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人的小心思:“敦伦”之事杂谈|假道学|道学家|敦伦|鲁迅|孟子

  三个女人必谈丈夫,三个男人必谈“敦伦”,女人怎么谈丈夫,我不知道,但男人谈“敦伦”,我倒有点发言权。男人也就这点小心思。

  第一次看到“敦伦”这个词,是在二月河的《乾隆皇帝》中。棠儿刚生了福康安百天,第二天办汤饼会。夜里傅恒和棠儿房中夜话。

  

傅恒笑道:“你这就不懂了,夫妻乃是人间天伦,孔圣人要不行房事,就有了子孙了?上回黄维钧老先生来,我看他日记,那么个道学家,里头写着‘昨夜与山荆敦伦一次’——难得的他想出‘敦伦’两个字来!”

  我对“敦伦”一词大有兴趣,一则说明我读书少,孤陋寡闻,一则与傅恒一样感叹古人之智慧。现在人很是粗鄙,“做爱”,“性行为”,太直接,用于写文还不易过审。且文人用词不雅致,多为下里巴人耻笑。

  


  记得我上高中时,暑假去工地当小工。主要工作是和灰,就是把沙子,白灰,水泥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和,供砌墙之用。两个猥琐的老头,六十岁左右,当我师傅。两个老家伙一点不教年轻人学好,经常给我讲“小凤出嫁”,“打酱油”、“村头歪脖柳”等黄色下流故事。我当时,深受共青团的教育,心灵纯洁,常一脸严肃表情,对他们的故事一声不吭。他们看我没有反应,很是不悦,就拿我开涮。问我,你上什么学?我就回答说,师范。他们立即哈哈大笑,原来如此,文化人都是这样,表面一本正经,其实内里比我们还懂得多。现在明白,他们是笑我“假道学”,其实当时真不知道学先生是这个样子,现在看来,他们说得很对,文化人是比较擅长玩文字游戏。

  古代文人大雅,称这种事为“闺房之戏”,“周公之礼”,道学家又发明个“敦伦”。我所以要好好查查这个词的出处。一查还真有,但似乎是野史。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浇薄,婚俗混乱,周公亲自制礼教民。有这两个字“相传”就不是正史了。周公制婚礼,共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这就是所谓的周公之礼。据传周公很有献身精神,与自己的老婆一起给人们演礼,就像我们现在的学校教学。但是周公的老婆就没有献身精神,演礼到敦伦这个环节就不干了。想想也是,两个人洞房花烛,一群人围观,现代教学也没有人有这种奉献精神。你就是有,国家也不允许啊,估计还要给你定个有伤风化的罪名。

  


  其实,古人开始用“敦伦”这个词时,没有很狭隘,是后来人把它用狭隘了。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故其心舒。”《明史·职官志二》:“务各期以敦伦善行,敬业乐羣,以修举古乐正,。这里的意思是,敦促人们按伦常行事的意思。而“伦”是人与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个词真正出名,还是缘于真道学先生们的诚实,绝非假道学先生的虚伪。

  清代时,有个大学者李塨是个真道学先生,二月河著《乾隆皇帝》中傅恒称的黄维钧老先生,查无此人,应该是张冠李戴了。李塨是道学楷模,严于律己,诚实不欺心。那怕每次和老婆性生活都要记日记,还让人传观。这个有据可查,袁枚《答杨笠湖书》:“李刚主自负不欺之学,日记云:昨夜与老妻敦伦一次,至今传为笑谈”。

  

  在敦伦之事上传为笑谈的,还有明朝时的广东新会真儒大家陈白沙。称“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可见儒道大成。他还是个大孝子,每次和老婆敦伦之前,都要跟他老娘请示一下。也不知道他老娘烦不烦,要么就是杜撰出来恶心大儒的。这个没有日记为证。

  现代文人里最喜讲“敦伦”之事的,莫过于王小波,还有一个是张艺谋。王小波写得出色,张艺谋演的精彩。

  王小波的文章中,不出十行,就侃侃而谈,行于下三路上了。但他谈得有高度,有境界,他在《万寿寺》里把自己写成一个失忆的人,老婆带他回家,晚上敦伦时,他是这样写的。

  

在一起吃饭,脱掉最后一件内衣,到卫生间里冲澡。最后,在床上,那件事发生了。就在此时此地,我不得不想了起来,她是我老婆。我是在自己的家里……恐怕我要承认,这使我有点泄气。我跟着她来时,总希望这是一场罗曼史。说实在的,我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我已经结了婚……老婆这个字眼实在庸俗。好在我还记得怎么做爱。其实,也是假装记得。她说了一句:别乱来啊。我就没有乱来。

  是不是把男人的小心思写绝了。但我不怎么喜欢王小波,他的文字总是阴阳怪气,人也思想阴暗,对文化大革命耿耿于怀,牢骚满腹。还喜欢捧罗素的臭脚,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和孔孟不对付,程朱更是被骂的抬不起头。所以,他崇洋媚外,大肆用“敦伦”之事当武器,恶心孔子,孟子等儒学。其心险恶,所以书一直不过审,直到去世后,才被认可出版。

  


  张艺谋,我更是不喜欢,重要的原因是他长一张农民的脸(当然,我没有看不起劳动人民的意思),主要是最好的白菜都让他这个猪拱了,打死我都不相信巩俐会爱上他。从《老井》到《红高粱》好白菜都被玩成烂白菜了,实在气人。扯远了,男人们大概都是这个心理吧。美女们也许无所谓吧,反正男人都是猪,让个看着智商高点的猪拱好一点吧。如果美女们这样想,我也就没什么意见了。

  现代文人谈到敦伦的名人,还有鲁迅,而且也爱记日记。鲁迅有道学家之风,表情严肃,言语犀利。他在《病后杂谈》中谈雅俗:我想,这和时而“敦伦”者不失为圣贤,连白天也在想女人的就要被称为“登徒子”的道理,大概是一样的。所以,鲁迅有道学家之遗风。李庆西《人间书话·“夜濯足”》中:检阅《鲁迅日记》,时见“夜濯足”三字(有时干脆写“濯足”),的记载。怀疑鲁迅性压抑,将“濯足”视为污浊的夜生活隐语。但我觉得鲁迅不会这样做,也没有这种毛病。

  


  敦伦之事,本是隐秘之事,正因其隐秘,人们才有谈之兴致。这个话题于男人们,经久而弥新。虽然圣人也做,皇帝也干,但隐秘的事,更应用隐语谈,古人深知其理,敦伦尽解其意。而现代某些文人大谈特书,毫不隐诲,流俗而卑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经典名言五十六句
“处世三大奇书”之《小窗幽记》: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
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句句激励人心【474】
道学篇 为道学正名1
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
亡友鲁迅印象记 作者:许寿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