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大消息!中国再次破获海外间谍案,举报人为中国95后设计师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画中画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近日,我国国家安全领域再传捷报,一起由民间人士协助侦破的重大海外间谍案件引起了举国关注与赞扬。

    据报道,一位年仅26岁(95年)的中国年轻设计师,在日常浏览网络论坛的过程中,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发现了一名昵称为“暗影dark”的用户存在种种可疑,疑似境外间谍人员。该设计师面对可能存在的疑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通过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向有关部门提供了关键信息

    间谍身份查明

    经过国家安全机关的深入调查与精密部署,发现该名为“暗影dark”的人是某国间谍情报机关的运用人员,专门通过网络渗透策反我涉密敏感岗位人员,涉案的海外间谍最终被国家安全部门成功锁定并依法逮捕,有力地打击了针对我国的非法情报活动,切实维护了国家核心利益与安全稳定。

    鼓励全民参与国家安全工作

    鉴于该设计师在此次行动中的突出贡献,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对其予以表彰和物质奖励,颁发奖金人民币25000元,以此鼓励更多的民众积极参与到国家安全工作中来,形成“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此案例带给我们的警示

    此案的发生再次警示我们,无论是科技精英还是普通百姓,无论年龄大小、性别差异,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国家的安全防护中每一个人的警惕性都可能成为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让我们共同携手,不论身处何地,只要发现任何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都能立即采取行动,及时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电话,共筑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那么间谍通常会出现在哪些地方?

    间谍活动是一种非法获取、传递机密或敏感信息的行为,通常服务于特定国家、组织或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间谍可能出现在以下情况中:

    1. 政府和军事机构:

    在政府部门任职,特别是在涉密岗位上,如外交、国防、科研、经济等部门。

    军事基地、研究所、武器研发部门和其他涉及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区域。

    2. 关键基础设施:

    关键的交通、能源、通信网络以及其他战略性基础设施,间谍可能试图渗透获取运行数据和技术信息。

    3. 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

    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因为它们拥有尖端技术和商业秘密。

    4. 学术交流与留学项目:

    学术界,尤其是在国际学术交流、访问学者、联合研究项目中,间谍可能会以学者的身份收集科研成果和技术情报。

    5. 网络空间:

    网络间谍活动日益频繁,通过网络入侵、钓鱼攻击等方式,从远程位置窃取机密信息。

    6. 社会交往与人际网络:

    利用社交手段拉拢、策反或收买相关人员,建立情报网络,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

    7. 公开场合与公共活动:

    在各类公开会议、展览、研讨会中,间谍可能以参会者身份收集情报,或在公共场所进行监视和摄影等行为。

    8. 贸易与商务合作:

    商业领域,通过商业合作、市场调研等活动掩饰其情报搜集行为。

    9. 旅游与文化交流:

    借助旅行、观光、文化活动的机会进行情报搜集,尤其在边境地区和敏感地点。

    10. 媒体与宣传渠道:

    利用媒体记者的身份掩盖情报活动,或通过媒体平台散布假情报或收集真实的社情民意。

    间谍的一些典型可疑行为,如果发现及时举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间谍的可疑行为可以说是非常多样,并且往往巧妙地隐藏在看似正常的日常行为之中,以下是一些可能提示某人从事间谍活动的典型可疑行为:

    1. 异常兴趣或询问:

    对于非公开或机密信息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例如不断询问某个领域的技术细节、内部政策或军事情报。

    对于涉及国家重要设施、政府机构或敏感地区的地图、计划和照片特别感兴趣。

    2. 秘密通讯:

    使用加密或匿名通信工具频繁联系国外不明人士或机构,尤其是无法合理解释的关系。

    频繁在无明显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出国出差,回国后行为异常或携带不明物品。

    3. 财务状况变化:

    突然增加的不明来源收入,无法解释的大额财富积累,可能表明接受了境外资金作为情报交换的报酬。

    4. 拍摄或记录敏感信息:

    在禁止拍照或录像的地方违规操作,或者有意无意地在敏感场所附近使用带有录音、摄像功能的设备。

    5. 人际交往异常:

    与政府工作人员、企业高管或科学家等拥有敏感信息的人士建立密切关系,通过贿赂、勒索或情感操纵等手段试图获取信息。

    6. 规避审查或监控:

    避免电子设备接受常规安检,不愿意透露个人行踪或工作内容,甚至对计算机和移动设备进行严格保密。

    7. 异常行为模式:

    经常在深夜或非办公时间出入工作场所,或在无人时长时间逗留敏感区域。

    行踪诡秘,常常独来独往,行事低调且小心翼翼。

    8. 收集敏感物品:

    收集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包含敏感信息的文档、样品、零件等实物。

    9. 接触未知装置:

    发现放置或使用的疑似间谍设备,比如监听器、信号发射器、无人机或其他用于情报采集的高科技装置。

    10. 提供虚假身份信息:

    持有伪造的身份证明文件,或者提供的个人信息经核实存在严重不符之处。

    总结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国家安全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在2023年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中,强调了国家安全的多维度性,包括政权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安全等领域。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无意识行为可能都会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例如在网络上的不恰当操作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进而影响到国家利益。

    因此,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中,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特别是在使用手机、电脑等信息技术产品时,需保持警惕,防止个人隐私泄露或其他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发生。同时,国家安全教育应做到全覆盖和常态化,让全体公民养成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尤为重要,始终要做好打仗的准备。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同样需要深刻理解自身在国家安全中的角色,认识到国家安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共同努力,为构筑坚实的国家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在此,让我们对这位年轻的设计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与赞赏,他的英勇行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诠释了新时代下中国公民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同时,这也是一次生动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课,提醒我们在享受和平生活的同时,更要时刻保持警觉,为守护我们的家园,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间谍有多强?又一名间谍在华落网,惊人细节披露!
    网络间谍活动的危害、特点与防治建议
    国家安全部门最近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暴露美国情报机构漏洞
    潜伏在中国高层的七大间谍,遍布军政界,其中一位破坏祖国统一?
    【网信普法】手把手教你如何反间谍,防策反
    中国有50万日本间谍?战争从来没有结束,已有15名日本间谍被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