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象兰州/谁说牛皮不是吹的?

印象兰州/谁说牛皮不是吹的?   

 

       记得有句话这样讲:'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形容做某件事情的难度.但是吹牛皮这句话倒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上百年.人们称呼说大话叫吹牛皮。吹牛这一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

 以前,这些地方的人过河,靠的是皮筏子,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用的时候,往里面吹气,扎好口后,作为渡河的工具,把小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成为大筏子,大筏子连在一起,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 所谓吹牛,就是往皮筏子里吹气,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技巧的。宰牛的时候,屠夫极少用这种方法,因为牛体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断非常人所能为。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真的牛人一个了”。

  兰州我国西北重镇甘肃省省会,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特点明显,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日照多,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10.3℃。年温差、日温差均较大,夏季稍热,最高温约30℃左右,冬季寒冷但并不奇冷,最低温约-10℃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6小时,无霜期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兰州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抵达兰州的时候正是旭日东升的清晨,这座甘肃省的首府西北的重镇以日新月异的面貌迎接送往这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游人,说起兰州人们总把他和母亲河黄河联系在一起.这座位于兰州市区黄河上最古老到铁桥见证这这座城市的变迁。
兰州黄河铁桥俗称“中山铁桥”、“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黄河铁桥不仅是兰州历史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中山铁桥的前身是明洪武5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七里处建的浮桥;至明洪武9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移浮桥至西10里处,称“镇远桥”;明洪武18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
黄河水流湍急,历史上有“天下黄河不桥”的说法。兰州地处高原,此处河段自古靠羊皮筏和小木船摆渡,极为不便。明洪武中,宋国公冯胜于兰州城西建浮桥一座,后拆毁。洪武十八年(1385),指挥杨廉移建于城西北l公里古金城关(今白塔山南)。浮桥用巨舰24艘,以二铁缆四麻缆维系而成,船上铺木板而行,被称为“黄河第一桥”,冬拆春建,沿用至清。
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甘肃洋务总办彭英甲的建议下,将浮桥改为铁架桥,由德商承建,但物资运输和施工全由我国承担。各地百姓以骆驼、大轮施车,远涉千里,东自天津等地运输架桥材料,终于在黄河上架起第一座铁桥。桥长250米,宽18米,下设四墩,墩用水泥铁柱作成,墩上用石块铺垫,耗资白银三十六万余两。1954年加固,上架弧形钢架拱梁,结构美观,气势更见雄伟。桥西200米处有黄河索道,直通白塔山山顶。 
 
兰州黄河铁桥南北桥头分别矗立着数座石碑,这些石碑或记事,或记功,或颂德,或纪念,忠实地刻载着黄河铁桥的历史,见证着黄河铁桥的风风雨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以石碑镌制设立年份排列,依次为《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碑》、《黄河第一桥碑》、《中山铁桥百年纪念碑》。 
 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来到这里,来到黄河第一桥拍照留念追忆历史。因为在这条母亲河上发生了太多的让人们难以忘怀的往事。
黄河,中山桥,母亲河养育着黄河两岸的中华儿女,在黄河铁桥不远处矗立着一座雕像,黄河母亲。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4月30日雕成,系一长6米,宽2.2米,高2.6米的花岗岩圆雕,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
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听说过乘坐羊皮牛皮筏子过黄河故事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亲眼见到并能亲身在黄河上漂上一程的人就少之又少了。这次有幸我在黄河边上拍到了一些运用这古老的渡河方式有黄河的场面。
这间建在黄河边上的小屋就是牛皮筏子乘坐站也称它为小码头吧,实话实说这里简易的设施和古老的渡河方式让人还真的有点不敢恭维,但是毕竟是用古老的传统方式渡黄河而且有是那么知名的地方所以对前来游览的人还是有着不可想象的吸引力。所以还是引来很多游人纷纷坐上筏子,试上一次过把瘾。
羊皮和牛皮筏子一般都是10个一组或更多的组数简单的捆扎在一个四方的木头架子下面,只不过比原来人们渡河时的乘坐方式,多了些能让乘坐人舒适的海绵垫子,乘坐这种简单的交通工具穿戴好救生衣是必须的。筏子是沿着河面顺流而下,往返距离有几公里的样子,游人是乘坐筏子飘到下游后再乘坐机动快艇返回码头。
 
 这些筏子一看就是身经百战,已经被黄河水侵蚀的遍体鳞伤,颜色也几乎和黄河的颜色相近,每个被吹起的牛皮都发着暗黄色的光斑。
 
 这里摆设的筏子通体洁净整齐颜色也比较鲜亮不用说就是展示给游人观赏和拍照留念用的,他们没有下过河漂过水。
 
当有游客前来乘坐筏子时,船工们会将晾晒好的筏子放进河里,然后客人用极危险的动作跳到筏子上做好(希望以后能够有所改进,能有个比较安全和让客人感到放心的方式坐在筏子上),一个筏子可承载5-6个客人外加一个划桨掌舵的船工,乘牛皮筏子黄河漂流就这样开始了。
   
 
 
 
 
 
送走了一拨客人,闲暇之余我和一个船工聊了起来。他告诉我:“这玩艺以前是黄河上的交通工具,起着简单运输物品的作用,现在则是为了满足游人们的好奇心而开发成为旅游的一种休闲消遣的项目了”现在黄河上经营这个生意的人不多,他们这个几个人也算是老船工了。他告诉我:“这活计很辛苦也担风险,另外如果赶上刮风下雨或者是上游来水就要停止运营,毕竟干什么都要安全第一。”
 在这个筏子乘坐站还有一位女人负责收售船票工作,并且做些日常的工作,其余都是船工负责漂流驾船和搬运筏子往来的工作.正当我和那个船工聊的正起劲的时候,他突然打断了我,然后指了指岸边告诉我,他们的鹅群回来了.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到一群雪白的鹅群向这边跑过来.
 
他顺手抓起了一把鹅食散向了鹅群,在鹅琢食的空档我问这是你们养的,他笑笑说这样可以改善一下生活,就是人们常说的丰富一下餐桌吗。然后就欣然的笑了起来。 
 看看这群可爱的鹅吃饱喝足又奔向了黄河,让人感到这里透着自然和谐及原生态的感觉。
 
 
 
 这时从岸边传来一阵低沉的号子声,我放眼望去,看到一个船工扛着一个巨大的牛皮筏子向我这边走了过来,看着这位壮汉力大如牛如此重负的筏子,扛在他的肩上却显不出了很重的感觉,真的是佩服极了。
 
 好大的牛皮好大的筏子,能扛的动它又能吹的起它的人真的不简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业不论用什么方式吹皮筏的事实就摆在了你的面前。有机会你不去坐坐筏子看看吹吹牛皮吗?谁说牛皮不是吹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山桥
西北行11 兰州黄河铁桥
暴走西北三省—甘肃【1】
被台北故宫裁切的“黄河兰州浮桥图”,有多重要?
石家庄自驾甘南9日行(攻略费用)—辛苦的第1天、震撼的第2天
白杨桥:走在兰州的黄河岸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