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其昌:我的字写得比赵孟頫的要“生”,所以就比他更秀色

董其昌是晚明时期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也是领导那个时期书法风向的人,他在书法方面提出了与前人有很多不同看法的艺术主见,也可以说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尤其是他的一些书法理论,对今天学习书法的人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董其昌在研究元人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时,认为赵孟頫在书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有的已经达到了"精熟"的程度。

所谓"精熟",是指导在书法上的精进和熟练,历史上最早提出"精熟"一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说:

董其昌作品

"吾书比之锺、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但是,董其昌在评价赵孟頫书法时,并不认为赵的"精熟"就是好事,反而是一种贬低的意思。他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到:

吾于书似可直接赵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之熟,又不知吾有秀润之气。与赵文敏较,各有短长。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弗作意,吾书往往率意。

从董其昌上述话语中所表达的意思来看,他认为,赵孟頫的确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书法家,并且在对前人书法的学习研究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熟,然而,正因为这样,他的字只是一种精熟,而"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因此就多了"俗态",书法中也缺少了意趣。

董其昌作品

对于董其昌的这种说法,并不是说他有多狂妄,而是他的话是放眼历史来说的,虽然如前所述王羲之对"精熟"的看法只是他与钟繇和张芝草书的比较而提出的,但王羲之并没有对书法的见解片面化,紧接着又提出了"书意"的书学思想,对书法就有了更为全面的诠释。

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君学书有意,今相与草书一卷。

上面的这两句话是说,学习书法要对其意味有更深地理解,即使写出来的点画都应当有意味,这种意义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王羲之还认为草书应当写得有趣味,而不只是图有模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董其昌所提出的"精熟"与"生",正好与王羲之"精熟"和"意趣"一脉相承,只不过董其昌对此解释得更加明了和直接。

王羲之作品碑刻

从字面意思来看,董其昌所说的"生"是指生疏,"熟"是指熟练,但其真正的含义则是在"生"中追求某种变化和精神意趣,而"熟"是指遵循法度和技巧的熟练。在这里就可以看出,董其昌认为赵孟頫在书法中只是强调了前人所立下的规矩,不会变化,因此就少了一些趣味和生机。

要想更深层次地理解董其昌对赵孟頫书法的看法,就必须要对赵孟頫关于书法的探索之路作些了解。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谥号文敏,所谓谥号是从西周就开始的,是对皇妃、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在其死后按功迹给出的一个评定。由此,可以看出,赵孟頫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影响力是十分之高的。

赵孟頫是诗人、画家,也是后世给出的"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对"六体"书法较为"精熟",包括大、小篆、章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尤其是他的楷书"以平正之态出以流畅的笔法,在颜、柳之后独树一帜"(甘中流语),可见"楷书四大家"的美誉不是轻意得到的。

赵孟頫作品

我们从赵孟頫的学书之路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他在书法的道路上主要是秉承前人的法度和规矩,他也提出了书法要"则古"的思想,但是,他这里说的"古"并非是远古时期的"古",而主要针对的是王羲之书法,他的行书和草书都是学王羲之的,因此,在当时就有人说他是王羲之再世。

赵孟頫为什么对王羲之书法有如此看法,按照他的说法,认为王羲之书法是"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的成就。

至晋而大盛,渡江后右军将军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子献之,超秩特甚,故历代称善书者必以王氏父子为称首,虽有善者,蔑以加矣。

赵孟頫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用了一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践王羲之书法的功妙,并成功地提出了书法的用笔问题。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亮晶晶 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赵孟頫作品

这一著名论断是赵孟頫在大量书法实践后所得出的理解和感悟,是书法技法所反映出的一种技术能力的写照,而此后,它成为后世对书法学习时的一个"标准"。

当然,他的这一论断也是针对王羲之书法所提出的,学习王羲之书法,必须要遵循他的书法用笔精神,虽然人们在学习王羲之书法,在用笔不变的情况下,但结字却是因时代变化而改变的,这是赵孟頫关于"用笔千古不易"的精髓,也是核心问题。

而董其昌对此说法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他在《容台集》中就此论断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余索不喜赵书,以其结构有习气。至于用笔用墨,文敏所谓"千古不易"者,不如是何以名喧于宇宙也。

赵孟頫作品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董其昌对赵孟頫书法无论是从形还是意以及书法思想上都有不同的看法,但这只是董其昌一家之言。而对于赵孟頫来说,他只是那个时代中历史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所代表的是南宋灭亡之后,士人文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这是历史的必然所致。而他在书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如果把书法进行一个大的层面的分解的话,可以分为"形"和"神",也就是董其昌所说的"生"和"熟",那么,根据赵孟頫的书法实践和董其昌的见解来看,赵孟頫只做到了"形"的再现,而缺少了"神"的表现。基于此,书法的学习活动,不仅要在技法、结体的"形"上要下足功夫,更要在人的精神层面,包括学识、修养、境界、情操等方面加以修炼,并且把这些"软"指标写进作品中,做到"形神兼备"、"自成一家"才是真正的书法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大家称谓大全,长知识!
课堂 | 赵孟頫临王羲之对比图,值得借鉴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及其作品欣赏
书法审美演义(廿五)——优雅古典的董其昌
董其昌早年怒骂赵孟頫,晚年却变成“癞皮狗”,当初还是太年轻了
历代名家书《心经》,心静、心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