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渴望 仰望的“元四家”山水!


在宋元绘画之变中,元代画家改变了自宋以来陈陈相因的画风,完成了山水画由“重格律,以理贯法”到“重气韵,以趣运法”的升华,建立起了文人画的“萧索淡泊、平淡天真”的最高审美境界和典型风范。


元代画家以山水画为主,虽面目各异却代表着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水准。其中,黄公望画苍茫浑厚,重师法自然而得江山之助,山水画多表现隐逸之境;倪瓒画萧疏淡逸,一河两岸三段式的疏简构图,图中虚屋空亭而不置人物,画境萧寥空寂而心境同化;王蒙画繁密秀润,在繁密的山水林木间,巧妙地构置山居斋室,构建了一个世外桃源。


图书信息

《中国好丹青大师·大师条幅精品复制系列》截至目前已经出版23册,皆精选历代大师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作品,拼接成巨幅条幅,收录图片皆极精美,让读者更清晰地领略大师绘画艺术的精妙。


   《中国好丹青·大师条幅精品复制·黄公望》

   《中国好丹青·大师条幅精品复制·倪瓒》

   《中国好丹青·大师条幅精品复制·王蒙》

   《中国好丹青·大师条幅精品复制·吴镇》

出品:今日美术馆图书出版中心

书号: 9787541064555(黄公望)

            9787541064494(倪瓒)

            9787541064487(王蒙)

    978754107114-0(吴镇)

装帧:经折 套装

成品尺寸:350mm×450mm

定价:98.00元/套 


紫云书房8折火爆热销中!!

点击关注进入吧





黄公望  剩山浅绛无用师 宗法富春号大痴



“元季四大家,以黄公望为首”   ——明·董其昌



《天池石壁图》


该画作是黄公望浅绛山水画的代表作。在其七十三岁时精心所绘苏州以西三十里的天池山胜景。自题“至正元年十月,大痴道人为性之作天池石壁图,时年七十有三”。此画构图繁复但用笔简率,山头多矾石,山层层盘旋而上,用以勾画的线条和皴笔十分简略,大山通体以赭石铺底,然后以墨青、墨绿层层烘染出高低、远近之层次,使画面意境深远幽邃。



《九峰雪霁图》


此幅作品是黄公望雪景山水的典型之作,以水墨写意的手法画出了江南松江一带的九座道教名山,时称“九峰”。 画赠江浙儒学提举班惟志,时值正月春雪,有感雪霁寒意,画意肃穆静谧。图中的中、近景以干笔勾廓叠石,坡边微染赭黄,远处九峰留白,以淡墨衬染出雪山,山石纯用空勾,不加皴擦,加强了山石体面间的律动感。是黄公望简繁合一的精品作。本幅自识:“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



《九珠峰翠图》、《山水》、《富春山居图》局部《剩山卷》


《九珠峰翠图》是黄公望为杨维祯所作,此图以杨维祯寓居之“九峰三泖”(在今之上海市松江区)的九峰为背景,画山石以披麻皴法为主,长短兼施,淡墨勾皴再用浓墨逐层醒破,笔调变化丰富,将山石点染得苍莽秀逸。明吴其贞《书画记》称此画:“气色如新,画法潇洒有古雅气味。”


《山水》是烟岚轻墨,苍翠秀润,笔简意远,在超然出世的心境的映照下,流露出温文尔雅和松秀简淡的气氛。


《剩山图》是《富春山居图》的前半段,至正七年(1347年)所作,当时兴之所至,不知疲劳,随意布置,逐景铺写,阅三四年尚未完成。后因云游在外,画留山中。越二年余,回来后才完成了这件伟大的作品。题字时是至正十年(1350年),黄公望时年83高龄。取材以江南虞山、富春江一带山水为主。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徒壑密林图》、《富春山居图》局部《无用师卷》


《徒壑密林图》中群山陡壑,树木深茂,山居逶迤,山石树木浑然一体,气势峻伟而生机盎然,正如张雨所评:峰峦浑厚,草木华滋。


《无用师卷》是《富春山居图》的后半段,至正七年(1347年)所作,当时兴之所至,不知疲劳,随意布置,逐景铺写,阅三四年尚未完成。后因云游在外,画留山中。越二年余,回来后才完成了这件伟大的作品。题字时是至正十年(1350年),黄公望时年83高龄。取材以江南虞山、富春江一带山水为主。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丹崖玉树图》


此画为黄公望的晚年之作。图上有一题,无款印,有元·张翥题诗中有云:“一峰居士精神健,此笔前生应画师。”此画构图繁密一体,用笔简率,浅绛设色。画面下方留有大部分空白,山石用短披麻皴表现,用苔点表现山头的丛树,杂树柔和湿润。正如清代画家恽寿平所说:“其皴点多而墨不费。”由此在深厚中透出清虚疏宕的气韵。




《快雪时晴图》


此图全以墨色画成,除一轮寒冬红日外,描绘雪霁后的山中之景,构思非常巧妙。黄公望于卷首自识“余以遗景行”,其中有跋曰:“文梅公大书右军帖字,余以遗景行,当与真迹并行也。黄公望敬题。”该卷尾纸另有明项元汴、于腾二家题记。



倪瓒  有意无意洗幻霞 若淡若疏折云林



“若近若远,若浓若淡,若无意若有意,殆是西施轻妆临绿水,不胜其态”。——明·王世贞



《梧竹秀石图》


此画是倪瓒为好友张伯雨精心所作,是其早年的竹枝作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在清代《石渠宝笈汇编》、安岐《墨缘汇观》 以及吴升《大观录》中,此作皆有著录。画右下方有倪瓒所题之诗:“高梧疏竹溪南宅,五月溪声人坐寒。想得此时窗户暖,果园扑栗紫团团。”画右首有张伯雨题写的诗:“青桐阴下一株石,回棹来看口未消。展图仿佛云林影,肯向灯前玩楚腰。”图中画梧桐一株,疏竹数竿,湖石平坡,间以涓涓细流。竹枝笔法雄阔,墨色湿润。假山用水分极重的湿笔侧峰刷出,然后以墨色很浓的笔触勾点。梧桐树也用侧笔写出,以浓淡墨点叶。与以往画家惯用干淡松秀笔墨表现不同的是,全画用大胆的墨笔写成,颇具苍润淋漓之妙。




《秋亭嘉树图》


本幅为倪瓒晚年所作,以其擅长的平远山水画法,勾画出一幅空旷邈远的山水小景:疏林茅亭、阔渚、遥峰,正可谓淡泊明远志,清风豁胸襟,反映了作者人画俱老,淡泊自守的情怀。自题:“七月六日雨,宿云岫翁幽居,文伯贤良以此纸索画,因写秋亭嘉树图并诗以赠。风雨萧条晚作凉,两株嘉树近当窗。结庐人境无来辙,寓迹醉乡真乐邦。南渚残云宿虚牖,西山青影落秋江。临流染翰摹幽意,忽有冲烟白鹤双。瓒。”




《枯木幽篁图》


此图通过一石、一树、数竹这极简之景构成一个荒寒萧疏的意境。画中笔法疏率,画树以鹿角法,画石以折带皴,二者皆用淡墨干笔,画竹叶亦以轻盈简率的介字点法。此图中上方有作者自题诗一道“古木幽篁寂寞滨,斑斑鲜石翠含春。自知不入时人眼,画与皎溪古遗民。”



《林亭远岫图》、《水竹居图》、《松林亭子图》


《林亭远岫图》为倪瓒三段式构图的典型之作,作品绘坡地上有高树修竹,临江建草亭,远山起伏,隔江相望。行笔施墨较简逸,清朗,为一幅山水佳作。


《水竹居图》为倪瓒早期设色作作品唯一的一幅,该图是画家根据友人叙述景州城东有水竹胜景依靠想象图绘坡石、树木、茅屋等景象。整幅作品设浅青绿,近坡石上画五株树,后山峦苍翠,秋林茅屋后有竹丛,轴结构严谨,章法平整,画面设色、笔法圆润浑厚,运用披麻皴的画法画坡石较多保留董、巨遗风。画面右上有楷书自题“至正三年癸末岁八月望日口进道余林下为言蹴居苏州城东有水竹之胜。因想象图此。”并赋诗其上“蹴得城东二亩居水光竹色照琴书。晨起开轩惊宿鸟诗成洗砚没游鱼。”署款“倪瓒题”下有朱文方印“倪元镇氏”。


《松林亭子图》成于1354年(元至正十四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倪瓒时年五十四岁,三段式构图,枯木平远、竹石茅舍,江面露出汀渚一角。画笔多用中锋,皴山以乱麻为主,所谓“有意无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萧条之感。



《幽涧寒松图》、《容滕斋图》、《紫芝山房图》


《幽涧寒松图》是倪瓒为友人周逊学所作,并题五言诗:“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涧松,清荫满庭户。寒泉溜崖石,白云集朝暮。怀哉如金玉,周子美无度。息景以桥对,笑言思与晤。”构图不用常见的“一河两岸”两段式章法,但画幅上方仍然留出大片空白,让观者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山石墨色清淡,笔法秀峭,渴笔侧锋作折带皴,干净利落而富于变化。松树取萧疏之态,笔力劲拔。


《容滕斋图》是倪瓒晚年精品,作于1372(明太祖洪武五年),时年倪瓒七十二岁,笔墨炉火纯青。该画原是赠其友檗轩。檗轩藏之三年,再请倪瓒补题,寄赠潘仁仲医师。容膝斋就是潘仁仲休闲居处。自署“壬子岁(1372)七月五日云林生写”。二年后再题谓:“赠寄仁仲医师。且锡山予之故乡也,容膝斋则仁仲燕居之所。”“他日将归故乡,登斯斋,持卮酒,展期图,为仁仲寿。”该作采用“一河两岸”两段式章法,下方土坡上画杂树,树后是平坡茅亭;中间空白,茫茫湖水;上方画远山数叠。用笔清瘦枯淡,风神飘逸,寥寥几笔传达出山水草木的灵气与精髓。


《紫芝山房图》以轴图右上有倪瓒行书题跋:“江渚暮潮初落,风林霜叶浑稀。倚杖柴门阒寂,怀人山色依微。至正癸卯九月望日,戏为胜伯徵君写此,并赋小诗。倪瓒。”“平远法”描绘了秋天江南渔村的景象。近景缓坡碎石,坡上的两株树木,一块巨石矗立于树旁,石旁有一茅亭,茅亭后面是浓墨写成的两丛翠竹,映以大片湖波远山,一种“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淡泊旷达的心态尽现纸上。自题诗云:“山房临碧海,口口紫芝荣。云上飞凫口,月中闻凤笙。禾烟生石灶,竹雪洒前楹。谁见陈高土,熙夷善养生。八月廿日,为叔平画紫芝山房图,并赋五言,瓒。”



《古木竹石图》、《江渚风林图》、《春柯筠石图》


《古木竹石图》绘坡石间疏竹数丛,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枯树两株,笔墨浓淡相间,富有层次感,用笔恣意纵横,格调却秀润清逸。境界清旷,意境简远,呈现出一片清静幽远的气象。


《江渚风林图》作于五十八岁。轴图右上有倪瓒行书题跋:“江渚暮潮初落,风林霜叶浑稀。倚杖柴门阒寂,怀人山色依微。至正癸卯九月望日,戏为胜伯徵君写此,并赋小诗。倪瓒。”


《春柯筠石图》以淡墨侧锋皴出坡上乔柯拳石,浓墨写细竹三五茎,苍古之中饶有秀润之气。画面是平远小景,疏疏落落,悄无人影,枝头无绿叶,仅有萧疏瘦硬的干枝,具清冷、寂寞、淡然之意。




王蒙  层峦叠嶂繁密胜牛毛 幽谷茂树蜿蜒如解索



人云:“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元·倪瓒



《夏日山居图》


此图作于明洪武元年(1368),王蒙时年61岁。本幅右上方有王蒙自题小楷三行:“夏日山居,戊申二月,黄鹤山人王叔明为同玄高士画于青村陶氏之嘉树轩”。 此图画法是王蒙晚年山水画的代表性的风格,把峰峦波澜之变发展到了极致。此图山峦层层叠叠,似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以主峰为最高潮,最后以远山作为收尾,平息下来。笔法苍逸,笔墨精练,墨色清润,是他传世山水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青卞隐居图》


此图画的是王蒙家乡浙江的卞山,表现出了卞山从山麓至山顶的雄伟奇特的景象。这幅画可能是作者赠给表弟赵麟的。图上有作者自题:“至正廿六年四月黄鹤山人王叔明画青卞隐居图。”此画采用“深远”构图法,意境深邃,构图繁复。各种笔法和墨法互用,繁而不乱,又能展现出广阔空间,做到密而不塞,成功地表现了南方溪山林茂景深,滋润华秀的景色,是王蒙风格成熟的精心佳作,董其昌深为折服,在上题辞:“天下第一王叔明。其昌”。




《秋山萧寺图》、《西郊草堂图》、《具区林屋图》


《秋山萧寺图》题识:“秋山萧寺。独立风前认去鸿,阮生何用哭途穷。空江水急寒潮上,大野风来落日红。木叶乱飞萧帝寺,云情偏护楚王宫。酬恩千里怀孤剑,行李关河惨淡中。 边城鼓角怨清秋,起坐遥生关塞愁。露气下垂群树白,星光乱点大江流。百年南北人空老,万古升沉世若浮。不为五湖归兴急,要登嵩华看神州。黄鹤山樵王蒙叔明 诗画。”此幅作品用笔多变,浅墨层层叠加,分界处用枯笔焦墨点苔,使山峦层次骤然分明。山峦屈曲律动,层层连贯生发向上,石体明秀而又坚韧,得江南山石之神质。


《西郊草堂图》描绘江南秋天的平远景色,意境清幽。左上自识“黄鹤山人王蒙叔明为写西郊草堂图”,下钤“黄鹤山人”白文方印。


《具区林屋图》描 写的是苏州太湖林屋洞的秋日景色。右上角有王蒙以隶书题的“具区林屋”四个字,左侧中部署“叔明为日章画”。“具区”是古时太湖的旧称。图写层峦叠嶂、丹柯碧树、错落的村舍和粼粼水波填满了整幅画面。三四间茅屋密集错落隐现在湖石之间,画中的人物各行其是,表现出一派水国渔乡深岩奇壑幽林清逸的景色。该画用色也是匠心独运,以赭石为主调,还运用了许多藤黄、朱磦、朱砂等艳丽的颜色。




《秋山草堂》


在此图中,画上自题小篆书“秋山草堂”四字,下行楷书又识云:“黄鹤山中樵者王子蒙为画于淞峰书舍”。 图绘秋山水岸,坡石平远、湖畔清旷之景。岸边芦荻萧瑟,林木茂密,红叶绚烂,有茅屋草堂掩映其间,草堂上则有高士踞侧案凝思,旁有妇人、书童相伴。表现出江南自然山川的湿润,创造出蓊郁深秀、浑厚华兹的境界。




《关山萧寺图》


该画山石雄伟挺拔,郁郁葱葱的树木使整幅画面焕发生机,顺势而下的溪流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山中坐落着一座寺院,使得静谧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禅意。



《葛稚川移居图》


该画是王蒙设色画中的代表作,虽然受北方大山大水的影响较大,且用斧劈皴,但其中同时也融进了江南山川的气韵。描绘葛洪携子侄徙家于罗浮山炼丹的故事,表达了王蒙归隐山林的决心。图中右上角有王蒙篆书题“葛稚川移居图”,行书款“予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 此画是王蒙典型的重山叠嶂式,空间布局层次分五层,除画面左角空出一小块水面外,其余各处都布满了山石树木。



吴镇  披麻皴法重线条 设色浅绛多矾头



“吴仲圭得巨然笔意,墨法又能轶出畦径,烂漫惨淡,当时可谓自能名家者。盖心得之妙,非易可学,予虽爱而恨不能追其万一。”——明·沈周


《渔父图》


此图取景于江南一带水乡。高树两本耸立湖畔,树下置一茅棚,有小径穿越敞棚可达湖边,湖沿蒲草萋萋,随风摇拂,对江平沙曲岸,远岫遥岑,更远处一峦秀起,山色入湖,扁舟一叶,水波涟漪之中,生动地描绘出“放歌荡漾芦花风”的情意。笔法圆润,意境幽深。画风师法巨然而又有变化。此图是吴镇63岁时的作品,已形成其代表性的风格,是一帧风情闲逸、清光宜人的佳作。



《枯洞庭渔隐图》


此图画嘉兴东洞庭的湖山景色,秋峦葱郁,长松劲拔,渔舟细小如叶在水面飘浮。构图用阔远的二段式,突出了江南山重水复的自然之美,内容亦为画家长年活动的湖泽沙渚,黄芦短荻。山石作披麻皴,再加湿笔浓墨点苔,充分发挥了水墨氤氲的特性,抒发了幽闲澹远的情致。自识:“梅花道人戏墨”,“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白方印。幅上又自题词:“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搅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石。至正元年秋九月,梅花道人并书。”


《溪山高隐图》


在元代“四大家”中,吴镇山水以他笔墨的独特沉厚圆润别于其他三家。他的山水兼师南北二宗,既有北宗的雄浑大气,又有南宗的挥洒淋漓、浓润豪迈的气象。图中绘山中草木繁茂,栈道盘曲,山下溪水一湾,水榭隐现,极尽夏日深山苍郁幽深的气氛。画法大体从巨然之法化出,披麻皴较为疏朗,墨色也较为温婉湿润,故构图饱满而不至于迫塞。



《松石图》、《多福图》


《松石图》名款为“梅花道人墨戏”,铃印“梅花庵”、“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系清宫旧藏之物。一古松的枝杆横卧上方,松下有湖石水草,构图呈上下两段,留出大片空白,各自为阵且互有联系。用浓墨在树石上点苔,浓重厚密。树石用笔倔强刚劲而不张扬外露,多用中锋,沉着老到,得古松苍劲之质,古松虽老,但无枯涩之感,干淡的用笔不失腴润,墨法鲜活,鲜嫩的水草和斑驳粗重的古松形成鲜明对比。


《多福图》以墨笔绘树石丛竹,格调简率遒劲,信笔挥洒,墨色淋漓,布局错落有致。吴镇在画古梅的枝干时,显示了能放能收、力能扛鼎的沉郁超旷。此图表现老梅一枝,峭石一块,疏竹一丛,显得老辣沉浑。



《中山图》、《草亭诗意图》、《枯木竹石图》


《中山图》白纸本,高七寸九分,长二尺六寸六分,水墨。羣山叠嶂,杉木丛深,通幅无一杂树,全宗北苑,用粗麻披皴法,山头苔点,横竪相间,眾山之坳,突以浓墨晕二峰尖,低於四面,更為奇绝。图绘逶迤起伏的层峦迭嶂。画家以淡墨皴染群山,浓墨画丛树点苔,勾皴时见乾笔,笔墨雄浑厚重。自识「至元二年春二月,奉为可久戏作中山图,梅花道人书」。按至元二年即公元1336年,吴氏时年57岁。此图为元人集锦卷中之一段,图中钤有明王穉登、李肇亨,清梁清标、安岐等鉴藏印。《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等书著录。


《草亭诗意图》吴镇画山水喜用湿墨,这与吴镇欲表达的境界有极大的关系,用湿墨渲染出一种凄清、静穆之境。吴镇非常熟悉笔、墨、绢的特点,作画中的五墨并施而不腻,反复皴擦而不胀,产生了浓而润、湿而厚、涩而不干、枯而不燥的艺术效果。《草亭诗意图卷》吴镇画心自题诗一首:依村构草亭,端方意匠宏。林深禽鸟乐,尘远竹松清。泉石供延赏,琴书悦性情。何当谢凡近,任适慰平生。并小注:至正七年丁亥冬十月,为元泽戏为草亭诗意。


《枯木竹石图》图上所绘古木竹石,藏巧于拙。近处古木枝桠遒劲,非常古雅清逸;石头尖峭如削。在构图上的确鬼斧神工,技高一筹。另外,此图在设色用笔上也足能代表吴镇的风格。



今日美术馆出版中心位于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东南侧“今日画廊”。目前正在举办以《中国好丹青 大师条幅精品复制 元四家》为主题的展览,其中多数精品均以原大或近原大的高清、完整大图再现真迹,给广大书画爱好者和专业院校师生提供了能研究、临摹的绝好素材。其中绝大多数精品收藏于中国及全球各大著名博物馆,是我们平时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现在您也可以拥有!


展览现场:

《元四家》画册内页实拍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作品大全
【古代· 山水卷】王蒙山水作品赏析
国画意境(2)
元四家山水为何千古不衰?他的独到之处在哪?
意境,中国画的灵魂!(2)
中国美术:元四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