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法律上明确普通话与简化字地位”…教育部建议引关注!

6月2日,中国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并发布一系列年度报告,其中首次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该报告建议香港在法律上明确普通话和简体字的地位,将普通话教育适度融入考评体系,引起巨大关注。


香港中通社报道,《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是中国首部立足国家战略性区域的语言生活皮书。它从不同角度分别考察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语言状况及相关规划,并以之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语言文字环境建设和语言服务建议。

该报告分析了香港“两文三语”的现状,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法律上明确普通话与简化字的地位、将普通话教育适度融入考评体系、粤港合作推进普通话教学等具体建议。

据报道,所谓“两文三语”是香港政府1997年成立后实行的语言政策,“两文”为中文和英文,“三语”指标准粤语、英语和普通话。中文书写以繁体中文为主,但随着香港与内陆的交流增多,认识简体字的人增加,大量源自内陆官方和民间用语也有不少传到香港,部分香港人书写时会在大量繁体中文中夹杂少量简体字。

该报告顾问、广州大学客座教授郭熙在会上表示,香港应该或者说宜将普通话教育作为政策适度融入考评体系,使小学、初中、高中的普通话教育能够连贯衔接,以此来增强教与学的动力。

香港紫荆网报道,郭熙还表示,香港、澳门回归二十多年来,总体上来说语言使用是多样的。从现在的调查看,在日常生活中,粤方言的使用占九成左右。同时,普通话的使用开始增加。

报告还建议,粤港澳三地应加强语言人才培养协同规划,香港发挥英语辐射英语系国家作用,澳门发挥葡语辐射葡语系国家作用,强化英语和葡语人才培养基地作用。

有媒体问及大湾区未来语言规划的问题时,郭熙表示一方面要大力推广通用语言文字,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方言和外语。未来大湾区应是通用语言加方言再加上外语的多语格局,语言及各语言变体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各安其位、相辅相成,构建一个和谐的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港居民的来源
知名汉学家称恢复繁体字符合汉字发展规律
新加坡为什么将繁体汉字简化成简体汉字?
为什么简体字对应的繁体字在古代有时候用繁体字有时候是简体字
为什么书法家题字都是繁体字而不是我们常用的简体字呢?
泉州古寺654年前元代古碑竟有多个简化字,你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