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高三”的悲剧人生

“老高三”的悲壮人生 

作者:冷寿中  选送:洪镇青

编者按:

       当年1966年毕业的高中生,此文称为“老高三”。现在这拨人都已经是七十六、七岁的老人了。他(她)们人数很少,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历最曲折、但阅历最丰富的一拨人,也将是绝无仅有的一拨人。推荐大家阅读此文,是“老高三”的请珍藏此文,因为这是这拨人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有一大群人被称为“老三届”,总数约1000万。所谓“老三届”,指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在校的高、初中六个年级(少量教改试点学校为五个年级)学生的统称。他们是一个同幼稚、盲从、狂热、不幸、磨难、倔强等字眼,同“红卫兵”、“大串联”、“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等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着的一批人。这三届学生人数不是均等的,66届人数最少,68届最多,66、67两届之和只有402万,而68届自己就高达598万。

何谓“老高三”?可不是只要若干年前读过高三的人就叫“老高三”。不管你后来是本科、硕士、博士,也不管你是教授、达官政要,或者是下岗、退休、农村一老翁,只有1966年在读的高三学生,才会被称为“老高三”。

“老高三”在“老三届”中届次最高、年龄最大,当时正要“跳龙门”,却又被重重地摔到了无底深渊。许多称谓,就是这样不能仅从字面理解,而是有其特定的含义,或者叫规定性。

“老高三”大多于1946年、1947年旧历狗年、猪年出生,少数1948年旧历鼠年出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小天天看到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认认真真地学雷锋,做好事。他们崇尚的是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他们喜欢朗诵高尔基的诗文《海燕》。他们引吭高唱的是前苏联《共青团员之歌》。他们关心国家的命运,为了祖国而改造思想,锻炼身体,自觉地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对照自己。他们会习惯性地随手关掉水龙头和电开关,以节约水电。

在那物资极为缺乏、政治运动连绵不断的动荡年代,能够挺入高三阶段学习者,应属凤毛麟角,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绝不会逊色于当今的硕士生。

这批人受到了十二年系统、完备的教育,坚信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同时又不轻视语文政治和史地生学习,体育课不仅仅是跑跳投,篮排足,还有吊环鞍马,双杠高低杠,垫上运动;课余他们参加合唱团、舞蹈队、航模、报务、射击。更有集体参加的国庆游行和大型团体操演练……

他们作为高中毕业生,可以说基础扎实知识丰富;他们能够侃侃谈历史,激昂议时政;有的粗通天文,有的广晓地理;如果和今日之大学生、研究生对侃,除了专业之外,恐怕不会落北。

时值1966年春夏之交,这茬人进入了高三毕业倒计时:已经填写了高考志愿表;已经结束了各门课程准备高考;已经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是,时局突变,命运逆转,平静校园狂涛骤起,浊浪排空。历经两年半的动荡之后,历史强行扭转了这批老高三的前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能带满身的伤痕,无可奈何地离开了熟悉的校园,成了最可悲的牺牲品。

就是这批人,被为“老高三”。现在他们中的最年轻者也年愈七旬,一般说来,他们大多数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宽敞的大房子,没有拉关系的资本,也没有腐败的机会;但是他们有的是良好的素质和教养,清醒的眼光,达观的心理,以及永远不败的热情!尽管霜染黑发,尽管身体渐衰,尽管步履开始蹒跚,尽管沟纹悄然脸上,但是,历史赋予他们一个永远年轻的称号——老高三。

在历经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在绝大多数“老高三”的心目中,1966年都是一道渗透着殷殷血迹的深刻伤痕,都会将1966年牢牢地铭刻在自己的心里。绝大多数“老高三”几十年来的人生道路都走得很崎岖、很艰辛,都与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有关。想起1966年,“心病” 就会隐隐作痛,如同因刀斧砍击而留下的疮疤在阴雨天会有反应一样,而且怕是终生难以痊愈了。

“老高三”产生至今已50余年了,这个“心病”没有因时光消磨而淡化和减弱,仍然是往事“不堪回首”。当然,极少数“老高三”出于种种原因或个人运气,在这几十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活得很顺利、很滋润,他们的1966年情结可能比较淡薄一些。但是,1966年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次磨炼,在道德和情感上有诸多伤害,对他们日后的发展也具有负面意义。和此类“老高三”接触,谈起1966年,他们亦是耿耿于怀、感慨系之。显然,这种古今中外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老高三”现象,浸洇浓重的社会文化内涵,很值得思考和分析。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绵延50年之久的“老高三”社会文化现象呢?

在人的一生中,参加高考和上大学深造无疑是一个“关口”、一个“拐点”,是影响一生的关键性、根本性的际遇和基础。“老高三”们正是在这个重要时刻,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严酷的政治斗争需要一批人去冲锋陷阵,去造那些“牛鬼蛇神”、“资产阶级权威”和“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反,“老高三”以及整个“老三届”不幸被选中,被推上了“文化大革命”的第一线。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正常的教育秩序被打乱了,高考制度被废弃了,对他们自己的一生意味着什么。充斥他们头脑的是“革命小将”、“接班人”之类虚幻的“高帽”。在他们看来,为了实现“文化大革命”“反修防修”、“永葆红色江山不变色”的崇高目标,让包括“老高三”在内的“老三届”放弃学业,到“文化大革命”中去“经风雨、见世面”,不仅义不容辞,而且是一个锻炼成长的“绝好机会”。伟大领袖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可他老人家的雄才大略及所创立的丰功伟业,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与之媲美?!

“推迟”高考和“停课闹革命”以后,全国各地中学里“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氛围陡然升级,“红卫兵”、“破四旧”、“红色恐怖”等均由中学生发起,中学里折腾得最厉害,被学生批斗、羞辱和折磨致死的教师的比例之高,是大学望尘莫及的。随后,他们又杀向社会,到工厂、农村煽风点火,搅得狼烟四起、天昏地暗。“走资派”、“反动权威”和“牛鬼蛇神”们被打斗、驱赶,颜面无存,家破人亡。实践证明,不知天高地厚的“老三届”、“老高三”们,的确是给自己心中的“红太阳”交上了一份成绩斐然的答卷。

待到“无产阶级革命司令部”已经胜券在握,不再需要“革命小将”们上火线、打头阵时,高校却不招生,已经千疮百孔的企事业单位也难以吸纳他们,小将们业已被激发起来的亢奋心态和“天不怕、地不怕”的革命造反精神却不可能在短期内被遏制,由动力变成了负面力量。

山花依然烂漫,“老高三”,乃至整个“老三届”却笑不出来了。原本读大学如同囊中取物的骄子们,能在城里谋个岗位就很不错了,摆在多数人面前的只能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接受再教育”,在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里“炼红心”,为各自的生存而奋斗。

笔者就是一个“老高三”,原本有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班集体,待到离校时,却枝叶凋零,花蕾尽落,前途渺茫、心情沮丧,连一张毕业照都没有留下,足见当时之窘况。我常常为此遗憾,后来我发现,没有留下毕业照的“老高三”绝非特例,而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细想起来,也很正常,我们这届老高三原本十几天后就要步入高考考场了,却遇上了大学“推迟”招生,一推就是11年!“老高三”群体的这种际遇,在世界教育史上独一无二。近现代中国既有过列强入侵,也有形形色色的国内战乱,与当时任何一届高中学毕业生相比,“老高三”命运的持久悲怆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请问,你见过哪个国家、哪届政府,能使整整一届毕业生长达11年失去升学机会?我们的“老高三”却遇上了。

我们下乡后知青组唯一的合影(摄于1969年2月)。我们13位同学来自山东烟台市二中等几个中学,于1969年1月下乡到山东文登县小观公社徐埠头大队。

前排左起:宋春荣、姜淑娜、王明明、李彬;中排左起:王作琳、李建军、冷寿中(本文作者)、马永平、范梅生;后排左起:张莲华、宫学静、周洪珍、徐莉。

11年之后,在邓小平等老一辈的力主和敦促下,“高考”得以恢复。但此时的“老高三”们已由十八、九岁的“花季”,到了“而立”之年。绝大多数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家糊口过日子,生存状况艰难、窘迫,有几个人能重振鸿鹄之志并丢老弃小、抛妻别子、义无反顾地去考大学呢?植物开花亦有时节,如果开花时节遭遇冰雪严寒的袭击,枝叶凋零,花蕾尽落,再让其重新开花,那委实是“难于上青天”了。“老高三”确实有人通过1977、1978年的高考,圆了大学梦,但在这个群体中十分有限。当绝大多数“老高三”看着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学弟”、“学妹”们纷纷走进了自己11年前就应该走进的考场和大学时,其内心的苦涩和酸楚是终其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相比之下,比“老高三”早一年的1965年高中毕业生就幸运得多了。不仅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顺利考上了大学,就是落榜生也大多有一个较好的去处,与1964年的高中毕业生相比,下乡、支边人数都大幅度减少。恰恰是这批1965年进入高校的学哥,他们只上了一个多学期的课,“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就“停课闹革命”了,其所学专业知识比“老高三”多不了多少。这批人同“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其他年级的大学在读学生,通称“老五届”。改革开放以后不久,中央大规模地实行领导干部“四化”,既年轻又有文凭的“老五届”被整体性地提拔到了各级各类领导岗位上,并且在此后20多年间越来越成了全国各层次、各领域领导干部队伍的主体。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呼风唤雨、大显身手、官运亨通,也都生活得很优裕、很风光。相比之下,“老高三”却是“运交华盖”。他们较之比自己年龄稍大的“老五届”,因为没有文凭而在各方面越来越被甩到了后面;他们较之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因为在年龄方面处于劣势,竞争力又越来越趋于弱化;他们要得到自己应有的“社会回报”,一般都得付出比其他人多几倍的奉献和辛劳;而改革开放的“成本”和“代价”,则往往都要摊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心里无疑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压抑、郁闷和烦躁。

实际上,“老高三”这拨人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在历史的进程中已经作出自己的巨大贡献。“老高三” 中的少数佼佼者,才干适逢机遇,进入了精英层,在科技界,教育界,在商贸圈中,在文艺圈中,各自创业前行,执着敬业,独树一帜。“老高三”中的许多人经历了上山下乡,使得他们生活的积累成为个人宝藏。在贫困和劳顿中他们懂得了生活;边疆、农村造就他们意志的坚强;上上下下的历练,使得他们平易宽容。可以骄傲地说,虽然生活愧对了他们,但是他们的爱国之心永恆,生活激情永在,助人热肠永存,未来希望永驻。

当年闭塞的乡村因为他们的入驻而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乡野文化与精神得到了提升;劫后的城市因为他们的回归而构筑一层坚实的地基,这批城市儿女加倍珍惜返城后所得到的机会,将一腔热血尽洒在家乡的土地上。不是吗?在集体户,在兵团连队,只要有“老高三”成员在其中,就多了一份稳定,让学弟、学妹们多了一份依靠。回城后,无论是工厂学校,无论是机关处所,无论是商店街道,哪里有这批人,哪里就多了一份热忱,多了一份放心,多了一份责任。

当年一起下乡,47年后重聚。摄于2016年10月,

作者在前排左二。

他们从苦难中来,最易知足,他们从最低层提升,最懂珍惜。他们忘我,锲而不舍,他们拼命弥补当年耽误的青春年华。他们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努力追回失去的宝贵光阴。“老高三”啊“老高三”,从中随机找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曲折的故事!

好在他们的晚年遇上好时候,能以他们的良好心态和素质,以他们的乐观和亲和,在灿烂的夕阳里,构筑各自的幸福生活。给他们补上一份道歉吧,因为他们是共和国的长子,因为他们分担得太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吧,因为他们史无前例,因为他们承上启下;给他们一份祝福吧,因为他们劳苦功高,因为他们构筑和谐。

【作者简介】

       冷寿中,山东烟台知青。1966届高中毕业,1969年1月下乡。3年后到胜利油田工作。1979年进入中国石油大学从事学校后勤和研究。有近100篇论文发表在20余家刊物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谓“老三届”、何谓“老五届”?
谈谈“老三届”
昆山插队札记 1 惠海鸣
“老三届”圆梦曲
“老三届”是新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一代
清华第一秒杀北大,2017年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重磅出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