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明相,清贫到死,却算准了身后事

春秋时期的孙叔敖是楚国名相,本为楚国贵族之后,因其父遭人陷害,幸人忠臣相助,孙叔敖和母亲才逃过一劫。后来和母亲隐居在淮滨,当时的淮河水患频发,孙叔敖倾尽家财,治理淮水,“决期思之水,而灌雩雩之野”,就是把水患变成了水利。修建了历史上第一水座利工程:芍陂(音que bei) ,造福淮河两岸人民,在2600年后的今天仍然在发挥作用,现在的有些豆腐渣工程和这个没有一点可比性。

后来孙叔敖贤名在外,被推荐给楚庄王,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后来官拜楚国相,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于孙叔敖的贡献,楚庄王多次重额封赏,他都坚辞不受。以至于为官多年,家中毫无积蓄。

孙叔敖一生有四大幸运,一是有个好母亲,从小母亲就教导他积德行善,为他人多做好事,自然会得到别人的爱戴和尊敬。后来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当孙叔敖位高权重,高官厚禄时,但“孙叔敖妻不衣帛”这才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品格,在富贵之中仍能保持清贫,自古至今,有多少人是毁在家中妻子手上的。在孙叔敖死后和儿子打柴为生,无怨无悔。还有位是传说中的狐丘丈人,也许是一位隐士,是孙叔敖的良师益友,曾经提醒孙叔敖官位越高,能力越大,越会遭人妒忌,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让孙叔敖明白纵情傲物,物极必反的道理,当孙叔敖官拜令尹,官吏百姓都来庆贺,这位老人又一身丧服来提醒孙叔敖:“地位越高,态度要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高,就不要分外索取财物”正是这位良师让孙叔敖一生远离祸患。

还有一位是优孟,孙叔敖知道这是一位贤人,曾善待他,孙叔敖临终之时曾交待妻儿:“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子”。后来数年,孙叔敖妻儿贫困靠打柴为生,孙叔敖的儿子就去找优孟,优孟对他说:“你不要出远门,在家等我消消消息“,于是优孟在家模仿孙叔敖,三日之后,穿的和孙叔敖一模一样去见楚王,优孟本身是位艺人把孙叔敖模仿的活了一样,楚王大吃一惊。楚王于是想拜他为相,因为楚王对优孟本来就有好感。优孟对楚王说:“这我得回家问过妻子“三日后,优孟回复楚王说:“我妻子不同意,她说楚相不足为,孙叔敖一心为国,尽忠为廉治楚,楚国才得以称霸诸侯,现在死了,妻儿无立锥之地,靠打柴为生,如是像孙叔敖那样,不如自杀”。楚王谢过优孟的提醒,封肥沃的土地给孙叔敖的儿子。孙叔敖有先见之明,曾告诫其子:“楚王数次封我,我都不受,我死之后,楚王必定封你,千万不要肥沃的土地,楚越之间有一块叫寝的陵墓之地,楚人畏鬼,以为此地不吉利,而越人信鬼神,常向鬼神求福,这样的地才可以长久”。于是其子不要肥沃之地,请封寝丘之地,楚王准了,直至十世,这块地还在他的子孙手上。

这是孙叔敖智慧的地方。才能,道德,智慧并存,为自己留得身前身后名,为子孙造福。所以司马迁的史记把他列为《循吏传》的第一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与欣赏《史记·滑稽列传》之《优孟学相》
勿为楚相
楚乐:雅俗共赏,金声玉振(3)
优孟智谏楚庄王
175、历史人物:优孟
优孟衣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