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教育孩子接受不如意的现实 - 家长俱乐部 - 呼啦论坛 - 中国青少年交友网站SNS社...

[家庭教育] 怎样教育孩子接受不如意的现实

  3岁的辰辰每天跟妈妈坐公共汽车回家,等车时间长一些或者车上拥挤,他就抱怨,有次竟哭着喊:“怎么没人给我让座。”弄得妈妈很尴尬。
  夏天的晚上突然停电了,4岁的文文无法接受没有空调、电风扇的事实,一个劲地哭闹,外婆汗水淋淋地为她扇扇子,也不能使她满意。
  假期里全家去郊外爬山,4岁的毛毛一会儿叫脚酸,一会儿说口渴,吵着要“打的”、要妈妈抱要爸爸背,弄得全家游兴大减。
  生活中难免有些不如人意的事,如果父母不去引导孩子认清现实,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每次都要花长时间抱怨、吵闹,多么让人于心不忍。本期来自嘉兴的父母将和我们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观点一:接受孩子的担心,必要时一起想办法。
  国庆节带儿子去普陀玩,虽然事先考虑到了节日游人多,但一路上坐车坐船因人多而遇到的麻烦,还是出乎预料。儿子缠着我们一会儿要抱一会儿要讲故事、喝饮料,吵个不停,让同行的一家老小更加心烦。可既然上了车,回家是不可能了,所以无论孩子和大人都必须面对现实。望着吵闹的儿子,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大人往往认为孩子天真无邪,其实孩子也是会思考的,而且,在自我经验的影响下,孩子面临不如意的现实时,所担心的事还会超过大人的想像。比如儿子看到人多,便预想自己会脚酸,有了座位后还会担心妈妈、外婆没位子等,若父母能体察孩子的心情,接纳他们的担心,共同想办法面对现实,情况就能改变。于是我告诉儿子,我们是因为缺乏经验而没有跟团出游,除非回家,否则就要忍耐。这样和儿子有个“共识”,再找改善的办法就容易了。找张报纸垫地先坐下来(没人会笑的),然后给他讲故事或做游戏排遣时间。很快,儿子情绪稳定下来了。我想,孩子有了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面对不顺心的状况,会减少莫名的担心,比较自在、有弹性,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比事事顺心的孩子来得更强。(4岁男孩母亲 陈爱平)

  观点二:事先告诉孩子有关的流程或事项。
  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是经常的,就拿每年清明举家扫墓来说,又要照顾老人、拎东西,又要协调各家亲戚行动,有时顾不上女儿,弄得她一会儿要抱一会儿要吃吵个不停。我想,大人之间约定事情或者计划旅行时,都会先收集充分的信息,对所要面对的种种情况(人、地、时、事、物等)都有清楚的概念后才进行;这固然是为了避免麻烦,但更重要的,是对彼此及整个事件的重视。事实上,这样的准备步骤,在带孩子外出或活动时,也很重要。
  若能先讨论来去所要搭乘的交通工具,所需付出的交通费,及可能遇到的情况(如人多、天热、要走山路等),让孩子也有充分的准备,或许不如意的现实,还会成为亲子共度的一段快乐时光。今年清明出游前,我告诉女儿,去时因要赶时间和带东西多,所以打的,回来就只能坐公共汽车,因为打的太贵了。而且上山必须自己走,因为爸爸要扶奶奶,拿东西。女儿好像明白似的点点头。事先知道流程,女儿表现好多了,虽然,回家的车上人太多,她被挤得哭了几声,但因事先认清了“别人有位子而自己必须站着”的事实,至少不会因为“突然”发现自己必须站着(且要站很久)而失望地闹个不停。(4岁女孩父亲 林康)

  观点三:倾听孩子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回应。
  有次,我看到一位爸爸带儿子等车,孩子发现曾搭乘过的旅游公共汽车吵着要坐,爸爸只顾看报,任孩子哭闹。我想父亲不打算乘坐,虽然心意已决,但至少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听到了他的要求,同时也相信他所说的,旅游车有空调、人少,只是我们是因为某种缘故(如月票不能用)所以不打算乘。多数情况下父母会单以自己的意见来作决定,这虽对孩子未必公平,但也总比没反应好,这好比和孩子玩投球的游戏,孩子频频投球,爸爸妈妈总是漏接,孩子当然只能丧气地哭闹了。其实,孩子对于外在的环境相当敏感,且充满好奇,对于要和爸爸妈妈一同外出,更有许多疑问,爸爸妈妈若能倾听孩子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即可免除孩子的不安,也可帮助孩子了解所要面对的状况。(5岁男孩母亲 陶艳秋)

  观点四:帮助孩子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学习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
  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认清事实的过程,不只孩子需要学习接受事实,父母也要不断地学习。当事实摆在面前时,亲子双方都需要时间去认清,而父母更应该从中弄清问题所在,并了解孩子面临的挑战与痛苦,支持他、帮助他澄清,而不是替他顶下来,或打骂,甚至由他哭闹。
  据我观察,有些孩子很难接受不顺自己意愿的事实,他们不管是否另有出路,总是先排拒,尤其是他们曾经有以哭得死去活来的“招式”,成功地逼迫父母就范,遂其意愿的经验时,大哭大闹、拳打脚踢、就地卧倒,便成为他们不必接受事实的法宝,尽管他们有遭受皮肉之苦的可能。我想,父母若不能冷静觉察、加以应对,可爱的宝贝在往后的日子里大有可能变成不近情理的磨人精。
  我女儿也一样,碰到不如意的事,也耍赖。我的观点是帮助她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例如,车挤她喊“脚酸”时,我就直接问她:“那怎么办?”也许她的抱怨、吵闹只是在抗议我们不打的,这时我问她的想法,让她有机会发泄不满后,不被重视的感觉一扫而光,心情自然好起来。若有人让坐,我还会帮助她澄清:如果你脚酸,就去坐。坚持一下跟妈妈安静勇敢地站着更像个好孩子。然后,拍拍她的肩膀或者搂搂她,很快她也就停止埋怨了。
  我认为许多孩子之所以抱怨个不停,想必是不满的情绪还未发泄所致,生活中难免有些不如人意的事,若孩子每次都要花长久的时间来抱怨、抗拒,父母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表达真正的情绪、想法,叫人于心何忍。(5岁女孩母亲 王慧珍)

  观点五:父母要有正确认识,再给孩子练习机会。
  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太在意孩子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了,就拿坐车来说吧,争先恐后抢位置,然后给尚无疲劳感的孩子坐,甚至发牢骚别人不给孩子让坐。这样的态度怎能让年幼的孩子应对不如意的现实?我在一本书中看到,日本父母认为公共汽车是训练孩子的好地方,因为这里是孩子最常接触到的公共场所,也是管教孩子的好场所。他们的理念体现了一种社会规则:孩子未成年,未付全部车票钱,不坐座位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在车上站立,对于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培养身体平衡,锻炼腰腿肌肉有好处。有了这样的观念,他们训练孩子的做法也特别,认为最理想的方法是一开始就断绝孩子坐座位的念头,最有效的办法是父母自己以身作则地表示对座位毫不关心,使孩子意识到站着是应该的。
  日本父母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确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总是难免,若我们也能像日本的父母那样有正确的观念,再给孩子一些练习机会,在不如意的现实面前,孩子是能够有一个成熟的态度的。还是以坐车为例,可以通过游戏,比如和孩子比比看谁在摇摇晃晃的车上站得更稳等就是练习的好方法。想想,这样做了,孩子还会哭闹不休吗?
  由此,我认为,别当孩子只是不懂事,吵过就算了,其实他们是可以思考与判断的,就看我们当父母的有没有正确引导,会不会利用机会让他们去练习了。(6岁男孩父亲 李济胜)

  主持:幼儿年龄小,体力也比较不好,带幼小的孩子外出,确也应该事先订位、避开人潮等。不过,这次我们并不是要讨论怎样带孩子外出的问题,只是想通过此类生活事件来探讨:如何帮助孩子了解所处的情境,以及怎样去面对。
  在不如意的现实面前,孩子的抱怨、吵闹让父母烦恼,那么父母有没有想过,可能是孩子并没有机会去认清现实而修正行为,或者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现实。
  生活中不如意的现实对孩子来说是不好受的。但这也像百货公司有许多玩具而孩子永远只能选一种的情况一样,并不是完全无法接受的。父母若能帮助孩子了解他必须面对的处境,教孩子认清事实以及如何面对,并给他们练习的机会,就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抱怨和抗拒。使他们成长得更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高敏感孩子,父母一定要经常说这两句话
家长一定要这样做,才能改变孩子爱说谎的问题!
接纳现实是拥有力量的开始
[早教实战]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说谎心理(专题介绍)
怎样告知孩子“离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