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定律

13刚柔定律————人要懂得“拿得起,放得下”,既要懂得知难而上,也要学会适时放弃。执着,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太过执着的话,也往往失之于“偏执”。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过犹不及”,意思是说如果把一件事做得太过的话,还不如不做。刚柔定律即是提示我们要懂得变通二字。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而且也只有人这种动物能自己给自己加码、增负。“世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人世的许多痛苦都源于人自身的不觉悟,虽然有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我们的忙乱和压力,更多的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学生“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了。我们自己也需要给自己减负,知道什么事应该拿起来的,另外的那些则应该是放下的。在回答人生问卷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执着是一种坚持,偏执也是一种坚持。不同的是,一个有意义,一个无意义。有时,执着与偏执之间的差别并不是那么明显,其间分寸的掌握要靠个人审时度势了。人的一生有很长的路要走,学会“放下”,正是在漫长的人生中“抓大放小”的诀窍。其实,放下是为了更好的进取,退却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当你放下小利,舍弃虚荣,淡泊名利,勇敢面对的时候,你将以更加成熟和坚强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当然,只是在“放下”的同时还须付出加倍的努力,这样,预期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14皮革马利翁效应————赞美和信任往往具有一种能量,使被期待者达到你所期望的状态。当一个人获得他人的赞美,这种社会会支持、增强了他的自我价值,使他变得更加自信,而为了不让对方失望,他也会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力达到对方的期望,从而将这种社会支持连续下去。

 该效应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通常所说的“好孩子多是夸出来的”,就是对这一心理定律的通俗解释。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因此不要再对孩子吝惜赞美和夸奖了。你的褒扬和期待,不仅会给孩子送去阳光,更可能催生一粒努力向学的种子。当然,首先你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否则,也就无所谓言行了。其次,表扬的时候要真诚,要用自己的言语和实际行动让孩子相信你真的对他有所期待,并认为这期待一定可以实现。

 赞美和期待往往比批评和咒骂更能使对象照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批评、咒骂往往是外在的、强迫式的,而赞美和期待则是着力于引起对象自身对于某件事的兴趣,变“好知者”为“乐知者”,变被动为主动。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但是我们常常以简单、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一切人,不免失之于简单、粗暴。“天生我才必有用”既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自信,而是我们去看待他人时应有的视角,换一个视角,换一种方式,发现别人的优点、特长,并且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和期待:给自己一个期待,也给别人一个期待。

15逆反心理————人们为了维护自身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故意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一心理状态在青少年中表现的比较明显。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都有自主的需要,一旦别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做了决定,并强加于身时,我们因为自己“主权被侵犯,就会自觉地产生心理上的对抗,不但排斥别人强迫的选择,同时对于自己被迫失去的东西更加喜欢。心理学家还发现,越是难以获得的事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就重要价值也就越高,当人们喜欢的自由遭到限制时,内心会非常郁闷,而从事被禁止的行为能够冲淡这种不愉快,因此才会发生诸多逆反心理。越是禁止我们做的事情,我们越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进去。

 其实,“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心理状态,它使人不是在经过审慎地思考,估量后做出某些决定,而仅仅以对方的言行为靶子,简单地“对着干”,“反其道而行之”,其结果往往是既不利人,也不利己的。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对这种心理加以堤防,克服,不要意气用事,而尽量从事情本身出发做出判断。

 在商业,交际等领域巧妙运用这一规律则往往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在平时逛街的时候,不难发现某些店家门口张贴某某新品即将售完的通告,有些人就是被这个通告吸引到店里的,商家所运用的正是购物者这一“逆反心理”。

16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酸葡萄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人为了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往往会给自己不合理的行为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现实,甜柠檬心理与酸葡萄心态相反,指的是人们对于得到的东西,尽管不喜欢或不满意,也坚持认为是好的,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合起来就是:放弃得不到的,珍惜目前拥有的。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保护的心理状态,它们帮助个体避免焦虑感、挫折感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当你注意到前方是失败或挫折的时候,你会以什么样理由替自己开脱呢?事实上,除了少数人会主动承担失败和错误外,多数的人会为了将自己的行为正常化,而找各种理由借口保护自己不被伤害.

  世界往往因为我们看见它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多少个看待世界的角度,就有多少个世界,所以无论遇到好事、坏事,我们都要努力看到自己幸运的方面,得到的方面,而不是沉湎于自己的不幸和所失,努力想到“庆幸”感到“感谢”,而不是怨天尤人。这样有利于我们尽快走出坏情绪的泥潭,为看到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做好准备。

 真实不管是对于未得之物的“酸葡萄心理”,还是对既得之物的“甜柠檬心理”,不管是为自己狡辩还是真的认识上出了问题,人们之所以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合理化是保持自己精神健全的必要思考方式。滚滚红尘中,每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挫折总在所难免,及时地自我解嘲、疏导,能够帮助人们排解不良情绪,以健康、乐观的心态迎接以后的生活,就像那只狐狸一样,面对注定够不到的葡萄,要它怎么办呢?自我安慰一番,总好过于事无补的怒火中烧。

17心理摆效应————人的情绪不仅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较大的波动,而且也会在长期内出现有高潮到低潮的周期性变化。在外界刺激下,人们常常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每一种情绪都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转化。比如,假如你现在情绪高昂,可能在接下来的某一时候,你会因为某种突如其来的外界刺激很快感到无比沮丧,反之亦然。

 大起大落的情绪不仅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伤害,还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情绪化地处理问题。虽然可以逞一时之快,却不能实际地解决问题,还常常把事情弄得更糟。有心理学家研究出人的情绪以28天为周期发生从高潮临界到低潮的循环变化,在情绪高潮期内,我们会感觉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能够心平气和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情绪低潮期内,我们的情绪极度低落,思维反应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致,严重时还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情绪会像钟摆一样,发生周期性的波动,那么如果沃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周期,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些调整,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记录,确定自己情绪变化的周期,以便提前预测自己的情绪变化,避免情绪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在被坏情绪纠缠的时候,也要懂得倾诉与自我调节、安慰。

 了解“心理摆效应”,主要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不良情绪的由来,从而加以预防和消减,既然情绪存在周期性的波动,那么,“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坏情绪的尽头也许正有好心情向你问好!

 在遭遇坏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来调整情绪,因为很多情绪的好坏来源于我们对事情的不同看法,当你开头兴奋地时候,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当你的情绪低落的时候,换一个角度思考,你会发现无论得失都是一笔财富,只是各自的作用有所不同,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那些“好风景”。

18墨菲定律————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那么必定会有人做出这种选择;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那么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大量损失。

 墨菲定律其实是一个与概率学相关的定律。也就是说,无论犯错的几率多么小,它们都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犯错似乎是一种必然,不论科技多么发达,事故都会发生;即便安全系数高达99﹒9%,可仍有0﹒1%出错的可能,所以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做事情应该尽可能想得周全一些。如果坏事情真的发生,就应该勇敢面对,关键在于总结犯下的错误避免以后再犯。

 其实重要的还是心态问题,既然无论多么小心,犯错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那么偶尔犯错也是在情理之中,不必苛求自责,也不必苛责别人,而把它当做“题中应有之义”,然后,重要的是好好总结此次失败的教训,使以后犯错的几率更低一些。

 因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所以,我们对别人理应更加宽容。对自己也不必太过苛责,因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所以我们不必迷信前人权威,从容敢于怀疑、否定、创新。因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尽量少犯错直至不犯错,从而使我们更加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

 所以墨菲定律本身无所谓好坏,它只是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充分认识,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便不利为有利。

19寂寞空虚定律————寂寞在本质上是一种期待形式的失落。它总是与向改变条件并得到积极活动可能性的愿望有联系,从心理学上看,当没有外界刺激进入经过休息的电脑皮层,而皮质上同时又有决定期待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产生寂寞感。空虚寂寞的人,往往想排解这种情绪而不知如何排解,结果百无聊赖,空洞洞地熬着似乎漫长无边的时间,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寂寞空虚感也越来越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

 聊天时人们打发无聊的常用方法,可它往往顶得住一时,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甚至在聊天时,我们已经感到厌倦和无味了。身处人群之中,也不能消除寂寞反而使人们更能觉出寂寞的存在,在这种时候,人们往往可以充分认识到时间的“相对性”,以往觉得白驹过隙的时间,此时觉得是多么漫长。如果人生中全是这样的日子,人们会不会骨气更多的勇气去迎接挑战?毕竟波澜起伏强过死水无澜。

 一个人的寂寞空虚感是与他内心的丰富性成反比,一个人的内心越丰富,他感到寂寞空虚的几率越小;反之,则常常会被这种情绪困扰。我们每个人都注定是“孤独的行者”,这辈子能够自始自终陪伴我们的,似乎只有我们自己和我们自己的影子作为“附赠”。寂寞也往往与我们同行,所以,有人这样定义“人”的概念——人是离不开人的人。

 看那个徐寂寞与朋友的多寡关系不大,在抵挡寂寞的问题上,一个人能够帮你的,一群人未必可以做到。

 耐得住寂寞是一门人生必修课,真正及格的人却很少,有太多的东西都必须有自己独立完成,其实只要是人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欲望,也都会寂寞。很多时候寂寞只是一个多寡的问题,而非有无,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多读写书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结交好友等都是一些不错的“疗法”。

20好心情乐助人定律————毋庸置疑,心情对于一个人的言行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是,在心情好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更容易帮助他人,当我们微笑的时候,我们也愿意将这微笑传递给他人,情绪好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变得勤快了。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反过来,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也更容易获得好心情,这倒不是因为别人的感激,而是因为“帮助别人”会带来一种自我肯定,对自己的“善”的肯定,从而使得自己对自己满意。

 认识一种情绪化的动物,而人的心情往往通过彼此的言行相互传染。坏情绪如此,好心情也如此,所以,当一个人似乎没来由地跟你过不去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他可能在你之前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你不过是正好“撞在枪口上”,成了他宣泄坏情绪的出口,争吵无益,只会火上浇油,明智的做法是你完全可以避其锋芒,换个时间再来。

 如果你想别人对你笑脸相迎,那么你也应该先以笑脸示人,在好心情的帮助下,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会变得更加轻松,自然,办事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既然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乐于助人,那么如果求人办事的话,最好也选择这样的时机,应为着时候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与“好心情乐助人定律”相反,但一个人心情差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做出否定性的决定,这则是我们需要尽量规避的,俗话说“不打馋的,不打懒的,单打不带眼的”我们不要做“火上浇油”的事情,趋利避害,相对而动才是“王道”。

 人很复杂,有时候完全按“道理”讲,似乎并不能解释和解决所有的问题,一个我们不知情的小事就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而一个人情绪的波折则可能影响一件事的成败,这么说颇有点像“蝴蝶效应”了,事实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不能太单一,在社会中行走“世事”,“人情”都是要懂得一些的。

21首因效应————当人们第一次与陌生人见面时所获得的初次印象。第一印象对于后续的了解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后来获得的信息的理解,常常依据第一印象完成,如果第一印象形成肯定的心理定势,人们在后来的理解中多偏向于发掘对方美好的特征,反之亦然。

 常常在劝诫他人或被劝中,我们能听到“不要以貌取人”的声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不管你是否愿意,在第一次相处中你的服饰、发型、声调、语言等都给别人留下了第一印象,而这都深深影响着此后工作中的升迁,商业往来的交易,人际关系中的交往。

 如果我们对某人某物有了第一印象,想要改变并不容易,即便后来的印象与第一印象不同。我们也常常会屈从于最初的印象。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大部分是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穿衣打扮、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作为评定对象,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内在素质,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单凭第一印象难免会对人造成妄断,也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人是复杂的,对于一个人的全面认识,正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说的那样,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过,现实中我们常常因为第一印象造成的错误认识,不再给对方机会,因而失去真正认识的机会。

 从首因效应中,我们知道人们对于最初获得信息的印象难以改变,甚至会左右后期的信息与理解,因此,在日常与他人的初次交往中,一定要注意在仪表风度、言辞举止上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如果能够把握这一点,一定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创造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其实,一个人是否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经历也深深影响着首因效应,人生阅历越丰富,便越能将首因效应产生的作用控制在最低的限度,毕竟,首因效应只是人们处于非理智状态下做出的认识,这种认识会随着此后进一步的交往得到修正或完善,因此,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首因效应的方式,在理解层面上看清它,以降低其对生活的消极影响。

22近因效应————当受到多种刺激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最后一次出现的刺激。我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常常用某恩最新最近一次的印象来代替之前对他形成的评价,形成一种带有个性偏见的“背后印象”。

  由于人们交往的时候,容易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交流,如果因为与朋友之间太熟悉,而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只需一次的出格行为就有可能毁掉多年经营起来的友谊,当然,想要与朋友之间一直保持融洽的关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说出的不经过大脑的话,常常会给对方造成严重的伤害,即便后来两人冰释前嫌,那些话语的杀伤力依然存在,最好的办法是先不管谁对谁错,退出争吵,等到心平气和时,再与对方促膝而谈,倾听对方的真实想法,避免因为一次的冲动毁了多年的感情。

 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最后一句往往会成为整段话的感情奠基。不同的语序可能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也是近因效应的一个代表。

 近因效应告诉我们,最近的印象很重要,从中我们能够得到两点启示:一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不能单被一件事或对方暂时的行为所迷惑,而要运用全面的思考方式,结合对方之前和最近的行为作出公正的判断。二是注意时刻保持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印象,如果因为失误进行了错误的判断,那么在此后一定要安慰对方几句。这也能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简短而言就是“怒责之后,莫忘安慰”

23刻板效应————人们常常用刺印在自己头脑上关于他人或者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来评价他人的心理现象。我们常常习惯将人进行机械的分类,把某个具体的人或者特征当做某类人的典型代表,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正确判断。

 刻板效应之所以产生,主要是我们在人际交往或者对于事物的认识过程中,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历进行深入的探究,如果只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人员交流或者听信他人对事物的看法,那么就难免会让我们的认识由部分推知全部,从我们所接触并能理解的部分,去推知整个群体的特征。

 人们常常根据自己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效应,还会根据一些不真实的资料对未曾接触过的群体人产生刻板效应。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刻板效应的积极作用在于能够快速帮助我们通过人、事对象所属的群体特征了解他,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我们的认识过程。但是,刻板效应更多地带来的是消极作用,它夸大了群体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产生了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有两点办法可以避免刻板效应产生的负面影响:一是对于道听途说的消息要经过考量后再去相信。二是深入到群体中,通过与成员的广泛接触检验自己对其的认知,并克服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获得正确的认识。

24示弱定律————在人际交往中,放低自己位置,降低姿态,在他人面前谦虚谨慎的一种态度。通过自觉地展示自己的弱势一面,从而使对方放松绷紧的神经,创造一种轻松地交流氛围。示弱作为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人生智慧和安全之道。

 生活中,我们的朋友告诉我们要坚强,沃恩的父母告诉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似乎要向成功,获得幸福,我们就必须义无反顾地与他人一决高下,努力将那个“第一”的名号夺过来,是否每个人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获得胜利,都要给人一种强者的姿态?其实不然,在适当的时候,示弱却更能让人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人际交往的关系处理中,也需要放低姿态的谋略,示弱能够化解冲突,示弱也可以赢得人的喜爱,示弱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提倡示弱并非事事示弱。当人们在面对人生挫折、磨难,面对生活的邪恶,面对真理遭到践踏时,就必须拿出“亮剑”精神,毫不退缩,恰当其时地示弱并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审时度势后的理智、忍让。示弱更不是倒下,而是为了能够更坚定地站立。

 “示弱”是一种处世智慧,在方式方法上一定要注意选择高地位的人,在面对低地位的人时,不妨有意将自己经验有限、知识能力不足等弱点展现,以弱者的姿态行事,成功者不妨多谈谈自己失败的经历,拉近与他人间的距离,而有一技之长者,也可承认自己在其他领域的不足……真正甘心“示弱”之人能够使自己变得更加谦虚,从而强者更强,而且也可以使身边的人从中获得安慰,并心平气和地向其学习,二者的关系也会由此更为融洽。

25刺猬法则————两只刺猬因为寒冷的冬季而拥抱在一起相互取暖,但是由于他们的身上都长满了刺儿,抱在一起会刺痛对方,于是他们就分开了一段时间,但是这样的话又冷得难受,所以他们又抱在了一起,就这样折腾了几次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位置,既能取暖还不会刺痛对方,这就是刺猬法则,强调的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它就像一个个的气泡一样把人和人间分割出一定的领域,一旦这个领域遭到侵犯,人们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愤怒地进行反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成四种,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的双边关系,如果两个亲密无间,那么他的近范围在015米之内,远范围在015044米之间,在此距离内,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肢体接触来体现这种关系,如果二人是朋友和熟人,则应该保持一种稍有分寸的距离,非常熟悉的朋友的范围在046076米之间,而076122米的距离则适用于所有的朋友和熟人。社会关系体现的是社会或礼仪上的正式关系,因此距离稍远。同事之间或者聚会时认识的朋友应保持在1221米之间;企业领导人之间、招聘面试等更正式的关系则应该保持在21-3.7米之间;最后一种属于公众距离,适用于演说者和听众间的距离,范围适用于3.7-76米甚至更远。

 除了由社会关系确定人与人间的距离外,社会地位、性格、文化背景灯的差异性也对此有着重要影响,当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选择最佳距离,以能够更好地交流。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学会尊重对方的隐私,不管多么亲密的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过多地打听别人隐私,很容易会失去两人的亲密距离;其次,具有一颗包容的心,两个人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现对方的一些缺点,如果没有包容的心。这种亲密的关系迟早走向崩溃的边缘;最后,我们要善于运用距离效应,一方面培养自己一一定距离看人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至于让他人完全看透自己。

26阿伦森效应————在对他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给予肯定和奖励就能博得人们的开心,也并非一味地施与否定和惩罚就能让人带有罪恶感。事实上,人们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方法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先肯定后否定则会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心理学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欲扬先抑的心理规律称为“欲扬先抑”定律。

 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奖励和赞扬的不断增加,而反感正面激励的不断减少?原因主要在于这种递减会让人产生一定的挫折感,对于小挫折我们大都能平静接受,但是褒奖的逐渐递减或者变为责罚会让这种挫折感增大,也就不被大部分接受了,挫折感的递增会让人不悦,并且可能由此变得自卑、失落、死气沉沉,不过若能先扬后抑—先当头一棒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再对他的一些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就会使对方从这种不悦中走出,面对希望,奋起直追。

 既然人们都受到阿伦森效应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学会褒贬,避免因为顺序的不同,给他人造成不悦的感受,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刚步入职场时,用“潜龙勿用”代替“飞龙在天”,尽量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引起他人对自己的赞扬出现的逆转,如果我们希望对方能够肯定自己的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他们的心理预期。

 阿伦森效应提醒我们,如果在生活中面对一些不良行为可以采用奖励递减的方法来消除它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一些要巩固和加强的行为,我们可以利用奖励递增的方式进行强化。

27改宗效应————指“反对者”比“好好先生”更能得到人的认可,因为在讨论中,如果能使一个“反对者”同意大家的意见,将会使这个讨论更有意义。“好好先生”则将会给人一种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能力,只会随声附和的坏印象,而那些敢于直接开展批评的“改宗者”,之所以会受到人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给人一种富有智慧的印象。

 我们都有成功欲,经历艰辛的征战获取的果实远比“不战而胜”更能激起人的成就感,我们希望能够劝说那个反对我们的人改变原有的观点,一旦这种想象成为事实,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强大,征服后的成就感会将我们团团包围,最后我们会迷恋上这种感觉,而开始重视那个反对者,这就是为何说“不”的人比经常说“是”的人更能找人喜欢的原因。“好好先生”给不了他人挑战后的成就感,而敢于坚持自己观点、有独立想法的人最终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生活和工作中,“好好先生”不乏其人,他们的通病是对所有的事情都说好,而不提批评意见,对所有人的提议都赞成而不反对,有人认为如果不断档“好好先生”就会影响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团结,不利于感情的培养,殊不知在表面上看来“好好先生”保持了一团和气的氛围,但是实际上却有可能造成工作上的失职,丧失了做人的原则,矛盾是存在于时时处处的,人际交往中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意见是在正常不过了。我们应该摒弃这种爱恨不分明的风气,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如果真想增加自己的受欢迎度,就不能一味地扮演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角色,这是“改宗效应”给我们解释的做人的道理。

28海格力斯效应————在一对一的人际交往中所存在的冤冤相报,致使他们之间仇恨越来越深的心理效应。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仇恨袋”,大至人生挫折,小至纠纷矛盾,如果因为矛盾,一方面想要报复对方,可能会加深对方的仇恨,换来更严重的报复行为,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仇恨使人陷入了无休止的烦恼之中,错过了人生旅途的好风景,再无进步,聪明的人懂得用宽容去遗忘,时刻想着心中的理想和目标,不让仇恨挡住自己前行的路途。

 宽容是化解仇恨的最好方法,宽恕了别人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必须宽恕,你不可以评判他人,如果我们不宽恕,我们将一直在战争中,我们不想在战争中。所以我们要选择宽恕,如果我们受到伤害,我们的亲人受到伤害,我们能做到宽恕,但不去遗忘,我们应选择用积极地态度来面对。

 仇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同样会受到伤害,如果心中装着仇恨,人生就会在痛苦和不幸中度过,轻则自我折磨,重则有可能导致对方疯狂的报复行为,唯有放下仇恨选择宽容,心中才会豁然开朗。宽容是消除怨恨和愤怒的良药,忘记了仇恨才能提高自己。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的仇人,有可能出于误会并非真正的仇人;对方即使是仇人,如果真心道歉的话,你若能以礼相待或许就会化“仇”为“爱”,因为,恨能挑起事端,而爱能征服一切!

29身体定律————身体语言指的是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面部表情、姿势与触摸等。在人际沟通中,身体语言有着口头语言无所替代的作用,由于身体语言多数是人下意识的动作,无法进行伪装,因此在无声中传递的效果往往比口头语言更强烈,有其他交流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真实性。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无意识地从别人的肢体语言中了解他人的心声,一个细微的小动作,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微小身体语言具有很大的魔力,是否能掌握这些微妙的身体语言,决定着在人际交往中是掌控别人还是被他人所掌控。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一个人的眼神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如果在交谈中,对方出现杏眼圆睁,瞳孔放大的状态时,表示对方对所接收的信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正处于兴奋状态;如果瞳孔缩小的话,就表明对方对谈论的话题不敢兴趣,情绪低落;如果对方的眼神迷离,他很可能在撒谎,因此敢正视你。

 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离大脑距离越远的地方可信度就越强,脚因为离大脑最远,所以它所反映出的信息真实性较高。脚步的轻重、缓急以及走路的姿态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情,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在无意中将人的心理指向泄露出来。比如,如果有人在谈话时翘起二郎脚,表示他对你的谈话有敌意、不赞同;但如果换成女性,所表示的意思就又不一样了,说明她对自己的容貌和能力都非常有自信。人在站立的时候,脚尖常常朝向自己所追求的事物,不过这时候自己是浑然不知的。

 除此之外,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还有其他的身体语言。比如,对方谈话时如果频繁地在摸自己的鼻子,说明他在撒谎;如果对方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表示他对于你怀有戒备心理;如果谈话时,对方坐立的身子向前倾,站立时昂首挺胸,则表示他对自己特别自信;如果他坐立不安,不停地摆弄衣襟,表明他内心紧张惊恐。

 在一些社交场合如果懂得使用肢体语言,能够加强口头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帮助对方快速地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我们在交往中国如果能够使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保持一致,对于我们的沟通会更为顺畅;同样,与口头语言自相矛盾的肢体语言则会妨碍我们的交流。比如,微笑着跟人寒暄肯定比黑着脸跟人打招呼真诚。其它,在日常交往中每个人都有心口不一的时候,我们在观察他人身体与语言是否协调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这样才能够在交际中赢得对方的信任。

30留面子效应————人际交往中,当我们在向别人提出自己的真正要求之前,可以先提出一个更大的要求,等到遭受对方拒绝后,再提出自己的真正要求,这样别人答应自己要求的可能性就会比较高。

 如果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运用“留面子效应”,还能在出现特殊情况时消除对方的不良情绪。比如,当你和朋友约好晚上八点见面,结果因为某事情或者堵车等原因,耽误了些时间,你赶紧给朋友打电话道歉并告诉他可能一个小时才能出现在约见的地点,朋友尽管生气但是念及不是有意地也只能眼巴巴地在原地等候,可设想到15分钟后,你就急冲冲地跑了过来,朋友之前的怒气全被现在的惊喜所取代,也就不会怪罪你迟到的事了。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留面子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内疚感,也就是说当人们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会因为自己未能帮助他人,辜负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而产生内疚的心理,这时候如果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时,人们为了恢复自己乐于助人的良好形象,同时也为了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常常会很乐意接受。

 “留面子效应”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何人利用它做何事。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善加利用,对于人们之间沟通和交流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为了一己私利,轻易利用他人的心理,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留面子效应”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效应,他的发生跟两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以及所提要求的合理程度等有重要关系。假如双方同时陌生人,在他人对你既无责任又无义务的情况下,却要求对方做些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这时候就算再怎么利用“先大后小”的要求也是没有作用的。

31约哈里窗户效应————人们之间交往的成败与否,人际关系是否能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自我暴露区域的大小。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理都存在4个区域:自己理解别人也知道的“开发区域”,别人了解自己却不了解的“盲目区域”,只有自己了解并未告知他人的“秘密区域”,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的“未知区域”。

 人际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互间“自我暴露”的程度,人与人的交往是个互动的过程,你对别人开放的区域越大,获得他人的开放区域也就越大,我们都喜欢和一些真诚的人交流,如果对方坦言自己的缺点,我们反而会因为他的坦率心里更为踏实,俗话说“忍心隔肚皮”,人与人之间总是会存在戒备心理和一些隔阂,自我暴露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些隔阂,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们能够相互理解,更好地相处。

 我们都希望能够与身边的同事、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有时候尽管自己做了很多努力,二人的关系仍是不尽人意,比如有的人自我感觉社交能力很强,他可以同别人天南海北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娱乐八卦。每个话题都能引来他人饶有兴趣地参与,但是谈话中他从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的情况下有再多的交流也未必能拉近两个人的关系;相反有的人尽管不善言辞,但是每次谈话中能适当地表露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当自己与对方的喜好、价值观一致的时候,更能拉近两人间的距离,所谓的莫逆之交,一见如故者,也多是能开诚布公的交心者。

 虽然自我暴露能够成为人际交往中的“敲门砖”,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我暴露越多越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不愿为他人所知的秘密,如果过早地暴露,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惊恐和怀疑,甚至自我防卫措施,赌坊可能会想:我也是否应该拿些自己的秘密作为交换呢?这反而会拉远两人的关系。人际交往中一定掌握自我暴露的技巧和分寸,如果过度地暴露自己也会产生副作用。一个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向对方说一些自己的隐私,而不管对方的兴趣会给他人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印象,招人反感,因此自我暴露必须用一种缓慢、温和的程度使对方都不会感到惊讶,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同对方的关系,对方的反应等因素。

32角色置换定律————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更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以对方的心境来思考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既能给对方留下好感,又能使他们感到被尊重,从而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和沟通。

 我们长期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猜测别人的行为,判断事物的对错。由于环境和角色的不同,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并不相同,如果能换位思考下,或许就能理解甚至认同别人的观点。在与陌生人的交流中,我们常常因为天生的戒备心理不可避免地与对方产生冲突,当矛盾发生的时候,不妨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或许解决的办法就会产生。

 真正的角色置换实际上是一种理解、宽容。站在对方的立场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喜怒哀乐,如果能够换一个角度,替别人着想,生活中很多矛盾和摩擦、误会与猜忌都能瞬间消融。领导置换角色能理解下属的冲动,宽容他人;老师置换角色能明白什么样的老师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在教学上有所改进;医生换位思考就能体会到病人及家属的焦虑和痛苦;媳妇儿换位思考就会理解婆婆养育孩子的不易,从而更多份儿感激和尊重……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牢骚和怨言,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许多想不通觉得不尽人意的事情往往会豁然开朗。

 如果两个人之间产生了矛盾的纷争,仍旧按着自己的角度思考,不但容易使矛盾激化,特殊情况还可能引起过激的行为。角色置换本来就是个很简单的道理,生活需要它,这既是他人应该坚守的原则,也应该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多一份理解,别人也就多一份轻松,少一份刻薄,别人就多一份宽容。角色置换会让我们发现,生活原本可以更加和谐,世界原本可以更加美丽。

33互惠原则————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互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这种交换就称为人际交往的互惠原则。人们受到他人恩惠后经常会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自己所做的付出,即对你的行为孕育着同样的行为,付出友善得到的是友善。简单而言,互惠原则就是指知恩图报,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

 盲人打灯笼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这就体现了互惠原则。生活中我们帮助了别人,其实也就帮助了自己,因为当你给予他人帮助的时候,对方在感受温暖的时候心中也会有负债感,并且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通过相同的方式或者其他途径还这份人情。

 “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可以说是互惠原则的本质。我们总是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踩跷跷板,要想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保持相互交互的平衡。

 古语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在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当对方有求于自己的时候,常会表现得心生情愿,这是因为当你把平时的关心和帮助日渐汇聚到他人身上时,于对方而言,常常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当别人感到亏欠而想回报你的时候,那份热情你想推都推不掉,反之,当你与对方没有友情,却又想索取对方所珍惜的东西时,对方很难拱手相让,所以,如果想有效地影响他人,就得学会适当地让人心里储存亏欠。

 另外,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很多时候还会产生“水涨船高”的作用,身边的朋友、同事就好比一滴滴的水,当他们在得到你的帮助后变得越来越强的时候,你这只船自然也会随之越涨越高,即便在你以后生活或事业的发展中,他们起不到帮助的作用,但最起码不会成为“绊脚石”,学会多关心别人,麻烦就会少一点。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应用互惠原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与朋友礼尚往来之前的重点是真正看清楚你的朋友。孔子曾说“益者有三友,友直,友清,友多温”如果能交上这样的朋友,形成礼尚往来的互惠原则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反之,则不能因为朋友的“恩惠”而受其影响。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因为接受别人小恩小惠而得不偿失的例子。另外,互惠原则是建立在长期交往的基础之上,若是在需要朋友协助时,再进行互惠原则,不见给人留下自己太势利的印象。原本意见和睦友好事件也会因此变成利益的交换,反而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平时,人们在交往中就应该多注意联络和沟通感情,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时,基于长期信任的友情,朋友从才会主动提出帮助。

34多看效应————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如果你能够仔细观察变回发现:那些颇有人缘的人,在人际交往中非常善于制造两人接触的机会,通过提高彼此的熟悉度来增加吸引力。

 如果你想增加人际吸引能力,就要时常提高下自己“露脸度”,这的确是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于刚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在寝室间多走动下,借点水,聊个天,看个电影,不知不觉中就会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对于职场人士而言,一味地埋头苦干是不可取的行为,在认真工作的同时,还要善于与同事交流,通过一起吃午饭,偶尔买个小礼物等方式拉近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为自己的职业道路铺就良好的群众基础;而对于朋友之间的交际而言,QQMSN、短信等很多方式都可以保持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不过“露脸度”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吃饭时只需礼貌招呼就可,电梯里也只需寒暄一个便成,如果这两种情况非拽住别人不停地交流,反倒会引起反感,类似的还有很多。会议上的相视一笑,重要场合的精彩演说等等,最简单的就是只要你行走在大街上时,把头抬起来就是一次重要的“露脸”。

 虽然人前常走动能够增加双方的吸引力,但是“多看效应”也并非万能钥匙,要想“多看效”应真正发挥作用,“首因效应”一定要好,否则第一眼时,对方便对你的言行举止颇有微词。第一印象很差,见面越多就越会心生厌恶,这提醒我们在利用“多看效应”之前,一定要重视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第一次亮相,这样“首因效应”和“多看效应”相结合,必会能够给自己的人际交往上开辟一条通畅的道路。

35蘑菇定律————指初出茅庐的新人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仔培养期时一样,见不到阳光,有时甚至还要被浇上大粪,一直无端地接受各种批评、指责,时不时地背上黑锅代人受过,还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如同蘑菇的生长,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在多次冷落后更加接近现实,更加实际地看问题。

 对年轻人来说,一段“冷落”的经历就像破茧成蝶前必须经历的一步,这样虽说多少包含着一些偏激和绝对化,却蕴含着不乏深刻的思想,当美好的愿望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落差时,要尽快认识到自己对工作态度的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主动去适应环境,发挥iuziji的优势,使自己得以重视。

 古人说得好:“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真正要成就一番事业必将遭遇许多的坎坷与波折,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毕业于名牌大学,向来以“天之骄子”自居的学生,言行之间满是桀骜不驯,这些人大多时候都趾高气昂,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置若罔闻,他们都忽视了“人无完人”的道理,也忽视了自己最需要面对的弱点——经验不足,所以,大学生必须从最基础做起,也需要足够的勇气正视在工作中所犯得错误。

 其实,只要能正确面对和对待犯错后,不断地改错,会让我们得到逐步的提升,直至走的更高、更远。可现在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生似乎被宠坏了,他们没有那样广阔的胸襟,拒绝接受别人的批评甚至是帮助他们受不得“委屈”,不甘心做一颗蘑菇,又在现实面前无所适从。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蘑菇的萌发过程,都需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在做事时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会尊重并适时汲取对自己成功有利的意见,因为一些话语的伤害程度远比直接揍人一顿更让人“疼痛”,有一段“蘑菇”的经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事业中很多机会都是在单调的工作实践中挣得的,如果你一开始就不想从事单调的工作,那永远也不会得到提升的机会!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保持低调是做人的另一种智慧,“蘑菇定律”教会我们的是:要懂得忍受起步时的屈辱,即便在步入了前往成功的正轨,依然需要保持低调,俗话说“枪打出头鸟”;锋芒毕露其实是一种幼稚的行为,真正的高人是不会随便显示自己的实力,古人认为君子要聪明不外露、才华不逞,就是这个道理。

 “蘑菇”要学会努力融入陌生的工作团队,主动去适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并从团体中尽可能获得多的营养和支持,赢得众人的敬重和帮助,以尽快地钻出地面;此外,要处处留心,学会观察,在适当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专长,主动与部门和公司领导沟通,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个善于做事,且对公司和领导忠实的员工。

 在被看成“蘑菇”时,无需一味地强调自己是“灵芝”,利用环境尽快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真的变成了“蘑菇堆”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时,自然会得到应有的认可。

36洛克定律————当目标既是未来指向的,又是富有挑战性的时候,它是最有效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不能急于求成,想着一步登天,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总的高目标,但一定要为自己制定一个更重要的实施目标的步骤。

 周围的许多事,只要真的想去做,最终都能做到,遇上了需要克服的困难,也都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无需钢铁般的意志,更谈不上头悬梁,锥刺股那般的极端,只要将目标定在自己可以完成的范围之内,然后尽量努力完成,最后都会发现其实所谓的成功都是水到渠成的。

 作为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我们一腔热血、胸怀壮志,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心中希望取得成功的事情一气呵成,然而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混淆最终的目标与当前目标,从而忽视了现实的可行性,于是总是盲目地走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四处碰壁,事倍功半。作为年轻人,踌躇满志绝对没错,但是要切记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学会分析自己的真正能力,随即在目标与现实之间找到一条最快的路径,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老子《道德经》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大事皆因小事而起,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便是这个道理,只有制定好正确易行的计划,才能在为之拼搏和努力地过程中重塑自己的勇气和信念,才能最终造就心中期冀许久的伟业,把目标定得低一些,容易实现一些并不代表对自身实力的低估或者限定,相反,在这些容易达成的目标中,我们可以更有效更快捷地发现自己在职场发展中的准确定位,以及在追求成功路途上所暴露出来的缺点和不足,随即进行一轮又一轮地自我完善,在潜移默化中,其实离最终心中希望实现的梦想已经不远。

 人不能没有目标,失去目标的人生就等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但没有一个明确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目标,所谓的理想也便成了纸上谈兵、镜花水月,最终一事无成。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有时候容易放弃当初言之凿凿的目标和计划,而之所以会导致一个半途而废的结局,往往并不是因为目标实现起来难度较大,而是我们总觉得“成功“这个字担负了太多的砝码,以至于离我们太远,遥不可及。

 有时候,我们的放弃并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追求的太过飘渺,在长途跋涉中因为疲倦而卸下了梦想的包裹,我们可以为自己架起一个通向成功的高梯,但千万不要忘记:弱项攀登高梯,首先要造好脚下坚实的一个个台阶,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制定好一个个真正能够切实可行的实施目标的步骤,打碎一步登天的妄想,然后心平气和地克服和战胜在攀爬中的一个个困难。也许在偶然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突然发现其实自己已经站在了成功之巅。

37鲶鱼效应————采取刺激性的手段或措施,激发企业的活跃性并在市场中积极地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相关的行业或企业。“鲶鱼效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部竞争、危险、入侵等因素对于提高整个群体的活力,错金每一个体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具有正的效应。

 鲶鱼效应“其实有力地将矛头指向了那些在工作岗位上至始至终是一副散漫拖沓的职员,这些始终拖着步伐,似乎连走路都要费很大的劲的员工会轻易地令人觉得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接一个沉重的负担,他们总是厌恶自己的工作,希望一切都快些结束;然而,一旦他们遭遇了强劲的对手,又会在瞬间充满激情。

 所谓的“鲶鱼效应”就意味着新、奇、异,他会不断地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不断挑战众人已经停止思考的麻痹神经,不断地激发整个团队的营利目标在现实中变成可能。

 另一方面,如果鲶鱼代表的是工作的领导者,那么对于一个服从领导的职员而言,需要记住新官上任总会以三把火来整改纪律、规章制度、改造流程以促使各个岗位的人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如果你只是一条无能的沙丁鱼,那么等待你的就只剩下死亡的命运,要切记自己的努力应与领导保持一致的方向,不要奢望用一股蛮劲改变领导的决策,让领导跟随自己的想法向相反的方向游动,否则就会有被抓出整个鱼缸,成为被享用的一道菜,要学会做有能耐的沙丁鱼,学会将压力变为对自己有利的正面的激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又免于被淘汰的命运。

 成功的实现往往需要压力的不断催化,在困厄的境遇中,人们内心所产生的压力会像助力剂,推动原本浮躁颓废的人生按照原本憧憬的轨道继续前进,“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不懂得居安思危,只会让生命的脚步停止不前,只有感受到了外部的压力和挑战,人才不会在享受安逸的快乐中渐渐地接近灭亡的危险。从某种角度说,压力是促使人们充满活力的一方良药,虽然苦口,但效力却不容忽视。

 因此在真正的鲶鱼来威胁自身安全之前,提前有危机意识和工作热情,学会在看似平凡和沉闷的工作中创造出一个闪光的小奇迹。

38权威效应————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其言论及行为就会很容易地受到重视,并能轻易地取得旁人对其正确性的信任,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之所以可以普遍存在,首先是人们的“安全心理”,及总以为权威人物代表的是正确,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免于出错,提升安全感;其次是人们的“赞许心理”,及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与社会规范总是一致的,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但是,有时候所谓的权威仅仅是虚空,跟随他们的脚步,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踏实的心理慰藉而已。

 在职场生活中,像这样对于权威言论盲目跟从的行为也显而易见,我们之所以对于权威深信不疑,是因为我们心中都存在着对权威的崇拜和服从,会轻易地对权威产生过分的信任和依赖,认为只要有权威存在,就无需自己进行深一步的思考;但是如果在具体的工作中只是单纯地信奉名人的著作,将他们的言论当做工作信条,不假思索地照搬死板的条条框框、不识变通、不进行突破和创造,那么我们职业生涯就会永远地停止在当前的现状,不会有长远的发展。

 权威效应之所以能如此大范围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因为我们的惰性会时不时地作祟,促使我们去相信那些权威代表,从而节约自己的思考成本,然而在工作中一味地盲从就好比要永远穿着别人穿过的鞋走已经改变过轨迹的路,尽管鞋子的材质很好、价格很高,但它仅仅是单纯的复制品,未必适合新的路途。梁启超曾有过一句九字文化箴言:重化合,创新变,扬个性。运用到职场也未尝不可,注重权威给我们所留下的那些宝贵经验,用来对具体的工作行为进行及时性的指导,同时,又不能忘记适时地发现实际工作中所出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并发扬自己的思维优势,进行创造性思考,勇于突破繁冗的思想桎梏。

39热炉效应————企业或一个团队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像台烧热的“热炉”,如果有员工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如同让他去碰撞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让他受到“烫”的惩罚,与奖励之类的正面强化手段相反,而惩罚之类则属于反面强化手段,“热炉法则”应用“三性”来完善管理制度,即即刻性、预先警示性、彻底贯穿性。

 运用到职场方面,管理者需要对整个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必要地建设和完善,这是一个现代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管理犹如“热炉”,而规章制度就如同“热炉”里的干柴,只有配合上有力的管理班子这支助燃剂,才能帮助企业这个“热炉”熊熊燃烧,发挥更大的效力。

自古以来“治乱政用重典”的管理模式之所以能够盛行,就是因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强硬的管理措施会令人感到畏惧,从而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严加规范,工作起来也就自然严谨认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规章制度就如同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法律,它规范着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与此同时也促进着企业文化的成长和传播。“法之不行也,人之不为也。”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名员工,从步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就要明白自己需要做好的不只是手头的工作,还要懂得老老实实地遵守企业的各项“门规”,服从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并不意味着要俯首帖耳、卑躬屈膝,而是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应有的把握和约束。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与规章制度相违背,接受处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要去不满或抱怨。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企业的一名工作者,自身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严格地进行自我管理,面对烫炉要明白“切莫伸手,伸手必被伤”,实时提高戒备心理,努力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则需要把企业的“热炉”真正地运用起来,运用一切措施保证它永不熄灭或降温,而在发现员工出现了违反原则的情况时,应当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撇去私人情感。

40蔡戈尼效应————人们对面对事情的一种完成欲,一般体现在如果一件事情未完成,在做其他任何事情的时候总会在心里想着这件事,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心里装不住事。这种效应相当普遍:一些所谓的工作狂为了工作,茶饭不思,废寝忘食便是蔡戈尼效应的典型体现,而拖拖拉拉,一件事迟迟办不完,半途而废则是蔡戈尼效应的另一面。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偏执狂对于未完成工作的偏执,那种急切的想要完成工作的欲望使得他们不停的努力,直至成功。面对眼前的工作,我们不要求一定要偏执得不完成就食不甘味睡不安寝,但至少也要今日事今日毕,不拖拖拉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好。

 现实生活中,我们既不能提倡偏执,也不提倡半途而废。偏执狂总是会忽略工作周围的细节,或许他自己工作很出色却对周围同事带不来太好的影响。人际关系总是很差劲,我们不需要一个扶危灾难的定海神针,一个浪漫主义的孤胆英雄,而是需要一个既可以圆满完成工作,又可以融入集体,将集体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的员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人,一种把工作看作生活中唯一的目标,所有的事情都以工作为中心;另一种则对工作漠不关心,一天又一天,直至无法完成半途而废。

 人生中有很多的乐趣,在工作的路上,我们也应该看看沿途的风景,而一个凡事拖了又拖的人,克服这一现象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坚持一些自己认为无法做到的事,一点一点把这一弱点克服。有许多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开始总是一腔热血投入工作,以公司为家,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会觉得乏味无新意,走向蔡戈尼效应的另一个极端。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其中的度。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不要过分地牺牲一边来补充另一边,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长期快乐的工作生活。

41最后通牒效应————对于布什特别紧急的事情,人们一般都会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才努力准备,或者说临时抱佛脚,也就是人们大多具有一种拖拉的倾向。在进行某项工作时,总觉得自己准备不够,尽量后拖,但在不能拖的情况下,一般也能完成工作,拖拉的后果就是工作一般都在时间压力下完成。人们总认为压力能变成动力,但事实上压力下的工作往往完成质量不高。心理学认为,拖拉的原因是对即将面对的工作的恐惧,而只有勇敢面对工作,完成它才能脱离恐惧。

 最后通牒效应与蔡戈尼效应有相似之处,蔡戈尼效应一般是人们自己内在的完成欲给自己的压力,是内因;最后通牒效应则是外在的时间压力。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做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自以为问题不会找到自己,而事实上,问题与困难一致都在,他们在外边等着你,入股早早面对,你有充裕的时间和轻松地心情去解决它,即使解决不了,你也可以准备其他的路。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去避免最后通牒效应所带来的消极情绪,使最后通牒效应发挥正面积极的作用,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完成任务,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对时间节能型合理的支配,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时,尽量选择一个短期的、容易实现的目标,会比一个长期的最后通牒来得有效得多。每天留出一点特定的时间,一点一滴地去完成,这才是领先地位得以保持的秘诀所在,越能早点进入状态,我们对未来目标的预期实现就越有信心,越能远离焦虑对我们的侵犯,也就越能把宝贵的时间储存起来,在突发事件来袭时得以应付自如。

42破窗理论————如果某栋建筑上一块玻璃被打碎,又没能及时补好,别人就有可能因为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有了破窗理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不及时补救,救不了上次,就去避免下次可能会出现的过失,这才是真正的“亡羊补牢”。

 一扇“破窗”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每一扇窗户都破了个洞,整个社会就会被这些没有来得及治疗的小伤口最终弄得千疮百孔,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难免会偶尔犯错,如果不及时纠正,“破窗效应”会很容易趁虚而入,不断地产生心理暗示,让我们认为:原来这些错误时可以发生的,不进行及时纠正也是无所谓的。从而逐渐变得对过错麻木不仁,自我纵容,最终造成整个职场混乱无序,使原本很简单的小过错成为日后大失误的潜在隐患。

 “破窗”的影响是隐蔽的,却会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的话始终为我们敲响着警钟,我们只有从小事入手,实时鞭策子iji,才会避免在打碎第一块玻璃后继续打碎其他的玻璃。其实,有时候“小题大做”并不是神经过敏,而是懂得规避隐患。

  真正有智慧的人总是在事发前做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问题的准备,并在真正遇到困难时懂得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想出应有的对策,使自己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顺利前进,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的生活态度。安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样糊涂度日,总是觉得自己日后还会有机会,可以弥补犯下的小过错,然而,一旦有一天“牢”真的破了,才突然觉得自己已经丧失了修补的机会。

 在涣散的纪律意识下,所谓的原则就会是丧失约束力,而人们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消极的影响形成连锁反应,致使更多的规则遭遇可能会被破坏的可能,若继续纵容,一系列的麻烦就会接踵而至,因此,无论是生活中还是事业上,我们应当始终保持警惕性、危机感,从身边的小事中汲取应有的经验和教训,不要轻视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要将及时纠正的思想深入到我们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对于那些日后有可能出现的隐患,要提高预见性,防微杜渐,在祸害产生的萌芽阶段就将其扼杀,万万不可心存侥幸,最终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无法挽救的被动局面。

43马蝇效应————一个人只有被叮着咬着,他才会因为不敢松懈而努力拼搏,不断进步,就像范仲淹曾经说过的一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适当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所具备的作用不容小视,面对外在环境的叮咬和刺激,万万不能抱有浮躁的逃避心理,应当尽快调整心态,迫使自己尽最大的努力,改变现有状况,积极进取,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免于被新环境拒绝或淘汰的命运。

 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具有危机感,对于一个强者来说,轻松和悠闲永远都只是表面状态,面对着外界无处不在的竞争,稍有松懈就有可能被埋没在时代的大潮之中,外在的压力促使着他们更懂得珍惜时间的宝贵,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市场的无情,于是他们会在巨大的威胁下挑战自我,不断前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职场中打拼的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只是阶段性的,万万不可因为自我满足而产生懈怠情绪,要记住这个世界上为了成功而付出辛苦和汗水,积极拼搏的人不只是你自己一个,在你加倍努力,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前行时,别人也在以同样步伐与你共行,甚至脚步比你还要快。

 社会的发展致使着周围的一切都处于更新换代之中,适当的危机感可以促进我们的思维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避免惰性心理而产生的懒惰情绪。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使危机感潜伏在各个角落,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我们: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你身体里总是让懒惰占据了上峰,不去奋斗努力,那么成功也只能是虚无缥缈的好高骛远,距离自己的理想也就越来越远,在人的一生中,奋斗是永远都没有终点的。命运之鞭无时不在催人前进,有人倒下的同时,会有更多的人从他倒下的身躯旁冲过去。

 不论顺境,还是逆势,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为自己制造紧迫感,不能安于现状,固步自封,要为自己寻找在职场生活叮咬自己的马蝇,不断挑战自己,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努力和上进,所以在你觉得一切都尽在掌握时,在你对现在自己的状态感到心满意足时,不妨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只马蝇,其实,马蝇不可怕。怕的是会一口吃掉你的东西。

44激将效应————利用对方的自尊心或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从相反的角度,通过反向刺激促使被刺激者做正向行为的心理效应,通过“刺激的方式寄予良好的愿望,以激起”不服输“的情绪,使其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预期效果。

 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所谓的激将效应正是利用了对方的好胜心和自尊心,趁其在犹豫不决时加以刺激和引导,使对方跟随着相反的思维方式前进,最终达成自己的初始目标。对有些人而言,越是阻止他去做某些事情,他便越会禁不住去尝试着做一些,尤其是那些性格倔强的人更加如此。激将就是用丑话激发出对方潜在的英雄气概,去执行艰难任务。孟子说:“一怒而天下定。”把握对方的逆反心理,让对方的情绪变得激动,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平时不敢干、不愿干的事。

 职场就如一个小社会,在其中不可避免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过程,当遇到对自己事业帮助极大,但是却总是对于提出的帮助请求闭心门的人,不妨尝试一下激将法,在充分了解赌坊的基础上,把握机会,及时激起对方强烈的自尊心,并抓住时机促使事态向自己既定的轨道发展。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任何人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争强好胜,古往今来,为争一口气而不惜牺牲一切的人们层出不穷,需要明确的是,激将并不是将对方心中潜在的矛盾激化,不恰当的激将非但不能达成目标,反而会刺痛对方的自尊,形成“语言暴力”,因此一定要采用适当的语言,一旦发现对方情绪不烦,就需要适可而止。

45齐氏效应————在接受某种任务时,如果工作压力过大,就会给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紧张的状态,在任务没有完成之前,这种紧张感会一直持续下去,而只有在完成任务后,这种紧张感才会得到完全地消除。

 当前,我们都置身于一个竞争残酷、节奏紧凑的社会,忙不完的工作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我们不自觉地绷紧了神经,时时警惕着周围风吹草动的细微变化,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去紧张,去承受太多虚无的压力,变得容易患得患失。

 适度的压力对我们的工作具有积极地作用,我们经常勉励自己说,要化压力为动力,就是这个道理。压力可以使人处于兴奋地应激状态,迫使自己改善自我,以更加努力地状态和更高的工作热情去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长期过度的压力如果无法得到相应的缓和和宣泄,将会引起一系列消极的后果,不但生理方面出现不适,心理也会因为过于疲累而无法重燃斗志。

 不可避免的紧张和压力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度的精神紧张却会成为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一个人拥有弹性思维,就懂得沉着冷静地应付各种变化,将逆境转化为顺境,为自己的工作创造出一个积极宽松的环境,使自己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反之,如果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心里总是想着其他的事情,给自己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不但注意力分散,而且错位的观念会容易让人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工作轨道的偏离。

 人生在世,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但重要的是要学会升华,努力地使压力变化为自己的动力。如果在奋斗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树立的目标难以实现,要先鼓起勇气,冲击一次,实在实现不了,就调整一下目标和战略,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就是这样的意思,要学会及时地释放出积压在内心世界的焦虑和忧虑,让身心得到应有的休息和放松,懂得缓解紧张、享受工作八小时以外的幸福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之间寻找到平衡,才会过得快乐并充实。

46天赋递减法则————儿童在潜能培养上所遵循的奇特定律,儿童的天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教育得越晚,这种与生俱来的潜能所发挥的余地就越少,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儿童的长期潜能开发,并准确把握最佳时期。

 孩子自出生之日就开始通过舌头、嘴巴等感官感知外界事物,每个人都具有潜在能力,而人出生后的前几年则是他智力发展最快和最佳时期,人就像其他动物一样,各种能力都有其固定的发展期,如果某一能力在发展期内得不到发展,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再有发展。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天才不是天生的,任何一个孩子如果能得到合适的教育,都可以在自己的天地里所作所为。

 每个家长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投资,本是一个好现象。但实际上,许多家长在孩子身上赋予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并不关心孩子的兴趣,而单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使孩子的天性得不到发挥,直接影响到了教育的效果。

 婴幼儿在理解事物时,往往都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和直观的行动,因此如果只是单纯地让他们依葫芦画瓢地写字或者死记硬背唐诗,在不理解的情况下不但不容易记住,而且也容易给日后的学习带来困扰,因此,早期教育最好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只要吸引了孩子的好奇心,学习才会有成效,一旦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急于求成,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

47瓦拉赫效应————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智能发展的最佳点,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取得惊人的成绩,成功的人在于他们善于经营自己的个性长处。

 学校里根本不存在差生,每个人都是独特而又出色的只要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每位学生都可以是各有智力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可早就人才,家中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孩子本无聪明、不聪明之分,关键是在如何明辨他们能发挥聪明优势的领域。

 在现实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家长坚持“唯成绩论”,片面地认为成绩好的就是好孩子,成绩坏的就是坏孩子。不管孩子的兴趣、爱好,过早地就为他们选择了这条“鲤鱼跃龙门”的道路,限制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事实上他们也许会在音乐、绘画或体育等其他方面更有造诣,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可能产生瓦拉赫效应,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时,应该让他广泛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并帮助孩子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势,使他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家长除了关心孩子成长外,还应经常与老师沟通,多听取老师的评价和意见,积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寻找他发挥优势的切入点,或许老师也会向家长提供一个“瓦拉赫”式的人才。

 在孩子未取得优异成绩之前,家长和老师总爱把原因归咎于孩子的缺点,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似乎只要一个人足够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办成,实际上“努力”只是成功时所需要的方式,在此之前方向的选择尤为重要。有时候就算经历了长年累月的努力,铁杵也只是变得稍微细一点,根本起不到针的作用,更何况这个社会中不是每一个铁杵都想变成绣花针,铁杵也有铁杵的价值。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孩子潜能的唤醒,而父母就像那把点亮智慧和奇迹的火把,用智慧和爱去发现孩子的潜能,这或许才是“瓦拉赫”效应真正的意义所在。

48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贴上“好”或者“坏”的标签时,他就会根据标签的导向作用进行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努力保持与标签一致性,标签对于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等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上标签,将会导致其向着标签所暗示的方向发展。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一般较高,一旦他们达不到自己“望子成龙”的要求时,便流露出失望的表情,这无形中就给孩子贴上了负面的标签,时间一长,孩子就会真的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从而失去自信,并不自觉地放弃追求成功的努力,坏预言最后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小孩子常常因为顽皮好动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并无所谓好坏之分,即便是真的有些不良行为,也仅仅是对父母或他人的模仿,这种模仿是无意识的。因此,家长切忌对孩子进行人为地好坏区分。有的人人为批评孩子笨是想用激将法促使孩子变得更优势,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不同于成人,他们缺乏一定的独立性,更容易听从家长的说法;而且一般情况下他们很难产生“你越说不行,我就偏要做得更好”的想法,因此,家长对于有缺点和坏习惯的孩子千万不能动辄便将其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相反应该戴着放大镜找其优点,用心观察他们的进步,用“好孩子”的标签鼓励他们,那么,也许一个原本的“坏孩子”会变成“好孩子”,原本的“笨蛋”会变成“天才”。

 一个值得尝试的办法便是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用积极的思想和话语不断地提示自己,克服自卑、沮丧和焦虑的心情。当孩子面对考试紧张时,父母要在施以鼓励的同时,让孩子实施自我暗示,设置完暗示语之后,孩子们便可以每天早晨默念自我激励的话语或者对着镜子大声地说出来,几遍之后,内心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加强大;不过,刚开始训练时需要父母的监督和提醒,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就会每天自觉地去训练,逐渐成为一个拥有积极态度、自信的人。

49棘轮效应————对于消费者而言,增加消费容易,而降低消费较难。当人处于高消费水平时,即使实际收入降低了,也不会因此而降低自己的消费水准,也就是说一旦消费指标上去了,便很难降下来。这就像棘轮效应一样,只能往前走,而不能后退。

 做父母的有过这样的体会,让孩子学会一种好习惯往往需要百般纠正,长期训练才可以形成;可对于坏习惯,孩子却很容易就学会了。这其实是人性中的本能决定的,守纪律,爱整洁,勤奋好学等优良行为都属于人有意识地社会行为,而贪婪、懒惰、自私等坏行为,受人的生存驱动力的影响,属于人的低级需要。过早地让孩子享富,而回避穷苦,是一种溺爱。要知道孩子将来要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坚强的品质和意志。从这个意义而言,父母有必要从让孩子“吃点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们所谓的“穷苦”生活,并非让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是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使孩子得到必要的锻炼。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行为有直接影响,因此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即便再富裕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奢侈浪费。每个人都是贪图享受的,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用劳动适当地换取费用,这样所得的报酬孩子会更有幸福感。孩子在用钱上一般无计划性,父母可以教孩子学会积累,以少积多后,便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用积累下的零用钱进行投资。总之,这一切都是希望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能够真正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0避雷针效应————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孩子的独立意识自始自终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不喜欢事事依赖父母,喜欢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他们需要用一些行动向父母证明:我长大了。所以一旦父母的安排同自己的意志相悖时,他们的逆反心理就产生了,甚至会采取过激的行为。

 心理学家将孩子的这种阶段称为“叛逆期”。每个人都曾经历过,面对孩子的各种“叛逆”行为,放任自流和高压政策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步入歧途。放任自流,孩子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来越远;高压政策则更会激发孩子的不满,变得愈加的叛逆。心理学家在对孩子叛逆行为的调研中发现,越是被家里条条框框限制的孩子,逆反心理就越强,而那些能够真正享受到自由的孩子反而更容易管教。

 其实沟通和疏导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当父母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或反常时,可以与孩子谈心沟通,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将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出去。选择野外登山、长袍等体育锻炼方式,转移并释放孩子的不良情绪;父母陪着孩子在家尽情地打游戏;给孩子一个本子,让他把愤怒、委屈写下或画下来……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使孩子的坏情绪得以挥发,又能拉近父母同孩子间的关系。

 避雷针效应的真谛在于疏通二字。当父母与孩子存在分歧时,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情绪过激演说出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否则会进一步刺激孩子,激化矛盾;另外,并不是所有的逆反心理都是错误的,合理的逆反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并且对于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而那些对家长百依百顺,丝毫不懂反抗的孩子,反而在长大后变得做事唯唯诺诺、优柔寡断。

51章鱼心态————章鱼残忍好斗,又足智多谋,是海洋里最可怕的生物之一,它身体很柔软,喜欢钻各种容器,不管瓶子有多小,也不管那是一条多么黑暗的路,即便是条死胡同,他们依然固执地往里钻。人们利用它的这一特征来进行捕获。每次都能满载而归。章鱼心态就是形容像章鱼一样固执己见,喜欢钻牛角尖的人。

 如果章鱼心态作用于家长身上,最大的表现便是父母在家拥有绝对的权威,即便有时候做错了,也会因为维护“形象”的原因而千方百计的掩盖,这种做法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孩子如果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一是会让自己也耳熏目染地在以后犯了错时采取类似的行为;二是会使孩子产生“父母每次出错都不承认,言而无信”的观念,父母的权威度大大降低。

 其实,父母对“道歉就降低了权威”的担忧完全是不必要的。如果孩子看到父母能主动道歉,他们不但不会因此而瞧不起父母,反而会因为这份坦诚而更加尊重父母,潜移默化中,还会将父母的行为视为自己的榜样,很多人通过实践证明,向孩子道歉,这是同他们进行沟通的有效方法。

 如果章鱼心态作用于孩子身上,往往会在青春期患上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性格的人有两大特点:一是自我评价甚高,喜欢对别人“挑刺”,习惯于将自己的失败归于他人,并且经常抱怨。二是脆弱敏感,时常带着警惕的眼光看待他人,即便是别人的好意,在他眼里,也变成了故意找茬。偏执型人格的任一特点,都让朋友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性格的孩子,并没有多少朋友,通常都是独来独往。

 偏执型性格的形成跟孩子幼年的生活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小时候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千方百计地买给孩子。这种过度的娇惯、溺爱使孩子变得任性而专横,长大后就形成了偏执型的性格。另外,家庭不和睦,各成员间的吵闹也会让孩子的人格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所以父母一定要将孩子放到合适的位置并且努力为其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避免因为宠爱而造成的自我膨胀。

 不管是父母自身的“章鱼心态”,还是孩子的偏执性格,都会给以后的家庭教育带来困扰。对于父母而言,如果犯下错误后能诚恳道歉,一件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孩子不仅能从事情中明白一定的道理,还能学习父母知错就改的还好品质;对于矮子而言,当出现偏执言行时,父母要及时地提醒并告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同时,还应该帮助孩子多与人交流并帮助他人。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尽管个性固执的孩子让父母头疼不已,但引导得当,固执就可以演变成有主见,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父母采取的教育方法。

52路径依赖定律————一个人一旦进入某一路径(不管是好是坏)都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惯性的力量会使他在沿着既定的方向行走时,不断地强迫自己的这种选择,一直走下去。

 从某种程度而言,人的一切选择都受到了“路径依赖”的影响。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路径依赖”其实就是指习惯的力量,每次行为多重复一次,习惯这条缆绳就会变得更粗壮,直到最后变得让人束手无策。

 为了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从小就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好的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坏习惯则通往失败。习惯一旦形成,就进入了锁定状态,想要改变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习环境,也是培养孩子习惯的摇篮。一个好的行为,可以通过长期的重复训练巩固成自己思考和做事的习惯。既然好习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父母就应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在早期就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如果孩子不慎形成了坏习惯,父母要及时地帮助他们改掉。

 任何一个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件简单的事,都要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孩子幼儿时期自我意识还不强烈,这时就应该帮助他们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在反复实践中实现的,需要父母的强制作用和约束。孩子的好习惯应该得到父母的赞扬,这时强化习惯的最好方式之一,哪怕他做得还不太好,这种鼓励也会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愿望。当然,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也应该在自身的行为和谈吐上作出一个榜样,潜移默化中实现孩子的最佳教育。

53PAC理论————个体的个性都是由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三种心理心态构成。父母心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成人心态则偏重于事实的理性分析,儿童心态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根据PAC理论,如果人与人相互作用时地心理状态是平行的,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可以进行下去,但如果于丹了相互交叉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受到影响,沟通或许就此中断。

 “父母心态”通常表现为典型的教训,爱护家长式的作风,喜欢凭主观的感觉办事。“成人心态”代表一种智慧的心态,从经验或实践中获取判断,“儿童心态”表现为任人摆布,却又喜怒无常的表现,一会儿非常可爱,一会儿开始发脾气。这三种心态没有绝对的优势之分,重要的是家长教育中,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待孩子时应该持有“父母心态”。主动关心、爱护孩子,对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挂念在心,给予孩子关爱。对于这一点,家长一般都会出于本能可以自觉做到。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则应该用“成人心态”交配自己的行为,家长应该是孩子学习的督促者和监督者,严格要求孩子。值得注意的是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孩子有直接影响,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休闲娱乐的环境里,家长则应该以“儿童心态”为主,扮演孩子的朋友和玩伴。

 恰当地运用PAC理论能够使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在不同的场合都能适应孩子的心理特征,并最终达到家庭教育得目的。如果家长永远将自己的心态放于“父母心态”,孩子时刻处于被管教的状态,没有话语权力,必会出现叛逆心理。如果家长将自己的心态过期置于“成人心态”,无疑会令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变大,孩子对此也会敏而远之。如果家长总是“儿童心态”,试想儿童对儿童又能有多大的权威性,时间稍长,孩子甚至会将父母的话当作耳旁风,因此,PAC理论虽然适用于家庭教育,但家长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因心态失衡造成的PAC理论出现错位、僵化的现象。

 造成父母和孩子沟通不畅的一个关键便是,二者之间存在隔膜。孩子不愿对父母说出真实想法,而父母由于不理解而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误会,一旦引起了孩子的叛逆心理,他们之间的分歧将会越来越大,为消除隔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当孩子愿意交流时,教育得目的就会更容易实现。(1)寻找与孩子间的共同话题,找到与孩子的相似之处。(2)同孩子处于同等地位,缩短心理距离。(3)将真实想法告诉孩子,慷慨地将时间分享给他,但金钱上不能这么无私。(4)通过沟通的方式了解孩子,而不是侵犯他们的隐私。

54自然惩罚法则————当孩子在犯错或发生过失行为之后,父母不多给予批评,而是让他们自己承受后果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惩罚,用这样的方式强化孩子的痛苦体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很,从而吸取教训并改掉错误。

 很多时候,家长为了孩子好,想制止他们的某些行为,但孩子却偏偏不领情,非得唱反调,这个时候不妨试试自然惩罚法则的方法。当然,这种惩罚有一定的适度范围,必须保证孩子不遭受更大的伤害,运用自然惩罚原则,能让孩子在真实的感受中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责任,这比父母反复的警告更有效。孩子本身就是在自己的体验中成长的,虽然会有些磕绊伤害,但他同样从中学到很多经验,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过度保护而限制了他们的这份自由,否则孩子就会更加依赖大人,永远也长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千万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孩子,这样从身心成长,当孩子犯错后家长的惩罚才会有意义,这样才能加深孩子的印象,使他能够自觉认识到这种错误,并且知道去努力改正,否则自己的错误迟早也需要自己来承担。

 在运用自然惩罚法则时,有三个基本原则:1父母不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在自己的实践中尝到所选行为的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的负责,这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步骤。2当孩子犯错或出现某种不良行为时,父母应该用提醒和道理代替教训,因为事后由于过失造成的后果会让他知道教训的滋味。3父母在态度坚决的同时,保有爱心。有的父母只记得要惩罚孩子,却忘了身为父母应该具有的爱心,当孩子未按自己要求的去做时,严厉地批评孩子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惩罚行为而非自然惩罚法则。

55延迟满足————延迟满足人的各种欲望,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人甘愿放弃即时的满足,展现了一个人在等待中的自制力。这是心理成熟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忍耐力。当面对更大的目标时,延迟满足效应能让人克制自己的欲望,并抵制诱惑。

 现代家庭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人有可能只守着一个小宝贝,于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普遍的现象便是孩子受到了家长的过分溺爱,一旦孩子有什么要求,父母总是尽量满足,因而使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往往有欲求过分地倾向,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对欲求对象和时间的过分。当孩子出现这种欲求过分地现象时,家长往往因为对孩子的宠爱,不能理性看待,反而在无意和有意中纵容了这种态度和习惯。“有求必应”的教育方法智慧让孩子变得愈加的任性和贪心。早期的性格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掉,有朝一日,他们走出家庭的小圈子步入社会时,这种“唯我独尊”式的王子/公主心态一定会让他们饱受挫折和打击,或许这时他们才会明白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的,并不是每件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都能唾手可得,也并非每个人都愿意为他服务。遗憾的是他们却没有养成为达目的必须具备的性格和态度,当家长责怪自己孩子任性时,仔细想想到底是谁的行为纵容了这种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必要运用“延迟满足”效应培养孩子的耐心,当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意愿时,家长应该在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耐心。

56倒U形假说————处在工作状态中的人,过多或过少的压力都会使他们的工作效率降低,压力逐渐增大时,将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但是一旦压力超过人的最大承受力,压力反成阻力,效率也会降低。对于家庭教育得启示是:家长必须恰当估计孩子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找到最佳的期望值,使激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的负担过重,以至于孩子整天处在紧张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厌学的倾向;与此相反的是,另一部分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快乐的学习、成长,担心给孩子过多地期望,所以给孩子很少或根本没有期望,如此宽松的教育也必定会失败,根据“倒U形理论”,家长能采取的有效措施是:不要给予孩子过多过高的要求,适当帮助孩子完成任务,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力求在愉快地学习氛围中,让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长,适当的压力和期望能让孩子的潜力得以发挥,使孩子在张弛有度的压力下健康成长。

 最好的期望值是孩子稍加努力就能实现的,期望过高,孩子实现不了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期望过低,让孩子缺乏自信。合理的期望就好比摘苹果,不用跳就能摘的苹果毫无挑战,激不起人的兴趣,使劲跳也够不着的苹果让人疲惫,失去继续下去的勇气;唯有努力,跳跳就能够得到的苹果才具有吸引力,既能勾起人战胜的欲望,又不至于太难。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如此,高不可攀的期望容易让人失去自信,唾手可得的期望又容易消磨人的斗志,只有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压力才会催人前进。

 家长在制定对孩子的期望和压力时,可采取短期相结合的方式。短期内的期望可以采取“努力就够得着”的愿望。当孩子达到期望时家长在继续鼓励之余应同孩子一同商量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标。长远的期望可以根据孩子的理想确定,并且将长远目标可以分解到所有的短期目标和期望中,对于孩子的每一个期望的达成都给予鼓励,这样,家长和孩子的生活就会被很多的大期望、小期望所填满,在充实的日子里得到有针对性的发展。

心理学定律 
1苏东坡效应————人们明明就拥有“自我”却偏偏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里现
象。 
  “我”是一个陌生的朋友,虽然近似咫尺,看似熟悉,却常常令人疑惑。“我”是特殊的,是独一无二的。从心理学上而言个体的自我有两种解释:广义而言,它是指一切个体能够叫做我的的总和。比如,我的身体,我的心情等。通过“我的”的后缀,我们来确定对自己的存在的满足感;狭义的自我就是指自己对心里活动的感知和控制脑的机能活动,是我们心理的特殊形式 
  现实生活中,人们痛这个现实的世界保持一致性及和谐性,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本身决定着扮演者的共同轮廓,但是由于“自我”的不同,同样一个角色也可能出现迥然不同的现象,显然,角色扮演者对认识自己非常重要,这也是很人们通常使用的方法。   克服此效应方法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可以深入“此山中”探其幽微,也可以跳出“此山中”一览全景,认识自己要将微观和宏观这两个视角结合起来,方可全面。 
2巴纳姆效应————人们经常认为一个模糊的,笼统的,一般的描述能准确的解释自
己的内心,但事实上这些描述十分普遍,可以适用于很多人身上。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由于只关注与自己期望相符的信息而常常忽略了其他信息所产生的直觉错误。我们之所以对星座分析表面上的准确性印象颇深,是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为了取悦人而设计的,凡所闻,皆为爱听的话,就很容易相信那是真的。我们对赞扬的接受是潜意识的,除非你属于极端了解自己或非常不自信的人,否者很难逃脱这种陷阱。伪心理学家成功地利用了这个特点,欺骗了人们的信任。如果你在仔细读这些星座的描述,就会发现他们总有相似的地方。 
  克服该效应方法,首先要认真地正视自己;第二“以人为镜”认识自己。通过与身边朋友,同事的相处,在情感表达,处事方法,说话技巧,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中发掘自己的特点。第三用“评价法”认识自己,俗话说“旁观者清”,如果自我的评价和旁观者的评价接近,说明自我认识比较正确,反之,尚需调整。不过我们要在认识的完整性上 ,尊重他人的评价,不偏听偏信,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 
3投射效应————我们经常以己度人的现象。人们总是习惯将自身具有的某种特性,
比如感情,意志,喜好,欲望,观念,情绪等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他人也具有与自己想通或相似的心理特征。这是一种强加于人的认知障碍。 
  该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进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试图影响他人。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主要表现为过度的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标准,遗憾的是当我们在进行判断的时候。经常会想当然的认为别人与自己的好恶相同,自作主张地就把他人拉到了自己心理特征的框架中。很多时候在我们不理解他人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所有你认为的不可理喻也都有自己不可理喻的成分。人都有一些共性特点,所以当我们用投射效应去推测别人时,很多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性别,年龄,经历等因素的差异,人们观看的角度往往不尽相同,产生的认识也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独立的小世界,我们很难开启他人心扉一探究竟;但如果那自己的主观感受去猜忌别人,就更无法了解真实的他人,对自己的了解也产生偏差。 
  人的主观意识太强烈时投射效应之所以产生的根本原因,要克服这种心理倾向的关键是保持理性,克服潜意识和思维惯性的影响。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思考验证法,角色互换法,全面沟通法等来杜绝投射效应带来的认知障碍。当觉得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时,不妨先换个角度思考自己的结论是否受到了经验或思维惯性的干扰,或者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看问题,这样就能避免自己只凭个人特性,喜好做出判断。当然一场开诚布公的交流也未必不可少。着一切的目的都在于我们希望能用真诚的沟通代替怀疑和猜想,用客观了解代替主干管认识,以期看待真实的世界和自己。 
4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从心理角度来看,不值得定律
恰好反映了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心浮气躁的心理,如果一个人从事了自己认为不值得的工作,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在对待其他事物时缺乏热情和自信心,从而降低了事情的成功率,即便最后能够成功,本人也不会有太多的成就感。   一个人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对琐事越关心,对大师的兴趣就会自动降低。既然眼中无大事,遇到真正的问题自然一点鸡零狗碎的事,也就套不过那火眼金睛。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你会发现对于时间有限的人而言,根本不可能同时周璇于太多的人与事。当这些占据了你的时间时,真正做喜欢的事的时间就被剥夺了,那些根本属于尘埃的东西,不但污染了环境,影响了视力,甚至还会妨碍我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 
  值得的标准因人而异,从主观角度而言,它首先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得到别人的认同感,其次,符合自己的个性和气质,也就是与自己能力相配,最后的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自己的期望。做这样的事情你的感受是否很好,凡是一个人从内心感到紧紧握住了自己的东西,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才会甘心为它受苦,牺牲。 
5韦奇定律————指即便一个人再有主见,但如果身边有十个朋友的观点正好与他相
反,那么他就很难变得不动摇。韦奇定律有4个要点:1、有主见对于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2、确定你的主见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把握,并且不等同于固执。3、面对他人的意见,听时不应有成见,听后不可无主见。4、不怕开始的众说纷纭,就怕最后的莫衷一是。 
  当今社会,似乎人人都变成了批评家,尤其是当我们在追求梦想希望得到帮助的时候,善意的人们希望能够保护你,使你远离那些在他们眼中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怀好意的人总是暗地里阻挠你,以免你的成功给他们带来利益上的损害;而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又总是从自己的理解出发,给你一些毫无意义的参考意见,张三一言,李四一句,各有各的见解。如果我们自己既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势必会有盲人摸象的感觉,最后造成不知所从的局面。 
  人作为有思想意志的高级动物,他人的言论中难免会掺杂从其个人目的出发的主观成分,这样的意见就像引人跌入陷阱,圈套的诱惑,而你不管提出什么意见或决策,总有反对的声音出现,避免不受他人言语诱导的唯一方法是:当你决定一项事情的时候,抛却处在的所有束缚,尊重内心深处的真正选择,并坚持到底。 
  人之所以容易受到他人的意见左右,源于我们的依赖心理。心理学认为,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对一个人人格的完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产生都会起到制约的影响。依赖心理有几个特征:1、在没有得到他人大量保证和建议时,对日常事情自己不能做出决定。2、独处时,有深深地不安和无助感。3、很难独立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工作。4、因担心被遗弃,即便知道别人的观点不对,也会随声附和。5、韦讨好他人放弃原则和自尊做自己不喜欢的事。6、当终止亲密关系时,感到不知所措。 克服依赖心理的方法,分析自己行为中哪些可以学习他人,哪些必须由自己决定;自觉减少依赖行为,增强自作主张的能力。其次,相信自己的判断,增加自信心。第三,调整心态,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最后培养独立的人格,坚持什么事情自己亲力亲为,哪怕是有难度的也尽量不去依靠他人帮忙。依赖别人是没有用的,因为你究竟要自己站立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6晕轮效应————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常常依据个人喜好形成最初的判断,再根据这
一特性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从而造成人际认知障碍。 
  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直觉品质就像日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形成一个整体的形象,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反之,他就会被一种小鸡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晕轮效应是人生主观推断和定势的结果。 
  在晕轮效应作用下,几乎每一家想做广告的广告主都希望能通过名人广告敲开市场大门。原因在于每个名人都有一大批的追随者,这些人在晕轮效应作用下酒成为推动产品进入市场的助推剂,由于晕轮效应的作用,人们常常根据事物的个别特征而对该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凭主观臆断、牵强附会地推断出一些可能根本不符合真实的特征,犯下片面性的错误。总之,晕轮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见,不管是对人们的人际交往还是其他生活方面都有不良影响。 
  晕轮效应较常见于不熟悉的人之间,对于初交往的朋友,我们往往会容易孤立地采用以貌取人、以言取人、以才取人的方式,造成不正确的判断,想要真正认识一个人,单凭自己的接触和判断是不行的,而靠几个朋友的介绍也远远不够,应该广开言路倾听他的朋友、家人、同学的看法,并通过自己的密切接触进行精确分析,这种收集多方信息后的判断一般较为正确,我们也可以利用该效应来为自己服务,只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好每件无损形象和地位的小事,我们在他人心中的细腻感想就可以变得完美无缺,同时我们要勇于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优点制造晕轮效应增强自己坚持 的吸引力。 
7从众效应————个体在受到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影响下,往往会在认识和行为上以多
数人或者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并且朝着与之一致的方向变化,从众效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蕴含了行为上的从众,它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从众的问题和场合。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持木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人们从众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少人能够在众口一致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生活中,从众心理使很多人在明知是错的情况下,还继续坚持与众人一致的行为,另外,不能绝对地说从众心理不好,在客观存在的规定与事实前,我们有时不得不从众,它既能引人进入正义的守卫军中,又能让人跨上邪恶的不归之路,我们在面对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指选择大多数人的意见而不知其原因就会陷入到一个自己一无所知的群体中去。 
  从众效应具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扼杀了个人的独立意见和判断力,束缚思维,使人变得墨守成规,没有主见;而积极地一面是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修正自己盲目自信的缺点,并完善思考方式,扩大人的视野。 
  人们如果轻易便进行从众效应,势必不会对他人在成多大的影响,因为没有人队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感兴趣,而一个具有独特见解的人,往往更能引起人的注意,也就更易向他人施加影响,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能够影响他人时,就不要盲目地试图从顺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将自己看做是权威的专家和专业人士,这样的建议和观点相对而言,更容易接受。 
8过度理由效应————每个人为了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具有合理性,因而总
是为此寻找原因,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一旦外部原因能够对该行为作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很少就再继续寻找内部原因。 
  我们经常在一些行为上附加上奖励或者报酬,这些额外的条件赋予了整个行为过度的理由和动机,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会错把这当成真正的原因,而让行为背后深藏的意义渐行渐远,生活中很多事情原本不是这样,而我们一旦对其施以过度理由,该行为的真正动因就会因此而被遮蔽,过度理由反成了真正的主角。仔细想想,认得很多毛病其实是被“惯”出来的。 
  过度理由效应给我们带来两点启示:1、做任何事情都要深入发掘内部的真正的原因,而不要止步于任何外部理由,即使内部理由看上去十分可笑,也要继续下去。2、如果你希望某种行为能够的得到继续,那么不要给它够多的外部理由。 
9鸟笼效应————简单而言,假如一个人买了一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
他一般会买一只鸟回来或者丢掉这个鸟笼。 
  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给自己的心里挂上一个空鸟笼,为能与之匹配。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地往里添加东西,而在最初挂鸟笼的时候,或许我们并未想过由此会带来的连锁反应,我们原本按照自己的生活轨迹从容地生活着,但是面对现实中诱惑和欲望的牵扯时,难以取舍。在眼花缭乱中迷失了自己,在山重水复中进退两难。其实,我们和蛮多时候都是在自寻烦恼,现将鸟笼挂起,然后不由自主地往里添加东西。 
  通过鸟笼效应,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由于习惯,通常对于自认为的合理有种不假思索的肯定,而不合理的行为就会在此后温和的疑问中被遏制,人们在大多数时候都易于用惯性思维看待事物,惯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地认识这个世界,并适应它。但是若将惯性思维扩展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疑这将演变成刻板的思维,从而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我们不妨偶尔尝试一下发散思维,用“突破鸟笼”的方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不收现有知识和习惯的约束,而要在多种方案和途径中探索,这样很多问题变回迎刃而解。 
10杜里奥定律————如果精神状态不佳,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这对人的影响是
最大的,这里强调的是心态的重要性,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的差别,就像两根材质相似的木头,一根因被点燃而发热、发光;一根因被丢弃而发霉、朽烂。同样,人生也因“点燃”与否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个人如果缺乏热情,那是 不可能有所建树的,热情向  一样,可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地粘在这里,坚持到底。它是在别人说你“不行”时,发自内心的有力声音——我行。杜里奥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热情,那么,他的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处于抑郁、沮丧情况下的人无法有效地对外部信息进行分析或者妥善地处理,如果持续情绪沮丧,甚至会抑制大脑的思维能力,能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发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积极心态,避免消极心态。1、认识到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不但不能使人获益,反而会消磨一个人的意志,然后有意识地加以克服。意识就是这样,有时候只是一层薄纸,可是粘在这层薄纸点破之前,便像隔着万水千山。2、学会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许多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不要只盯着消极的一面不放,要学会辩证地看,努力发现阳光。3、如果你不是一个乐观的人,那么交几个乐观的朋友绝对是一条变得乐观的捷径!认识社会的动物,人与人之间总是还互相影响的,在长久地交流、倾诉之后,你也会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发现看待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然后再不知不觉间发生变化,你可能终生都未必和你的朋友一样,可是他们的乐观会影响到你的态度。4、亲近自然,多多参加体育锻炼,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大踏步前进,我们和我们的自然母亲已经日渐隔绝了,不过公园、市郊还是可以算作聊胜于无的替代品。5、体育运动在调节心态方面有很好的功用,在运动中,人们可以宣泄负面情绪,不仅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很好得调节情绪。 
11感恩定律————感恩,不一定就有所行动,不一定只是针对施恩者。感恩也可以
是一种积极的心境、心情。也可以是一种“扩大化”的回报。“珍惜”、“知足”、“感激”都可以看做感恩的近义词,人与人的交往都是相得到的,知道感恩的人,往往更容易他人的认可和帮助。 
  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将一切都视为理所当然,而且即便继续得到,他们也还会继续索求。认识社会的动物,所有所得都有赖于他人的奉献,他人,就是我们的富矿。可没有人会喜欢一个狂妄自大、不知感激的人,如果这富矿石枯竭了,也便在无所谓“蛇吞象”了。感恩,是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最好的保养品。 
  其实人们在生活中有些抱怨总是难免的事情,但是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使人们陷入到自己设计的无底深渊,停滞不前。不管在怎样的困苦和灾难面前,我们都应该以一种坚强的态度应对,用感恩的心去理解和尊重身边的人,学会善待生活后,你会发现生活会更加的精彩,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同身边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父母的生育之恩,感谢学校的培育之恩,感谢领导的知遇之恩,感谢爱人的相伴之恩······在感恩的同时,我们的人生目标也伴随这份开心和满足实现了。感恩使我们能够以更加积极地心态去完成更宏伟的目标。 
  常怀感恩之心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发现平时我们所习焉不察的,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感恩不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而是在感激之上的“且行且珍惜”。有些人我们注定一辈子也报答不完,但我们可以吧这份感恩的心埋在心底,然后付诸实践。有些人我们注定难以报答,但我们可以把这份感恩的心铭记在心里,然后去帮助更多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更懂得如何在这个忙乱的世界中取暖,也往往活得幸福。 
12 霍桑效应————适时地清理坏情绪,为心情减负,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
效率很有帮助。 
  坏情绪和洪水相似,可能压制一时,却无法压制一世,就像“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即便我们已经意识不到坏情绪的存在了,它仍可能转化为“潜意识”埋藏在心底,层层积累之后,坏情绪有一天会像洪水一样冲破堤防一般。冲破我们立志的防线,使人做出于人、己不利的事情。所以,“围堵”和压制,永远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适时疏导才是上策。   有人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经过交换,仍是一个人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经过交换,每人就有两个想法。“交换“是很重要的,而坏情绪也会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慢慢减少,甚至消解。当然,宣泄坏情绪也要讲究方式方法。首先,不要伤害和影响他人;其次,宣泄最好是倾诉式的,聊聊相关或无关的话题,转移之前国语集中的注意力。 
  学会敞开心扉是重要的。长寿的人,除了饮食得当之外,普通的都心态很好,乐观开朗。中医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说法,用在心理学上也是可以的。总之“通”比“堵”好。 


 

 

 

 

 

 

 

 

 

 

 

 

 

 

 

 

 

 

过来,是否每个人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获得胜利,都要给人一种强者的姿态?其实不然,在适当的时候,示弱却更能让人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人际交往的关系处理中,也需要放低姿态的谋略,示弱能够化解冲突,示弱也可以赢得人的喜爱,示弱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提倡示弱并非事事示弱。当人们在面对人生挫折、磨难,面对生活的邪恶,面对真理遭到践踏时,就必须拿出“亮剑”精神,毫不退缩,恰当其时地示弱并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审时度势后的理智、忍让。示弱更不是倒下,而是为了能够更坚定地站立。 
  “示弱”是一种处世智慧,在方式方法上一定要注意选择高地位的人,在面对低地位的人时,不妨有意将自己经验有限、知识能力不足等弱点展现,以弱者的姿态行事,成功者不妨多谈谈自己失败的经历,拉近与他人间的距离,而有一技之长者,也可承认自己在其他领域的不足??真正甘心“示弱”之人能够使自己变得更加谦虚,从而强者更强,而且也可以使身边的人从中获得安慰,并心平气和地向其学习,二者的关系也会由此更为融洽。 
25刺猬法则————两只刺猬因为寒冷的冬季而拥抱在一起相互取暖,但是由于他们
的身上都长满了刺儿,抱在一起会刺痛对方,于是他们就分开了一段时间,但是这样的话又冷得难受,所以他们又抱在了一起,就这样折腾了几次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位置,既能取暖还不会刺痛对方,这就是刺猬法则,强调的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它就像一个个的气泡一样把人和人间分割出一定的领域,一旦这个领域遭到侵犯,人们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愤怒地进行反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成四种,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的双边关系,如果两个亲密无间,那么他的近范围在0.15米之内,远范围在0.15-0.44米之间,在此距离内,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肢体接触来体现这种关系,如果二人是朋友和熟人,则应该保持一种稍有分寸的距离,非常熟悉的朋友的范围在0.46-0.76米之间,而0.76-1.22米的距离则适用于所有的朋友和熟人。社会关系体现的是社会或礼仪上的正式关系,因此距离稍远。同事之间或者聚会时认识的朋友应保持在1.2-2.1米之间;企业领导人之间、招聘面试等更正式的关系则应该保持在2.1-3.7米之间;最后一种属于公众距离,适用于演说者和听众间的距离,范围适用于3.7-7.6米甚至更远。 
  除了由社会关系确定人与人间的距离外,社会地位、性格、文化背景灯的差异性也对此有着重要影响,当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选择最佳距离,以能够更好地交流。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学会尊重对方的隐私,不管多么亲密的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过多地打听别人隐私,很容易会失去两人的亲密距离;其次,具有一颗包容的心,两个人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现对方的一些缺点,如果没有包容的心。这种亲密的关系迟早走向崩溃的边缘;最后,我们要善于运用距离效应,一方面培养自己一一定距离看人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至于让他人完全看透自己。 
26阿伦森效应————在对他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
给予肯定和奖励就能博得人们的开心,也并非一味地施与否定和惩罚就能让人带有罪恶感。事实上,人们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方法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先肯定后否定则会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心理学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欲扬先抑的心理规律称为“欲扬先抑”定律。   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奖励和赞扬的不断增加,而反感正面激励的不断减少?原因主要在于这种递减会让人产生一定的挫折感,对于小挫折我们大都能平静接受,但是褒奖的逐渐递减或者变为责罚会让这种挫折感增大,也就不被大部分接受了,挫折感的递增会让人不

 

 


悦,并且可能由此变得自卑、失落、死气沉沉,不过若能先扬后抑-—先当头一棒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再对他的一些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就会使对方从这种不悦中走出,面对希望,奋起直追。 
  既然人们都受到阿伦森效应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学会褒贬,避免因为顺序的不同,给他人造成不悦的感受,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刚步入职场时,用“潜龙勿用”代替“飞龙在天”,尽量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引起他人对自己的赞扬出现的逆转,如果我们希望对方能够肯定自己的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他们的心理预期。 
  阿伦森效应提醒我们,如果在生活中面对一些不良行为可以采用奖励递减的方法来消除它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一些要巩固和加强的行为,我们可以利用奖励递增的方式进行强化。 
27改宗效应————指“反对者”比“好好先生”更能得到人的认可,因为在讨论中,
如果能使一个“反对者”同意大家的意见,将会使这个讨论更有意义。“好好先生”则将会给人一种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能力,只会随声附和的坏印象,而那些敢于直接开展批评的“改宗者”,之所以会受到人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给人一种富有智慧的印象。 
  我们都有成功欲,经历艰辛的征战获取的果实远比“不战而胜”更能激起人的成就感,我们希望能够劝说那个反对我们的人改变原有的观点,一旦这种想象成为事实,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强大,征服后的成就感会将我们团团包围,最后我们会迷恋上这种感觉,而开始重视那个反对者,这就是为何说“不”的人比经常说“是”的人更能找人喜欢的原因。“好好先生”给不了他人挑战后的成就感,而敢于坚持自己观点、有独立想法的人最终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生活和工作中,“好好先生”不乏其人,他们的通病是对所有的事情都说好,而不提批评意见,对所有人的提议都赞成而不反对,有人认为如果不断档“好好先生”就会影响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团结,不利于感情的培养,殊不知在表面上看来“好好先生”保持了一团和气的氛围,但是实际上却有可能造成工作上的失职,丧失了做人的原则,矛盾是存在于时时处处的,人际交往中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意见是在正常不过了。我们应该摒弃这种爱恨不分明的风气,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如果真想增加自己的受欢迎度,就不能一味地扮演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角色,这是“改宗效应”给我们解释的做人的道理。 
28海格力斯效应————在一对一的人际交往中所存在的冤冤相报,致使他们之间仇
恨越来越深的心理效应。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仇恨袋”,大至人生挫折,小至纠纷矛盾,如果因为矛盾,一方面想要报复对方,可能会加深对方的仇恨,换来更严重的报复行为,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仇恨使人陷入了无休止的烦恼之中,错过了人生旅途的好风景,再无进步,聪明的人懂得用宽容去遗忘,时刻想着心中的理想和目标,不让仇恨挡住自己前行的路途。   宽容是化解仇恨的最好方法,宽恕了别人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必须宽恕,你不可以评判他人,如果我们不宽恕,我们将一直在战争中,我们不想在战争中。所以我们要选择宽恕,如果我们受到伤害,我们的亲人受到伤害,我们能做到宽恕,但不去遗忘,我们应选择用积极地态度来面对。 
  仇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同样会受到伤害,如果心中装着仇恨,人生就会在痛苦和不幸中度过,轻则自我折磨,重则有可能导致对方疯狂的报复行为,唯有放下仇恨选择宽容,心中才会豁然开朗。宽容是消除怨恨和愤怒的良药,忘记了仇恨才能提高自己。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的仇人,有可能出于误会并非真正的仇人;对方即使是仇人,如果真心道歉的话,你若能以礼相待或许就会化“仇”为“爱”,因为,恨能挑

 

 


起事端,而爱能征服一切! 
29身体定律————身体语言指的是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面部表情、姿势与触摸等。在人际沟通中,身体语言有着口头语言无所替代的作用,由于身体语言多数是人下意识的动作,无法进行伪装,因此在无声中传递的效果往往比口头语言更强烈,有其他交流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真实性。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无意识地从别人的肢体语言中了解他人的心声,一个细微的小动作,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微小身体语言具有很大的魔力,是否能掌握这些微妙的身体语言,决定着在人际交往中是掌控别人还是被他人所掌控。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一个人的眼神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如果在交谈中,对方出现杏眼圆睁,瞳孔放大的状态时,表示对方对所接收的信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正处于兴奋状态;如果瞳孔缩小的话,就表明对方对谈论的话题不敢兴趣,情绪低落;如果对方的眼神迷离,他很可能在撒谎,因此敢正视你。 
  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离大脑距离越远的地方可信度就越强,脚因为离大脑最远,所以它所反映出的信息真实性较高。脚步的轻重、缓急以及走路的姿态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情,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在无意中将人的心理指向泄露出来。比如,如果有人在谈话时翘起二郎脚,表示他对你的谈话有敌意、不赞同;但如果换成女性,所表示的意思就又不一样了,说明她对自己的容貌和能力都非常有自信。人在站立的时候,脚尖常常朝向自己所追求的事物,不过这时候自己是浑然不知的。 
  除此之外,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还有其他的身体语言。比如,对方谈话时如果频繁地在摸自己的鼻子,说明他在撒谎;如果对方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表示他对于你怀有戒备心理;如果谈话时,对方坐立的身子向前倾,站立时昂首挺胸,则表示他对自己特别自信;如果他坐立不安,不停地摆弄衣襟,表明他内心紧张惊恐。 
  在一些社交场合如果懂得使用肢体语言,能够加强口头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帮助对方快速地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我们在交往中国如果能够使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保持一致,对于我们的沟通会更为顺畅;同样,与口头语言自相矛盾的肢体语言则会妨碍我们的交流。比如,微笑着跟人寒暄肯定比黑着脸跟人打招呼真诚。其它,在日常交往中每个人都有心口不一的时候,我们在观察他人身体与语言是否协调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这样才能够在交际中赢得对方的信任

 

 

 

 

 

 

 

 

 

 

 

 

 

 

 

 

 

过来,是否每个人在事业和竞争中为了获得胜利,都要给人一种强者的姿态?其实不然,在适当的时候,示弱却更能让人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人际交往的关系处理中,也需要放低姿态的谋略,示弱能够化解冲突,示弱也可以赢得人的喜爱,示弱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提倡示弱并非事事示弱。当人们在面对人生挫折、磨难,面对生活的邪恶,面对真理遭到践踏时,就必须拿出“亮剑”精神,毫不退缩,恰当其时地示弱并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审时度势后的理智、忍让。示弱更不是倒下,而是为了能够更坚定地站立。 
  “示弱”是一种处世智慧,在方式方法上一定要注意选择高地位的人,在面对低地位的人时,不妨有意将自己经验有限、知识能力不足等弱点展现,以弱者的姿态行事,成功者不妨多谈谈自己失败的经历,拉近与他人间的距离,而有一技之长者,也可承认自己在其他领域的不足??真正甘心“示弱”之人能够使自己变得更加谦虚,从而强者更强,而且也可以使身边的人从中获得安慰,并心平气和地向其学习,二者的关系也会由此更为融洽。 
25刺猬法则————两只刺猬因为寒冷的冬季而拥抱在一起相互取暖,但是由于他们
的身上都长满了刺儿,抱在一起会刺痛对方,于是他们就分开了一段时间,但是这样的话又冷得难受,所以他们又抱在了一起,就这样折腾了几次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位置,既能取暖还不会刺痛对方,这就是刺猬法则,强调的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它就像一个个的气泡一样把人和人间分割出一定的领域,一旦这个领域遭到侵犯,人们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愤怒地进行反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分成四种,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的双边关系,如果两个亲密无间,那么他的近范围在0.15米之内,远范围在0.15-0.44米之间,在此距离内,人们通过不同程度的肢体接触来体现这种关系,如果二人是朋友和熟人,则应该保持一种稍有分寸的距离,非常熟悉的朋友的范围在0.46-0.76米之间,而0.76-1.22米的距离则适用于所有的朋友和熟人。社会关系体现的是社会或礼仪上的正式关系,因此距离稍远。同事之间或者聚会时认识的朋友应保持在1.2-2.1米之间;企业领导人之间、招聘面试等更正式的关系则应该保持在2.1-3.7米之间;最后一种属于公众距离,适用于演说者和听众间的距离,范围适用于3.7-7.6米甚至更远。 
  除了由社会关系确定人与人间的距离外,社会地位、性格、文化背景灯的差异性也对此有着重要影响,当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选择最佳距离,以能够更好地交流。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学会尊重对方的隐私,不管多么亲密的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过多地打听别人隐私,很容易会失去两人的亲密距离;其次,具有一颗包容的心,两个人相处久了,难免会发现对方的一些缺点,如果没有包容的心。这种亲密的关系迟早走向崩溃的边缘;最后,我们要善于运用距离效应,一方面培养自己一一定距离看人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至于让他人完全看透自己。 
26阿伦森效应————在对他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的时候,并不是一味地
给予肯定和奖励就能博得人们的开心,也并非一味地施与否定和惩罚就能让人带有罪恶感。事实上,人们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方法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先肯定后否定则会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心理学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欲扬先抑的心理规律称为“欲扬先抑”定律。   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奖励和赞扬的不断增加,而反感正面激励的不断减少?原因主要在于这种递减会让人产生一定的挫折感,对于小挫折我们大都能平静接受,但是褒奖的逐渐递减或者变为责罚会让这种挫折感增大,也就不被大部分接受了,挫折感的递增会让人不

 

 


悦,并且可能由此变得自卑、失落、死气沉沉,不过若能先扬后抑-—先当头一棒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再对他的一些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就会使对方从这种不悦中走出,面对希望,奋起直追。 
  既然人们都受到阿伦森效应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学会褒贬,避免因为顺序的不同,给他人造成不悦的感受,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刚步入职场时,用“潜龙勿用”代替“飞龙在天”,尽量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引起他人对自己的赞扬出现的逆转,如果我们希望对方能够肯定自己的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他们的心理预期。 
  阿伦森效应提醒我们,如果在生活中面对一些不良行为可以采用奖励递减的方法来消除它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一些要巩固和加强的行为,我们可以利用奖励递增的方式进行强化。 
27改宗效应————指“反对者”比“好好先生”更能得到人的认可,因为在讨论中,
如果能使一个“反对者”同意大家的意见,将会使这个讨论更有意义。“好好先生”则将会给人一种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能力,只会随声附和的坏印象,而那些敢于直接开展批评的“改宗者”,之所以会受到人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给人一种富有智慧的印象。 
  我们都有成功欲,经历艰辛的征战获取的果实远比“不战而胜”更能激起人的成就感,我们希望能够劝说那个反对我们的人改变原有的观点,一旦这种想象成为事实,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强大,征服后的成就感会将我们团团包围,最后我们会迷恋上这种感觉,而开始重视那个反对者,这就是为何说“不”的人比经常说“是”的人更能找人喜欢的原因。“好好先生”给不了他人挑战后的成就感,而敢于坚持自己观点、有独立想法的人最终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生活和工作中,“好好先生”不乏其人,他们的通病是对所有的事情都说好,而不提批评意见,对所有人的提议都赞成而不反对,有人认为如果不断档“好好先生”就会影响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团结,不利于感情的培养,殊不知在表面上看来“好好先生”保持了一团和气的氛围,但是实际上却有可能造成工作上的失职,丧失了做人的原则,矛盾是存在于时时处处的,人际交往中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意见是在正常不过了。我们应该摒弃这种爱恨不分明的风气,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如果真想增加自己的受欢迎度,就不能一味地扮演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角色,这是“改宗效应”给我们解释的做人的道理。 
28海格力斯效应————在一对一的人际交往中所存在的冤冤相报,致使他们之间仇
恨越来越深的心理效应。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仇恨袋”,大至人生挫折,小至纠纷矛盾,如果因为矛盾,一方面想要报复对方,可能会加深对方的仇恨,换来更严重的报复行为,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仇恨使人陷入了无休止的烦恼之中,错过了人生旅途的好风景,再无进步,聪明的人懂得用宽容去遗忘,时刻想着心中的理想和目标,不让仇恨挡住自己前行的路途。   宽容是化解仇恨的最好方法,宽恕了别人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必须宽恕,你不可以评判他人,如果我们不宽恕,我们将一直在战争中,我们不想在战争中。所以我们要选择宽恕,如果我们受到伤害,我们的亲人受到伤害,我们能做到宽恕,但不去遗忘,我们应选择用积极地态度来面对。 
  仇恨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同样会受到伤害,如果心中装着仇恨,人生就会在痛苦和不幸中度过,轻则自我折磨,重则有可能导致对方疯狂的报复行为,唯有放下仇恨选择宽容,心中才会豁然开朗。宽容是消除怨恨和愤怒的良药,忘记了仇恨才能提高自己。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的仇人,有可能出于误会并非真正的仇人;对方即使是仇人,如果真心道歉的话,你若能以礼相待或许就会化“仇”为“爱”,因为,恨能挑

 

 


起事端,而爱能征服一切! 
29身体定律————身体语言指的是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面部表情、姿势与触摸等。在人际沟通中,身体语言有着口头语言无所替代的作用,由于身体语言多数是人下意识的动作,无法进行伪装,因此在无声中传递的效果往往比口头语言更强烈,有其他交流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真实性。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无意识地从别人的肢体语言中了解他人的心声,一个细微的小动作,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微小身体语言具有很大的魔力,是否能掌握这些微妙的身体语言,决定着在人际交往中是掌控别人还是被他人所掌控。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一个人的眼神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如果在交谈中,对方出现杏眼圆睁,瞳孔放大的状态时,表示对方对所接收的信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正处于兴奋状态;如果瞳孔缩小的话,就表明对方对谈论的话题不敢兴趣,情绪低落;如果对方的眼神迷离,他很可能在撒谎,因此敢正视你。 
  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离大脑距离越远的地方可信度就越强,脚因为离大脑最远,所以它所反映出的信息真实性较高。脚步的轻重、缓急以及走路的姿态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情,除此之外,它还能够在无意中将人的心理指向泄露出来。比如,如果有人在谈话时翘起二郎脚,表示他对你的谈话有敌意、不赞同;但如果换成女性,所表示的意思就又不一样了,说明她对自己的容貌和能力都非常有自信。人在站立的时候,脚尖常常朝向自己所追求的事物,不过这时候自己是浑然不知的。 
  除此之外,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还有其他的身体语言。比如,对方谈话时如果频繁地在摸自己的鼻子,说明他在撒谎;如果对方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表示他对于你怀有戒备心理;如果谈话时,对方坐立的身子向前倾,站立时昂首挺胸,则表示他对自己特别自信;如果他坐立不安,不停地摆弄衣襟,表明他内心紧张惊恐。 
  在一些社交场合如果懂得使用肢体语言,能够加强口头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帮助对方快速地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我们在交往中国如果能够使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保持一致,对于我们的沟通会更为顺畅;同样,与口头语言自相矛盾的肢体语言则会妨碍我们的交流。比如,微笑着跟人寒暄肯定比黑着脸跟人打招呼真诚。其它,在日常交往中每个人都有心口不一的时候,我们在观察他人身体与语言是否协调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这样才能够在交际中赢得对方的信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学育儿:小朋友被霸凌,怎么办?
要让'自卑'孩子树立自信?懂'投射效应',让自信少走'弯路'
孩子焦虑烦闷,产生人际困扰,拒绝上学怎么办?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原因
快速辨别,搞定四种麻烦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