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演义》中打仗为何总要先通报姓名,而不是直接冲上去就干

以前看《三国演义》总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每次打仗之前,都要先由武将上前吹嘘一波自己来自哪里,曾经有些什么辉煌的战绩?恨不能把自己的生辰八字都亮出来克制对手。

然后就是秀一波自己的武力,有的装X成功的能够顺利的拿下对手,甚至是斩杀对手;当然也有装X不成功的,被对手生擒,甚至死于对手刀下。

我就奇了怪了,两军对战,不就是拼的你死我活吗?直接两军冲杀一番,是死是活直接上不好么?非要去秀一波!

随着自己看历史资料越来越多,也逐渐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今天就给大家说道说道。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毛主席评价这个故事的主人翁,用了几个字,可谓精辟之至:蠢猪式的仁义!

春秋时期,宋国强极一时,国王率兵攻打邻近的郑国,郑国不敌,向楚国求援,两军相遇于一条大河边。

由于宋军处于守势,因此楚国不得不渡河与宋军作战。这时,宋国的谋士向国王建议说:楚军人多,我军人少,趁他们渡河之时正好可以一举将他们击溃。

国王拒绝到:我们是仁义之师,绝对不能再人家过河的时候趁机攻打!

楚军渡完河,开始在岸边布置阵型,这个谋士又向国王建议:大王,现在还不进攻,我们就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了!快下令进攻吧!

国王又一次断然拒绝了:等他们列好阵,我们再进攻!

楚军终于列好阵势,两军交锋,宋军大败,这位国王也在这场战斗中身负重伤,不久之后就不治身亡了。

这位国王就是《史记》中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

有人可能会问了,你这个故事和文章的主题有一毛钱的关系吗?小编告诉你,有!

我们国家一向是礼仪之邦,在战国之前更是将礼仪上升到了现代人不可想象的高度,那时候可以说做任何事情都是无礼不成行,即使是战争也不例外。小编估计在那个时候的人看来,战争不过是一场大型的礼仪活动而已!

直到什么时候出现了改变呢?一件事和一个人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春秋末年的晋国是实力最为强盛的诸侯国,而实际掌权人却是智、赵、魏、韩四家贵族,赵魏韩联合起来灭掉智家,瓜分晋国,成立自己的诸侯国,史称三家分晋。这个事件结束了春秋凡事讲究礼、义的局面,开启了战国群雄乱战的时代。

一个人是谁呢?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孙子!孙子在自己所著的《孙子兵法》开篇就提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诡道也!”正是《孙子兵法》中的这样一些划时代的观点,点出了战争的本质不过是:为了利益(而非礼仪)而使用的一种暴力行为而已!

所以虽然随着历史变迁,人们越来越不被礼仪所拘束,但是统治者却不会丢掉这一套最好的统治人民的工具,也会在普世教育中不断给人民灌输这样的思想,告诉大家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战前通报姓名就是从春秋时期一直流传到三国时期的,这也是一直贯穿中国古代漫长的几千年的一个传统,也是对丢失的礼仪的一点点标榜而已。

当然了,在冷兵器时代,战前两军将领通报姓名,单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通过将领单挑的结果能够很好的刺激己方的士气,打压对方的士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演义》开战之前为何总要先通报姓名,而不是直接冲上去就干
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泓水之战
仁义之师
让“武圣”岳飞最为头痛的一名将领,岳飞一生的对手,他叫完颜昂
历史原可以这样读:那些你看过却不一定明白的事儿丨古典书城
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为人忠厚老实,最终却被后人骂做“蠢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