握。?

5,察脉体张力或弹性?

在察脉体张力或弹性的过程中,主要辨别弦脉、紧脉和缓脉。其具体方法是:若只是脉体张力增强,按之如弓弦状,为弦脉。若脉体“紧张”或“拘急”,按之“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为紧脉。若脉体“舒缓”或“缓纵”,按之有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指感特征,为缓脉。?

6,察脉律?

在察脉律的过程中,主要辨别结、动、促三种脉象。结脉的辨别比较简单,凡脉有间歇即是结脉。若数脉而有间歇则是促脉。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在实际表现时比较复杂,可根据正常窦性心律脉形的基本特点进行辨别。?

7,察脉的流利程度?

在察脉的流利程度的过程中,主要辨别滑脉和涩脉。具体方法是:触及脉体时,先将指目按在脉的脊部,细心体察脉管内血液运行的流利程度,若脉管内的血液运行滑利,较正常流利程度更流利,则为滑脉。若运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则为涩脉。?

脉的流利程度没有具体指标,可结合脉的形体变化综合体会。因此,必须加强基本功练习,多根据正常脉象体察正常脉的流利程度,然后,可掌握滑涩二脉的脉形特点和指感特征。 ?

第1楼?

8,察脉的圆敛程度和脉管与周围组织的界限?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辨别散脉。散脉有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之分。生理性散脉是脉体“大”而表现出的“散漫”之象,但脉体圆敛,无其他不适。病理性散脉的脉形是:脉体不圆敛、过度散漫或形体过度宽泛,甚至脉管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

9,察脉的力度?

在察力度的过程中,主要辨别脉的有力无力。一般说,这是对主要脉象进行详细诊察的附加条件。因此,对每一种脉象的诊察,都需要进一步诊察脉的有力无力。如,数脉有力、数脉无力、沉脉有力、沉而无力等。?

10,察特殊脉形?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辨别比较特殊的脉形或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不能概括的脉形。古代医家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芤脉即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脉形。其脉形特点是“中央空、两边实”。除芤脉以外,古文献记载了很多特殊脉形,如:釜沸脉、解索脉、雀啄脉、麻促脉、虾游脉、鱼翔脉、屋漏脉、弹石脉、转豆脉、偃刀脉等。这些脉形虽然少见,但可预示异乎寻常的病变,对提供特殊诊断依据,及时判测病情,确有一定意义。所以,不应弃而不用。?

11,察复合脉或相兼脉?

复合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构成条件复合而成的脉象,因有固定专名,称为复合脉。相兼脉两种或两种以上脉象相兼,没有固定专名,故称相兼脉。比如,浮脉和数脉相兼,称为脉浮数;沉脉和弦脉相兼,称为脉沉弦;这都是相兼脉。?

需要在察复合脉或相兼脉过程中辨别的常用脉象主要是微脉、濡脉、弱脉、虚脉、实脉、促脉等,除此之外,若两种或两种以上脉象相兼,都是相兼脉。如,脉浮数、脉沉数、脉弦滑、脉迟缓等。对这一类脉象的诊察,可根据每一种脉象的构成条件,按相关方面的变化逐一辨别。凡复杂脉象,都在这一过程详细诊察。?

12,察脉的更代?

察脉的更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诊察脉象变化是否符合季节脉或体质脉的变化规律,二是诊察由一种脉象更代为另一种脉象是否符合正常规律。因此,必须掌握正常脉象的变化规律,才能诊察脉的更代。?

古代医家诊脉,脉的更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是,近代脉书误解了代脉的实际意义,误将代脉认为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的脉象,因此,察脉的更代被忽视了。现已证实:代脉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脉来一止”,更不是“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而是专指脉的更代,这是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察脉的更代,首先要掌握季节脉和体质脉的变化规律,若脉的更代不符合季节脉或体质脉的变化规律,表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这对辨别脉象是否主病及其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比如,按季节脉的变化规律,春季之脉应显弦象,秋季之脉应显浮象。若春季其脉不弦,秋季其脉不浮,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这对分析脉象的变化是否主病具有重要意义。再如,女子妊娠三月,其脉应显滑象。若妊娠三月其脉不滑而涩,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胎元失养。又如《脉经》说:“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其脉代绝者死。”这些实例说明,察脉的更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察革脉?

察革脉主要是诊察在疾病过程中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古代医家对脉象进行诊察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后人误解了革脉的实际意义,使其诊断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据考证,古代医家诊脉,既诊察脉的更代,又诊察脉象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和转变。这两个方面的诊察,既可诊断脉象变化是否主病,又可诊断脉象变化与病症的内在联系,还可诊断疾病的发展变化及其转归。后世脉书误解了革脉的实际意义,是脉诊的重大损失。应该提倡按病变规律诊察和分析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充分发挥脉诊诊断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绝不可忽视。?

14,察独?

在察独过程中,主要诊察脉象在某一“部”或某一“关”出现的异常变化,这是诊察病脉的具体方法之一。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这是根据发生“独变”的脉象辨别病脉。后世医家继承和发扬了这种辨别病脉的方法,将“察独”作为发现病脉或辨别病脉的主要手段。这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方法,深受后世医家推崇,如张景岳说:“此独字,即医中精一之义,诊家纲领莫切于此。”?

古代医家积累了很多“察独”的具体方法,其一是从脉的形象变化入手,以一部之脉的形象异于其余各部为独。如《诊家枢要》说:“一部之内,独大独小,偏迟偏疾,左右强弱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皆病脉也。”《医原》说:“六脉之中,有一脉独乖者,即当于独乖之一脉求之。”这是因某一部脉的形象变化异于其余各部,故为“独变”,“独”则为病脉。其二是从脉在各部的显现入手,以脉体独显于某部为“独”。如《脉理求真》曰:“有以五脏五脉各应互见,而六部六脉偏见一脏之脉者,是其病根伏是,而更可以独名也。”以上两种方法,是根据脉体的显现部位和脉体的形象变化“察独”,确有一定诊断意义。张景岳的方法略有不同,他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察独,其曰:“独之为义,有部位之独也,有脏气之独也,有脉体之独也。部位之独,谓诸部无恙,惟此稍乖,乖处藏邪,此其独也。脏气之独者,不得以部位为拘也,如诸见洪者,皆是心脉;诸见弦者,皆是肝脉;肺之浮,脾之缓,肾之石,五脏之中各有五脉,五脉互见,独乖者病,乖而强者,即本脏之有余,乖而弱者,即本脏之不足,此脏气之独也。脉体之独者,如经所云:独小者病,独大者病。”显然,张景岳对察独的方法又有所创新。?

总之,察独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首先要掌握正常脉象的普遍规律和不同体质的脉象特点,在同中求异,在常中求变。这种方法,若能运用自如,不失为诊察病脉的捷径。?

15,察胃、根、神?

古代医家认为,胃、根、神是脉的三要素,是正常脉象必须具备的三个方面。因此,察脉的胃根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察胃根神的具体方法,非常复杂,且因字数太多,请大家参见其他脉书,具体内容没太大出入。故从略。?

以上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十五个方面,从诊察这些方面的变化入手,首先掌握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诊察方法,然后,循序渐进,触类旁通,抓关键,识要领,逐渐积累诊察复杂脉象的经验,再图精益求精。

脉诊学几招,中医能过招  转自:手道

脉诊最简单 只需要分辨  

1 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  

2 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  

3 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  

如此而已 就足够辨证了  

脉浮:为阳气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夏天阳气行表;  

脉沉:为阳气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冬天阳气行里。

脉浮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收敛,发散在外;  

脉沉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就是:  

1能量的多少(足不足);  

2 能量的方向(升或降)。

和《万病至简论》所论六经实质是一致的

上为总论   以下分论之

分者  分部以论:左手侯阴血    右手侯阳气    或谓:左手侯能量的储存   右手侯能量的制造

左手【寸】心【关】肝【尺】肾阴         心运血    肝藏血    血之精华入肾阴

右手【寸】肺【关】脾【肾】肾阳         肺运气    脾生气    肾之阳化精为气

男为阳  气盛    故右手脉盛于左手脉

女为阴  血盛    故左手脉盛于右手脉

——此为男女之常脉

阳之要   在于能降    寸脉位于上【表】   阳位   当以收敛沉降为顺     中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敛    尺脉位于下【里】   阴位   当以收敛固密为顺     重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运  关脉位于中【中】   中位   当以鼓荡滑畅为顺     轻取可得

简言之   两头小   中间大——现代社会最佳之财富【能量】结构     谓之:橄榄形

脉位之浮沉  可以四季【本质就是温度的变化】以简述之:

—— 夏【轻触即得 浮脉:热则阳气升散  热证表证或夏季常脉之位】 脉体最大  洪

—— 秋【稍重可得 气渐降敛 热渐退  秋季常脉】                 脉体稍小  濡

—— 春【再重可得 气渐升散 热渐盛  春季常脉】                 脉体再小  弦

—— 冬【沉按始得 沉脉:寒则阳气降敛寒症里证或冬季常脉之位】  脉体最小  细

夏见秋冬春脉  为不及  热病见秋冬春脉  为渐愈

冬见春秋夏脉  为太过  寒病见春秋夏脉  为渐愈

脉气运行简述————

饮食之入,始于右关【脾胃】,主运化,可理解为赚钱部门,当最强【有力,脉位秋】为好。运化之物化为血液储藏——土养木,肝主藏血,存钱部门,右关之脉【肝】,当最强【有力,脉位秋】为好。血之精华为精,下输于肾阴——精血同源,主藏精,脉当最沉【有力,脉位冬】

肾阴若水【能源】,肾阳若热【能量】,水热合为一体共存——阴阳互根互用。心肾同属少阴,心念动,引发肾阳的点火,肾精化为气血,循肝【左关】上行——水生木,至心【左寸】——木生火,心火炎炎,心为能源-能量转化器,转化能量供应全身。一条线路直上供应脑部——心主神明、经过肺【右寸】敛降;

另一条线路直下肾阳,肾是皇宫,先天之本【右尺】,供养输送能量到后天之本脾胃【右关】,脾胃属土,土生金,能量供养输送到肺【右寸】,与心路汇合。

最后,金生水,肺【右寸】引导气血能量输送回归到肾阴【左尺】,以肝作为运输途径。由此完成一个圈的循环。

辨证运用——————

首辨能量足不足    再辨能量是否收藏 【相火是否归位  阳明降与否  升降调与否】

能量足否   脉管之大小   有力无力而已   不必详论

相火者  根于肾   先发动于肝   故   相火不位者   肝脉必弦多兼紧有力【气攻之象】 

相火归位兼能量充足者    肝脉虽弦    但有柔和节律之象 【犹将军之不怒自威】

但越用力下按  反弹之力越盛  【犹太极高手  表面柔和  内里刚劲  敌强我愈强】

用阳者  寸脉必浮   相火不位者   寸脉亦浮【阳气不敛上散故也】   如何区别?

短时用阳者【说话  运动  用神等等】  短时静养休息寸脉即可归于收敛

相火不位者【长期阳散  类于用阳】    短时静养寸脉亦不会收敛

相火根于肾   则相火不位者   尺脉多偏浮 【  肾水为母  肝木为子  子败家挥霍不够用   就必须调用母亲的存款了】  

若静坐后  寸脉仍浮   即为阳明不降  相火不位 即可推断:失眠多梦   情绪焦躁   眼干喉痒耳鸣——脉而知之

寸脉浮  同时尺脉亦浮   相火不位即可确诊无疑   尺脉浮为长期阳气外散的确凿证据

左手尺脉【肾阴】无者   绝经  闭经  断经   轻者  经量少

右手尺脉【肾阳】无者   阳痿  性冷淡  不孕   流产  痛经  手足冰冷  抑郁症  失忆症  肌无力  尿频

其余根据所属脏腑功能类推   至简者  不论脏腑   但以阳虚诸证推断即可

有妇女右脉强于左脉  当作何论?

服药前  当辨证为用阳过度   不能收敛        寸尺多浮

服药后  当辨证为阳气得助   加快运化中    寸尺多沉

同时可见  两手关脉最强  

右关为脾胃  主能量吸收加强【脾主运化】  左关为肝脉  主能量收藏加强【肝主藏血】

前提很重要     是否服药    同样的证   辨证意义完全不同教你中医是怎么把脉的

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在寸,关,尺,上分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清了。在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清了。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把这些脉象再重新组合,因为临床会有很多脉象组合在一起,如,浮迟,浮数,浮长,浮细,同样,沉脉也是,沉短,沉而有力,沉数,都需要我们结合起来细细分析。

举个例子,如左寸沉短而无力,寸关平脉。

首先,左寸主心,病位在心。短主不足,无力也主不足心脉不足会导致什么病呢,心的功能心主血,心的搏动输送血液到全身,他的不足首先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健忘。全身无力,每天懒洋洋的。

如左尺脉见沉数,沉主里证,主阴,数主热证,在病位在肾与膀胱,那么就是肾与膀胱有热,会出现小便黄,热,手脚发热,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再如,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寸脉主阳,数 主热,浮脉也主阳,尺为阴细为不足,结合起来就是阴虚不制阳,阳浮于上,这样的病人必然会头晕,用药也可补阴潜阳为治。

再一个就是,要多实践,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我们的朋友亲人,我们都可以作为实习对象,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多练才会出成绩。我刚开始时,一天有时看几十人, 看完之后对比一下,看哪对了哪错了,总结,慢慢的就熟练了。诊脉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分部,分脏器,每个脏器的功能都是什么,出现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会有哪些毛病,另外也切莫持一诊而诊病,古人的四诊合参是很有道理的。

脉诊最简单 只需要分辨

1 有力无力——辨阳气足不足

2 脉体大小——辨阴血足不足

3 脉位浮沉——辨阳气在表在里

如此而已 就足够辨证了

脉浮:为阳气在表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夏天阳气行表;

脉沉:为阳气在里攻邪(有力),或者阳气不足(无力),或者冬天阳气行里。

脉浮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收敛,发散在外;

脉沉而阳气不足(无力)者,气不外散,能归本位。

辨证要点,其实就是:

1 能量的多少(足不足);

2 能量的方向(升或降)。

和《万病至简论》所论六经实质是一致的

上为总论 以下分论之————

分者 分部以论:左手侯阴血 右手侯阳气 或谓:左手侯能量的储存 右手侯能量的制造

左手【寸】心【关】肝【尺】肾阴 心运血 肝藏血 血之精华入肾阴

右手【寸】肺【关】脾【肾】肾阳 肺运气 脾生气 肾之阳化精为气

男为阳 气盛 故右手脉盛于左手脉

女为阴 血盛 故左手脉盛于右手脉

——此为男女之常脉

有妇女右脉强于左脉 当作何论?

服药前 当辨证为用阳过度 不能收敛 寸尺多浮

服药后 当辨证为阳气得助 加快运化中 寸尺多沉

同时可见 两手关脉最强

右关为脾胃 主能量吸收加强【脾主运化】

左关为肝脉 主能量收藏加强【肝主藏血】

前提很重要 是否服药 同样的证 辨证意义完全不同

阳之要 在于能降 寸脉位于上【表】 阳位 当以收敛沉降为顺 中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敛 尺脉位于下【里】 阴位 当以收敛固密为顺 重取可得

阳之要 在于能运 关脉位于中【中】 中位 当以鼓荡滑畅为顺 轻取可得

简言之 两头小 中间大——现代社会最佳之财富【能量】结构 谓之:橄榄形

辨证运用——————

首辨能量足不足 再辨能量是否收藏 【相火是否归位 阳明降与否 升降调与否】

能量足否 脉管之大小 有力无力而已 不必详论

相火者 根于肾 先发动于肝 故 相火不位者 肝脉必弦多兼紧有力【气攻之象】

相火归位兼能量充足者 肝脉虽弦 但有柔和节律之象 【犹将军之不怒自威】

但越用力下按 反弹之力越盛 【犹太极高手 表面柔和 内里刚劲 敌强我愈强】

用阳者 寸脉必浮 相火不位者 寸脉亦浮【阳气不敛上散故也】 如何区别?

短时用阳者【说话 运动 用神等等】 短时静养休息寸脉即可归于收敛

相火不位者【长期阳散 类于用阳】 短时静养寸脉亦不会收敛

相火根于肾 则相火不位者 尺脉多偏浮 【 肾水为母 肝木为子 子败家挥霍不够用 就必须调用母亲的存款了】

若静坐后 寸脉仍浮 即为阳明不降 相火不位 即可推断:失眠多梦 情绪焦躁 眼干喉痒耳鸣——脉而知之

寸脉浮 同时尺脉亦浮 相火不位即可确诊无疑 尺脉浮为长期阳气外散的确凿证据

左手尺脉【肾阴】无者 绝经 闭经 断经 轻者 经量少

右手尺脉【肾阳】无者 阳痿 性冷淡 不孕 流产 痛经 手足冰冷 抑郁症 失忆症 肌无力 尿频

其余根据所属脏腑功能类推 至简者 不论脏腑 但以阳虚诸证推断即可。

我们的手上,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左手,寸脉主心,小肠,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右手,寸脉主肺与大肠,关脉脾胃,尺脉肾与命门。

正常的脉象是什么,一个正常人一呼一吸4至,和缓均匀,即为有神,为常脉,其余即为病脉,当然也要考虑特殊人群,如老人脉略弦,小孩脉数,胖瘦,春夏秋冬,相信书里也不泛记载。

知道了常脉,下一步就是要知道最基础的4种脉象,即浮,沉,迟,数,浮脉轻轻搭手既得,沉脉需重按方得,小于4至的为迟脉,大于4次的为数脉。

浮脉在人体主什么病呢,多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数脉主热,也有例外的,如浮脉,如果阴分虚极,阳亢于外,也现浮脉,且多浮而有力,多属重病。

在寸,关,尺,上分寸为阳,尺为阴,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清了。在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清了。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把这些脉象再重新组合,因为临床会有很多脉象组合在一起,如,浮迟,浮数,浮长,浮细,同样,沉脉也是,沉短,沉而有力,沉数,都需要我们结合起来细细分析。

举个例子,如左寸沉短而无力,寸关平脉。

首先,左寸主心,病位在心。短主不足,无力也主不足心脉不足会导致什么病呢,心的功能心主血,心的搏动输送血液到全身,他的不足首先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健忘。全身无力,每天懒洋洋的。

如左尺脉见沉数,沉主里证,主阴,数主热证,在病位在肾与膀胱,那么就是肾与膀胱有热,会出现小便黄,热,手脚发热,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再如,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寸脉主阳,数 主热,浮脉也主阳,尺为阴细为不足,结合起来就是阴虚不制阳,阳浮于上,这样的病人必然会头晕,用药也可补阴潜阳为治。

再一个就是,要多实践,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我们的朋友亲人,我们都可以作为实习对象,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多练才会出成绩。我刚开始时,一天有时看几十人, 看完之后对比一下,看哪对了哪错了,总结,慢慢的就熟练了。诊脉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分部,分脏器,每个脏器的功能都是什么,出现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会有哪些毛病,另外也切莫持一诊而诊病,古人的四诊合参是很有道理的。

再说就是生男生女的问题,书上说左手脉疾为男,反之为女,老师也这么讲的,我的经验是在40天左右时很准几乎不差,过了4,5个月准确率就不那么高了,也就6,7成准吧,也许还要提高水平,

把脉口诀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这个表竖着去记,横着去用。

春季脉稍弦,夏季脉稍洪,长夏脉稍缓,秋季脉稍浮,冬季脉稍沉。

脉诀

作者:崔嘉彦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9年

<目录>

<篇名>正文

属性:

人身之脉 本乎荣卫 荣者阴血 卫者阳气 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 脉不自行 随气而至 气动脉应 阴阳之义 

气如橐 血如波澜 血脉气息 上下循环 十二经中 皆有动脉 手太阴经 可得而息 此经属肺 上系吭嗌 

脉之大会 息之出入 初持脉时 令仰其掌 掌后高骨 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 关后为阴 阳寸阴尺 先后推寻 

寸关与尺 两手各有 揣得高骨 上下左右 男女脉同 惟尺则异 阳弱阴盛 反此病至 调停自气 呼吸定息 

四至五至 平和之则 三至名迟 迟则为冷 六至为数 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 转数转热 在人消息 在人差别 

迟数即得 即辨浮沉 浮表沉里 深浅酌斟 浮数表热 迟数里热 浮迟表虚 沉迟冷结 察其六部 的在何处 

一部两经 一脏一腑 左寸属心 合于小肠 关为肝胆 尺肾膀胱 右寸主肺 大肠同条 关则脾胃 尺命三焦 

不特脏腑 身亦主之 上下中央 三部分齐 寸候胸上 关候膈下 尺候于脐 直至跟踝 左脉候左 右脉候右 

病随所在 不病者否 浮沉迟数 有内外因 外因于天 内缘于人 天则阴阳 风雨晦明 人喜怒忧 思悲恐惊 

外因之浮 则为表证 沉里迟寒 数则热盛 内因浮脉 虚风所为 沉气迟冷 数躁何疑 表里寒热 风气冷燥 

辨内外因 脉证参考 浮沉之脉 亦有当然 浮为心肺 沉属肾肝 脾者中州 浮沉之问 肺重三菽 皮毛相得 

六菽为心 得之血脉 脾九菽重 得于肌肉 肝与筋平 重十二菽 惟有肾脉 独沉之极 按之至骨 举指来疾 

脉理浩繁 总括于四 六难七难 专衍其义 析而言之 七表八里 又有九道 其名乃备 浮而无力 是名芤脉 

有力为洪 形状可识 沉而有力 其脉为实 无力微弱 伏则沉极 脉迟有力 滑而流利 无力缓涩 退同一例 

数而有力 脉名为紧 小紧为弦 疑似宜审 合则为四 离为七八 天机之秘 神授之诀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 

泛泛浮浮 如水漂木 芤脉何似 绝类慈葱 指下成窟 有边无中 滑脉如珠 往来转旋 举按皆盛 实脉则然 

弦如张弦 紧如细线 洪较之浮 大而力健 隐隐约约 微渺难寻 举无按有 便指为沉 似迟不迟 是谓之缓 

如雨沾沙 涩难而短 迟则极缓 伏按至骨 濡则软软 弱则忽忽 既知七表 又知八里 九道之形 不可不记 

诸家九道 互有去取 不可相无 可以相有 过于本位 相引曰长 短则不及 来去乖张 形大力薄 其虚可知 

促结俱止 促数结迟 代止不然 止难回之 三脉皆止 当审毫厘 牢比弦紧 转坚转劲 动则动摇 厥厥不定 

细如一线 小而有力 弦大虚芤 脉曰改革 涣漫不收 其脉为散 急疾曰数 脉最易见 即脉求病 病无不明 

病参之脉 可决死生 然有应病 有不相应 此最宜详 不可执定 人安脉病 是曰行尸 人病脉和 可保无危 

中风脉浮 滑兼痰气 其或沉滑 勿以风治 或浮或沉 而微而虚 扶危温痰 风未可疏 寒中太阳 浮紧而涩 

及传而变 各状难悉 阳明则长 少阳则弦 太阴入里 迟沉必兼 及入少阴 其脉遂紧 厥阴热深 脉伏厥冷 

在阳当汗 次利小便 表解里病 其脉实坚 此其大略 治法之正 至于大法 自有仲景 伤寒有五 脉非一端 

阴阳俱盛 紧涩者寒 阳浮而滑 阴濡而弱 此名中风 勿用寒药 阳濡而弱 阴小而急 此非风寒 乃湿温病 

阴阳俱盛 病热之极 浮之而滑 沉之散涩 惟有温病 脉散诸经 各随所在 不可指名 暑伤于气 所以脉虚 

弦细芤迟 体状无余 或涩或细 或濡或缓 是皆中湿 可得而断 疟脉自弦 弦迟多寒 弦数多热 随时变迁 

风寒湿气 合而为痹 浮涩而紧 三脉乃备 香港脚之脉 其状有四 浮弦为风 濡弱湿气 迟涩因寒 洪数热郁 

风汗湿温 热下寒熨 腰痛之脉 皆沉而弦 兼浮者风 兼紧者寒 濡细则湿 实则闪肭 指下既明 治斯不忒 

尺脉虚弱 缓涩而紧 病为足痛 或者痿病 涩则无血 厥寒为甚 尺微无阴 下痢逆冷 热厥脉伏 时或而数 

便秘必难 治不可错 疝脉弦急 积聚在里 牢急者生 弱急者死 沉迟浮涩 疝瘕寒痛 痛甚则伏 或细或动 

风寒暑湿 气郁生涎 下虚上实 皆晕而眩 风浮寒紧 湿细暑虚 涎弦而滑 虚脉则无 治眩晕法 尤当审谛 

先理痰气 次随证治 滑数为呕 代者霍乱 微滑者生 涩数凶断 偏弦为饮 或沉弦滑 或结或伏 痰饮中节 

咳嗽所因 浮风紧寒 数热细湿 房劳涩难 右关濡者 饮食伤脾 左关弦短 疲极肝衰 浮短肺伤 法当咳嗽 

五脏之嗽 各视本部 浮紧虚寒 沉数实热 洪滑多痰 弦涩少血 形盛脉细 不足以息 沉少伏匿 皆是死脉 

惟有浮大 而嗽者生 外证内脉 参考秤停 下手脉沉 便知是气 沉极则伏 涩弱难治 其或沉滑 气兼痰饮 

沉弦细动 皆气痛证 心痛在寸 腹痛在关 下部在尺 脉象显然 心中惊悸 脉必代结 饮食之悸 沉伏动滑 

癫痫之脉 浮洪大长 滑大坚疾 痰蓄心狂 乍大乍小 乍长乍短 此皆邪脉 神志昏乱 汗脉浮虚 或涩或濡 

软散洪大 渴饮无余 遗精白浊 当验于尺 结芤动紧 二证之的 鼻头色黄 小便必难 脉浮弦涩 为不小便 

便血则芤 数则赤黄 实脉癃闭 热在膀胱 诸证失血 皆见芤脉 随其上下 以验所出 大凡失血 脉贵沉细 

设见浮大 后必难治 水肿之证 有阴有阳 察脉观色 问证须详 阴脉沉迟 其色青白 不渴而泻 小便清涩 

脉或沉数 色赤而黄 燥屎赤溺 兼渴为阳 胀满脉弦 脾制于肝 洪数热胀 迟弱阴寒 浮为虚满 紧则中实 

浮则可治 虚则危急 胸痞脉滑 为有痰结 弦伏亦痞 涩则气劣 肝积肥气 弦细青色 心为伏梁 沉芤色赤 

脾积痞气 浮大而长 其色脾土 中央之黄 肺积息贲 浮毛色白 奔豚属肾 沉急面黑 五脏为积 六腑为聚 

积在本位 聚无定处 紧浮牢    小而沉实 或结或伏 为聚为积 实强者生 沉小者死 生死之别 病同脉异 

气口紧盛 为伤于食 食不消化 浮滑而疾 滑而不匀 必是吐泻 霍乱之候 脉代勿讶 夏月泄泻 脉应暑湿 

洪而数溲 脉必虚极 治暑温泻 分其小便 虚脱固肠 罔或不痊 无 不痢 脉宜滑大 浮弦急死 沉细无害 

五疽实热 脉必洪数 如或微涩 证其虚弱 骨蒸劳热 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 必殒其 如汗加咳 非药可除 

头痛阳弦 浮风紧寒 风热洪数 温细而坚 气虚头痛 虽弦必涩 痰厥则滑 肾厥坚实 痈疽浮数 恶寒发热 

若有痛处 痈疽所发 脉数发热 而疼者阳 不数不热 不疼阴疮 发痈之脉 弦洪相搏 细沉而滑 肺肝俱数 

寸数而实 肺痈已成 寸数虚涩 肺痿之形 肺痈色白 脉宜短涩 死者浮大 不白而赤 肠痈难知 滑数可推 

数而不热 肠痈何疑 迟紧未脓 下以平之 洪数脓成 不下为宜 阴搏于下 阳别于上 血气和调 有子之象 

手之少阴 其脉动甚 尺按不绝 沉为有孕 少阴属心 心主血脉 骨为胞门 脉应于尺 或寸脉微 关滑尺数 

往来流利 如雀之啄 或诊三部 浮沉一止 或平而虚 当问月水 男女之别 以左右取 左疾为男 右疾为女 

沉实在右 浮大在右 右女左男 可以为    离经六至 沉细而滑 阵痛连腰 胎实时脱 血瘕弦急 而大者生 

虚小弱者 即见死形 半产漏下 革脉主之 弱即血耗 立见倾危 诊小儿脉 浮沉为先 浮表沉里 便知其源 

大小滑涩 虚实迟 容根据脉形 以审证治 大凡妇人 及夫婴稚 病同丈人 脉即同例 惟有妇人 胎产血气 

小儿惊疳 变蒸等类 各有方法 与丈夫异 要知妇孺 贵识证形 问始之详 脉难尽凭 望闻问切 神圣工巧 

愚者脉脉 明者了了 病脉诊法 大略如斯 若乃持脉 犹所当知 谓如春弦 夏名钩脉 秋则为毛 冬则为石 

实强大过 病见于外 虚微不及 病决在内 四脉各异 四时各论 皆以胃气 而为之本 胃气者何 脉之中和 

过与不及 皆是偏颇 春主肝木 夏主心火 脾土乘旺 则在长夏 秋主肺金 冬主肾水 五脏脉象 与五运配 

肝脉弦长 厌匕聂匕 指下寻之 如循揄叶 益坚而滑 如循长竿 是谓太过 受病于肝 急如张弦 又如循刀 

如按琴瑟 肝死之应 浮大如散 心和且安 累匕如环 如循琅    病则益数 如鸡举足 死操带钩 后踞前曲 

浮涩而短 蔼匕如盖 此肺之平 按之益大 病如循羽 不下不上 死则消索 吹毛 匕   沉濡而滑 肾乎则若 

上大下锐 滑如雀啄 肾之病脉 啄啄连属 连属之中 然而微曲 来如解索 去如弹石 已死之肾 在人审识 

脾者中州 平和不见 然亦可察 中大而缓 来如雀啄 如滴漏水 脾脏之衰 脉乃见此 又有肥瘦 修长侏儒 

肥沉瘦浮 短促长疏 各分诊法 不可一途 难尽者意 难穷者理 得之于心 应之于指 勉旃小子 日诵琅琅 

造道之玄 

脉象口诀歌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 象
脉诊学习方法
濒湖脉学四言诀
教你学诊脉2
脉学歌诀
脉要贯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