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视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邓正平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首选策略赿来赿深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而各学科教研组又是实施校本教研的核心组织,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基层的群众性组织,所以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对推动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校历年来都非常重视教组的建设与发展,严格的教研管理制度、扎实的教研过程、浓烈的教研氛围、丰厚的教研成果,形成了我校特有的一种教研文化。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在这种教研文化的熏陶下,得以迅速成长,教研组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下面以我校品德教研组为例,就“教研组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话题,谈以下五个方面体会。

一、重视制度建设,规范教研组管理

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建设好教研组的基本保证。我们学校制定了《教研组管理细则》的《教研组长基本职责》等管理制度,对教研组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如《教研组管理细则》有“教研意识”“教研计划”“教研过程”“教研成果”四大项16个子项组成。每学期结束,各教研组先按《细则》进行自评打分,再提交原件,学校组织专班对各个教研组进行逐一考核评价,在此基础上按30%评选表彰优秀教研组,并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奖金。以此规范各教研组的教研行为,增强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在这个制度下,每位教师成为教研主人,每个教研组成了群众性合作研究的共同体。我们品德教研组牢记科学育人宗旨,以凸显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特征,在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德育评价方式、多维育人途径等领域里进行了系列研究,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员,都是十分认真地、主动积极地组织和参与各项教研活动,而且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果。不仅每个学期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组,而且在03、05年连续再次被评宜都市优秀教研组。

二、倡导读书学习,领悟新课改理念

要迅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老师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领悟在新课程背景下有关教育教学研究的新理念,这是实施新课改、促进其专业成长的关键。为此,我们品德教研组在学校率先提出了做学习型教研组的口号,让老师们在“读书学习”中长见识、促成长。

----读新课程标准,让老师们领悟品德课程新要求。课程标准是指导老师们走进新课程的纲领性文件。针对品德教研组教师专职少、兼职多、且不稳定性的特点,我们在组内开展了“读课标,走近新课程”的学习活动,要求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只要任教了本学科,都必须认真学好这一纲领性文件。2003年秋季学期,我校开始了品德学科的课改新教材实验,在当时课程标准还非常少的情况下,我们从参加省新教材培训会上获取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本品德课程课标,各复印了4本,让当时执教新教材的8位教师人手一册,要求人人通读课标及其解析读本,人人写学习体会,后来安排教学本学科的教师也必须先学课标再任教。

----读好书好文,为老师们从事教学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老师们说,教学品德新教材真不容易,首先需要教师有非常宽泛的知识,认为以前在学校学的知识太不够用了,特别是过去学科“分界线”太明显了,很不适应课改形势要求。过去教思品课,老师只需掌握“告诉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和“指导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等道德知识就行了,可现在教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教材,光有这些道德知识远远不够,因为本学科教学教材涉及到许多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生活、法律常识、手工制作、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是老师自身不注重学习,不了解这些方面的基本知识,就不能胜任这个学科教学。这既是来自一线教师的真切体会,也是当前绝大多数老师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身知识储备的有限性,习惯了过去单一封闭式学科教学方式,突然担任综合性甚强小学品德新教材教学,显得极不适应。为此,我们倡导和鼓励老师们多读书,并要求每位老师每学年必须读一本有关品德教育的书籍,订阅不少于2份的教育专刊。在认真学习这些好书好文的基础上,每一学期还必须向教研组内的老师们推荐一篇好文章或一本好书,推荐时先介绍这篇文章或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再介绍自己读后的感受。如《生活德育论》《品德新课程教学法》《放眼生命成长》等品德小学品德课教学的相关专著就是胡芳等推荐的好书。这些好书好文的学习,为老师们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三、着力行动研究,锤炼教学技艺

我们教研组非常注重对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教”,让老师们在教研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此锤炼其精湛的教学技艺。自2003年秋实施新教材以来,我们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了系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一学期一个研究重点,如“品德课上如何体现师生的‘双主’地位?”“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等。06年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创造性使用小学品德课教材”。围绕这些重点,我们开展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研究:

----“拿来式”教研。在自身教学经验为零的情况下,我们购买了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的优质录像课和人教社出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全书,先是组织老师们认真观看讨论,再是引导老师们领悟别人是怎样将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课堂中去的,学学别人有哪些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将之“拿来”,直接效仿,初步感受新教材该怎样上。

----“尝试性”教研。在对新课程教学策略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组内每个老师都要上一节尝试性教研课,体验品德课教学采用生活化、活动化等教学方法带来的教育效应。在此基础上,每学期组织2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研课,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针对某一个教学案例,通常要完成“研-备-研-教-评-写”六个教研环节完成。即:每一案例主执教人在备课前,与备课组长一起研究初步教学策略;然后独立备课,写教案;接下来,将备课的情况与同组教师商讨,对教案进行二次修改;同组教师根据各班学生实际,具体实施教学;教完后,同组教师再一起评议该课的得与失,并写出教学反思,以促进以后的教学方法的改进。

----“共享型”教研。这是比较高层次的教研活动。主要是通过“课改聚焦论坛”为教师搭建课改实践交流的平台,对好的教学方法、成功的教学经验及时给予推介,以实现资源共享、共促发展的目的。我们学校每一学期组织一次“课改聚焦论坛”活动,如“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学习?”“和孩子们一道成长”等每一个话题都有很强的针对性。至目前,我们学校已经组织了五场这样的“课改论坛”活动,每一次有五位学科教学代表为中心发言人(每期均有品德学科教师代表)。其基本做法是:每场“论坛活动”,先由主持人抛出“焦点问题”,再由中心发言人联系具体的教例,就主论题陈述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接下来由他其老师(台下观众)针对中心发言人的陈述,交流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经验,可现场质疑,持不同观点的还可互动争辩;最后是专家作现场点评。

实实在在的教研行动,教师的教学技艺提高了,我们品德组就有胡芳等5教师执教了市、省级研究课、公开课,龚心兰等4位老师获得市级品德优质课称号,鲁芳等到6位教师分别为泰山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执教录像课,聂爱华等7位教师20多篇的教案设计(泰山版)被公开出版的教师参考书录用,此外还有4位教师参编了《湖北省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与指导》的地方教材(均己出版发行),刘敏、王先蓉等到6位教师20多篇品德学科的教学法论文、案例在省、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

四、深化课题实验,培养教科研能力

在课题中发展教师,这是我们教研组一个非常成功的做法。我们要求老师们学会“关注问题(学生的道德现状)--理性思考(问题成因)--确立课题--研究解决办法”。品德课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教学效果是要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检验的。学生的知行不一,是品德课程改革需着力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教研组在重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将研究的视线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开始做追求德育实效的课题研究。2001年秋季学期,我们教研组确立了《小学生知行互动和谐发展》德育课题。在所有品德课教师中,公开招标了9位实验老师,并对其进行了实验分工,胡芳、王先蓉、鲁芳等老师承担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张艺红、袁丹、曹光敏等老师承担品德教学评价的研究。本课题历时三年的实践探索,构建的“在生活中做满意的好自我”、“在同伴中做友善的好伙伴”、“在家中做孝敬的好孩子”、“在社区中做文明的好市民”、“在学校做进取的好学生”的“新五好”评价机制和“一袋四卡”道德教育法,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特别是“一袋四卡”道德教育法,还得到湖北省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同志的高度评价,并在中央文明委组织的首届全国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奖活动中获三等奖(湖北唯一)。可以说这是我校校本德育教研的一项突出成果。

为改观学生“校内规矩,校外难管”德育现状,05年春季开学,我们德育教研组与胜利社区合作确立了“学校社区携手,实施德育共建”(后改为“社区德育超市”)的研究课题,14位教师参加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以社区自然小组为单位,将在一小就读的学生组织起来,在节假日开展有益的社区教育活动,让教师走出学校,深入社区,和社区居委会一起,共同组织管理未成年人的校外行为。历时一年多的实验研究,我们己初步探索出了“学校牵头”“社区携手”“家长同盟”的“三结合”教育模式,受到省宣传部文明办、宜都市委宣传部、市人大代表的高度评价,此项研究还纳入了宜都市委宣传部06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要点,《让社区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德育课堂》课题研究侧记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05年11期上发表,以“建构社区德育超市”为题的德育创新案例,已在中央精神文明网上登载。

两个德育课题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孩子们和谐的道德人格形成、促进了和谐社区的构建,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近三年就有9人获得宜都市政府表彰的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五、探索发展新路,促进专业化成长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的品德课教学行动研究和德育课题的实验研究,让老师们有了成就感,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更高了,用老师们的话说,品德学科教研组最有吸引力。说实在的,无论是严格规范的教研制度,还是创造性扎实的教研活动,我们都在探讨“如何借助日常的教研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子。让教师在教研组这个“摇篮”不断成长。回顾近几年的教研组工作历程,我们总结出了“四子”管理策略,得到了教研室、师训部门的认同:

----新手上路壮胆子。这里的新手并不是指的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老师,而是指开始兼代品德课程的老师。要想让新老师尽快进入角色,我们做到了“两多”:

一是多给锻炼机会。按学校惯例开学第一、二周,都要组织听新进教师和改科老师的摸底课,校内教研课、优质课尽可能地让“新老师”上。如去年春季学期,学区优质课竞赛就是让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冉存艳老师上的,今年10月份宜昌市品德与社会优质课竞赛,就是让本学期才担任本学科教学的陈容老师上的。上课研究的机会多了,这些“新手”对本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就基本熟悉了,也能在近短时间内入轨上路。

二是多鼓励壮胆。“新老师”上教研课总是胆怯,怕上不好。我们组内的每位老师都会热情地鼓励壮胆,让“新老师”抛开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愉快地参与“教”“研”活动。如龚心兰老师是个比较胆小的老师,常说“一见有人听课,心就发抖,课堂上就不知所措了。”参加工作10多年来,一直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去年教导处安排她带一个班的品德与生活课,成了我们教研组的新成员。在宜都市小学优质课竞赛中,我们组一致推荐她代表品德学科参加竞赛,开始她不敢接受任务,我作为学校品德教研组的领头人,一个劲儿地鼓励她,并与教研组其他老师们一起帮她分析教材,一起设计课件脚本,一连听了四次试教,每次上下来后的第一句就是“你很不错,今天的课堂驾驶很好”。在教研组老师们的鼓励声中,她成功了,她执教的《爱护花草》一课,一举夺得宜都市小学品德学科优质课一等奖的好成绩。

----骨干教师压担子。我校有五位宜都市级品德学科的骨干教师,一位宜昌市级学科带头人,这是领衔本学科教研的中坚力量。为了让本教研组研究有成效,我们总是不断地给这些骨干教师压担子,如每位骨干教师每年必须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不少于一篇的学科研究论文或案例;除教研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外,每学期每人必须上一节展示课;每学期必须指导自己的徒弟(师徒结的“对子”)上好一节研究课,写好一篇教学论文和一篇案例反思。通过“压担子”的做法,“逼”着老师们强化研究意识,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高。如鲁芳老师在于2003年月12月份执教的五年级《做孝敬的孩子》的品德活动课,是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开放性课堂。其教育效果可谓情感共鸣、震撼人心,在场的每一个学生,40多位家长、听课的每一位教师无不动容。课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评价这节课真好,鲁老师可笑笑说,这是被“逼”出来的。这节课的课堂实录,相继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新课程教学案例》上发表。

----勇于创新找点子。要让一个教研组有活动力、有实力,就需要全组老师们不断创新,并找到创新的点子。无论是教研组长,还是一般的品德课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德育工作的新问题,要善于研究解决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方法,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敢人为先的创新胆识,尤其是育人效应不能只满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评价一个老师的品德课是否有实效,就要看这节课是否有创新性的指向生活的育人价值。如陈敏老师执教《家乡农特产》公开课,集体备课时,有教师建议:除学生课前调查外,还应该将农业局的相关领导和农技人员请进课堂,现场给学生讲讲宜都农业发展前景等情况。全组老师们都觉得这个创意很不错,这是构建开放性德育课堂的创新,应该尝试。陈老师借鉴了这个创新点,使这节课篷壁生辉,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敬业奉献闯路子。要闯出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子来,还需要教师本人具有敬业奉献的精神,只有敬业,才有“闯”的动力。怎样才能“闯”出点名堂来呢?我们是这样要求的:

一是要勤于学习,善于将先进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行为,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二是要养成实践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才能使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三是要有认定目标、执着追求、不怕吃苦、契而不舍的精神。做教学研究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尤其做育人研究工作,更是艰巨而复杂。作为品德课教师,一定要有“为了孩子,乐于奉献”的思想情操,让苦乐相伴、学研同行,才能推动教研组整体发展,校本教研也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这是我们在从事教研组管理中所获得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成果。

总之,我校品德教研组不仅有着较浓的研究氛围,取得了较突出的教研成果,更可喜的是促进了一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不断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研组建设与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材:建设合作型教研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年级上册(品社)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大全
备课组经验交流:洪山区鲁巷小学
初中英语教研组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思想品德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品德学科教研组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