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寄宿”可能害了孩子一生
近日在网上看到奇文一篇:《寄宿可能会害了孩子一生,时光无法倒流,慎慎!》(以下简称“寄文”)。是关于子女教育方面的题材。

又是一位所谓的“专家”,站在一个“大义凛然”的立场上,“义正言辞”的大声疾呼:“寄宿会毁了孩子一生”。满篇都是慷慨激昂的文字,对于寄宿制教育方式口诛笔伐,充满了仇视,敌视和反感!

    好像子女教育出现的所有问题,孩子长大成年后的心理影和阴暗,全都是由寄宿所造成的!其结论就是:寄宿制教育方式,是最坏的教育方式!

    此文一出,天下哗然!很多的年轻父母,由于没有经验,于是人云亦云,口耳相传,连思考都懒得思考,就纷纷点头称是!对寄宿制教育方式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

    本人经朋友推荐,看完这篇文章,感觉对于“寄文”作者有些观点,不敢苟同!

    “寄文”作者太想标新立异,所以危言耸听,信口雌黄,导致观点偏激、满纸尽是想当然的矫情之语!

    且不论其立论观点值得商榷,就其对寄宿制教育的理解,我看也太失之于表面化、片面化了!

    有些观点所举的例子,甚至于非常幼稚可笑,不值一驳!

    但是鉴于“寄文”教育理念的片面性对于人们认知过程的误导较严重,其观点若不被澄清,将会对许许多多家庭的教育观念产生太多负面、消极影响,因此,本人自觉有这个责任,通过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第一线的经验和心得,在这里,不揣冒昧,试举例驳斥、说明一下!

    我也希望,“寄文”的作者,如果真的站在客观、公正、有利于国家民族、有利于普通民众、有利于家庭、有利于孩子教育的大爱立场上,就应该来认真、全面的做一个有意义的思考,而不要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仅仅做情绪化的发泄,发表太多片面的言论!

    我国伟大的先贤荀子曾经说过,只会看问题的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则是受了“偏伤之害”。 “寄文”作者,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了“偏伤之害”!

    首先,“寄文”一开篇,就用自然界里“一只小鸡,一头小猪也不会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来带,这样简单的道理,小动物都懂,而反衬人类都不懂的愚蠢”!在“寄文”结尾,又着重追述了一次。不这样,好像就不足以证明人类的愚蠢,甚至于不如小动物!

    这个论点,我完全可以用“无知者无畏、不可理喻、可笑之极”来形容!这恰恰暴露出“寄文”作者的无知,和反智倾向!

    的确,自然界的小动物们,是不会把孩子交给“别人”来带的!这绝对不能说明它们多有智慧,多么重感情!甚至于比人类还要懂得爱孩子!鸡和猪,始终是动物,它们没有能力、没有智慧来体现如人类一般的理性之爱!它们甚至于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学会组建社会,构成文明!

    它们不会的事情太多了,它们不但不会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来带,也不会实现哪怕是很简单的社会分工!更不会思考“生命的意义何在”?“生存的价值何在”这样的问题!仅此而已!

    “寄文”作者是否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就停留在管好孩子们吃饱穿暖,像鸡妈妈、猪妈妈一样呵护孩子免受外界伤害,成长为一个快乐的吃货,就可以了?如果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孩子回到小鸡、小猪的原始状态,那我情愿这辈子不要孩子、不搞教育也就罢了!

其次,“寄文”的作者为了证明自己发前人所未发,标新立异的观点,又进一步举了两个更极端的例子,来反对寄宿制教育方式:

第一个案例,是孤儿院,第二个案例,是罗马尼亚的政府抚养政策下产生的寄宿制育婴机构,里面所产生的问题及带给孩子所受到的伤害。

    我想指出的是,“寄文”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何必那么辛苦,去外国找寻案例呢?中国之大,难道找不到足以支撑和佐证其观点的例子吗?“寄文”作者甚至于连自己要反对的目标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到底是全盘否定寄宿制教育方式,还是只否定婴儿阶段(2岁以下)的寄宿教育方式,抑或是仅仅反对寄宿制教育所出现的具体问题呢?“寄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完全不相匹配!

首先,我们来说说孤儿院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父母离去,家庭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放在孤儿院,放在任何一个地方去寄宿,也都可能会产生迥异于常人的情感缺失和心灵缺憾,这是基本客观事实,甚至可以说是“无奈而不可以改变”的现状,这样的孩子跟是否“在孤儿院长大,是否是寄宿制”毫无关系,“寄文”作者的神逻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了。

    但是,即便如此,实行寄宿制的孤儿院,无论你如何诋毁它,无论你发现它有多么的不足,但是谁都无法取缔它!这一机构的设置,恰恰体现了人类最悲天悯人的善政,最具有善良人性的义行善举!没有哪个个体家庭或非专业机构能够取代它,我们不可以因为孤儿院、寄宿制有这样或哪样的问题就拒绝它甚至于取缔它!而是应该用理性、善意的人性光辉,千方百计的完善它,使之运作的更好,让孤儿院、寄宿制的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通过制度建设加以保证,这才是一个有人性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寄宿制教育模式也一样,我们也不赞成小朋友在婴儿阶段就去参加寄宿,至少在孩子三岁之前多一些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孔子也曾经说过“人皆有其父母之爱三年”!

至于罗马利亚那种政府大包大揽,让婴儿一出生就离开父母怀抱的举措和制度,我只能说:这种事情,只有那种完全泯灭人性、反人类的政权才能干得出来。之所以出现罗马尼亚那种极端案例,一方面有政治原因,一方面是历史因素。案例本身不具备普遍性和典型性案例的讨论意义和价值。那里面所产生的问题,本不值得探讨,但是“寄文”作者既然拿出来说事,那我们就简单论述一下吧:罗马尼亚政府主导的国家抚养院,是一种政府强制性措施,而不是普通人与人、百姓与百姓之间达成的,具有温情的、双向责任的抚养契约关系。对刚出生的婴儿进行集体抚养,这本身也违背基本科学常识和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伦理道德。

本来这是一个最应该具有“人情味”的事业,却因为被官僚体制冷冰冰的管理制度所取代。工作人员那种完成任务的“官僚化”的工作心态和“制度化”冷漠的服务态度,也必然会导致生活在那里面的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孩子发育语言功能这段时间,保育员只做养育的动作,却没有意愿,也没有制度保证他们和孩子们做必要的沟通和足够的交流,所以孩子们在那样极端的条件下,出现语言问题、沟通障碍、心理变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作为家长,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出现上面所述的情况?其实很简单,在孩子3岁之前,如无重大特殊情况,尽量让自己和孩子多在一起,“多和孩子做语言沟通、心理交流、情感互动”!否则,即便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不让孩子寄宿,做父母的如果每天只顾吃喝玩乐,做自己的事:工作、沉迷游戏、打牌、打麻将,对孩子无暇顾及,照样会让孩子产生沟通与交流障碍!

一个环境,一个教育者,有没有能够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顺畅的交流,良好的互动”的能力和保障,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跟寄宿不寄宿没有关系!

第三个例子,是一个用“猕猴”做的心理实验。请注意,又是一个用小动物做的实验!(很多用小白鼠、大猩猩所做的病理、药理试验,都被证明存在重大隐患!动物和人类基因有不可调和的差异,即便很微小,也很危险)这次实验,他们用以替代母亲的,是绒布玩偶和一个钢丝做成的假妈妈。在这个实验里,小猕猴们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对没有奶水的绒布玩偶的亲近和对有奶水的钢丝妈妈的恐惧。

我不知道,“寄文”作者想要通过这个案例表达什么思想?是想说明:钢丝假妈妈,就代表者寄宿制的老师?没有奶水的绒布玩偶代表着孩子们的妈妈?钢丝假妈妈=寄宿制老师?

如果,这位作者真的是想表达这样一个看法的话,我只想说:这个人脑子进水了!才会这样驴唇不对马嘴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来如此妖魔化寄宿制老师、恶毒攻击寄宿制教育模式!至少,他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是非理性的!否则,举这样一个案例,根本无法说明其和“寄宿制教育模式”有任何关系!人,绝不等于钢丝、绒布玩偶!人,是有生命、有灵魂、有理性、有情感的!

看到这里,不禁的使人义愤填膺!我才要大声疾呼,为寄宿制教学模式、为寄宿制老师鸣不平!写下这篇驳斥文章!

“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这一切的确是钢丝和绒布玩偶不能给到孩子们的,因为那些都不是有情感的人,甚至于不是生物!即便是用动物举例说明,也能证明,离开妈妈的教育,也不一定是“最坏”的教育: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狼孩、猴孩”等报道。这不是充分说明:即便是动物,也有内心深处的温柔一面,能够通过抚育其他物种,来实现自己的母性之爱的吗?

即便是动物,也完全不能等同于钢丝和绒布玩偶!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拜托“寄文”作者,能否不要再出来卖弄自己的“发前人所未发的聪明”和炫耀那点可怜的“智商”了!

我所看到、知道的很多“现代私塾”的寄宿制老师,他们那种和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建立起情同父子、亲如母子的亲情情感,不禁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爱是一种能力”!

而“制度上的保障”,则是老师和学生“一比十”的小班制教学比例:一个老师,就带那么几个孩子,在这种制度保证下,即便是能力不那么强的老师,也可以带出来阳光快乐、积极向上、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好孩子!因为,他们和孩子之间乐于、并且有时间、有精力,做情感交流,心理互动!(师生之间,只有生硬的管理,没有情感互动、思想交流的教育,本身就是不正常、不健康的教育!也和是否是“寄宿制教育模式”无关!)

“寄文”作者的第四个案例,是一个在北京参加寄宿的儿童在聚会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如人意的情况:害羞、胆小、喜欢哭闹等等。(好了,总算是有一个用活人,而非“非人类、非禽兽或者干脆非生物试验”做的案例了)。

就这个案例,我想问一下“寄文”作者,你所看到的一切,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所有寄宿制儿童都出现了那种现象?那个孩子在那天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是否可以认定,就是“寄宿制”这一唯一原因所造成的?有没有诸如:孩子本身先天性格因素、陌生人、陌生环境因素、或者是其他你不知道的原因因素?你怎么就敢这么武断,想当然的说是寄宿制造成的?

那些没有寄宿过的孩子,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按照“寄文”作者的神逻辑,我们是否可以说,只要是没有参加过寄宿制教育模式的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或者其他种种情况,都是怪他“没有参加寄宿制教育”而造成的呢?这种简单粗暴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法,让我很怀疑“寄文”作者是否是一个“智力正常,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至于“寄文”作者在下面所说的论点:“寄宿制造成情感疏离”

我们不否认,如果年纪太小的孩子(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和母亲长年累月的不见面,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寄宿制里幼儿园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如果时间上比较忙的话,可以利用周六周日两天时间,来好好陪伴孩子,是完全可以弥补亲情天伦的。

但是“寄文”作者以“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而批判父母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寄宿制学校,“是把家长的利益置于孩子利益之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选择”这种观点,是属于一种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值一驳!这种弥漫着假惺惺的,包裹着温情、矫情的虚情假爱,还是留给“寄文”作者自己吧!

古今中外,很多家庭,下至小康之家,上到达官显贵的家庭,都是雇佣保姆、奶娘来照顾孩子的,还真没听说一定要爸爸妈妈本人亲自照顾、陪伴孩子成长才行!

尤其是古典中国,更是有男子7岁不得入“女眷内室”的规定!也没见得哪个人专门就这个问题,来论述孩子们和母亲、女眷疏离后,出现了什么情感、心理问题!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幼失怙恃”(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没有影响他成为推翻蒙元暴政的民族英雄,建立长达近三百年的辉煌大明!

翻阅二十五史,我们发现,多少历史名人都不是在父母之爱的呵护之下成长起来的,相反,很多人都是“幼失其怙”“幼失其恃”或干脆“怙恃皆失”!刘备、岳飞、朱元璋等等,正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才打造出他们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养成不靠天不靠地,不靠别人靠自己的思维方式,遇事千方百计找方法的成功习惯啊!

人,是没有那么脆弱的!不离开家庭、父母,孩子怎么独立?孩子从小不学会独立、坚强,长大了自然就会独立坚强?打死我也不信!

看看当今社会上举目皆是的啃老族、月光族吧!寄文作者如果不是选择性失明,就不应该看不到这些从小被父母宠坏了的孩子们,长大后是什么状态吧:杀母者药家鑫、“我的爸爸是李刚”的儿子,李双江的儿子,他们都没有在成长过程中选择寄宿,都有一个令人羡慕、无忧无虑,被父母呵护备至的快乐童年!难道我们可以这样说:“他们都是因为有寄宿经历的受害者”?不过我倒是可以设想:如果他们这些人,如果在小时候拥有过一段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诵读儒家经典、学习国学礼仪的时光,哪怕多念几句三字经、千字文,接受一点点里面的道理,是否会也不至于出现长大后这些败德之行?

尤其是那位到了大学之后,才参加寄宿的大学生马加爵,如果小的时候能够有一段寄宿的群居生活经历,是否会帮他从小就学会在人群之中如何相处和交流?不至于由于不懂得沟通交流,于是“不在忍耐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害的身死人亡,酿成人间惨剧了!   

当今社会,我们通过各种媒介不断听说:多少像马加爵一样十八九岁的大学生,在大学里,由于不能接受某些人和事,导致轻生寻死,或是害人或是害己啊!我们不敢说他们的悲剧完全是没有寄宿群居经历而造成的,但是至少,如果从小能有这样一段群居寄宿经历,有了一定的集体生活的寄宿经验,还是能够对集体群居生活不至于那么抗拒和不适应吧!

至于说“寄文”作者所引用那位前苏联专家的话:“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我想说的是:前苏联国家都灭亡了!他们的教育制度和理论还值拿出来证明其正确和成功吗?

姑且不论那位“前苏联教育家”的理论有多少科学性,所说的话是否就那么靠谱,单就这句话而论,那是否就可以为“寄文”作者反对“寄宿制学校”立论呢?

“寄文”作者是不是想通过前苏联专家的话,引导大家这样思维:“学校代替不了母亲,所以母亲就可以代替学校”?

学校为什么要代替母亲?学校有学校的专业功能!不需要替代母亲!同理:母亲也替代不了学校!而且,现实中很多母亲的素质、能力和德行,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如果“母亲就可以代替学校”的话,还要专业的学校干什么?大家都把孩子接回家自己教育就算了!让母亲们统统回家相夫教子去吧!看看我们中华民族的教育是否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家庭是最好的学校”,的确是这个道理!但是,即便如此,恐怕前提还应该是:先要把我们这个时代家庭的书香气息和温情、理性打造好,让家庭里面的母亲们回回炉,好好接受一下育儿经验、人生教育,提高一下母亲们的德行、能力和素质才行吧?

父母不够优秀,不会教育,还以爱的名义把孩子困在身边,难道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么?

本身不优秀的父母亲,也有希望自己孩子成才的权利!我们不能因为舐犊之情的小爱,而断送让孩子离开自己,学会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接受优秀老师教育的大爱!那样,不仅仅对家庭、对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更是未来对社会、对他人的不负责任!

孟母,千百年来也只出了那么一个!即便是孟母,也没有自己教孩子,而是要为孟子延聘教书先生啊!本文作者的逻辑不清,思维混乱,由此可见一斑!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明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而不应该是“强行要求一些父母,放弃大量工作时间,去研究、从事他们既不喜欢又没有能力做好的事情”,与其那样,既害了父母,也害了孩子!

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教育能力”,是一种天赋,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有的人,天生就有;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

为什么身为万物之灵---“人类”的我们,不会利用智慧,去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既能解决家庭、父母在子女教育“能力”缺失方面的问题,又能够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身心健康都能得到保障?

“寄宿制教育模式”恰恰是最好的选择!

诚然,“寄宿制教育模式”现今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不足,还有很多管理方面的缺憾,还面临个别教育工作者本身素质不高等问题。但是,无论出现什么状况,都不可以简单粗暴的全盘否定!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社会将会陷入裹足不前的境地!

因为,个人的素质不同,不能作为行业的善恶评判标准!否则,有个别公办的、非寄宿制的幼儿园、小学老师出现过打骂儿童现象,是不是都可以因此而简单化的一刀切掉呢?

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理性的面对这一教育模式,应对这一模式本身的特性所产生的问题,去寻找解决办法。而非蛮横的像“泼妇骂街”一般去简单粗暴的面对寄宿制教育制度。

父母们在选择寄宿制教育模式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通过观察、对比;理性分析,找到那些优秀的寄宿制机构和有人性、充满人情味的老师!毕竟,“人”,才是一切事物的决定性因素!找对人,是关键!

儒家讲究:可以寄百里之命,可以托六尺之孤!

人与人之间,我永远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寄宿制教育模式,就应该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君子之约!

而那种“强制性、半强制性、冷冰冰、大班制(一个班一个老师管几十个孩子)、工厂化流水线作业教育模式的政府行为”不在此例!

中国人该理性一些了。只有大家都理性起来,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解决方案,不再人云亦云,跟风谩骂,情绪化的发泄,我们才能通过寄宿制这一教学模式来应对中国父母面对子女的“教育无能”这一现实而又无奈的缺憾!

我们所思所想,应该是如何完善以“现代私塾、幼儿园”为代表的“寄宿制”这一教学制度,如何清除这一制度内在的问题,从而使之越来越趋于合理化、正常化、科学化、人性化,而非因噎废食的拒绝它、敌视它。只要老师能够真爱孩子,快速和孩子建立感情,能够在生活中及时发现孩子身心出现的种种问题,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心态,孩子们在寄宿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都会成为孩子们最可宝贵的人生实践和学习经验。

如果现在的家庭,能够做到用理性之爱关注儿童成长,父母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这样的家庭,当然可以不用选择寄宿制,反之,不选择寄宿制,任由自己不懂教育又“任性”教育,再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的溺爱娇纵,让混乱的家庭生活、电脑、手机、垃圾信息陪伴孩子不断成长的童年,岂不是真的毁了孩子一生?!

但是,今天的家庭,有几个人能做到如“寄文”作者所说的,达到开明,客观,科学、理性、温情教育的能力?

我亲眼看到那些打着爱的旗号,从小把孩子困在自己身边,寸步不离的父母,是如何带着自己7、8岁、10几岁的孩子,跪在地上,求老师们收下他们,让他们在寄宿制私塾学校学习。

因为,他们做父母的,甚至于普通学校,都已经管不了他们的孩子了:“打架、斗殴、网瘾、手机控、厌学、早恋、高消费、不懂得孝敬父母、不尊重别人、没有感恩心、任性、不接受任何不喜欢的事物”!他们的孩子,已经在十几年的父母无原则、非理性之溺爱中,被推到了人生的悬崖!

“毋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教育,就是要站在今天,解决未来的问题!不要等到问题发生了,才去解决它!因为,很多时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为何人类要有“寄宿制”这种教学模式?孔子在250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君子要远其子也”!自己的孩子自己很难教的好,所以才有“私塾”、“家塾”易子而教,这样教育模式的历史传承。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其教育理念自古以来,就和世界其他民族不同,我们始终秉持“仁者爱人”这样的理念为人处世。这样的情怀和智慧,小鸡、小猪有么?它们懂么?孤儿院的管理者们有么?工厂化的学校、集中营似的“国家教养院”的管理者们有么?

中华民族,如果再不认真的思考,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用什么样地方法和制度加以保障,还是一味地溺爱、矫情的混日子,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是没有未来的!尤其是现今独生子女的时代!

    综上所述,寄文此文,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矫情之作!

之所以写下本文,是基于的对“寄”文作者观点的不能苟同,有感而发,以正视听!

最后我要用两句话,来结束这篇驳斥之文:

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那里没有人生的梦想和追求。“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


尹建莉说,“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


“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且不说这样的目标本身很自私很伪善,推论也很浅薄——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他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真能培养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孤儿院的孩子从小过着集体生活,儿童期的自理能力可能确实比一般孩子强,但大多数人成年后的面貌并不出色。事实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水平层面——这样说不是贬低这些孩子,只是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不是他们天赋不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是命运不公,剥夺了他们早年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他们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生命起始阶段性出现畸形,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罗马尼亚曾在这方面犯过一个致命错误。


二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陷入经济困顿、人口锐减的状态。政府鼓励生育,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如果家庭无力承担这么多孩子的抚养责任,可以送孩子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由工作人员进行集体抚养。该政策出台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进行批量抚养。


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人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他们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后来有一部分孩子被送到美国底特律儿童医院做大脑断层扫描,结果发现他们大脑的海马回和杏仁核等多部位都不正常。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早年情感滋润对生命十分重要


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有思维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


他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小猴子的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妈妈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水。按照人们“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


事实则不然,小猴子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靠近钢丝做的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这里。这个细节,可以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个实验到这里还没有完结,到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实验人员把它们和另外一些吃母乳、在母亲怀抱正常长大的猕猴放在一起后,这些从小没得到正常母爱的猕猴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扫描它们的大脑发现,其皮质神经元连接稀疏,不但心理方面问题严重,走路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


实验人员通过人工办法让这些有心理创伤的母猴怀孕,待小猕猴出生后,这些母猴对小猴冷漠而无情,残忍地虐待小猕猴,有的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正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状态,所以“孤儿院现象”在它们身上也会发生。这个实验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东西。


呵护孩子的自然需求


孩子刚出生时只是个“小动物”,是个纯粹的自然人。要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家庭的温暖,尤其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

古今中外在教育问题上总是发生着太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成人总是一再地无视儿童的自然需求,不断把某种基于社会需求的设计强加到孩子头上,面对儿童时,更多的是商业的、政治的或某种利益的计算,而不去顾及儿童作为一个“人”的最自然的需求,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拔苗助长,早早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其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无法正常表达。


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我在一个周末聚餐中遇到一对父母,他们的儿子当时5岁。两年前,即孩子3周岁时被送进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儿园。那家幼儿园软硬件都很好,收的大多是国家机关或演艺界明星的孩子,一般人很难把孩子送进去。这对父母都很能干,中年得子,两人工作都比较忙,就给孩子办了全托,一周接一次或两周接一次。他们看起来对幼儿园非常满意,说孩子住在幼儿园比住在家里强,孩子自己会洗袜子内裤、睡觉起床都很自觉等。


孩子看起来很聪慧、非常乖,坐在妈妈旁边默默地吃着饭。妈妈不时地往他碗里夹菜。正当大家杯觚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小男孩突然哇一声大哭起来。众人忙问怎么了,妈妈也是一脸莫名其妙,赶快抱住孩子问出了什么事。男孩子哭得说不出话来,十分伤心的样子。


妈妈哄了几句,看孩子哭得停不下来,就带着孩子走出包间,爸爸也跟着出去。过了一会儿,听到孩子哭声平息,爸爸进来,有些内疚地笑着解释说没什么事,是孩子一直想吃腰果炒虾仁中的腰果,而妈妈每次在盘子转过来时,总是给他夹个虾仁,他认为妈妈故意不让他吃腰果,就大哭起来。


众人听了,松口气笑了,觉得小家伙太矫情。待妈妈领着男孩回到包间后,大家赶快安慰男孩,让他在叔叔阿姨面前不要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去取。妈妈也一再地说,你想吃什么跟妈妈说啊,你不说妈妈怎么知道呢,或者你自己去夹,没关系,这些叔叔阿姨都是妈妈爸爸的好朋友,你不用害怕。


众人的话似乎对男孩子没什么用,男孩还是沉默不语,轻轻抽咽着,不动筷子,眼睛里充满委屈与忧伤。


那天一起吃饭的还另有两个小朋友,都是五六岁的样子,这两个小朋友一会儿就混熟了,只在饭桌上吃了一小会儿,就跑到旁边的沙发上玩去了。这位家长建议儿子也去和小朋友玩,但小男孩表示出拒绝,就那样一脸不快地坐了一会儿后,爬到妈妈怀里,搂着妈妈的脖子和妈妈缠绵,过一会儿爬到爸爸怀里和爸爸缠绵,看起来十分忧郁又烦躁,没再吃饭,不说话,也始终不肯下地和小朋友去玩。看得出,孩子内心有强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


寄宿制造成情感疏离


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事实上,寄宿制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爱的浓度和质量就不会高。虽然这个孩子是你在世界上最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你们的沟通和了解是最好的。许多父母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关。


有些家长说,我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只能全托。忙是个事实,孩子幼小的时候,往往正是父母开始打拼的时候,但这不应该成为天天不见孩子的理由。年轻时,谁不忙呢?“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和孩子相处,或者几分钟,它都是有意义的。只要父子间常听到对方的声音,母子间常闻到彼此的气味,家中就会形成甜蜜的气场,这种气场包围着孩子,让他内心安全而滋润。


时间是最有弹性的东西,挤一挤就出来了。可加可不加的班,坚决不加;新上映的大片,不看;朋友邀约吃饭,尽量少去;屋子很乱,让它乱去吧;睡眠不足,真的很累,累就累点吧,反正年轻……天下没有因为带孩子累死的,何况大多数人有老人帮忙,有保姆帮忙。也就几年的时间,孩子越大越好带。这几年的“损失”,会在以后的日子中以某种方式加倍地补偿回来。


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会对其心灵造成一生难以弥补的创伤。这创伤程度,等同于成年人失去亲人时所经历的哀痛。事实上,全托的唯一好处是解脱父母,不必承担每天照顾孩子的辛劳。全托不是基于孩子的需要,而是满足家长的需要,是把家长的利益置于孩子的利益之上,是一种极端自私的选择。这些家长,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蹲下身,从孩子的视角看这个问题。这段话对一些父母有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它说得非常中肯,是一剂苦口良药,令人警醒。


杂七杂八的信息越来越多,如何让自己活得智慧,如何在儿童教育问题上不迷糊,其实有时不需要学富五车,只要让心态回归自然,回归常识就可以了。想想我们的爷爷、爸爸甚至我们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如何学会和人相处的,就知道上寄宿制幼儿园并不是培养孩子合作和自理能力的必须之地,充其量只是个借口而已。


寄宿制幼儿园非但不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自立,反而更削弱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潜能。当一个孩子在亲情体验方面非常欠缺时,他只能出于紧张更多地索取爱,而不是学会施爱与他人;当他在幼儿园或学校统一管理下只知道服从时,他只能学会自我压抑,失去个性,而不能学会合作与体谅。


我知道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年轻家长,他们自身有良好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孩子交给老人带,老人们又过度包办或娇纵,使孩子出现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下,有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幼儿园全托,以减少在教育观念上和老人的冲突。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可以选择全托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华山一条道,只能这样走了。但说到底,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只要有办法不这样选,就还是不选吧。当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不能以牺牲儿童利益为代价;而且,指望借助一个客观外力来成全教育结果,是下下策。改变一个成年人,尤其是老人错误的做法,确实比多交点钱送孩子上全托难得多。

这只能是家长自己慢慢想办法解决,努力协调和老人的关系,慢慢用科学教育思想去影响老人,或想别的办法。不论想什么办法,有一个基本原则,不把难题交给孩子去扛,他们实在太弱小了。


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


不上寄宿制幼儿园,到了上小学是否就可以寄宿呢?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当然,这种否定程度是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的。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要不要寄宿,需综合各种条件来考虑,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我女儿圆圆上初中时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时选择这所学校,一方面是客观条件下的无奈,更主要的是我们自己作为家长对住宿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把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抛到学校,一周才回一次家,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它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女儿是个可以主动化解问题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觉最力不从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儿状态最不佳的三年。


孩子成长中会发生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他天天能见到父母,那么他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时被父母察觉,能和父母沟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时的修复。不要指望孩子能把一个问题放一个星期,然后周末给你带回来,对一些具体的事他们往往过后就忘了。事情虽然忘了,但由事情引起的思想问题却会积攒起来,积攒得太多了,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圆圆初中三年的寄宿生活,至今仍给她留下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很隐蔽,很多家长可能意识不到,但我能看到,它影响很久,“排毒”需要很多年。每次聊起来那三年的生活,我都内疚万分。所幸她高中没再寄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寄宿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淡化。


所以,遇到有家长问我是否应该为了择“重点校”而让孩子去寄宿,我总是回答,哪怕上一个条件差些的学校,一定要让孩子天天回家。为择“重点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暂时能获得一些东西,但从长远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不过,这个观点在当下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家长接受,甚至有时也不能被孩子接受。现在,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已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甚至改变了儿童的天性。我见过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因故和妈妈分开几年,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到上初中时,本来有条件和妈妈一起生活,但为了上一所省级重点校,孩子再次选择寄宿。当我看着小小的他和妈妈在一起时的缠绵,以及眼神中时时流露的忧郁和紧张时,对这孩子说,还是选择一所在妈妈身边的普通学校吧,能天天见到妈妈比上重点校重要。孩子很不满意我这样说,坚定地摇摇头,不,上重点校重要!这真是令人无言。

消除“教育不公平”?


不仅是观念,当下政策造成的“寄宿制”问题也非常严重。


我国从2001年开始,为消除“教育不公平”,投入巨资在农村搞“撤点并校”工程,即把一些散落在各自然村或乡镇的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合并到一些规模较大的乡镇学校中。不知此项决策是如何出台的,经过了怎样的论证。其做法上的简单粗暴,和当年罗马尼亚盖教养院的做法有一拼。


结果是,十多年间,几百万农村儿童早早开始过上寄宿制生活,乡村学校数目锐减一半。虽然最初目的是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它并未像设想的那样成功,除了家庭经济成本增加,乡村自然文化被进一步破坏,最严重的是许多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厌学、辍学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一个孩子,他住在只有十几户人家的一个村子,学校没有操场和电脑室,为了让他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就把他简陋的学校取缔,把他和同学们转移到很远处的另一所小学上学,一周或一个月才见父母一次。新学校为孩子提供了操场、篮球架、电脑等种种可见的硬件,却夺走了他享爱母爱和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样对“公平”的追求,是不是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


从近年来一些乡镇读者给我的来信看,这样的合并到十年以后的今天并未完全结束,由于没有学界正式的总结,也没有政府层面的表态,很多地方仍然在进行“合并”之事。这种情况,我认为除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懒惰,更重要原因是社会上下都没有认识到孩子和母亲相处的重要性,没认识到寄宿制是个坏制。


孩子不是无知无觉、没有感情的土豆,可以随意集中,装筐装袋地归类存放。保障儿童和父母在一起,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一切涉及儿童利益的社会问题都应在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去解决。


曾有人拿出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来证明寄宿制是好制。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伊顿公学是一所男校,不招太小的孩子,一般学生年龄在13~18岁,已相对成熟;第二,学校的办学思想比较先进,教师素质比较高;第三,学校在录取方面有较高的条件,进入这样的学校学生本身素质就比较好,并且学校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正是这种种条件,才成全了它的美名。但它在英国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一顶王冠,搜罗了全国的顶级珍珠宝石做成,不具有复制性。所以它只能当一个特例来看,没有代表性。


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反对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他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制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他说,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设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前面的论述似乎都是围绕“教育功能”来说的。但是,生命中有许多事情本身不就是目的吗?一个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到孩子18岁,成人了,他不仅从心理上要自立,从空间上也要和父母分开了。如果不珍惜早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长度,其实就是错过了生命中许多最美妙的时刻。


现在还有一种“小留学生现象”,它是“寄宿制”的变种。家长把刚上初中、甚至刚上小学的孩子送出国去学习,孩子的监护人由父母变成亲戚或朋友。固然监护人基本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人,会用心照顾孩子。但在未来,在孩子和父母共同的回忆中,到底缺失了多少东西呢?就孩子整个生命的成长来说,这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一只母鸡不会把小鸡托付给别的母鸡照料,一头母猪也不会把任何一头小猪托付给别的母猪。动物都知道这一点,人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作为现代人,在儿童养育问题上应该时时回归自然,在任何一个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刻,想想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许就出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儿百科】尹建莉:寄宿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一生都难以弥补
全社会都没认识到寄宿制的弊端!
寄宿生活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一生都难以弥补
白岩松:别让孩子住校!尹建莉:寄宿制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寄宿真的是个坏制度吗?
“寄宿制”是个坏制度吗?英美大量优秀中学是寄宿制 |争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