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简介 历史人物介绍 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公元181 年—234 年) ,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著作有《诸葛亮集》。

  ○青少年时期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远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曾做过司隶校尉(监察官,职务同于州刺史)。父亲诸葛皀曾做过太山郡都丞(郡守的助手)。诸葛亮兄弟三人,哥哥叫诸葛谨,弟弟叫诸葛均,另外还有两个姐姐。诸葛亮幼小时,母亲章氏病故,父亲娶了继母照顾孩子。诸葛亮七岁时父亲也猝然离世。从此,诸葛亮兄弟成了孤儿,全靠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
  当时,正处于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专权,群雄割据,战乱不已。诸葛亮的故乡也遭到了曹操军队的血洗屠杀。
  家境的清贫,加上连年的战乱,使诸葛亮兄弟受尽了深重灾难。诸葛谨离开家乡,避饥到江东,投奔孙权。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兄弟投奔扬州军阀袁术。袁术派诸葛玄担任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太守。后来袁术病死,东汉朝廷派朱皓到豫章当太守。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兄弟,到荆州投奔他的老友、 荆州牧刘表。诸葛亮十七岁那年,诸葛玄病故于荆州。长期的流浪生活中,诸葛亮看到了民田荒芜、 白骨遍野,满目疮痍的惨景。特别是叔父的丢官和去世,使他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开始观察社会,思索自己的前途,摸索自己的生活道路。
  诸葛亮带着诸葛均迁居到襄阳附近的隆中隐居下来,一面耕种,一面读书。他爱读兵法和先秦法家著作,反复阅读《申子》、 《韩非子》等著作,用心研究各种学派的观点和主张,他读书时,注意弄通弄懂各种学说的基本观点,联系当时的社会斗争的形势,深刻领会实质。
  诸葛亮还常常高声背诵《梁公吟》,这首诗是为悼念曾为齐景公立功,但后因得罪了景婴就遭到谗言中伤而先后自杀的三勇士孙接、 田开疆、 古治子而作的。诸葛亮吟这首诗,流露出自己愿隐居,不愿谋官求职的情绪和愿为贤明有德的君主效劳,不肯造成政治上失足的决心。
  诸葛亮经常和石广元、 徐庶、 孟公威、 崔州平、 庞统等有才华的年青人交往,切磋学问,议论国事,成了挚友。他还经常找当时颇有声望的大名士庞德公、 司马微、 黄承彦等请教。在接触过程中庞德公等人也了解了诸葛亮的为人、 才能和抱负,认为他的学识非同凡响。庞德公称他为 “卧龙” ,认为他前途不可估量。[名人传记]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传记
  诸葛亮选妻也与众不同。他在青年时代不仅仪表堂堂,文才也很出众,乡里有很多人说媒提亲,大多都是容貌非凡的女子。但他娶妻重德才,选了一位黄头发,黑皮肤,长得丑陋,但勤劳俭朴,有才能的河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为妻。诸葛亮与黄氏结婚后,夫妻相互尊重,始终如一。黄氏对诸葛亮体贴入微,治家有方,成了他的贤内助。
  诸葛亮在隆中度过了十个春秋。超凡的个人才华,知己的师友和和睦的家庭,为诸葛亮后来的飞黄腾达创造了条件。

  ○辅佐先主刘备

  诸葛亮在隆中期间,东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地的割据势力连年作战,拥地称雄,经过十多年的混战,曹操先后削平董卓、 袁术、 袁绍、 吕布之流,占据了北方;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占据了江东;刘表占据了荆州地区,当时刘备(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涿郡波县人)势单力薄,先后投靠过曹操、 袁绍、 刘表,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他并不甘心做别人的附庸,一心想独立发展自己的势力。为此,他到处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刘备在襄阳时,当地的名士司马微向他举荐过诸葛亮。后来又从自己器重的谋士徐庶那里知道诸葛亮是杰出的人才,决定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都没遇上他。那时,刘备已是四十七岁,是征战多年的老将军,而诸葛亮只是二十七岁的青年书生,论地位、 论年龄相差很大,可是刘备为了找理想的助手,曾三次去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在自己的茅庐接待了他,并且把自己长期深思熟虑的统一天下的谋略说了出来。
  诸葛亮指出,自从董卓伐乱以来,豪杰纷起,割据州郡的不可胜计。曹操与袁绍相比,名望低,兵力少,但结果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可见这不只是由于天时,也在于人的智谋,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人马,而且借天子名义发号施令。称霸中原,这就不能和他争锋。而孙权占据江东,那里地势险固,民心归附,有一批人才为他效力,所以应该同他联合,共同抗曹。荆州、 益州地区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天府之国。占据者刘表、 刘璋在军事上比较软弱,应消灭他们,夺取荆州、 益州,建立根据地。此后延揽天下英雄鼎立一方,改革政治,发展生产,积蓄经济实力,安抚西南民族,稳定后方,一旦时机成熟,则兵分两路,成钳形攻势夹击中原,北伐曹操,夺取中原。击溃曹操以后,江东必然势单力薄,归服于蜀汉,就可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诸葛亮的一席弘阔之论,透彻分析了汉末局势,明确指出了敌、 我、 友的战略思想,并且以建立根据地到内政、 军事、 经济、 地理、 外交以及北伐中原的一整套战略方针,都提出了周密而明确的蓝图。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相见恨晚。刘备为有如此理想的助手而深感欣慰,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自己打天下,诸葛亮慨然应允。
  诸葛亮在危难之际辅佐势单力薄的刘备,主要原因是:一、 诸葛亮正统观念很深,以“兴微继绝” 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正和刘备以兴复汉室的奋斗目标一致。二、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诸葛亮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三、 刘备雄才大略,折而不挠,正是诸葛亮心中渴望的明主。因此,诸葛亮结束隆中的 “隐居生活” ,正式踏上政治舞台,以图实现自己的理想。
  诸葛亮随刘备来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只有几千人军队,诸葛亮建议,要那些没有户籍的游户进行登记,从中选兵。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清理游户。没有多久,刘备的军队扩大到几万人。
  诸葛亮的各方面才能,很快在实践中显示了出来,刘备器重诸葛亮,对一切军国机密大事,都和他商量决断,两人 “情好日密” 。刘备说: “诸葛亮是很有才能的人,我有了他,就好比鱼得到了水一样。 ”
  当时,刘备屈居在荆州牧刘表之下,处境很艰难。刘表坐守江汉,懦弱无能,不但不能应付复杂的局势,而且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了矛盾。主要是在争夺继承权的问题上,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琼互不相让。按惯例,长子刘琦是刘表的合法继承人。可是刘琼的妻子是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刘表听妻子之言, “爱少子琼,不悦于琦。 ”
  刘琦感到一筹莫展,曾几次求计于诸葛亮。每次诸葛亮都有意离开,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可是刘琦把诸葛亮请到自己的花园里,上了楼阁,屏退左右,又令他们将通上楼阁的扶梯撤掉。刘琦诚恳地对诸葛亮说: “现在我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言出于口,入于吾耳,没有第三者知道。 ” 诸葛亮答道: “君不见申生居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吗 ?” 诸葛亮引征这两个颇有寓意的历史典故示意刘琦走为上策,离开襄阳,免遭杀身之祸。刘琦适逢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杀死,他请命出任江夏太守,屯驻夏口(今湖北武汉市) ,寻机发展个人的势力,这也为刘备夺取荆州准备了一支外援力量。
  公元 208 年7 月,曹操统帅二十万大军南征刘表。刘表病卒,刘琼抢先自立为荆州牧。刘琼被曹操的声势吓破了胆,惊惶之余,遣使投降,也不通知刘备。曹军至宛,大军压境,移驻樊城的刘备方得知消息,已处被动局面,慌忙率军南撤,准备退保军事要地江陵。当刘备退到襄阳,诸葛亮等劝刘备打刘琼,夺取荆州兵马,抵抗曹操,但刘备不忍下手。刘备离开襄阳时,十多万老百姓跟着南撤,一天只能走几十里路。曹操得知,刘备抢先占据江陵对他威胁很大,便率五千轻兵,以一天行三百里的速度追赶: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刘备军队被打败,仓惶南逃。由于通向江陵的路已被曹军截断,只得改道汉津,途中与由水路赶来的关羽会合,又得到江夏太守刘琦的接应,刘备一行便随同刘琦一起退到夏口。喘息未定, 曹操收编了刘琼的军队,气势更盛,准备东下,刘备失势,危在旦夕。当此之时,诸葛亮出使东吴,促成孙、 刘联盟,扭转了局势。
  当时,曹军一方面集中水陆两军,扩充战船,沿江东下,一面派人向孙权下战书,扬言自己有水陆军八十万,要与孙权在关东决一胜负。战书传到东吴,朝廷上下震惊,孙权在柴桑举棋不定。诸葛亮与东吴使者鲁肃来到柴桑,求见孙权。孙权原来想隔山观虎相斗,以求自身安平。因此,诸葛亮开诚布公地指出,在海内大乱的情况下,曹操已灭掉了不少对手,几乎占据了整个北方,又占据荆州, 威震四海。刘豫州(指刘备)无力当其兵锋,溃逃下来,希望将军根据自己的力量,采取相应对策。在这紧要关头,将军还举棋不定,大祸可就要临头了。诸葛亮的激将法,激起了孙权的不满。孙权听过之后,反唇相讥: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事曹乎 ? ” 对孙权的有意讥讽,诸葛亮答道: “田横只是齐国的一个壮士,苟且守义不辱,何况刘豫州是汉家王室的后代,英才盖世,天下士人仰慕,就像江河归大海一样。即使大事不能成功,此乃天意,哪能屈辱拜在曹操脚下呢 ?”
  孙权勃然大怒说: “我不能以江东之地和十万兵众受制于人。 ”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孙权决定打这场存亡攸关的大战。但是,孙权对战争的前途还是顾虑重重。诸葛亮着重分析了曹操的弱点,明确阐明了联合抗曹必胜的前景。首先,曹军虽然人多,但远道而来,长途跋涉,很是疲惫,战斗力削弱。其次,曹军是北方人,不习惯水上作战。第三,荆州民众归附曹操,是迫于兵势,并非心服,曹军扬言八十万,实为二十多万,如果孙权能派遣猛将,锐兵数万, “与豫州协助同力” ,发挥我军之长,攻敌之短,定胜曹军。一旦曹操兵败,退回北方,东吴和刘备势力增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就可以形成。
  诸葛亮的分析和预测,增强了孙权建立 “孙刘联盟” 共同抗曹的信心。
  公元 208 年11 月,孙刘联军(共五万多人)在赤壁迎战曹军。曹军兵败,撤至乌林,双方隔江而峙,准备再战。曹军已很疲劳,加上水土不服,屡发疫病。曹军也多不习水性,受不了江上风浪长时间颠簸,精神不振,影响了战斗力,曹操于是下令将船只用铁索连结在一起,以减少船身的摇晃。
  曹军铁索连船的弱点被周瑜的部将黄盖发现。周瑜一面派黄盖诈降,迷惑曹军,一面派十艘大船,装满浸着油液的干柴枯草,乘机火烧了曹军连环船及岸上曹营。曹军大乱,溃不成军,死伤很多。曹操带领残兵败将,匆忙从陆路经华容道向江陵逃去,留下曹仁、 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 自己回归北方, 此后再也无力大举南顾了。赤壁之战以孙、 刘联军的胜利和曹军的失败而告终。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一战役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胜利的基础是 “孙刘联盟” 。诸葛亮在成败的关键时刻,出使柴桑,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说服孙权,促成孙刘联盟,为赤壁大战的胜利立下了头功。
  赤壁大战以后,刘备势力大增,领兵进击武陵、 长沙、 桂阳、 零陵四郡。江南四郡纷纷不战而降,刘备乘机占据了荆州南部的大片土地。刘备争取刘表在当地的旧部,推荐刘琦为荆州刺史。不久,刘琦病死,郡下诸臣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刘备领兵屯驻油口(今湖北公安南) ,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部将(类似总参谋长) ,并委派他督理零陵、 桂阳、 长沙三郡。诸葛亮注意安定三郡的社会秩序, “调其赋税, 以充军实” 。为了确保前线军需,诸葛亮住在水陆交通便利的临?(今湖南衡阳市)。这期间,他遇见了在襄阳时的好友庞统,并把他推荐给刘备。刘备见庞统,谈论时事,被他的才识计谋所折服,委以重任。
  公元 210 年,孙权听从周瑜的建议,致意刘备愿与他合取益州。但巴蜀之地是刘备早有意夺取的宝地,当然不容孙权插手,便托词加以拒绝。孙权不听,派水军屯驻夏口。
  刘备派关羽在江陵,张飞在秭归,诸葛亮据南部,刘备自己屯驻孱陵,在沿江一带严加设防,使孙权无法过境伐蜀,只得忍气罢军。
  公元 211 年,曹操在西北击败马超、 韩遂占据关中地区,并扬言要进攻汉中的张鲁,这对益州形成威胁。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入蜀,代为抵御曹军并讨代张鲁。法正到荆州后,立即拜见刘备,并劝刘备立刻消灭刘璋,占据益州。刘备让诸葛亮、 关羽、 赵云、 张飞留守荆州,自己以庞统为军师攻打益州。一路夺关掠地,进到洛城(今四川广汉) ,庞统率军攻城,为流矢所中身亡,时年三十六岁。正值进军益州的决战时刻,军师阵亡,刘备急令诸葛亮、 赵云、 张飞率部西下,入川助战,留关羽守荆州。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关羽,指出荆州是川蜀门户,北可拒曹操,东可和孙权,千万不可疏忽大意。
  公元 214 年,刘备进围成都,刘璋投降,刘备占益州,自称益州牧,命诸葛亮为军师,协揽军政事务。诸葛亮全力以赴协助刘备治理巴蜀,刘备势力大增。
  公元 217 年,刘备率军北进汉中,与曹操作战达两年之久,终于黄忠斩夏侯渊,刘备占汉中而结束战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
  公元 219 年,关羽按刘备、 诸葛亮的部署,发动襄樊战役。一举占领襄阳,把曹仁围困在樊城,大将于禁投降,庞德被斩首,一时 “威震华夏” 。曹操一面派兵救援,一面派使者劝说孙权袭击关羽后方, 并答应割江南地区分给孙权。孙权于是派吕蒙偷袭东陵。
  关羽大惊,不顾诸葛亮当年的嘱咐,率军南返,回军途中,被孙权派兵包围,而后被擒杀,于是孙权占据了荆州各郡县。
  公元 220年,曹操病故,儿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公元 221 年 4 月,诸葛亮劝说刘备即位,建蜀汉国,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刘备在成都称帝,立刘禅为皇太子,以诸葛亮为丞相。称帝三个月后,即领兵伐吴,为关羽报仇,诸葛亮、 赵云苦谏无济于事。
  公元 222年,蜀军在?亭扎营。吴将陆逊率五万军队迎敌,他采取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方针,命吴军后撤至?亭,并坚守不战。过了七八个月,待蜀军疲敝后,乘机发兵,采用火攻,连破蜀军四十余营,把刘备打得溃不成军,元气大伤。刘备率残部逃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刘备心情苦闷,加上年老和过度劳累而一病不起。
  公元 223年 2 月,刘备病危,派人赴成都,诏诸葛亮到白帝城, 安排后事。刘备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业。若嗣子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诸葛亮表示 “臣一定竭尽全力, 忠心辅佐幼主, 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 同年 4 月,刘备病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从此,诸葛亮全面担负了治理蜀汉的重任。

  ○辅佐刘禅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建宁豪强雍、 太守朱褒,越隽郡太守高定等先后起兵造反,企图割地自立,还煽动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乘机反叛。一时间,南中地区狼烟滚滚。
  魏文帝曹丕乘蜀汉元气大伤,内部不稳定,给诸葛亮施加压力,要他屈从曹魏。东吴的孙权继续推行反蜀政策,支持蜀汉内部的割据势力。诸葛亮面临复杂而艰巨的政治、 军事局面。[名人传记]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名人传记
  诸葛亮纵观天下风云变化,根据蜀汉的国力与兵力,制定了正确的外交路线和治国方针,以确保主动,共御强敌。诸葛亮写《正义》一文,表明了自己抗曹的坚定立场,增强大臣抗曹的决心。同时,派尚书邓芝出使东吴,重申孙刘结盟的重要意义。邓芝见到孙权,明确提出了对联合抗曹的看法,他说,三国鼎立,刘、 孙是弱小者,如联合 “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若不联合, 曹魏与吴国只能保持属臣关系,吴国社会丧失独立,最后被吞并。孙权认为有理,即派张盟回访蜀汉,使吴蜀联盟的关系再度确立。
  根据当时的国力,诸葛亮暂对南中叛乱采取抚而不讨的政策,发展生产,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公元 225 年3 月,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平叛。他采取了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的策略平定了南中之乱。在平定南中之乱中 “七擒孟获” ,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平定南中叛乱后,诸葛亮加紧训练兵马,准备北伐。公元 226 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第二年春,亲自出兵,北驻汉中,伺机进击曹魏。
  临行前,诸葛亮给刘禅上了《出师表》阐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希望蜀汉能够贯彻执行。关于北伐的目的,诸葛亮认为,抗击曹魏,平定中原,铲除奸雄,复兴汉室,归还旧部。关于执法方面,诸葛亮强调,赏罚分明,一视同仁。关于用人方面,诸葛亮主张, “亲贤臣远小人,” 信任和重用贤才。诸葛亮还规劝刘禅要开张圣听,用心考虑治国之道,把国家治理好。《出师表》集中反映了诸葛亮决心统一中原的政治主张和豁然开明的进步思想,抒发了他的忧国尽忠之情。
  公元 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他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派赵云领一支人马进箕谷准备攻打?城,由于攻打祁山的蜀军戒阵整齐,作风顽强,出其不意地一举占领了祁山。
  祁山以北原曹魏所属的天水、 南安、 安足等郡相继叛魏响应蜀军。蜀军前锋马谡在街亭与曹魏大将张癭相遇。他自认为熟读兵书,深通兵法,骄傲轻敌,一意孤行,不遵守诸葛亮的战略布置,致使街亭失守。
  街亭失守,箕谷失利,战局对蜀军不利。诸葛亮感到蜀军不宜再打下去,便率余部退回汉中,不久,天水、 南安、 安定三郡又归附曹魏。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诸葛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了严肃法纪,做到赏罚分明,他忍痛处死了违犯军令、 导致战争失败的马谡。赵云因作战失利,也由镇东将军贬为镇军将军。为嘉奖在街亭之战中多次规劝马谡,并带领所部一千人收拾马谡败散的士卒回汉的王平,任命他为讨寇将军,并封他为亭侯。诸葛亮还认为,自己 “对下属不够深入了解,遇事考虑不周” ,故请求刘禅降职三级,以示惩罚。公元 229 年,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他领兵攻打武都、 阳平取得胜利,留下部分将士守郡,自己领兵回汉中。诸葛亮夺取二郡有功,刘禅下诏恢复他的丞相官职。
  诸葛亮为再次出兵北伐,进行了充分准备并设计制作了木牛流马以运送军粮,还改进和制作了弩,为当时第一流兵器。
  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大败司马懿, 但因李严督运粮草不济,派人假传圣旨让诸葛亮退军,结果使蜀军失去了消灭魏军主力的大好时机。
  经过几年的连战,蜀汉的人力、 物力损失很大,诸葛亮 “休士劝农” 、 “教兵讲武” ,整顿内政,准备条件。经过三年准备,公元 234 年2 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五丈原,蜀魏双方对峙了一百多天。8 月间, 诸葛亮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他临死前不仅对国家政事有明确安排,还为蜀兵撤退作了周密部署。杨仪按诸葛亮的遗嘱密不发丧,组织蜀军撤退。司马懿闻讯率军追赶,蜀军倒旗,布成阵势,杀向魏军。
  司马懿大惊,以为又中了诸葛亮的计,赶紧下令收兵,魏军竞相逃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逃回本寨。当司马懿得到诸葛亮确切死讯时,蜀军已从容撤入谷口。
  蜀军从五丈原撤走后,司马懿到蜀军营地观看,只见营寨坚实牢固,军垒井然有序,不禁赞叹道: “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 。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不仅消弱了曹魏的实力,而且战略战术上又创造了新的打法。
  他抓住有利战机主动出战,把战争引向敌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取得了 “以攻为守” 的效果。

  ○治国方略

  诸葛亮在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中,辅佐刘备父子治蜀显示了他非凡的治国才能。
  他把选拔人才看作是国家兴亡大事。他反复强调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
  诸葛亮的 “贤” 的标准是一方面有 “才能” ,另一方面要忠于汉室。
  在实践中,诸葛亮认真总结了选拔人才的经验,提出七条 “知人” 之道:一,提出是非问题,观察志向;二,提出难题,观察应变能力;三,请其出谋划策,观察他的见识;四,观察他的勇敢;五,观察他酒后所显本色;六,观察他是否廉洁;七,观察他是否守信用。
  诸葛亮还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他劝张爽、 尹默、 谯周等人从事教育。蜀汉还建立了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各方面人才。
  诸葛亮在执政过程中,深感民乱始于政乱,即始于豪强官僚的专横自恣。诸葛亮提出 “先理强” ,消弱、 限制、 打击豪强的不法行为,历行法治,他制定了《法检》 《法令》 《军令》 《蜀科》等法令条例,并颁布施行。
  在执法过程中,诸葛亮注意把 “威之以法” 和 “服罪输情” 结合起来,给人以出路和希望。将李严废职为民后,仍留李严之子李丰为官,后李严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也发病死去。
  他还注意把刑法和教化结合起来,三令五申各种法律条令,努力做到人人皆知。为了 “劝诫” “训后” 蜀国的官员将士,诸葛亮明确指出善恶和办事的标准。由于诸葛亮的严格执法逐步稳定了蜀汉的秩序。
  为了迅速恢复生产,诸葛亮推行 “务农殖谷、 闭关息民” 的政策。要求各地官吏重视农业,要求士兵用农闲时间参加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诸葛亮还重视水利建设,在都江堰设置 “堰官” ,精心管理,还组织人力,在成都市西北郊的柏河上修了一条九里长堤,人们称之为 “诸葛堤” 。
  诸葛亮还实行盐铁官营政策,设置 “司盐校尉” 等官职,负责管理盐铁生产和兵、 农器的制造。鼓励种桑养蚕织锦,使蜀锦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诸葛亮平时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俭,主张丰盛之年注重储备,以防灾荒。
  诸葛亮发展生产的一系列措施,使贫弱的蜀汉地区出了 “田畴开辟,仓廪充实,器械坚利,蓄积丰饶” 的繁荣景象。为巩固蜀汉的统治打下了物质基础。
  诸葛亮生在割据势力征伐的年代,所以他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他认为治理好军队是保护国家,巩固政权的大计。
  诸葛亮指出,一个将领率领百万之众,做到行动一致,服从命令,必须靠法律制度。
  诸葛亮要求 “使法量功,不自度” ,定出 “爵不可以无功取” 的原则。他还重视士兵们在战争中的作用。他明文规定 “不从教令立法” ,对轻军、 慢军、 盗军、 欺军、 背军、 误军的违犯者斩,这样使士卒懂得用兵之道,不轻易违犯禁令。
  诸葛亮不仅严格训练和教化士卒,还注意对将领的教育。他写了《将苑》一文,人称是他为将之道。诸葛亮要求将领们做到 “五善四欲” ,即 “善知敌人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 ;即 “战欲夺,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
  诸葛亮还十分重视军队训练。他认为: “军天习练,百不当一, 习而用之,一可当百” 。诸葛亮总结历史上的作战经验,根据敌情,地形的不同情况加以改进和制定了一种军队操练和作战法叫 “八阵法” ,他用 “八阵法” “教兵讲武” ,把军队编成不同的作战单位,各部互相配合,临敌制变,机动灵活,随时掌握进退主动权,以战胜敌人。诸葛亮对军队的行军作战,屯驻之法都有严格的规定,布置得有条有理,连他的对手司马懿也对之十分赞叹。  诸葛亮在治国、 治军过程中提出的原则方针,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运筹帷幄的风采,宁静淡泊的气度,谦虚务实的作风, “鞠躬尽瘁” 的献身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和品格,难怪历代“端推诸葛亮是全人” ,说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忠贞的典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演义》—白话版
三国时期
蜀汉
三国·蜀时期皇帝传与大事记
关于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先生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活了30年,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