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城旅游:触摸“文明的碎片
从皇城根遗址公园的成功修建,到菖蒲河的“重见天日”,再到明城墙遗址公园的“闪亮登场”,北京的古城氛围愈加浓郁、古都风貌愈加清晰,而这甚至早已超出文物保护、城市建设的范畴,因为人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方式的悄然变革——

名城旅游:触摸“文明的碎片”

刘思敏 廖杰熙

名城旅游方式悄然变革

  长期以来,在多数游客心中,故宫、天坛、颐和园、天安门就是北京旅游的代名词。无论是自助游还是跟团,往往一到北京就直奔这些经典景区,风风火火几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却难说真正体会到了京城文化的深刻内涵。

  今天的旅游者已不能满足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旅游方式,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游”,游客更希望全面体验古城所蕴藏的历史文化韵味。

  故宫、天坛等古建遗存是明、清皇家文化的集中体现,但这并不能全面代表北京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建成既丰富、拓展了游览内容,又改变了旅游方式,更是对古都文化的深层次挖掘。

  开放式公园缩短了游客与文物古迹的空间距离,让游客感到更加亲切,在细细品味间唤起对老北京城的回忆。

  老北京来了,普通游客来了,旅游团队也来了。

  据报载,日前,在北京市旅游局的安排下,来自山东、辽宁、浙江等十几个省市的百家旅行社老总先后考察了昌蒲河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等新景点。这些老总们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认同,纷纷表示要将明城墙遗址公园等列入在北京的行程,作为旅行社重点推介线路,以期让这些在当地颇有市场的老线路更加焕发青春。

  明城墙遗址公园等景点缘何如此招人?

  在于它以人为本的设计特色和中西方结合的设计理念,使街道与遗址公园中的景点搭配协调,相互融合;也在于它生动再现了老北京的历史文化风貌,古朴沧桑的城墙在鲜花绿草的掩映下,更让人留恋,更耐人寻味。

  一位外地游客参观后感叹地说:“在这里,才让我真正找回了印象中的北京城。而且,只有进了卖门票的景点才算旅游的时代似乎也该结束了。” 

收集包装“打碎的历史”

  明城墙遗址残存于东便门角楼至崇文门之间,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今天,当你漫步于这座融合古代建筑与现代园林风格的公园时,恐怕难以想象,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因环境极为恶劣而闻名京城的崇文门“三角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片极具历史内涵的城墙遗址区域曾长期被违章建筑占据,城墙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城墙的内城砖、城心夯土被拆光挖净,有的地段裸露出大面积的城心夯土层,仅存一侧的城墙砖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风化、腐蚀。

  城墙拯救工作刻不容缓,北京市委、市政府当机立断:抢修城墙,彰显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并彻底整治城墙遗址的周边环境。

  回顾历史,在北京城的历史上,我们有过不堪回首的惨痛教训。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名城来说,有城无墙终归是令人扼腕的缺憾。今天,如何才能让这段作为“文明的碎片”的明城墙遗址重现昔日辉煌呢?被我们打碎的历史应该以何种面目重新世人?

  失误不再继续,历史不再重演。我们欣喜地看到,新北京正在实践中开创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新道路。

                               古与今站成一个世界

  在整个工程立项之初,就有专家提出:城墙遗址的修缮工作不同于庙宇楼阁,因为城墙本身的美学价值就略逊于文化价值。500年的沧桑变迁,如今,城墙已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保护工程不能片面地追求再现当年雄伟磅礴的气势,而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城墙的现有风貌和历史信息。

  在众多的设计方案中,美国施坦德建筑设计事务所和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方案一标中的。

  方案的设计思想值得回味:与其重建城墙假造历史,不如去唤醒记忆,展现历史的剖面;与其在城墙上添加永久性的结构,不如为将来留下各种可能性;与其去制作一个漂亮的风景,不如让历史本身的魅力在这里散发。

  对这一设计思想,我们不应感到陌生。在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的建设中就有所体现,到明城墙遗址公园,思路更加明晰,并施展得淋漓尽致。

  文物工作者对“修旧如旧”这一文物修缮的根本原则也有了创新的诠释。在修缮中,按照保留现状、恢复原貌、消除险情、加固残状、适当复建的做法,对仅存的明城墙遗迹实施了创造性的保护,使城墙恢复为连续的整体。修缮工程十分强调使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修葺城墙的砖大部分是从京城各个角落收集来的满布沧桑的古城砖;黏合剂亦非现代建筑普遍适用的水泥,而是明代工匠使用的石灰膏。

  令人欣慰的是,明城墙遗址公园没有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中迷失方向。可以想象,如果投入巨资全面修复城墙,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当然,它气势磅礴,巍然耸立,人们甚至能登上城墙,指点江山。但此时,古城墙已失去了灵魂,耸立的只是赝品,是对历史的篡改。

  今天,漫步在老城墙根下,秋阳艳丽,绿荫掩映中,500年前明代城垣的沧桑感扑面而来。斑驳的墙影、凄美的残垣在向您诉说着深邃的历史。下部厚重的城墙和上部起伏不定的曲线以及墙头的杂草与鲜花草坪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涤荡着现代人的心灵。

  从皇城根遗址得以修缮,到菖蒲河“重见天日”,再到明城墙遗址“闪亮登场”,一系列在北京历史上发挥过重要标志作用的遗迹被“唤醒”,它们正与保护完好的故宫、天坛、北海等古迹,以及那些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的胡同、四合院一起,勾勒出一个古都北京的文化轮廓。

                                 名城保护中的人文关怀

  近年来,北京文物保护工程的每一个力作,都受到了京城百姓的倾心关注。这不仅是人们日益增强的文物保护意识使然,更在于文保工程推动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治理工程。

  北京市在规划遗址公园时,明确指出遗址公园的建设应强调改善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结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为群众提供休闲场所。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先有政府投资8亿元,皇城墙遗址上的900余户居民喜迁新居,在腾退的空地上植树种草,营造宜人的环境。

  再有彻底整治明城墙遗址周围环境。在整个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共拆除各类建筑6000余间,清运渣土垃圾16万吨,栽种草坪、树木10万平方米。一次次环境整治的力作体现了市政府美化城市、改善环境的决心,也让人们感受到了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中越来越浓厚的人文气息。皇城根、金融街、长安街、崇文门……这些寸土寸金的地方,市政府斥巨资动迁老百姓,不盖高楼,不建商厦,而是栽树、种草、摆花……过去的低矮平房,如今变成了片片绿地。

  的确,无论是文物保护还是城市建设,都不应忘却人文关怀。

  当然,在对明城墙遗址公园的一片赞叹声中,我们仍要看到:公园的规划设计并非尽善尽美,仍有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园内道路设计略显单调。沿着东西走向1.5千米的城墙,仅有一条游览线路,在游人较多时,不利于分散客流。

  再者,游览线路与城墙相距较远,空间的距离使游客无法更深地去品味岁月沧桑。如果考虑的是城墙保护,这一设计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隔在中间的是草坪,而非不可逾越的护城河。

  第三,遗址公园作为重要的休闲场所,休闲功能并不完善。整个园内没有供游人休憩的长椅、石凳,也没有可以开展活动的空地。不要说年迈老者,就是年轻人也很难一刻不休的游览全程。

  当然,这些问题只存在于公园具体的建设规划中,在遗址保护方面“尊重历史,再造历史,发扬人文精神”的主题,值得大力提倡,发扬光大。

                              让“散落珍珠”重放异彩

  明城墙遗址公园堪称近年来还北京古都风貌的精彩力作,集中展示了北京城文物保护的规划思路和建设模式,对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诚然,整体保留历史文化遗存,是文物保护的最高境界。但岁月沧桑、朝代更替,再加上无休止的战火纷飞,能像罗马城一样,将古城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我国虽有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但名曰“城”,实际上已失去了“城”的本质特征。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像散落的珍珠遍布在现代城市的角落,隐藏于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旅游者虽身在所谓的“历史文化名城”,却不知从何处找寻悠远的历史文化,最终因身陷于千篇一律的现代城市文明中而备感迷茫。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的悲哀!

  如何再现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让旅游者深切体味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文物古迹记录了岁月变迁、沧桑演变,是厚重的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纵然没能完好地保留古城,我们也应该让这些“散落的珍珠”再放异彩,让它们继续传承历史。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陷入了这样的误区:文物修缮,就是斥巨资进行大刀阔斧的重建,力图恢复原貌,似乎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保护文物。建成之后,便作为旅游景点,对游人有偿开放。

  再有,在过于强调文物遗迹修缮工程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周边环境的改造,包装意识淡薄。如果在包装上敷衍了事,即使这是一颗珍珠,游客也可能“有眼不识泰山”了。

  皇城根、明城墙的修缮工程自始至终都非常强调古迹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用颇具现代园林风格的大片草坪来烘托明珠,在反差中凸现明城墙悠远的历史。

  同时,也使现代人得以在闲适的空间中,怀着轻松的心情去寻找古老的文化,品味历史遗迹,探寻古人传留的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这些免费的遗址公园,有一个我竟然不知道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从金中都到元大都再到明清北京城,北京的建都历史已有800多年。本月已经分别走访了金中都和元大都遗址,...
梅花文化节开幕,就在北京仅存的内城城垣,快来城墙遗址品古赏梅
南唐城墙遗址,为何垒在明城墙上? #南京历史 #南唐 #明城墙
漫步明城墙遗址公园,初春赏梅|逛公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