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雅砻江,为什么流淌着女性文化?

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化”

曾遍及这一流域——

雅砻江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

纵贯大横断山脉

全长约1500公里

不仅是润泽西南西北的生态大川

自古以来

竟还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女性文化带”

这是为什么呢?

以雅砻江为核心的东女国,

曾是女子当家做主的国家

雅砻江上游邻近西藏的昌都地区,下游临近泸沽湖,中游在四川甘孜的雅江县和道孚县,两县的隔壁又是丹巴县;但无论昌都地区还是丹巴地区,都有可能是古代东女国的核心区域。

雅砻江大峡谷

由女子全面管理的“女性国家”?

男子只有做士兵、服务生的份儿?

女子可以有侍男,

但男子不可以有侍女?

男子可以做女子丈夫,

但也只能做某女子“数夫”中的一夫?

上述一切,正如唐《通典》中对古代东女国的描述:

“妇人为吏职,男人为军士。女子贵,多有侍男;男子不得有侍女,虽贱庶之女,尽为家长,有数夫焉。生子皆从母姓。”

史籍记载,东女国女王居住的是高达九层的宫殿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期

绘图/卢明远

东女国女王处理朝政想象图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期

绘图/卢明远

这个“东女国”,其实就是《西游记》中对应的“女儿国”西梁女国,以及在雅砻江畔、横断山中,曾确实存在过的“女性国家”(史籍中多次提到的川西高原女国,后被称为东女国)。

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中路藏寨

丹巴县河谷地带遍布嘉绒藏族地区的新旧碉楼

隐含了东女国文化的诸多密码

《中国国家地理》执行主编单之蔷曾写道:“母系氏族社会是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经历过的早期原始社会,但东女国是独特的、世界上少有的由女人全面管理的国家,因此东女国不是社会发展阶段,而是一种文化,我称之为'女性文化’。”

那么这种独特的“女性文化”,曾深刻影响哪一片地域呢?

图为嘉绒藏族大致分布区域,该族群中有一部分被认为东女国后裔。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期

藏学家任新建认为,东女国的范围,在今四川丹巴、道孚、雅江一带,也就是川、滇、藏交界,雅砻江与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带,国都在丹巴;

此前,藏学家任新建之父、历史地理学家任乃强则认为,东女国的范围更大,国都在澜沧江边的西藏昌都。

但无论其国都在丹巴还是昌都,雅砻江都是这条女性文化带的核心地带。

雅砻江下游二滩水电站

虽然,东女国早已在历史长河中远去千百年,但即使到了现代社会,雅砻江流域的某些地方仍能见到很多东女国习俗的古老遗存。

女土司的出现,被认为源于东女国“重女轻男”的文化传统。图为甘孜州历史上的孔萨土司德钦旺姆,据称该女土司承袭母亲职位。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期

摄影/庄学本

“走婚”和“一妻多夫”习俗,

也沿雅砻江顺流而下传播?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雅砻江峡谷

走婚制度是古代东女国女性文化的标志之一,而雅砻江流域当年很可能被这样的婚姻制度所主宰。

但是后来,以雅砻江为主轴、南北向的走婚文化带与东西向的汉藏大通道——古代川藏线相遇,大通道的非走婚文化于是淹没了走婚文化。

而到了现代社会,雅砻江流域几乎只剩两座“走婚孤岛”:

上游的鲜水河、下游的泸沽湖

泸沽湖的里格岛

雅砻江上游,鲜水河畔扎坝人

说起“走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但很难想到在距泸沽湖以北数百公里之遥的鲜水河大峡谷,那里保留着比摩梭人更原始的走婚制度。

位于道孚县的鲜水河和扎噶大神山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四川甘孜州特刊

摄影/姜曦

早在20年前,《中国国家地理》执行主编单之蔷曾去到雅砻江上游的鲜水河实地考察。

鲜水河是雅砻江最长的一条支流,尽管与泸沽湖相距很远,但都属于雅砻江流域。

当时,鲜水河峡谷中生活着几千扎坝人,他们分布在道孚县与雅江县(二者皆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交接的几个山乡中。

扎坝人生活在道孚和雅江两县结合处、鲜水河下游两岸狭长的河谷地带。这里有着与众不同的服饰文化和走婚习俗。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四川甘孜州特刊

摄影/才华烨

而在道孚县亚卓乡的巴里村,单之蔷一行人遇到典型的走婚家庭,比如,女主人的4个孩子有两个生父:大女儿有一个生父,其他3个孩子有一个生父。

20年前有扎坝人生活的巴里村

高高的碉楼,石砌的房子,鲜水河在村前流过。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7期

摄影/单之蔷

女主人卓玛拉姆(左二),时年62岁,有4个孩子,左一是女主人的哥哥白马次来。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7期

摄影/王彤

男人们都成了“舅舅”、“叔叔”,模糊了“生父”这个概念。

在这里,生父不与自己的孩子同住,而是在家里照顾自己姐妹的孩子;也就是说,男人作为舅舅,承担了生父的义务,而且这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雅砻江在枯水季尚能如此浩瀚

在丰水季想必汹涌澎湃

照片中可以看到江岸上洪水泛滥时的淹没线。在古时候,这里也是女性王国东女国统治区,雅砻江流淌着“女性文化”。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7期

摄影/王彤

当单之蔷问当地人“走婚好还是结婚好”时,有的巴里村男子做出如下回答:

“走婚最大的好处是住在母亲家,不分家,大家一起干,有种地的,有搞运输的,有上山捡虫草的,在这大峡谷中,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来。

而以上种种,与雅砻江下游、泸沽湖一带摩梭人的“走婚”没什么区别。

雅砻江下游,泸沽湖畔摩梭人

有没有一种家庭形式,

能让我们既有永久的爱,

又不丧失自由?

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关于摩梭女子的一段采访:

“如果我听别人说我是谁的老婆,

我觉得特别不舒服,

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

怎么能说他是我的什么,我是他的什么?

我是我,他是他,

最多我会告诉别人,

他是孩子的爸爸。”

雅砻江下游、泸沽湖畔纳西族支系的摩梭人,有着充分的自由去选择走婚对象,也可以自主决定何时分开,流动性很强,也就是说,男不娶女不嫁,男女不组成家庭;谈一辈子恋爱,不爱了随时可以分手。

但走婚并不随便,许多走婚者都结成了长期稳定的交往关系。

泸沽湖被称作母湖,湖中的交通工具猪槽船,由一根粗壮的圆木掏空砍削而成,民间传说中,在发洪水时一位母亲正是以猪槽为船救了孩子,因此泸沽湖的船也成为母爱的象征。

走婚时看似偷偷摸摸的“爬墙”风俗,其实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爬,许多摩梭小伙子是敲门进屋,特别是在建立了固定的关系、经过了送礼等仪式后,便可以走大门进去。

在鲜水河的巴里村,那里的走婚与泸沽湖不同,保留一些古老气息。夜深人静,小伙子像一位攀岩高手向姑娘的房间爬去。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7期

摄影/王彤

古时候要进入泸沽湖是一件很艰难的事,这里东西两面被雅砻江和金沙江大拐弯包围;北面是雪山和高原,南面又是金沙江和攀西大裂谷。这种艰难性,是泸沽湖长久保持走婚习俗的重要原因。

泸沽湖向晚时分

一般而言,男方只在晚上会到女方家居住,白天仍在各自家中生活与劳动。由于在此种社会中由女性当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归母家生养,舅舅承担爸爸的义务。

传统的摩梭家庭往往颇为庞大,可达数十人,祖母是全家主心骨,女儿们是家族的血脉传承者,男性在家中的身份不是父亲,而是儿子、兄弟、舅舅,孩子成为女方家的新鲜血脉,男女仍属于各自的母系家户而不独立分家,这样做也与鲜水河畔的扎坝人相似——

“只有大家庭,才能富起来”。

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走婚”,正在从名不见经传的隐秘习俗,变得越来越为各国人类学者、民族文化爱好者以及游客们所熟知。抛开猎奇的传闻和夸张的宣传,走婚其实是在当地母系亲族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两性交往方式。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期

摄影/李少波

摩梭人不介意走婚,大致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以祖母为中心的大家庭,可以让女子享受和谐的亲情;

第二,以心灵为根基的男女关系,会让人们不担心婚姻的破裂;

第三,有大家庭担当,不用担心未来对于孩子的抚养问题;

第四,不会发生财产分配的纠纷,没有经济压力。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是纳西族支系,而纳西族的婚姻制度非常丰富和复杂,比如:

丽江一带实行一夫一妻制和父系小家庭,泸沽湖地区则保留了走婚和母系制;除此以外,上世纪80年代,民族学家还在俄亚大村调查时发现那里的纳西族盛行“兄弟共妻”的一妻多夫婚俗。

在俄亚周边的依吉乡中,也有几个留存一妻多夫婚俗山村,其中包括纳西族的争伍村、普米族的斯保村等。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04期

四川凉山,俄亚纳西族乡

以上,我们主要提到雅砻江上游鲜水河畔的扎坝人、下游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而在雅砻江中游地带,四川甘孜州雅江县与道孚县境内,其实也有相似的走婚现象。

只不过,雅砻江中游的房屋建筑风格会有所不同,比如,下游摩梭人居住的是四合院式的祖屋,中游则又成了藏族人居住的高大陡直的碉楼。

扎坝人的笔直碉楼

走婚又被称为“爬房子”,扎坝人的笔直碉楼看似难爬,实际上用片石砌成墙壁,有墙缝和凸起,适当降低了攀爬的难度。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四川甘孜州特刊

摄影/陈志文

为什么是雅砻江?

巴颜喀拉山

雅砻江是首条流量超过黄河的长江支流,它们共享着同一发源之地——巴颜喀拉山

黄河的“摇篮”在山脉的北麓,河流自此从西向东,横贯北方中原,孕育中华文明;

雅砻江的“摇篮”则在山脉的南麓,河流自此从北向南,纵贯横断山脉,塑造高山峡谷奇观。

雅砻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观就是莽莽大峡谷

南北纵流跨越近8个纬度带,受山脉走向与地质构造影响,流域水系呈美丽而狭长的羽状发育。

而“一妻多夫”和“走婚”的形成,也与雅砻江流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关:

横断山地区主要干热河谷分布图

我国的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雅砻江、岷江和安宁河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垂直高度200—1000米,总长4105公里。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10期

雅砻江所过的横断山脉区域,大山横断,众水分流,到处是高山峡谷。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由于气温和降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等垂直分布的地带。

比如,干热河谷气温高,适合耕作;但到了山间或山顶就是草场,只能放牧,这也造就中国最特殊区域之一:半农半牧区。

而该自然条件就使得一个男人对农、牧难以兼顾,而一妻多夫家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人,则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这个家中的七位兄弟,共娶一位妻子

这张家庭合影摄于芒康山北麓,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的宗西乡,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一妻多夫家庭。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0期

摄影/朱晓安

雅砻江与横断山,大江大山之间,拥有康藏内部最丰富的人文多样性,其实,这里远不止留存着独特的古代东女国“女性文化”,这里还有石渠的游牧藏族同胞,甘孜、炉霍的蒙古后裔霍尔部落,雅江的汉商后裔,理塘的康巴,康定、九龙的木雅藏族,直到九龙与凉山交界的彝族、傈僳族……

他们各有风情、各自精彩,南北流向的雅砻江,也造就了中国西南一条蔚为壮观的民族文化大江。

一张图纵览原生态雅砻江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7期

【参考文献】

[1]《雅砻江 纵贯甘孜的生态大川》中国国家地理 四川甘孜州特刊

[2] 《这里的婚姻真精彩》 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07期

[3] 《多彩婚姻 在横断山,一夫一妻未必是正解》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10期

[4] 《4年间,我记录下的俄亚一妻多夫》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04期

[5] 《俄亚周边,其他民族也有一妻多夫》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04期

[6] 《东女国 隐藏于横断山褶皱里的靓丽音符》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10期

[7] 《雅砻江:深藏不露的水能富矿》 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12期

[8] 《神秘川藏部落的走婚礼》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2日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秘一妻多夫制婚俗村寨[图文]
“大香格里拉”多男娶一女,一妻多夫也快乐(多图)。
【大香格里拉的婚姻】走婚与一妻多夫制
单之蔷:这里的婚姻真精彩
【大香格里拉的婚姻】走婚与一妻多夫制 (文摘精选)
【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东女国》十一 走婚――人类婚姻的未来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