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瓢里老街的“百岁渔民” 吃了数十年“瓢里鱼生”

瓢里老街的“百岁渔民” 吃了数十年“瓢里鱼生”

 


吴二妹。

老人和儿子孙子在一起吃饭,她素菜送饭都能吃下一碗米饭。

老人的家就在江边,她常常一个人看着江水,回忆水上生活。

家里至今还留有渔船,每次晚辈们出门打鱼,老人总是忍不住叮嘱几句。

  ◆姓名:吴二妹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14年10月10日

  ◆身高:1.55米

  ◆体重:90斤

  ◆血压:高压140,低压80

  ◆心率:78次/分钟

  ◆既往病史:有过高血压病史。(老人自述)

  ◆长寿之道:热爱劳作,总闲不下来;性格开朗,心态平和;喜欢做手工活,爱吃鱼生和野菜。

  说起桂林鱼生,“吃货”们肯定会提到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依傍在浔江边的居民有吃鱼生的传统。就在瓢里老街上,生活着一位爱吃鱼生的百岁老人,她叫吴二妹。

  吴二妹是位渔民,一生热爱劳作,她年轻时的时光大部分在船上度过,每天除了捕鱼、卖鱼外,就是编织渔网,虽说日子过得有些单调,但她很开心。吴二妹72岁的儿子叶采明告诉记者,母亲的长寿秘诀可能与她的饮食和生活环境有关,也可能与她开朗的性格和平和的心态有关。

  ●瓢里老街的百岁老人

  从龙胜县城沿321国道驱车约40分钟,就到了位于国道旁的瓢里镇。近日,记者在镇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瓢里老街。

  记者注意到,老街紧邻浔江(又称桑江瓢里段),两边的老木屋已所剩无几,以前的青石板路也被水泥路取代。据了解,这里旧时水运发达,浔江货运可出三江、融安至柳州、梧州,最后通往广州。

  据介绍,以前很多湖南、广东的商人都来瓢里老街做买卖、聚居,瓢里老街一时间成为龙胜的货物集散中心。据《龙胜县志》记载,三江往来瓢里的木船户组成专运群体,每艘船可载货3000余斤。船运每天达40艘,一般年景也有30艘。

  解放后,随着陆路交通的迅猛发展,瓢里老街的经济贸易功能逐渐衰退。

  旧时繁华的“小上海”成了历史,也成为瓢里人难忘的记忆。百岁老人吴二妹是老街上的老居民,她对老街也有着很深刻的记忆。

  吴二妹居住的地方是一栋二层楼的房子,占地面积上百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采光、通风都不错。见有人进屋,吴二妹的儿子叶采明立即迎了出来。这时,吴二妹正在房间里睡觉。听到有人在客厅说话,她马上起床走出房间,与记者打招呼:“这么大热的天,你们还来看我,太感谢了。”

  吴二妹满头白发,脸上虽已布满皱纹,可精神矍铄。采访当天,天气有点热,而她还穿着长袖、长裤,“捂”得非常严实。

  “虽然我母亲年纪大了,但生活基本上算是自理。平时,有些重活我和老婆就帮着她一点。别看她满了100岁,她除了耳朵有点背外,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都非常好。不过,她年纪越大越怀念以前那个热闹的老街。”叶采明说。

  吴二妹说,她在这条街上生活了大半辈子,以前自己是渔民,每天要来这条街卖鱼,后来又在这条街上买了房子,生活在这里。街上的一砖一瓦,对于她来说都有着独特的感情。

  据了解,吴二妹一生共有1男4女5个子女,儿子70多岁,最小的女儿60多岁。“实际上,我这一生很对不起孩子们。我们是船上人家,没有什么钱,不但没让他们读书,还让他们受了不少苦。”吴二妹说到心酸处,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船上生活的酸甜苦辣

  吴二妹出生在柳州融安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因家里穷,从记事起,她就开始跟大人做农活。20岁左右,经人介绍,她远嫁到龙胜瓢里。

  说起做渔民的日子,吴二妹最深的记忆就是辛苦。吴二妹说,以前就听人说“有女不嫁上船郎”,渔民在船上吃、船上睡,生活很苦。可父母同意的婚姻,又不能反对。结婚后,她开始跟着老公过上了船上人家的生活。

  “我记得,当时家里共有两条船,一大一小,大的住人,小的用来外出捕鱼,捕鱼范围就在浔江,可能有一百多里远。”吴二妹说,刚开始住在江面上很不习惯,有时还“晕船”,吃什么吐什么。大半年后,她才慢慢习惯。她老公从小就跟着父母在浔江上生活,家里并没有田地,靠捕鱼为生。为了生活,她每天不是跟着老公外出捕鱼,就是挑着鱼出去卖,有时在老街上卖不完,还要挑着鱼到村子里去卖,卖完鱼才能有钱买一些生活用品回去。

  有一年,瓢里一带连续下了半个月的暴雨,浔江发了洪水。为了避险,全家人只能上岸,借住在朋友家里。吴二妹说,当年家里并没有什么积蓄,停工时间一长,家里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一日三餐改成了两餐。后来还是到朋友处借了一些钱,才渡过难关。实际上,这样的难关,以前并不少。

  叶采明也从小就跟着父母到江里打鱼,吃住都在船上,几个妹妹没嫁人前也跟着捕鱼。家里的捕鱼船从一艘增加到三艘,他和父母分别外出开船打鱼。他打鱼的技术都是从上一代那里学来的,天天出船,看着看着就会了。

  不过,叶采明认为,有再好的划船、捕鱼技术,在江面上工作久了,都会遇到危险。

  “有好几次,我和父母一起到江面上收网,船被风浪打翻了,三人都掉进水里。我们从水里游出来,用双手将船推正,再舀出水,这才把船划回来。”叶采明说。

  吴二妹说,她的生活伴随着孩子们的长大,才慢慢变好。

  “以前靠我和老公两个人外出捕鱼,养活一家人。后来孩子们慢慢长大,他们也能捕鱼了,日子才慢慢好起来。”吴二妹说,从融安嫁到瓢里后,她在江上生活了近40年。后来因为江里的鱼越来越难捕,他们迫不得已,举家搬上了岸,做起了其他生意。

  吴二妹说,她这一生,年轻时光大部分在船上度过,里面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印象太深了,所以,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就是个渔民。”

  ●吃了数十年“瓢里鱼生”

  “我这辈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鱼,还有就是江边的野菜,我是把野菜当做青菜来吃。”吴二妹说,吃鱼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最普通的蒸和焖外,还用腌制酸肉的方法做酸鱼吃,另外就是把鱼做成鱼生吃,这样鱼肉更显美味。在这些吃法中,她最喜欢的还是鱼生。

  相传最早发明鱼生吃法的是生活在瓢里的侗族人。多年以前,侗族人来到瓢里安家,以捕鱼为生。侗族人发现,用生鱼配上酸菜,吃起来味道非常好。

  叶采明说,他母亲做鱼生的方法比较讲究,也很传统。首先是要选好鱼。地道的瓢里鱼生大都用浔江里的野生鱼。浔江是流经瓢里最大的一条河流,哺育出来的鱼肉质鲜嫩,吃起来没有腥味。

  “一般我们做鱼生的鱼有鲤鱼、青鱼、鲶鱼、鲣鱼和草鱼,这些鱼肉质肥美鲜嫩,甜脆清爽。选好鱼后,先用刀一拍,把鱼拍晕放血。放血在鱼生的制作中很重要,如放血不干净,鱼肉就会发红,吃起来腥味大。”叶采明说,随后要将鱼鳞刮净,再去除内脏,将鱼肉切成鱼片,切得越薄越好。

  切出鱼片,不过是完成鱼生制作的一半工作,接下来还要给鱼片配上丰富的配料。吴二妹说,一般瓢里鱼生的配料有生茶油、鱼香草和酸藠头。瓢里鱼生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就是配料中要有鱼香草。鱼香草不是鱼腥草,两者的叶子颜色有些像,但是鱼香草的叶子是长长细细的,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鱼香草是龙胜特产,出了龙胜很难找到。除了藠头酸水外,讲究的瓢里人还会在碗里添加萝卜丝酸、姜丝、芝麻、葱、大蒜和辣椒,待这些材料都配备齐全后,才能吃鱼生。

  “很多人喜欢在吃鱼生时,喝点高度白酒,我母亲吃了几十年的鱼生,从来没有喝过高度白酒。”叶采明说,从小就吃鱼生,这个味道也成为一辈子的记忆。当然,这也可能是母亲长寿的秘诀。

  “我活过了100岁,到底与吃鱼生有没有关系,我也不知道,反正自己喜欢吃鱼。”吴二妹说,“这些年,我没了牙齿,吃鱼生的次数越来越少。不过,我现在想起那个味,嘴巴里就流口水。”

  ●性格开朗不发脾气

  吴二妹说,她父亲、母亲都是七八十岁过世的,而家里的其他兄妹,她已经记不清了,但自己是家里唯一一个活过百岁的人。

  吴二妹一辈子没得过什么大病,连感冒发烧都很少。就在前些年,她出现了高血压,且住院治疗,现在已经有了好转,但还吃着药。吴二妹的孙子叶秀林说,他们每天都帮她测一次血压,现在没有发现异常。

  数十年来,吴二妹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喜欢打赤脚外出干活。“一年有六七个月,都是这样过的。”叶采明说,母亲年轻时很辛苦,老了也不愿意闲下来,现在每天不是散步,就是在家里编编渔网。

  在作息方面,吴二妹很规律,每天早上七八点钟起床,晚上八九点钟睡觉,很少有晚起或午睡的习惯。在饮水方面,做渔民时,她直接喝江水,后来搬上岸后,她就喝自来水(记者测量PH值为7)。

  老人性格开朗,与人为善,从不发脾气。叶采明说,从他记事起,母亲就从来没有骂过人,也很少发脾气。母亲与父亲也从不吵架,父亲60多岁就过世后,母亲对全家每一个人都很关心,以前还帮着邻居们看管小孩。不管是在江上做渔民,还是住在老街上,母亲都是一个“热心人”,不管是谁家有困难,只要让她知道了,她总会想办法帮助。

  “我记得有一次,母亲挑鱼到村子里去卖,一分钱没得,鱼却送完了。”叶采明说,回到家,她和家里人讲,她见到一个坐月子的妇女,家里很困难,没钱买肉吃,她就把鱼送给她了。反正,只要母亲去卖鱼,都会送一些鱼给比较困难的村民。另外,母亲还喜欢做手工活,她编织的渔网自己家用不完,就送给其他渔民。

  “母亲这一生,不仅日子过得简单,想事情也不复杂,对生活从来没有过多的欲望,这也可能是她长寿的原因之一。”叶采明说。

  桂林晚报首席记者梁剑/文 首席摄影记者游拥军/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梧州藤县百里西江-浔江水清好养鱼 班点叉尾鮰
温州鱼生
临桂世纪大道又要沸腾啦!这次是因为…
潮州:鱼生狗肉,天下无敌!
横县鱼生的传说
二妹在河里钓到了一条鱼,赶忙用窑泥包起来,烧烤叫花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