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的钢铁冶炼之谜

宣传一直讲:中国文明5000年,博大精深,只是近代才落后,还搞出一个李约瑟难题。

先看看所谓的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曾有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正如英国有名的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所言,古代的中国人在科学技术的重要方面走在那些创造出闻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曾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为何这个文明在近代落后于欧美?

中华文明5000年,科技一直领先世界

但假如你知道原来古中国连铁剑都不会做,要从国人心目中一直很落后的西域引进,大概对李约瑟难题的信心就先倒了一半。

汉武大帝》中,刘彻看见大行令王恢出使匈奴前敬献的削铁如泥的匈奴宝刀径路很震动,派张骞出使月氏国,带回炼精钢技术。但是,既然铁在中国出现可溯源到春秋以至商周。有观众迷惑落后的游玫民族匈奴的制刀技术怎么会比汉朝还高?

事实上,中国的本来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径路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宝刀的称呼,其合音就是。这个词据考证可能来自伊朗语系或突厥语系。中国铁器时代发生较晚,战国兵器仍以青铜为主,秦陵兵马俑的武器可证。制铁技术真正重大的突破是在西汉。

就世界冶金史看,西亚、印度、北非和欧洲大约在纪元前10世纪即进入铁器时代,制作优质钢铁兵器的技术早于中国。西汉时期中国方进入大规模应用铁器时代,钢铁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应是与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引进西域(包括伊朗印度)钢铁技术有关。据记载,这时,从西域引进中国一种新型钢铁,称曰镔铁,又号金刚精钢。这种钢质镔铁,中世纪也传入欧洲,西方人称之为印度钢

法国学者Canbul指出:阿富汗(即大月氏/贵霜)产西方人所说至贵重之'印度钢。至良之剑,则铸自波斯、叙利亚。古代印度钢,驰名四海,人争求之。求实引用著名科技史学冯家升的著作指出:汉晋以来,中国所说之镔铁即精钢,亦即来自西域波斯之印度钢。这些史料,就是《汉武大帝》剧中张骞从大月氏(阿富汗)获取精钢炼制技术的史料根据。那种黑色添加料,叫*,以它打制钢刀,可出耀目寒光。当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诱因,并非只为引进精钢技术,根本原因是汉武帝要为攻打匈奴寻求盟友的战略规划。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有个疑问,中国古书不是说齐国就冶铁了,怎么冶了几百年的铁,到了西汉还不会造铁剑??要从西域引进??

很简朴,中国的冶铜铁技术一向很烂,只会铸造,不懂锻造,就是俗话说的"打铁",所以做出来的铜铁质量很糟糕,根本不能用来做兵器。

再看看中国学者怎么吹中国冶铁术

1972年,在河北藁城县出土了一件商代的铁刃铜铖。铁刃以陨铁为原料,刃部经科学鉴定,证实为经过锻打的铁。这说明中国古代用铁的历史始于商代。中国人工炼铁技术可能发明于春秋之前。

近年考古发现在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一铜柄铁剑,学者们认为这是西周晚期我国发现最早的铁器真品。西周末春秋初,秦襄公(777766年在位)时代的诗《诗?秦风?驷》有驷孔阜之句,说驾车的四马,色黑如铁,非凡肥硕。以铁形容马的颜色,说明铁已经使用并为人们所认识。那时候的铁是熟铁,通常叫块炼铁,是矿石在8001000°C的条件下,由木炭还原得到的,出炉时是含有大量杂质的固体块。这种铁有几个缺点:一是炼完一炉后,不能从炉里流出,取出铁块时,炉膛要受到破坏,不能连续生产,生产率低,产量小。二是需要反复锻打,才能制造一些外形简单的器物。三是含碳量很低,质地很软。由于上述缺点,这种铁不可能普遍应用。从目前出土的铁器看,至迟在春秋后期,我国已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生铁是在1 1501300°C的条件下冶炼出来的,出炉时呈液态,可以连续生产,可以浇铸成型,含碳量高,质地比较硬。这就使冶炼和成型效率以及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为提高。所以由块炼铁到生铁,是炼铁技术史上一次飞跃。欧洲直到公元14世纪才炼出了生铁,比我国晚了1 900年。

这段论述的真伪,其实不用学冶金学,只看你家里的锅子就能辨出真假。锅也有生铁做和熟铁之分。怎么分辨??问你妈可能就知道,最简单的分辨法就是把锅子往地上摔,会裂开的就是生铁做的,不会裂开的就是熟铁做的。

连锅铲都不能用生铁铸造,因为炒大力一点可能就断了。中国古代用生铁铸造出来的剑,不要说打仗了,往地上丢大力一点可能自己都会断掉。秦朝虽然用铜剑却还是能打赢冶铁大国的齐国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古代一直把做剑说是铸剑也可以看出问题所在。

中国学者的故纸堆

又有罗马博物学者普林尼(Pliny2797)对中国钢铁大加赞赏,认为最优良、最卓越的钢是中国产品。这种吹嘘中国汉朝钢铁冶炼技术世界第一的舶来文,是西方学界早被推翻的胡言。这种说法最早是出自HENRYYULE1915年的老书。后来人们发现普林尼在他自己的书里说中国人红发碧眼这很明显是错的。这是因为当时罗马人对东方不是很了解对远东都用丝国来称呼。其实中国的钢铁质量一直很糟糕,高级钢铁一直都是要从外国进口的,叫做缤铁。后来学者研究发现这其实是印度钢,并非中国造。

查尔斯?辛格主编的《技术史》(A historyoftechnology)第二卷第57页谈这个问题。罗马人从东方进口优质的中国铁,通常认为是中国生产的,但实际上是印度Hyderabad地区产的坩羚葵。***时期,这种坩羚葵的生产技术传到大马士革和Toledo,大马士革葵开始在欧洲其它地方生产。印度人对这种葵很保密,所以罗马人以为是中国产的。

伟大的中国青铜器

你要是看中国学者的书大概也吹中国炼铜技术遥遥领先世界,事实上正好相反。

中国的炼铜技术是遥遥落后于世界,以至于中国在商朝和春秋时代,事实上还处于铜石并用期。根本还没真正进入青铜时代——其实要不是殷墟中发现了甲骨文,西方学者根本不会承认中国商朝是文明。中国的文明还要往后拉1000年,应该从战国时代中国才真正算进入文明。

中国考古学者这样吹嘘中国秦青铜剑:

秦青铜长剑,是青铜诸多兵器中最让人着迷的,它领挚着青铜剑时代的最后颠峰。秦剑,如柳叶状的剑身,细、长、尖,其长度均在8095厘米,这比时期其它各诸侯国的剑要超出近30厘米。为何加长?格斗中,青铜剑首要用于刺杀,而剑越长,攻击范围越大,战斗中显然更轻易刺到对方。

但是,秦剑究竟是青铜剑,加长则易断,秦匠如何让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考古学家对剑进行了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与《考工记》记载基本相符,即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按此比例制成的剑,既保持一定的硬度,又兼顾韧性,所以不易折断。而进一步的研究说明,秦剑的硬度与现代中碳葵调质后的硬度差不多,充分确保了其锐利坚硬的攻击力。

既然说到考工记我们就来看考工记怎么写的: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中国学者这样吹嘘考工记的:

这段话向人们指出了合金性能和合金成分之间的关系,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完全懂得了采用不同的铜、锡配方,来改变青铜的硬度、韧性、声学性能以及磨旋光性能,制作不同用途的青铜器。近年来,有关人员检验了600多件古代青铜器,成分都很合理。古代没有任何分析手段,却能将青铜器的成分把握如此精确,让人惊异。

中国学者讲的是真的假的??我们先来看现代的冶金学是怎么说的??

古青铜主要是铜的合金,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铜、锌、锡、铅,因为它们配方的分量不同而有不同类别的青铜。广义的青铜器有铅器、锡器、锌合金器及铜合金器。

常见的铜合金器因配方的不同而可分为五类:

一、锡青铜:含12%以下的锡及微量的铅、锌,表面颜色为古铜色,基体为金黄色;

二、铅锡青铜:含12%以下的锡及平均20%以下的铅;

三、高锌青铜:含35%左右的锌,2%左右的锡及±5%的铅;

四、锌铅青铜:铜含量在50%以下,其它主为锌与铅,及2%左右的锡;

五、高锡青铜:含12~30%的锡,5%左右的铅及少量的锌。

高锌青铜(有如今日的复杂青铜)是最早被应用的青铜,至少在6700年前,古代冶金术士已掌握了高锌青铜的配制。古代青铜器的成分与类别常因地区的不同而改变,显然是因为不同地区,所产的金属原料不同,术士利用本地原料作配方而制作出不同种类的青铜。古青铜的基体中,组成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特别是铜与铅不能成为固溶体,铅常以细小不均匀的团块分布在铜合金基体中,不同种类的青铜在不同的埋藏环境中可生成多种不同的次生锈蚀矿物。以上这些特征都可用来作为鉴定古青铜器真伪的方法与证据。

铜合金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为什么会有铜合金的发明,这是因为铜合金的配方主要在获得较好的物理、化学与机械特性,以取得所需的硬度、韧性和其它的机械性能。因为地质条件的不同,古代各地产铜的属性就不同,所以各地炼冶铜合金的术士就必须以各地产铜的属性来作配方,炼冶不同的铜合金,因此铜合金的种类就会极多,所以早期商周礼器不同地区就有不同成分的合金礼器。现代铜合金的种类更是复杂,中国古时的铜合金也是一样,各地因矿产不同、冶金术士的不同,就会制作出不同的合金。我们先将现代铜、青铜、黄铜合金的特性作简单的作一介绍,这样可使我们更能了解中国古代铜器合金的复杂性及其科学上的意义。

自然铜的熔点是1084.5°C,布氏硬度35度,与铜的合金相比,它的熔点高、抗腐性弱,且较软。从现代冶金学的观点来看,铜若加锡10﹪,合金的布式硬度为88,再经锻捶,硬度可以升到228。锡青铜的含锡量会影响合金的机械性能,含锡量增加,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增加。但含锡量大过8﹪之后,延伸率则迅速降低,这是因为合金中的α\相在高温时为铜锡固溶体,含有不超过8﹪的锡,含锡量大于20﹪后,合金组织中δ相就会大量出现,因而会变脆且强度随之剧烈降低。锡含量大于25﹪时,则变得非常脆而不能利用。现代的锡青铜,锡含量不超过12﹪。

原来中国"周礼?考工记"里面写的铜锡合金比例完全是错的!!

从考工记这段纪录,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中国人一直以为铜中加锡越多,机械能力越好,以至于到做大刀时,锡的含量大到33%,做鉴燧时居然高到50%!!

其实这是错的。

含锡量大于20﹪后,合金组织中δ相就会大量出现,因而会变脆且强度随之剧烈降低。锡含量大于25﹪时,则变得非常脆而不能利用。所以现代的锡青铜,锡含量不超过12﹪。

中国那些用含锡量超过20%青铜做的武器,讲难听一点,根本就是垃圾,你拿木棍或石棒一敲。中国那些古青铜剑大概就自己断了,根本不用拿铁剑还是铜剑对付。

!!

其实甚至于不用拿木棍或石棒敲,中国的古青铜剑拔出剑鞘时,要是一个不小心,恐怕自己就先断了。

典型的李约瑟谎言

中国古代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这个谎言相称部份是李约瑟编造出来的,我们先看一例子:

1380年前,欧洲人还无法制造出一小块铸铁,而中国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已在工业规模上生产铸铁了,到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已是铸铁大师,欧洲人相比之下落后了1500年。他还根据考古资料,将中国古代的冶炼炉与后来西方的冶炼炉作了对比,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在葵铁冶炼技术方面长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这根本就是李约瑟在鬼扯,欧洲大约在纪元前10世纪即进入铁器时代,怎么可能会

“1380年前,欧洲人还无法制造出一小块铸铁”??

就世界冶金史看,西亚、印度、北非和欧洲大约在纪元前10世纪即进入铁器时代,制作优质钢铁兵器的技术早于中国。西汉时期中国方进入大规模应用铁器时代,钢铁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应是与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引进西域(包括伊朗印度)钢铁技术有关。据记载,这时,从西域引进中国一种新型钢铁,称曰镔铁,又号金刚精钢。这种钢质镔铁,中世纪也传入欧洲,西方人称之为印度钢

李约瑟为什么会说是铸铁”??这里面有个玄机,确实以前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其它国家少用铸铁这不是他们不用,是因为他们更常用锻铁,锻造出来铁比铸铁的机械性能强多了。西方早在公元前2000-3000年就用比中国进步多的失蜡法在做铜器,怎么可能会不懂的铸铁?是因为铸造方式在西方属于落后方式,是到近代改良后才又复活起来。

再来看中国学者怎么吹嘘中国数学:

近代数学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国(式)的数学而非希腊(式)的数学,决定数学历史发展进程的也主要是靠中国(式)的数学而非希腊(式)的数学。

吹成这样脸都不会红一下??!!

本报北京电 一向强调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吴文俊院士,今天在北京中国科技馆阶梯会议厅,面对数百位中外数学家从头至尾用纯熟的英语作了题为中国古算与实数系统的演讲。

早在文革期间,由于作学问比较难,吴老就开始大量阅读古书,致力于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1977年,他发表了《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明确指出近代数学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国(式)的数学而非希腊(式)的数学,决定数学历史发展进程的也主要是靠中国(式)的数学而非希腊(式)的数学。1987年,他发表了更加重要的《中国传统数学的再熟悉》,引起了数学界的极大爱好。这是对数学史正本清源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中国古代数学曾有过辉煌成就。

翻开历史,中国曾经是一个数学的国度。祖冲之、刘徽、《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四元玉鉴》等一批大家和著作,使中国数学曾经处于世界巅峰。正是由于这些辉煌,吴老常说:中国数学,不仅要振兴,更要复兴。

我当年听信了这些话,真的跑去研究起中国古数学,同时和西方古数学比较。不研究还好,一研究才发现,中国数学的落后,而且是落后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这是中国汉以前的数学成就,你看到中国数学有什么成就??

什么都没有,只有: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换句话说就是只懂得10进位,中国商朝时只懂得加减连乘除都不会,

先秦萌芽时期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在黄河中下游产生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有商、殷两代﹝约1500B.C-1027 B.C﹞、及周朝﹝1027 B.C -221 B.C﹞。历史上又称公元前八世纪至秦王朝的建立﹝221B.C﹞为春秋战国时期

据《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从一到十,及百、千、万是专用的记数文字,共有13个独立符号,记数用合文书写,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两河流域,古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十九世纪,这里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孕育了巴比伦文明。

考古学家在十九世纪上半叶于美索不达米亚挖掘出大约50万块刻有楔形文字、跨跃巴比伦历史时期的泥书板。其中有近400块被鉴定为载有数字表和一批数学问题的纯数学书板,现在关于巴比伦的数学知识就源于分析这些原始文献。巴比伦数学都是来自巴比伦遗址挖出来的泥版,时间在公元前1600年前那时中国根本还没有文字。不知道到底会不会加减乘除时,巴比伦人已经在解3次方程式和联立方程组了。

古代巴比伦人是具有高度计算技巧的计算家,其计算程序是借助乘法表、倒数表、平方表、立方表等数表来实现的。巴比伦人书写数字的方法,更值得我们注重。他们引入了以60为基底的位值制(60进制),希腊人、欧洲人直到16世纪亦将这系统运用于数学计算和天文学计算中,直至现在60进制仍被应用于角度、时间等记录上。

巴比伦人有丰富的代数知识,泥书板中载有一次和二次方程的问题,他们解二次方程的过程与今天的配方法、公式法一致。此外,他们还讨论了某些三次方程和含多个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问题。

1900B.C.1600B.C.年间的一块泥板上(普林顿 322号),记录了一个数表,经研究发现其中有两组数分别是边长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斜边边长和一个直角边边长,由此推出另一个直角边边长,亦即得出不定方程X2+Y2=Z2的整数解。

几何

巴比伦的几何学与实际测量是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已有相似三角形之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会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简单立体体积。

我们现在把圆周分为360等分,也应归功\于古代巴比伦人。巴比伦几何学的主要特征更在于它的代数性质。例如,涉及平行于直角三角形一条边的横截线问题引出了二次方程;讨论棱椎的平头截体的体积时出现了三次方程。

中国铁犁比西方早25个世纪发明的就是李约瑟这个宝贝讲的,这种鬼话骗骗中国人还可以听在西方人耳里不是会笑死??

中国100项重大发明简介

英国的李约瑟撰写出世界著名的巨著《中国的科学与文化》(中译文书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罗伯特?坦普尔在李约瑟博士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以简明通俗的文字介绍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下面按发明先后顺序介绍给大家。书中复制了李约瑟(1954)的一个图表,上面列出中国的几十项创造发明与欧洲最初采用它们之间的时间差。大多数的时间差长达1015个世纪(铁烨犁则相差25个世纪);少数的时间差为三到六个世纪;火炮和金属活字版印刷术的时间差最短,也有一个世纪。

至少前24发明,我不用查资料就立刻发现起码10个以上根本就是李约瑟乱吹编造的。

1、鼓: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

5、养鱼法:

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那时我国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鱼卵,把它养大食用。1960―1970年代,欧美才用人工养殖蛙鱼等鱼类。英国等西欧国家现在每年由养鱼场生产淡水养鱼约有10万吨。

6、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

中国人于公元前14世纪,发明了十进计数制。在现代科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欧洲人正式采用它的最早时间的证据,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发现的,而中国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便已经采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文中,见有中国人用十进制记述了“547的实例。

公元前3000年前巴比伦人就已经用10进制了。

8、印刷术:

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术是世界上第一种传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资料信息传播出去。

苏美的滚印在公元前3500年前就有了,苏美文明 3大特征之一

9、漆――世界第一种塑料: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葬于公元13世纪),她的上过漆的棺木就是证明。

10、铜镜:

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

11、伞:

公元前110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伞,

12、风筝: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发明了米酒。

14、弓箭:

中国人于公元前8世纪发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国人已发明了弩弓。它主要用于打仗和狩猎,可卧射、立射、骑射,威力甚大。而欧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纪才使用弓,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年。

李约瑟编这种鬼话,连欧洲小学生看了都会喷饭!连印第安人原始部落都有弓!

15、古代机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

16、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欧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铁犁: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公元1050年,中国人还发明了犁镜,给犁装上犁镜,便于翻土,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大约公元前3500年,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农民发明了牛拉犁具。犁是人类早期开始耕地的农具,中国人大约自商代起已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公元前500年,欧洲农夫造出了铁犁。

18、大定音钟:

中国人于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大定音钟;欧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长明灯:

大约在公元前589年,中国人发明了长明灯。灯蕊为石棉;灯油为海豹油或鲸油。

20、算盘:

公元前550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用于计算,

21、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国应用。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和伊朗。1606年,法国巴黎四周最早用上了织机编织的地毯。现在的地毯变为人造纤维和羊毛编织而成。

22、双动式活塞风箱:

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钵

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水涌钵。

24、空位表零法:

中国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开始用空位表示零,

25、投影制图法

李约瑟认为麦卡脱(Mercator)投影制图法起自中国:的确一张公元940年的星象图,把近北极的星座散开来画,其后许多星图,都把二十八舍分成直条式的。

麦卡脱(Mercator)投影制图法主要是要把圆的地球画到平的纸上,中国古代根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那里可能知道什么麦卡脱(Mercator)投影制图法??

秋石

秋石是李约瑟造假吹牛的巅峰之做医学史上的新篇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著名英国学者、东亚科学技术历史图书馆馆长李约瑟博士(JosephNeedham)和他的助手鲁桂珍博士,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指出,我国古代医化学家早在十一世纪,便成功地从大量人尿中提取出相当纯净的性激素结晶制剂,并运用临床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963年,李约瑟和鲁桂珍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出版的《斯塔芬?米尔库纪念文集》中,发表了题为《中世纪中国的原内分泌学》的论文,简短地描述了这一历史发现。接着,还在英国的《自然》和《医学史》杂上发表了以《中世纪的尿甾体激素制剂》为题的论文,具体论证了我国古代这一卓越成就。我以前看李约瑟书时还真的以为中国古代。科学真的很伟大,还真的跑去翻古书,不看还好,一看饭差点喷出来:

原文写的很清晰是童尿,童尿那里可能炼的出什么男性激素??

李约瑟自己是干胚胎化学家出身的,那里会不晓得??他就是搞学术诈欺。篡改原文,把童字干掉了,不然。英文要是照实翻译成童尿根本骗不了"NATURE"杂志的。

李约瑟本来就是学术骗子你自己去看他的书就知道,他那几本书,我看了起码10本,当年我是念高中时看的,以我当时有限的科学和科学史知识都觉得李约瑟问题一大堆,我甚至于当时就已经怀疑李约瑟到底懂不懂科学的地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青铜器的历史
青铜
中国美妆史连载61:春秋战国铜镜的合金比例
商代后期田告方鼎真品收藏
英媒:中国古代青铜铸造配方被破解
这个“青铜”很厉害!解密2300年前中国神秘配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