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吴泓:在专题学习中悄然进阶


在专题学习中悄然进阶


这些年,我除了周末偶尔外出讲课、见见亲人、会会朋友外,就是来学校上班了。


不外出的周末,我会来到学校我的工作室,这里有我特别愿意做的事情。


我的工作室在学校最靠东边的五楼上,面对的是国家经济自贸区的前海和珠江的入海口。


这个地方,向东可以看到旭日升起,向西可以看见夕阳落下。雷雨天或者台风季节,可以看见乌云滚滚或者疾风骤雨排山倒海似的从南边来临……秋天的校园,前海和珠江口一带特别美。天高地远,有成团结块叠起的白云,远处高大的建筑物和近处疯长的碧绿植物,显得特别清亮和透彻。我的专题学习内容大多是在这样的周末,在这个工作室里,在阅读、思考、校对、整理之后,上传到博客上的。


在这里,我读读书,看看文章,上上网,喝喝茶,或在沙发上躺躺,或在阳台上望望天,望望飞机,看看“大南山”(前海边上的一座临海的高山),看看南中国海……偶尔,我也会到海边或江边去走走,那是天气比较好的时候,夕阳西下,太阳没有落在草丛中,而是落在江的对岸,沉入幽幽渺渺的暮色里……夜幕降临时,我又返回学校。


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我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学过深刻的理论,甚至也没有接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除了跟一两个年长的、有学问的老教师学习外,就是自己随性读书了。做了专题学习以后,我的读书稍微有了一点方向,那就是围绕着每一个专题选书、购书、读书,或者上网找文、选文、读文。读完以后便是“干活”(和学生一起做专题学习),干完活后便是遐想,有时候很晚回家,在路上,思绪还在飘飞……


记得多年前,母亲曾对我说,我小时候身体瘦弱,就让我背点书、画点画、写写字,说将来不用“上山下乡”,即便“上山下乡”也可以在机关或单位里抄抄文字、出出板报、做点宣传什么的。好在后来恢复了高考,我上了师范,于是,我除了多读了一点书,也有了写一点文章、画一点画、写一点字的能力。


这些年,特别是在做了专题学习以后,我越发觉得,在高中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做专题学习。


我的实践和学生毕业后的反馈告诉我:学生在高中阶段如果没有做专题学习,至少会有三个“来不及”。


第一个“来不及”。在这一阶段,学生如果不多读几本、几十本“整而全”的经典名著,以后就没有时间再去读了。我的一位学生上了医科大学,回来告诉我,她现在整天都在“啃”大部头的医学专业书,哪里还有时间再去读曹雪芹和鲁迅。毕业以后要工作、购房、交友、恋爱、结婚、生子……如果不是出于专业、职业的需要,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再捧起那些经典名著慢慢品读?


第二个“来不及”。在这一阶段,学生如果不花上完整的时间、有意识地进行思维的学习和训练,将来在学习或工作中就会很吃力,因为以后很难有整段的时间进行这样的思维培育和学习了。也是一个教过的学生对我说,他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就是通过这两年的专题学习培养训练出来的。


第三个“来不及”。在这一阶段,学生如果不进行比较正规的论文写作训练,还一直在写只有八百字的不痛不痒的应试作文,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和遗憾。仍然是我的学生对我说,大学四年,她都是靠着那两年在专题学习中练下的本事。毕业以后那曾经“练下的本事”,让她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耽误了就耽误了,错过了就错过了。没有耽误和错过,哪里会知道、明白、了悟什么叫“来不及”?!


对学生进行比较正规的论文写作训练很重要。这里,我不想多言,我只想引用两位智者或者说是明白人的话来说明。


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教授、院长唐晓敏先生说:


建筑学对语文教学可提供借鉴。建筑学学的是建筑,建筑是需要砖瓦、水泥、钢筋等材料的,但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却不包括砖瓦学、水泥学。因为这些只是材料而已。学建筑,是学习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不需要在砖瓦、水泥等方面下太多的功夫。语文其实也是这样:学的主要是文章的“设计与建造”,即文章写作。文章写作固然也需要“砖瓦”即语言文字,但并不需要在“砖瓦”上下太多的功夫。古人学习语文,即是这样:主要是在篇章上下功夫。


语文教学应该是以文本为主,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这一“建筑物”,包括分析其精神特点,感受它的美,并将一座座建筑物的“样子”熟记于心,以便自己设计一座建筑物时能有参照借鉴,而不应仓促地把一座精美的建筑物拆成砖瓦,学生若只了解砖瓦,而没有建筑的整体形象,没有多座建筑物的“形象积累”,是设计不出一座像样的建筑的。


无独有偶,香港资深IBDP中文A文学课程教师董宁先生在《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中文A文学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指导》(香港三联书店2014年版)一书中也说:


作文章如同搞建筑,如果我们把写一篇论文比喻成建一项工程的话,写这篇文学专题研究论文就好比我们在平地上建盖一座大厦,在心中还没有图纸、手上没有材料的时候,会觉得这项工程无从开头、异常艰难、耗费时日、结果难料。


通常来说,只有当我们认真思考并想要准确地表达对一个问题的发现、研究结果时,那些潜藏在大脑中、不被我们注意的相关知识和记忆才会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只有当我们有了必须要实现的明确目标时,那些可能会起作用的方法和手段才会被我们千方百计地运用起来。在学习中运用,为了运用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学生要学会写作,就得先要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阅读,思考需要具备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那就是学会解读文本。


要教会学生解读一首诗、一篇文、一本书和一个人,那当然得老师先要自己学会解读一首诗、一篇文、一本书和一个人。做老师的都没读懂、“读到位”,怎么引导学生去读懂、“读到位”呢?所以,这些年,我努力要做的就是自己千方百计地去摸索怎么样阅读才能读懂和“读到位”。


比如我做《诗经》专题,《关雎》便是一首绕不开的诗,而诗中的人物身份是必须弄清楚的。


最早读《毛诗》,其解《关雎》是写“后妃之德”,我是懵的。


随后读了著名学者金启华先生的看法,他认为这首诗“是一首男女的恋歌”,至于诗中男女的身份就语焉不详了。


接着读苏州大学陈国安老师的文章。他从“荇菜”的功用切入,认定“荇菜是一种祭菜,祭祀时用的祭品”,由此推知“采集荇菜”的“淑女”绝非一般的女子。再从“芼之”这样择取荇菜的动作证明,“淑女”不仅“美艳高贵”,而且“圣洁典雅”。再以“‘钟鼓乐之’指的是政治生活背景中的家庭生活,钟鼓是庙堂上或朝廷中的奏乐”来证明,“诗中的男女主人公是贵族”,是“王的一家中王与妃”,《关雎》这首诗写的是王与妃“从恋爱到婚姻”的美好生活。


不久又读到陕西渭南张步学先生的文章,我发现,不仅《关雎》一首诗,《诗经》中有二十首诗都“与洽川、太姒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此也认同张先生认可的朱熹的看法,即《关雎》“盖指文王之妃太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的结论。


最后我读到了台湾学者黄永武的解读,他说:“后妃采荇菜,是为了侍奉宗庙,侍奉宗庙是国家大事,也是后妃最艰巨的工作项目之一。她深深觉得要把祭祀办好,就需要有淑女来辅助,于是想寻求内在美、外在美兼备的窈窕淑女,贤者难得,以至使她寤寐思求、辗转反侧。”


于是,我明白了,“《关雎》一诗写‘后妃之德’就是《毛诗序》中所说‘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的德”。也明白了《关雎》居于《诗经》首篇地位是要发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作用。还明白了《诗经》不仅仅是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还是一部中国的“伦理的歌咏集”,钱穆先生用“文学与伦理之凝合一致”的说法来评价《诗经》,是非常精确的。


读不到自然就想不到,想不到自然就做不到。老师都没有读懂、“读到位”,于是课堂上学生的讨论便是天马行空、缺乏理据了,而做老师的还在那煞有介事地点评,就未免显得可笑了。


再比如我做《边城》专题学习。


我们一直在说《边城》中所表现出来的是“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我们很多人仍然把沈从文“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却根本就忘记或者说漠视了沈从文曾寂寞表示过“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的沉痛话语。


事实也确实如此,教学《边城》,无论是“整本”还是“节选”,我们一直就理不清、道不明《边城》“背后的热情”和“背后隐伏的悲痛”是什么。


什么是《边城》“背后的热情”呢?我认为,是沈从文要为现代的都市人呈现出另一种生活和另一种人情。因为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沈从文要展现这种人生的境界,为民族灵魂的再造提供他独特的方案。这一点,仅从《边城》的开篇——“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那犹如天堂般宁静温暖的画面就可以看出来。


什么是《边城》“背后隐伏的悲痛”呢?那就是沈从文所呈现出的这另一种生活和另一种人情,这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这民族理想精神、人生状态及人生境界,最终是彻底地丧失了。换言之,那是沈从文为民族灵魂的再造提供他独特方案的幻灭。《边城》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那个“年青人”会不会回来,沈从文自己很清楚,即便他给出“也许‘明天’回来”的期盼或者说是一种不放弃,但人类一经出走,便永无归途了。翠翠的结局蕴含着沈从文对边城文化失落的怅然与无奈,也表示着他对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对中国乡土、田园文化终结的洞见、恐惧和忧思。


专题学习我已经做了16年,这也是一件“一经出走便永无归途”的事情。当年“出走”的时候应者寥寥,如今“读经典、做专题”似乎已成了很时尚、很热闹的一件事,这让我很开心。我也时常回想和学生一起做电影专题时的情景:和学生一起看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时看到的那个年代——那是一间简陋的乡村小学校,从那教室里传出来的是清朗的读书声:


彬彬有礼,有情有义;人生在世,要有志气;读书识字,多长见识;能写会算,是件好事;大事小情,提笔就记;知今知古,知天知地……


其实,于教育而言,于语文教育而言,这都是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


我没有什么深邃的、高级的思想,我的所思所悟所感都是前人或者同辈智者所说过和所想过的。语文也没有那么多的“玄妙”——什么今天“工具”了,明天“人文”了,后天又“工具”加“人文”了……


匆匆写下这些文字,希望对读者有一点用处,不至于浪费大家的时间。


——《语文学习》2017年第5期



想听吴泓老师上课吗?

请点击第三届全国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现场会暨“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年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从文《边城》——(1-11)
《品读》 《边城》 沈从文
《边城》的原初解读和个性教学
凝视凝思语文课堂之抓住文本的魂(董一菲)
反思《边城》的误读和误教
浅析读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