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浪费时间!8种错误的碑帖临摹方法,看看你存在几种?

宋代书坛“四大家”苏、黄、米、蔡,即苏轼,号东坡;黄庭坚,号山谷;米芾,字元章;蔡襄,字君谟。黄山谷有一首著名的诗,题为《跋杨凝式帖后》,诗曰:

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今有不少人学习王羲之《兰亭序》,但只学了《兰享序》表面的样子,结果是“媚俗入骨"没有金丹妙药可以医治。谁知道洛阳有个杨凝式(五代大书法家,号“风子”即“疯子”),下笔便能得《兰亭》之妙。

杨凝式《韭花帖》

这里的“乌丝栏”是《兰亭序》的代称,“乌丝栏”即“黑线格”的意思,带“乌丝栏”格子的便是指定武本《兰亭序》。这首诗是称赞杨凝式尽得二王真髓,批评当时学《兰亭》不得法的人。可以得知,宋朝学《兰亭序》成风。但往往有些人只学了外表皮毛,没有学到真髓和神采。

黄自元临柳公权《玄秘塔》

这就从侧面反映出临摹的重要性,临帖不得法,不仅事倍功半,浪费了宝贵时间,还容易将字写俗,病态百出。以下总结了八条临摹的错误表现,也就是禁忌,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些问题!

1、临帖时看一笔临一笔,顾此失彼。

2、太盲目,不熟悉字帖就囫囵吞枣地从头至尾通临、徒费气力,收效甚微。

3、馆阁化原贴。要尽量忠于原作,注意神采,注意形质,不要用“规范化”去改造原帖。

4、背诵文章似的写“自家书”。这便失去临帖的目的,而成了抄书。

5、不按原贴的格局、全貌,而随意临写。这样写到哪算哪,只能得其“皮毛”,得不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6、不顾及纸、笔、墨,一味“傻临”。要尽量考究原帖的纸、笔、墨,尽量与其保持一致,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7、以“笔病”当作个性。原贴中有笔病之处要避免,不要以此为创新或个性。

8、唯恐不像,描龙画凤。如一味的“描龙画凤”则只注意小处,却失去全貌,忽略大处。

以上这些临帖之禁忌,适用各种书体的临习,仅供书友们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日历:千面兰亭序,这里出了“乌丝栏”版
乌丝栏
学书笔记:师傅,去乌丝栏
《跋杨凝式帖后》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陕西一 “疯子”书法家,写下《兰亭序》2.0版本,放大10倍更好看!
书法日历:千面兰亭序,这里出了“乌丝栏”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