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晓松|周午生|花鸟画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评价他:

莫晓松的工笔花鸟,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从细腻雅致之中捕捉到灵动鲜活而不乏阳刚之美的气质。他的画既有严谨的学院派功力,又具有源自内心的个人创造,作品兼具宋人写生传神与元代文人水墨花鸟的放逸冷隽。

莫晓松

1964年生于中国甘肃陇西,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200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宗花鸟画高研班。

这位来自大西北的青年画家,在其父、著名工笔画家莫建成的影响下,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彩陶文化、瑰丽辉煌的敦煌壁画、唐宋以来的传统绘画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莫晓松的作品反映了他的艺术主张:用现代人的视野用心去观察和再现。他期望于最大可能的从工笔的细致工谨中跳出来,以山水画的意境重构工笔花鸟,从而拓展工笔花鸟的表现空间。他的创作思想体现了对花鸟画的现代解读,而在他的作品中,逍遥、自由、抗争、和谐、宁静这些诗意的元素得以在中国人“天人和一”的宇宙观下通过那些花鸟的状态来表现。

他以花鸟为主题的作品,先后在深圳、香港、台湾,以及日本、法国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北京画院等多次收藏。

出版有《名画经典》《莫晓松工笔花鸟画作品选》《中国花鸟画名家技法讲座-莫晓松扇面艺术》《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莫晓松工笔花鸟作品精选》《当代名画-莫晓松》《当代名家技法解析-莫晓松工笔花鸟作品》《莫建成莫晓松画集》等。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花鸟画》《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等学术著作。

莫晓松作品欣赏


周午生:我对没骨画的一些想法(110幅)

没骨画不是一个新概念,历代没骨花鸟画也不缺乏大家,但周午生对没骨画的再解释却让他的绘画走出了一片新天地,让他在当代花鸟画领域赢得了自己的地位。他用他的“没骨法”取代了“兼工带写”的老方法;他“变墨法为彩法点染而就”,强调用笔的重要性,“在极似中求不似”,追神韵达妙趣。

周午生

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兼花鸟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131”创新型人才。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兰州、台湾、日本、韩国展出并发表。

出版有《周午生画选》、《当代中国画坛十家精粹——周午生卷》、《当代名家工笔花鸟——周午生卷》、《中国当代画家周午生专辑》、《当代名家工笔花鸟——周午生》、《中国画技法丛书——周午生》、《没骨花鸟技法丛书——周午生》《当代中国画名家——周午生》。

我为什么画没骨画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画过,但是主要还是画工笔多,临摹也主要是临摹工笔,毕业展的时候也画了一部分但都是小尺幅的,折枝花鸟,尝试了一些,然后就是几张大的工笔画。后来我上了霍春阳老师的研究生,霍老师是画写意的,工笔、写意的基础我都有一些,虽然不能说很好但是都掌握一些。没骨画的特点就是这样的,我感觉它就是介于小写意和工笔之间的一种画种,画家画的细致一点感觉就往工笔这边靠,从传统上我们的一些作品中能看到;但是笔墨上如果稍稍放一点,写意一些,又感觉看起来像小写意了,所以没骨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学习没骨是可以“两头拿”的。

一个人必须的非常清楚的了解自己,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得知道自己是一块什么材料。我实际上是非常喜欢写意的,尤其像傅抱石先生那样的大写意,看上去既表现了画家的才情有能极大的抒发个人情绪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也相当有艺术感染力,看上去让观众都非常兴奋,但是这样的作品我认为按照我的性格我画不了,我只能观赏,吸收一部分营养。

我非常喜欢宋人的一些作品,我上学的时候非常迷恋宋人的院体画,比较精致的构图、设色,端庄、大气、富贵、典雅的感觉,艺术到这个程度应该是一个极致了。但是我觉得我不能长时间的专注这么一个领域,比如画一张大工笔,每天早晨起来就画,一直画到困得不行了,这样坚持一个多月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让我坚持半年甚至一直这样画,我是不行的,但是非常狂野我也是做不到的。所以我是居中了,也选择了一个居中的画种来作为自己的方向,所以我觉得没骨画非常符合我,我既可以写意一点也可以工细一些,我都觉得非常好。

写生的重要性

写生很重要,我的作品大部分还是写生创作的。这个写生跟纯粹意义上的西方所说的写生是不一样的。它需要自然界中的一种提炼,而中国画创作恰恰是原始写生之后的提炼和升华。比方说,像于非闇讲他画牡丹为什么画得好,那幅画画的是春天的花,等到夏天的时候才画牡丹叶子,因为夏天的时候叶子正是肥大的时候,到了秋冬天再画枝干,实际上把一年四季牡丹最好的时候都放在了一张画上,所以看着就很经典了,这是中国画的特点。

我喜欢用眼睛观察和用心去感受外界,这不见得能记住某个定格的景致,但主要是去感受周遭的世界,我比较喜欢这种感受的过程。它同时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东西,训练自己的眼睛,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习惯,随时随处应该发现美。

周午生的绘画实验有两种极端现象,一是极简,一是极繁,也可说一疏一密。其实,或简或繁或疏或密只是表象,不涉及本质问题。周午生没有因没骨法限制了自己的创作,他是自由的也是自觉自律的,更重要的是他会思考。他用包容的方式甚至是混搭的形式重新书写了没骨画在当代的意义,这是他的智慧。

周午生作品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冲渍斑斓 幽玄厚深:观于诺花鸟作品有感|工笔
莫晓松工笔花鸟画作品
他的绘画世界显现出寂静旷远的古意
山吟花语绘诗意——当代名家庄乾梅、房君
名家|幽淡散逸——品艺术家·刘云博的画
雅正与淡逸——李汉平花鸟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