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禪修開示(下1)

 六、第一三內觀智慧

  上次跟大家解釋過,當定力達到足夠深度的時候,修行者如何透過了悟身心獨特性質,而達到見清淨,同時修行者也能夠經由分辨身心現象差別的這種智慧,而達到見清淨。

在毘婆舍那修行當中,注意觀察每一個妄想,是進步最重要的條件,因為毘婆舍那是一個心的訓練,所以觀察當下的心是非常重要的,隨時觀察當下的心理狀況是妄想,或是任何情緒作用,這是修行毘婆舍那要能順利進步的最重要因素。修行者觀察妄想時,他的態度是要了解妄想的真面目而不是令妄想趕快消失。

在坐禪及行禪當中,一切妄想生起的時候,都必須覺察並觀照這個妄想,或者有任何的回憶,回憶過去的情形,或者計劃未來的事情,或者心中生起任何影像,或其他情緒作用,快樂悲傷憂愁焦慮懶惰懈怠等等,任何一種心理現象,情緒作用生起的時候,修行者都必須注意覺察,觀察當下生起的心理狀態,同時要很準確的很密切的注意,然後心中做記號,一直注意觀察這一切妄想消失為止。如果能夠勤觀妄想,不移漏掉任何一個妄想,定力就能越來越深,妄想就會越來越少,能夠專注觀察修行目標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於是就能夠透視了悟到身心的真理。如果修行者不能勤觀妄想,他移漏掉很多妄想懶的去觀,他的定力無法加深。因為他的心中常常夾雜妄想在干擾,妄想一直是那麼多,這樣子就無法專注修行目標,達到長的時間,當然也就無法透視了悟身心的現象,因此在坐禪行禪當中,覺察到有妄想必須立刻用心注意觀察這個妄想,這時觀察妄想的正念必須要很專注很有精神很準確密切,而且要稍為快妄想妄想妄想,這樣子觀察妄想的正念才能越來越強而有力,持續不斷,妄想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弱,最後消失,反過來如果觀察妄想的正念不夠強,只是浮上的、膚淺的這樣的觀察,或者觀察得慢,妄→想妄→想妄→想,這樣子妄想會繼續存在,正念力量會越來越弱,最後忘失了正念,跟著妄想跑了。因此觀察妄想的心,必須是很有精神用心注意、很準確很密切的觀察,而且速度要稍為的快,妄想妄想妄想,這樣子專注的觀察下去,一直到妄想消失,妄想消失時你就了解到妄想並不是恆常的,不是常久不變的,妄想也是生滅無常的。

這時你了解妄想的無常性,無常是身心三種共同現象的一種,我們修行的時候精勤來觀察妄想,具有兩項利益,第一項利益就是了悟到妄想是無常的性質,第二項利益,觀察妄想到妄想消失之後,心就能夠專注,觀察修行目標。越勤觀妄想,觀察力越敏銳越能夠專注,定力會越來越深,因此在坐禪或行禪當中,不要遺漏任何一個妄想,覺察到有妄想的存在,必須立刻用心注意的觀察妄想。

在毘婆舍那內觀修行法當中,觀察妄想對於定力還有慧觀的進步,具有最重要的影響力。如果修行者能夠很認真很精進努力修行,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保持正念,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觀察一切動作移動的過程會越仔細,於是他的定力越來越深,當修行者的定力漸漸加深,觀察腹部起伏,從開始上升到上升的中間,然後到上升的最後,他都能夠觀察的很清楚,腹部下降也是一樣,從一開始下降到下降的中途,到下降的結束,從頭到尾注意的觀察很清楚,如果修行者能夠持續的專注腹部上下,觀察它的開始、過程結束,這時修行者的定力相當好,有時候修行者會發現在腹部下降和上升的中間有一個空隙,意思是說腹部下降到底,下降的移動動作結束之後,這時停頓住了還沒有開始上升,這中間會有個空擋,在這空隙時,修行者沒有任何目標可以觀察,所以他的心很容易向外跑去打妄想胡思亂想,為了防止在下降和上升的中間,空檔的時間裡打妄想,這時修行者可以在這空隙填入一個目標,也就是觀察坐,觀察自己坐的時候,上半身直立的情況,修行者可以專心的感受自己上半身直立的情況,而不去注意頭部的形狀或身體的形狀,或手的形狀,只觀察上半身直立的形態好像是劃一條直線,這是風大的作用,支持上半身的作用,當修行者觀察下降,下降的過程到下降結束,腹部上升的動作還沒有開始,這中間空隙的時間,修行者用心注意觀察感受上半身直坐的狀態,然後內心做記號說坐坐,然後上升的動作開始就繼續觀察上上,這樣修行者就觀三個記號,也就是下坐、上,如此修行者的定力會越來越好,因為心起妄想的機會越來越少,有時候修行者觀察下降到下降結束,然後觀察坐之後還有空隙存在,還有空擋的時間,在這空擋的時間很容易心會跑掉,打妄想會忘失正念,這時修行者可以填入觀察感觸有很多接觸點可以觀察,譬如:臀部和地面接觸,所接觸的感受,接觸的感覺,看是要選擇右邊的臀部或是左邊的臀部接觸地面的感覺,或兩手接觸的感覺,或手和腳接觸的感覺,或兩腳接觸的感覺,乃至嘴唇接觸的感覺等等,修行者可以選擇一個很明顯的接觸點來注意感覺,同時內心做記號說觸,如此修行者就有四個記號了,他觀察下觸、上,這時必須付出相當的努力才能夠觀察的很準確,於是他的定力更好,心更加活躍敏銳,也就是說在下降和上升的中間空擋的時間填上坐,也就觀察下坐,但下降和上升之間的空隙變得更長更大時,修行者必須填入坐和觸,而觀察下觸、上,這樣子修行者的定力會越來越深,乃至能夠透視了悟到身心的真相。

同樣道理,在行禪當中,如果你觀察左腳右腳左腳右腳可以觀察得很好,很順利,這時應該增加的記號,一步需要做二個記號觀察舉起落下,舉起落下,當你觀察兩個記號時,能觀得很清楚很專注很輕鬆愉快,你就必須再增加到三個記號,這時觀察舉起跨出落下,當你一步三個記號能夠觀察得很好,這時可以增加到四個記號,當你腳舉起時,可以觀察腳舉起的移動,做記號說舉起,當你跨出時,注意感受跨出的移動,做記號說跨出,當你腳落下時,注意感受落下的過程,心理做記號說落下,當你的腳底平平的接觸到地面時,注意接觸的感覺,同時做記號說觸,於是你完成舉起跨出落下接觸的觀察,然後更進一步當接觸時,你的重心會慢慢向前移動,你的前腳會感受到壓力,腳底向地面壓下的感覺,所以你的心專注感受腳向下壓的壓力,而不去注意身體的其他部份或身體重量的移動,完全只注意腳向下壓的感覺,同時內心做記號壓下,於是就有五個記號,舉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更進一步,你可分別腳跟舉起時是一個過程,所以你就可以觀察腳跟慢慢舉起的動作,同時內心做記號舉起,接著腳尖部份要慢慢提起,注意腳尖慢慢提起的移動過程內心做記號說提起,接下跨出落下接觸壓下,於是就有六個記號,舉起提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當你六個記號慢慢的經行行禪,你能觀察的非常順暢,非常的清楚,而且相當容易的就能夠觀察,這時你的定力已達到相當好的程度。

進一步可觀察到動機在腳要舉起之前,要舉起腳跟之前,你要注意想要舉起腳跟的動機,你就可以觀察動機,或者觀察說想要,然後觀察舉起,然後腳趾提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於是你就有七個記號,先注意到想舉腳的動機,做記號說動機,然後觀察舉起提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當你能夠輕而易舉的觀察這七個動作很清楚,這時須要更多的記號,因為你能輕易觀察這七項部份,於是每一個部份能觀得更仔細,可以做二次的記號,或三次的記號,於是觀察到動機,舉起舉起提起提起跨出跨出落下落下接觸接觸壓下壓下,如此你能夠更加深你的定力,然後乃至於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移動之前你都能覺察到有一個要做動作的動機提起提起,動機跨出跨出,動機落下落下接觸接觸,動機壓下壓下,大家可以注意到接觸的感覺是沒有動機,因為腳向下落下的過程,當腳落到地面時,是自然而然產生接觸的感覺,心理沒有事先生起動機,所以除了接觸沒有動機,其他的動作之前,都有想要做這樣子動作的動機存在,所以當你能夠很容易的察覺到這一項動機,你就要注意觀察這個動機,同時做記號動機或想要,當你這樣子觀能夠觀察的很清楚而不費力,這時你的定力已相當的深。

但是如果你不能夠做到,你就不應該這樣子觀察這麼多的記號,當你觀察這麼多記號時,如果你感覺到心理緊張疲累,感覺到身體沉重,身體覺得疲累,那就表示你不能夠觀察的好,不能夠做這麼多的記號,你就不應該觀察,就不應該繼續做這麼多的記號,應該減少記號數目,直到你能夠很輕鬆、很自然、觀察很清楚的程度。也許你只觀察說動機舉起跨出落下,或者說動機舉起跨出落下接觸壓下,能不必費很大力氣能夠觀的很清楚分明,那麼應該照著這數目來觀察,在注意觀察的時候,必須要用心注意很密切很準確的來觀察每一個移動感受移動的過程,不應該是很膚淺很輕柔表面的觀察,如果只是很淺,表面的觀察心就很容易跑掉打妄想,於是你一面胡思亂想,一面走路行禪,這時並沒辦法達到真正修行的效果,因此你不應該很膚淺很表面的觀察,必須振作精神,用心注意很準確很密切觀察感受移動每一個過程,當你的定力越來越好,漸漸的你感受到腳步很輕,有時像在空中走路一樣,腳步好像沒有接觸到地面,有時感覺好像在海上航行的船隻一樣,感覺地面會搖動,有時好像走在綿花上腳接觸地面上的感覺非常柔軟,你很容易的能夠一步一步的走,每一個移動都很容易而且很清楚的觀察,於是你能觀察到移動本來真實的樣子,這時完全沒有腳的形狀,腳的感覺乃至於當你的定力更深,你完全沒有自我身體存在的感覺,這時候你所感受到的只有一系列的舉起舉起舉起跨出跨出跨出落下落下落下,只感受到移動,還有一個在觀察移動的心,這時就去除掉有一個在走路的人這種觀念,因為在當下你所觀察到只有單純移動的過程,或單純移動的感覺,沒有腳的存在,沒有自我身體的存在,沒有自我的觀念,這時沒有一個人在走,沒有一個我在走路,有時當你腳落下的時候,你的腳會反彈過來,有時在腳跨出時,你的腳會自然向前跨出向前滑出去,你一點都不須要費力,這些是風大的獨特性質。

風大的獨特性質就是具有移動性動作性振動性,及支持性。走路是風大的作用,當你很清楚的體驗到風大的作用時,會發現不是一個人在走路,也不是一個我在走路,你很清楚的親身體驗到透過了悟風大的獨特性質,這種智慧你就能去除人眾生,這種錯誤見解,這時所觀察到是一系列分開的小動作,而且不斷的生滅、生滅一個小動作生起,然後迅速消滅接著下一個小動作生起,迅速消滅,經由自己親身直接的體驗到觀察了悟到身心的真實本質,會發現這些移動一個接一個迅速生滅相續不停的現象,讓你了悟到身體移動是無常的,這時就了悟到身心的共同性質,身心的共同性質是無常無我,這三項是一切身體現象與一切心理現象所共有的,每一項身體現象都是無常無我,每一種心理現象也都是無常、苦無我,因此我們說無常無我,是一切身心現象的共同性質。

来自禅修贤友的邮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九章 六入處
佛陀的修學歷程
禪定方便法
《南師2008年春節
我的灵魂我的书
毗婆舍那实修教学(初学毗婆舍那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