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澡堂子,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上冲下洗,左揉右搓。

人穿上衣服分个三六九等,

来了这儿,都一样。

▲摄影/刘长春澡堂子

· ·

古代

古代历史上最让人浮想连篇的澡堂莫过于华清池,惜见不得原貌。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唐代的宫廷浴室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了,包括皇帝专用的“九龙殿”、官员用的“星辰汤”、太子用的“太子汤、尚食汤”等等。

《二百多年前北京第一家澡堂》文曰: “从现在起,往回数上二百多年的时候,北京第一次出现一家澡堂子。

这是一个修脚匠创始的,后来因为日渐兴旺,便引起今日的盛况。澡堂业的祖师是智公老祖,有庙,在北京的是后门桥西盛堂后院,以前阴历三月该行人都到这里去祭祀”。

无论这是野史还是正史,澡堂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悠久源远的文化。

清代,李鸿章来上海时足底得鸡眼,于是立刻找人来解决这个大麻烦。最后被修脚师傅治好,李鸿章非常高兴,并且奖励了修脚师,这也可以说修脚和澡堂有不可或缺的关系。

▲摄影/李飞

无论是北京的老澡堂还是上海的浴池大观园,中国澡堂发展史就像是一个微缩性社会,是中国人文化的体现,尤其是公共浴室的发展在中国可以说是体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生百态。

· ·

北京池子

在北京,位于南苑拆迁区的近百年老澡堂双兴堂,是京城平民“澡文化”的最后场所,依然保持着大池子、大床铺的格局。

为了能让它留下来,老板将澡堂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摄影/田宝希

北京池子里面的服务有推拿、拔火罐、斗蛐蛐、刮痧、下象棋、围棋等等很多中国固有的民间传统工艺,这种原汁原味的市井文化是北京胡同巷里最悠久的历史。

在濮存昕、朱旭、姜武主演的电影《洗澡》,就把这种咱们老北京固有的澡堂文化和传统的中医疗法发挥的淋漓精致,故事的情节其实很普通,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感动了所有人。

影片中的“大儿子”觉得搓背丢人,去了深圳好几年都没有回来。父亲和二儿子一起经营澡堂,突然有一天大儿子回来了。还像以前一样坐在一起吃饭,睡不着的大儿子去冲凉,南方习惯了凉水冲凉,但是父亲还是去拧开了热水管……

最后因为重新建设老北京,很多这样的澡堂子要拆迁了,父亲也去世了。当人们开始拆了澡堂时,傻儿子二明拿着水管把所有人都轰了出去。也许他只是一个傻子,什么都不懂,而老北京的池子和他家的老澡堂伴随着他的一生。

▲《洗澡》剧照

一蓝蓝的水池,拍打背部的声音,红彤彤的拔罐印记,老头们斗蛐蛐时的拌嘴声,都是傻子最开心最深刻的回忆。

· ·

上海混堂

“混堂”这个词在明代就已经流传,有历史记载,明代的浴室,有很多挖地三尺的大坑,中间有砖墙隔开,池底有管道用来放水,烧热水与池中的凉水不断混合,逐渐增温,成为浴汤,名曰混堂。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澡堂内景

在上海保留了很多的澡堂就是混堂,混堂的服务主要是搓背。当时,上海浴室最自豪的,就是客人纵然是刚刚冲凉也可以替客人擦出“老泥”。其实,他们所擦出的并非“老泥”,而是表皮。

旧上海流行一句扬州老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说的是本地一些闲人,早上喝茶,茶水灌满肚子,成了皮包水。晚上在混堂泡在浴池里逍遥自在,人间烦恼似乎全都没了,泡在蓝蓝的池子里怡然自得,又成了水包皮。

搓澡鼎盛于明清时期的扬州,澡堂技业大发展。相传乾隆帝微服江南,到了扬州,专门来享受搓澡的技术,题十八字:“扬州搓背,天下一绝,修脚之功乃肉上雕花也”。

▲摄影/李飞

中国女画家潘玉良1927年的习作《裸女》获意大利国际美术展览会金奖,她的艺术源泉便是从混堂里汲取而来。

因为裸模有事,所以潘玉良想起上海混堂内就是一大群女人在一起洗浴,彼此没有遮掩。于是她常去女子浴室,在浴堂内认真观察,偷偷拿出纸笔写生。她也是作为东方人考进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的第一人。

· ·

南方淋浴

广州、云南等地,因为温差不大且常年四季如春,尤其是夏天实在是太热所以大都以冲凉草草结束,但比较特别的是福州1700年“金汤文化”的老澡堂,如今正在慢慢地恢复建设。

南方人夏天每天有可能会洗三次澡,每次10分钟就差不多了。他们因为经常洗澡所以不会像北方人一样搓到满身通红。

▲摄影/吴光添《矿工澡堂》

南方的公共浴室大都是有隔间的,所以有南方人去北方上大学一进澡堂都会满脸大写的后悔,看着北方的汉子们赤条条的在浴室互相搓背觉得实在是没办法理解。

但是随着南北差异越来越融合,南方人在北方也都慢慢习惯了在公共浴室互相搓背的场景了。汉口一名草根诗人还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

大汉口,洗澡堂,两毛五分洗个爽;

大池泡,小瓢浇,一片肥皂不嫌少。

木板床,舒心躺,棉袄挂在头顶上。

热毛巾,抹抹脸,指甲还需慢慢剪。

泡杯茶,真解乏,不然睡到日西斜。

在今天的武汉北巷里还有经营了上百年的老澡堂。但是,澡堂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后慢慢的已只是人们清洗身体的地方,它更加趋向于民众以及是这个社会的精神家园。

· ·

东北澡堂子

在东北人心目中,洗澡是件大事。东北人洗澡有三步:一泡二搓三冲。东北的气候决定了东北人洗澡的习惯。

东北人所谓的洗澡就是大脱大换,从头到脚,要搓要洗,所有的部位都不放过,因此一个东北人的洗澡时间绝对会超过一个小时。

东北人的这种洗澡习惯成就了东北的澡堂子文化。东北冬天气温极低,人们对洗澡的概念很淡。哪怕下地干了一天活,满身淤泥臭汗,回到家也只是洗洗头脸,人恨不得整天捂在被里。

▲摄影/李飞

后来生活条件渐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洗澡这种属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益增高,于是便有了这些纯粹的澡堂子。 很多南方人觉得东北人一周洗一次澡很脏,但是东北人的搓澡功夫洗一次澡是足够顶一个南方人每天洗好多次澡的清洁度。

一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东北的老少爷们儿保持着过年之前去澡堂子搓个澡的习惯,并坚信这一年的晦气能像身上搓下来的泥儿一样,被清水冲走,干干净净的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摄影/李飞

而搓澡对于东北的女人那已经是相当于逛街吃饭一样重要,有事没事要去“约澡”这才是真正的社交,互相搓过背的才是老铁。

· ·

西藏圣湖

“爸爸说,他们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洗澡,圣湖的水不仅能够洗涤身体,而且能够洗涤心灵……”就在我们可以放着一池子的水欢畅打闹时,在偏北的地方连喝水都困难。

曾经陕甘宁地方的人们因为地域问题、天气问题、土地的坚硬,凿不出井喝不上水,洗澡这种事情实在是奢望。

▲《冈仁波齐》剧照

如今家家都有了淋浴,不用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就可以沐浴香氛、不再用一碗米换一碗水好让出嫁的姑娘洗仅有的几次澡、不用如三毛所说非洲的女人几年洗一次澡洗的方法犹如“灌肠” 一样让人发憷。

西藏人民对水的敬畏之情在“圣湖” 中体现,佛教徒认为,玛旁雍错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予人间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

· 柒 ·

既然澡堂如此重要,自然逃不过文学家们的笔触。

著有《莫斯科和莫斯科人》的基里亚洛夫斯基写道:“澡堂是每个莫斯科人都要去的地方。没有澡堂的莫斯科就不叫莫斯科了。”

创作出《红莓》的舒克申是俄罗斯乡间生活的伟大写手,在小说《阿廖沙》中,他塑造了一个对澡堂痴迷的普通农民的形象。

而杨绛的的一部小说就以《洗澡》命名,这部小说写解放后知识分子第一次经受的思想改造,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

这些知识分子耳朵娇嫩,听不惯“脱裤子”的说法,因此改称“洗澡”。虽然这部小说和洗澡没多大关系,但却是一个非常隐晦的象征意义。

▲摄影/孙向明《澡堂》

小时候在浴盆里面洗澡,拍打着水花溅得到处都是,闹腾着怎么都不愿意出来。妈妈说抱都抱不起来我,因为我总是把盆子边抓的牢牢的。

稍大一点会去公共浴室,有隔间和没隔间的也不害臊,妈妈总是抓住我的胳膊搓到我全身红红的我一边喊叫一边却怎么也挣脱不了;后来搬进了楼房变成了淋浴又去外地上学重归公共澡堂。

这些童年公共浴室的回忆和如今大家关在卫生间的孤独淋浴和先进的机器洗澡实在是无法比拟,只是那澡堂里太多赤裸的身体并不是淫秽的想象而是人类原始文明最初的起点。

▲《洗澡》剧照

人们脱光了衣服用水洗去疲惫,雾气缭绕的澡堂像一个有仙气的微型社会,每次洗完都感觉自己变美了一样,我们在这里思考在这里讲述不同的故事。

也许澡堂并不仅仅是洗涤躯壳这么简单,而是一次重生,一次可以抛开面具赤裸着真实的拥抱这个世界的机会。

其实澡堂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有人说,房子再贵,真正需要的也不过一张小床,衣服再华丽,进了澡堂大家都一个样,唯有身上的精气神是能够长久留下来的东西。

-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澡堂话题】傅中平|泡 澡
蚌埠街记事:泡澡
南北搓澡在线Battle,感觉之前的澡都白洗了
在女澡堂,遇到女同学的事情
澡堂子
温暖回忆:30年前国人如何洗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