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信息化何去何从——互联网教育终究回归教育本质

教育信息化何去何从

——互联网教育终究回归教育本质

聂欢

有人嘲讽,中国的教育两千多年来没有任何变化,没有任何进步,就算是孔子穿越到今天,上讲台拿着粉笔照样能讲课,而且还能比很多教授讲得好。先不管这句话的偏激和片面之处,仔细剖析,它倒也道出了两个关于教育很重要的方面。第一,教育的场景仍主要停留在教室内,两千多年来并未发生很大的改变。第二,教育的本质仍是人与人的交互影响,由教师站在讲台和学生坐在下面互动而完成。

一直以来,教育管理者、专家、学者、从业者等都在努力尝试,寻求新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优化教育活动中的环节,以期实现教育效率的最优化和教育公平的最大化。其中,信息技术一直作为一股重要的力量,从七八十年代就开始推行远程教育,到二十一世纪初大力发展精品课程,再到2012年搭建MOOCs,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从未停歇。换汤不换药,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线下课程被机械地搬到了线上,纸质的教学资源被简单地数字化和共享,教育公平得到了提升,可教育效率却还依靠于线下的实体课堂,依靠于老师和学生现场的互动。不过,到了今天宣告着要颠覆传统教育的互联网教育,我们似乎看到了教育信息化的未来。试图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对教育进行改造和颠覆,可行吗?先来看看互联网是如何改造和颠覆其他传统行业的。

淘宝天猫对传统商贸的颠覆,并不是简单的将线下集市搬到线上,而是解决了传统商贸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店租成本高、营销成本高、商家欺诈客户等问题,省去了中间商的很多环节,让商品交易得以更顺畅地进行。微信对运营商的颠覆,并不是电话语音服务的简单替代,而是解决了传统沟通的高话费问题,让沟通得以随时随地和几近无成本进行。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银行的颠覆,并不是将传统的理财服务搬到网络上,而是解决了银行低效率、普通人不会玩金融、玩金融限制多(比如满几年才能取出)等问题,让金融成为大众普惠金融,让人人都能简单方便地搞理财。

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解决了传统本身的问题,优化了传统本身,或者是让传统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而不是将传统简单地“互联网化”。回到教育这只传统巨头,现在的互联网教育是如何对传统教育进行改革的?腾讯课堂、淘宝同学、百度传课、91外教等,只能说是把线下的课堂搬到了线上,进行直播和录播,解决了时空问题;梯子网、一起作业网、习网等,只能说是提供了在线的教学管理平台和资源,供教师、学生和家长使用,解决了资源受限问题;乐词、百词斩、猿题库等,只能说是提供练习或做题的工具,解决了碎片化学习的问题;家长帮、家校通等,只能说是提供给家长和学校(或机构)进行关于孩子教育沟通的平台,解决了沟通的问题……这些互联网教育产品,确实解决了传统教育活动中的某些问题,但对教育本身却没有太多触及和改进,对学习者如何更好学习、教师如何教学、教学如何互动、互动如何呈现等涉及教育本质和认知层面的探索,少之又少。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在解决资源传播的时空问题上已经很成熟,未来,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教育进行大变革的,一定是解决教育本身问题和知识认知的模式,这种模式必然是回归并满足教育本质的,即:教育是人与人的交互影响。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有三个本质的特点第一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人具有极其复杂的情感和不稳定性,很多因素会影响到教育完成的效果,比如教师的个人魅力、学生的心情状态、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形式,等等。第二教育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人,不同人的个性和学习风格可能不一样,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学习一个知识;此外,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同龄同班的人知识水平不一样,需要使用不同的素材来学习一个知识。第三,教育是在教师与学生间不断交互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师与不同学生的交互形式可能是不一样的,这种交互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随时变化、随机应变的,并且受各种因素影响。可以发现,传统的教育面临着两大难题第一,师生的交互难以把控。第二,个性化教育难以实现。从教育三个本质特点和两大难题出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两项技术必将是互联网教育的未来。

人工智能研究人如何表现知识、学习知识和使用知识的智能,并且希望将这种智能嵌入计算机中,让计算机也能像人一样表现知识、学习知识和使用知识。教育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影响。首先,要实现人与学习材料的实时交互。以往的学习材料都是静态的文字和图片或单向的视频,而智能文档技术能让学习材料变得可交互,比如输入一篇文言文,文档就能够自动把其中的实词虚词翻译、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言语法等知识呈现,不需要再去一个个搜索;比如写作文时,增删的行为都能被记录下来以分析写作习惯;又比如理解抽象的函数时,能够通过调整参数实时看到函数图的变化;等等。再次,要实现人与计算机模拟的实时交互。计算机只有达到智能、能够模拟人的角色,才能承担好教师的角色,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与其进行交互,实时判断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反馈。通过这种与人相似的交互形式,让学习者与计算机充分互动,最终营造类似真实的、沉浸式的教学环境,学习的效果才能够得以保证。最后,要实现人与计算机自然的实时交互。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计算机具有人一样的情感和魅力,就如最近热映的电影《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Tars,具有可调节的幽默感,能理解人的感情,并且能根据局势做出最明智的决策,在理性和准确度上甚至超过人类。试想,如果某天有这样一个具有智能的计算机给你进行教学,你还会再担心学不会吗?

大数据技术是指借助数据挖掘等数据分析工具,对依靠信息技术积累下来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新的规律、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并基于云计算的支撑,互联网教育能够在未来实现真正的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个性的人,而非批量化生产的人;批量化生产的是产品,不能称作完整的人。传统的教育,甚至是公认比较发达的西方教育,都避免不了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的问题,要实现真正个性化教育只能通过11教学的形式,而高昂的成本使得11只能是少数人的特权。但是,互联网的应用,却提供了实现个性化教育的机会。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时,互联网可以采取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并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学习水平等数据,基于分析结果,可以给学习者推荐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路径,达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必将由那一群真正懂教育的人来掌舵,因为只有他们才明白教育活动中的问题、熟悉学习者的行为和需求。只有懂教育的人,采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利用互联网思维对教育进行改造,解决教育本身师生交互难以把控和个性化教育难以实现的问题,才能真正引领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实现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作者介绍:聂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5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幼教互联网创业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新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互联网+教育” 要素与功能研究
卢志文:未来学校的新思考 | 头条
八大预言描绘教育信息化未来
2015教育信息化的七大态势
重磅发布│2017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