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鼎立天下洛阳博物馆

鼎立天下洛阳博物馆

(2013-03-14 08:28:31)

   洛阳博物馆新馆位于洛南新区,地处洛阳城市中轴线上国家一级博物馆,北临风景如画的洛浦公园,南接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占地30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整个建筑外形如大鼎造型,颇具气势,寓意“鼎立天下”,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特色。


  洛阳博物馆新馆于2009年正式启用,新馆建筑由主楼和附楼组成。主楼两层为文物展厅,可展出文物1.5万件,一层设置中央大厅、基本陈列厅、机动展厅、互动展厅,二楼设置六个专题陈列厅;附楼三层,为文物库房、办公及学术研究场所。

馆内建筑设计

馆内建筑设计


  目前洛阳博物馆主要分为河洛文明展馆、古代石刻展馆、馆藏书画馆、洛阳珍宝展馆、洛唐陶俑馆、唐三彩展馆、宫廷文物展馆等。

  其中河洛文明展主要为分为基本陈列厅、史前部分展区、夏商、两汉分展区、南北朝(北魏)展区、隋唐基本陈列区等,距今1万年前后,河洛地区已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1世纪,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历时1500多年。


古菱齿象化石(距今3到5万前),1994年洛阳市涧西区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工地出土。


象牙化石(洛阳中州大渠出土)

    距今四千年前,洛阳已经开始成为华夏民族政治经济的中心。陈列展示了偃师二里头夏代都城和偃师商城出土的二十余件文物,其中展出的二里头出土的玉圭,玉璋,七孔玉刀,制作精美,形制巨大,是夏王朝权利的象征。


夏代玉璋(1974年洛阳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出土)

              

夏代蟾蜍(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出土)

     注:洛阳博物馆,在此文物标牌上出现的明显且低级的错误!标示牌上直接标注“蟾蜍”,二里头出土,难道二里头出土的是蟾蜍干尸?真够简洁的蟾蜍两字就完事了?什么材质的一概没有介绍,玉石?土陶?专业人士可以解答一下.


夏代铜爵(1975年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爵长流,尖尾,束腰,腹底椭圆形。有半圆形鋬,三足细长、外撇,腹部一侧有五枚横排乳钉。由于体型较高,加之流尾距离较长,因而产生一种舒畅、洒脱之感。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器之一。

西周叔牝铜方彝(1960年洛阳郊区小李村出土)

   盖作四面起坡屋顶状,脊有方形钮。通体满饰半浮雕兽面纹和凤鸟纹,有铭文3行12字:“叔牝赐贝于王姒,用作宝尊彝”。郭沫若认为“此器当为武王或成王时这器”。铭文中的“王姒”是“文王之妃太姒”,“叔牝当是文王之子,武王、周公之弟成叔武”。

               


商代兽面纹铜大口尊(1974年洛阳市偃师尸沟乡沟出土)

西周兽面纹铜方鼎(1977年洛阳北窑庞家沟西周墓出土)

   长方形,直腹、立耳、柱足,四面及腿上部均饰兽面纹,云雷纹衬底,突出王权的威严。纹样精细流畅,可谓西周青铜器精品。


春秋齐侯铜盂(1957年洛阳市中州大渠出土)


战国错金银铜鼎(1979年洛阳市西工区西小屯地下窖藏出土)
   盖、身合成扁圆球形。盖作拱顶,正中有带小圆环的铺首卧钮。附耳,三首蹄足。铜鼎全身饰错金银四瓣花、三角云纹和柿蒂纹。铜鼎器型小巧玲珑,纹饰对称和谐,是一件珍贵的青铜制品。

                 


西周“王妊”铜簋(1965年北窖机瓦厂出土)

    铜簋下腹及圈足的饕餮纹正中有扉棱,内底有铭文一行“王妊作(左上“白”左下“匕”右“殳”)”四字。“王妊”,是指周王妊姓的后妃,表明此铜簋即为周王后妃所作之器。)

                 


西周竖棱纹铜簋

               


战国蟠螭纹铜鼎(1983年洛阳市西工区出土)

战国三人足提链炉(1996年洛阳针织厂战国墓出土)

               

战国错金银玉带钩(六件)


青铜器多组

东汉彩绘陶女俑



东汉铜镜(多件)


东汉出行图壁画局部(洛阳东汉墓出土)


东汉两坡式陶作坊(洛阳黄河冶炼厂汽油库汉墓出土)
               

东汉彩绘陶制百花灯(洛阳汉墓出土)

               


东汉釉陶薰炉(2004年洛阳王城公园东汉墓出土)

               


东汉熹平石经(洛阳市汉魏故城南太学遗址出土)

               

东汉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曹魏正始二年开刻)。

    1922年出土于洛阳偃师太学村,国家一级文物。它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的教科书,是中国七部官刻儒家石经中唯一一部用三种字体书写的石经。洛阳博物馆保存的这块《正始石经》残碑,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残片之一,无论对研究经学还是战国古文字,都具有重要资料价值。




曹魏白玉杯(1956年洛阳市涧西区曹魏正始八年墓出土)

   这件白玉杯称得上是该时代难得的玉器珍品,由和田玉材雕琢而成,玉质温润洁白。通体光素无纹,曲线流畅优美。三国时代推崇简朴的生活风尚,玉器也简朴自然,这件玉杯正是这一风格的写照。


西晋铜瑬金兽(2004年洛阳涧河东岸西晋墓出土)

北魏彩绘仪仗陶俑群(1965年洛阳老城盘龙塚村北魏墓出土)


北魏杨机墓车马出行仪仗俑群(2005年洛阳博物馆收藏)


北魏永宁寺佛像(面部)

唐代神龙元年造像碑(洛阳市偃师寇店乡出土)


唐代长柄焚香铜炉(洛阳龙门唐代神会墓出土)


唐代漆衣黑陶钵


唐三彩镇墓兽


唐三彩镇墓兽

               


唐代三彩灯(1987年洛阳吉利区出土)
     唐三彩灯,由座、柄、盘、盏四部分组成。其底座为圆形覆盆式,外壁贴宝相花和力士;柄为圆柱状,上下饰小圆圈纹与凸弦纹;盘浅腹,平底,盘中有仰莲,其上置盏。它颀长挺拔,造型周正规矩,装饰丰富绚丽,不用加油点燃,已是光彩四射。

                  

清代鎏金铜观音
   观音面相方圆,衣纹流畅,装饰自然。右手置右膝上,左手置于身旁,姿态优美,神态悠然。为汉代风格造像。观世菩萨揖亦称观音,是中国佛教崇奉的四大菩萨之一。
  这尊观音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反映观观音在普陀洛伽山讲经说法的姿态。

                  

清银鎏金宗喀巴像
    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出生于宗喀地方(今青海省湟中县),人称“宗喀巴”,意即“宗喀地方的人”。他是伟大的佛教思想家,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祖师。塑像面廓柔和,肩背浑圆,衣纹简洁,金属色彩鲜亮,体现出清廷作品的特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周一馆——洛阳博物馆(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欢迎分享、关注)
洛阳文物记要
两晋南北朝女子的发式与发饰
洛阳博物馆 文物精品展之一
端午游学丨洛阳—巩义,览尽魏晋风流,忆京洛繁华梦(6月15日—6月18日)
洛阳风景名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