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7):父母如何陪伴孩子
userphoto

2022.08.04 重庆

关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的2万名家长与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显示:闲暇时父母经常读书看报的家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更高;爸爸经常和孩子玩智力游戏、一起运动等,对孩子学业水平影响明显,家庭娱乐活动越多孩子成绩越优秀;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几乎每天”或者“每周2—3次”能共进晚餐。

   就孩子健康成长而言,家长陪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陪伴只是家庭教育的开始,更关键的是家长懂得什么是陪伴和如何正确陪伴。

       一是陪伴应体现生活性。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积极而正面的相互影响。家庭教育的实质是对孩子进行生活上的教育。陪伴吃喝拉撒睡,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陪伴孩子休闲娱乐,是培养孩子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陪伴孩子家务劳动,是提高孩子自理生存能力;陪伴读书学习,是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并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是陪伴应体现阶段性。不同阶段陪伴的重点不同。婴幼期,孩子自我意识刚刚萌芽,思维和自主能力较弱,陪伴的重点是关照、帮扶、抚养,建立亲子之间安全的依恋关系。随着孩子自主意识和活动能力的逐渐增强,他们开始自主探究性活动,父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进行各种新鲜的尝试,如玩耍玩具、接触小动物、花草树木等。3岁以后的孩子最喜欢的是各种同伴游戏。陪伴就是与孩子一起看绘本、唱儿歌、捉迷藏、搭积木、角色扮演等等。6岁以后的孩子需要各种真实体验,他们往往通过观摩父母的言行而获得直接体验和间接经验。青春期以后,孩子已具备“自主行动”的意识和能力,他们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父母陪伴的意义开始下降,这时父母更多地是与孩子平等而耐心交流沟通,不要把他们看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

       三是陪伴应注重精神引领。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伴是与孩子时空同在。但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亲子陪伴时空分离或时空脱节。

      上海有位年轻妈妈在等公交车时,全身心专注于看手机,孩子独自从前门上了一辆公交车。车子开了一站又一站,小男孩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妈妈,开始着急起来。在一位热心的乘客询问下,司机电话联系上了这位“熊妈妈”。有网友调侃说:大概手机才是亲生的。

      2018年9月,一位年轻妈妈躺在床上玩手机,她1岁零2个月的女儿偷偷跑进卫生间玩水,不小心栽进水桶溺亡。

       陪伴在孩子早期体现为照料、抚爱等养育行为,随后是伙伴互动,再后则是精神启迪与行为规范。陪伴中的教育行为主要基于孩子发展的需要,其核心意蕴是精神层面的,父母不但要认真而及时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分享孩子的快乐,体会孩子成长的收获,也要把外部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告知孩子,如通过阅读获取信息、通过讲故事明白道理、通过立规矩规范行为等。

       四是陪伴最终为了放手。就人的成长而言,陪伴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陪伴不是让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该放手时能放手,以便让孩子更好地走向社会,成为他自己。陪伴是帮助孩子获得能力、自信心和爱以及建起安全性依恋关系,让他们有足够的力量鼓起风帆走向人生旅途。陪伴意味着父母不替代孩子的自主行为,不干预孩子的同伴行为,不强迫孩子的思维活动。

      总之,幼儿时期,父母重点是抱着孩子向前走;儿童早期,父母拉着孩子向前走;儿童中后期,父母和孩子并肩走;青春期之后,父母放手让孩子向前走。陪伴,是为了有一天不再陪伴,这就是陪伴教育的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中的“四应”和“四忌”
优秀孩子背后都有优秀父母,这样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
清华教授:家长这10大行为如同杀子,继续下去,孩子一生都毁了!
家庭教育“十大愚蠢行为”排行榜 家长们注意了!
北大老教授:当孩子有这10种行为,父母该打就打,心软只会害孩子!
家庭教育中你做到“望、闻、问、切”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