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河中心小学语文学科总复习资料汇编2

     

 

     

 

●语文科复习思路

1.汉语拼音·汉字………………………………………………………………………1

2.词语……………………………………………………………………………………2

3.句子·标点符号………………………………………………………………………3

4.积累……………………………………………………………………………………4

5.阅读……………………………………………………………………………………4

6.  作…………………………………………………………………………………9

7.部分语文知识复习目标……………………………………………………………13

●外地经验

8. 谈谈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14

9.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中的几点尝试…………………………………………………16

10.关于语文复习的一些想法和做法…………………………………………………18

11.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的一点体会……………………………………………………20

12.如何上好复习课……………………………………………………………………22

●考试技巧

13.考试的前一天·考场上应注意什么·考试怯场怎么办·考试中的时间运筹

·考试答题八要点·考试时怎样答卷·考试期间的生活安排………………23

●营养知识

14.中小学生营养需求三原则…………………………………………………………28

15.学生营养配餐十三条原则…………………………………………………………32

 

 

 

 

 

 

 

运河中心小学组  编印

      九 年    

——语文学科复习思路——

汉语拼音

一、复习要求。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正确拼读音节,并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难点的把握,区别形近易混的字母;熟练掌握<的省写规则;由于受南方方言习惯的影响,要特别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的准确发音。

二、复习建议

(1)汉语拼音基本内容的学习在低年级就已完成,到高年级时有回生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进行复习。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是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对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音节练习发音,并带上声调练习。

(2)根据本方言的特点,把握学习汉语拼音的重点和难点。如声母中平、翘舌之分;韵母中前、后鼻音之分。对一些常用字的读音应反复拼读,适当记忆。

(3)对多音字应适当疏理。并对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复习。

 

  

一、知识概要

1.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用硬笔、毛笔写楷书。

5.培养喜欢汉字、主动识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学法指导   

()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复习的重点之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辨别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消灭错别字。要让学生学会识字方法,形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重要的是激发学习兴趣。设计一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可开办“错别字诊所”,让学生搜集、整理、纠正同学作业中、牌匾、报刊、广告中的错别字;还可以在班上搞一些识字写字的游戏、竞赛活动,切忌让学生做机械重复的练习。

()打好基础,熟练掌握

1.笔画、笔顺。写字时,从落笔到提笔,不管中间拐几次弯,始终连着的,就是一笔,或叫一画。笔顺是书写汉字笔画的先后顺序。回想常见的笔画有哪几种?常用的笔顺规则有几项?各指什么?

2.偏旁、部首。汉字大部分是合体字。合体宇的上下左右等各个部分叫偏旁。把相同的偏旁排在一起,称作部,这相同的偏旁就是该部的部首。“包”字加上不同的部首可变成哪些字?“木”字加上不同酌偏旁可组成哪些字?

3.间架、结构。字的各部分比例大小为间架,字的部件组合方式为结构。合体字最基本的结构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

()熟悉规律,灵活运用   

1.字音。汉字应厨规范的普通话来读。辨别多音字的读音是复习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多音字一般都是多义字,所以要先看它用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再确定它的读音。如:“这种方便面很便宜。”这句话中的两个“便”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2、字形。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汉字大多又是形声字,当形旁相同时,字义与某类事物相关,如带“山”字旁的字与山有关,带“穴”的字大部分与洞穴有关。当声旁相同时,字音相近,如“消、销、逍、霄’都读xiao 

3、字义。理解字义常用的方法,一是查字、词典,二是结合语境理解。如:你说的有道理,我算服了。“服”字,通过查字典知道,它有衣服、吃、担任、信服等多个义项,那么,在这句话中‘服’字是什么意思?就要结合语境来判断。   

4.查字典。当知道字音,不知道字形、字义时,用音序查字法。当知道字形,不知道字音、字义时,用部首查字法。以上知识规律,应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不要机械照搬。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纠正错别字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复习建议

1.音近字、形近字

⑴复习部首的基本表义知识。

⑵帮助学生建立字义与词义的联系,从而正确组词。

⑶进行形近字、音近字的比较练习。

2.改错别字

⑴查找班级中常见的错别字,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错练习。

⑵组织自改、小组改错字的活动,通过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改错字的积极性和能力。

⑶作业设计灵活多样,留出空间,让学生主动查找自己习惯性错误,真正达到不写或少写错字。

3.查字典

⑴查字典的能力是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的重要能力,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运用的技能。因此,应学会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复习中应结合学生的情况经常运用,逐步 养成习惯,但不必过多的进行专门的练习。

⑵ 查字典的重点和难点是确定部首及选择解释。对此应结合课文中的字词进行指导,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作必要的练习。

 

  

一、复习要求

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二、复习要点

1、掌握学过的常用词。

2、辨析近义词的反义词。

3、学习解词的方法,掌握解词的规律,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4、能正确搭配词语,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5、能把词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分类。

6、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语。

三、复习建议

词语复习的重点是理解和运用。对常用词语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应采用各种形式 让学生进行运用。写近、反义词,选词填空是常见的形式,还有造句,联词成文,词语搭配等都应当让学生进行练习。

1.多义词

⑴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

⑵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过程中提高学生解词水平。

⑶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2.成语

⑴依据教材,回忆并引导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成语,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⑵以语文活动课形式,交流课外学习的常用成语,并达到引导学生注重平时阅读积累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⑶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强兴趣,如:成语竞猜、成语接龙、成语对联等游戏性练习。

⑷可以利用教室中的板报和学习园地,辟成语学习的专栏,由学生编稿、组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句 子

一、复习要求

1、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几种常见的句子,会理清词序混乱的句子,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扩写、缩写句子。

2、会用学过的常用词语句子,要求含义正确、意思明白,结构完整。

3、能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4、能辨析修改比较明显的病句。

5、能认识比喻句(只要求掌握明喻),能认识设问句、反问句、拟人句、夸张句、排比句。(只要求从感性认识)

6、能变换几种常见的句型、句式。(其中“把”句句和“被”字句互换,只作为练习内容)

7、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二、复习要点

1、句子的基本结构。

2、常见的句子。(陈述、祈使、感叹、疑问)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4、理解句子的含义。

5、造句,修改病句,扩句,缩句。

 

标点符号

复习要求及要点

1、初步会用问号、句子、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

2、能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并懂得占格规范。

 

  

(一)复习指导思想。

小学生通过六年的课内外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一些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调用积累,同时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复习建议。

1、指导学生自主的归类整理。

(1) 积累的类型主要包括:成语、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名家名篇等。

(2)每个类型根据内容的不同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

例如:①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②说明“谦虚”的名言: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漠》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尼兹

谦让是身体的良心。——[]巴尔扎克

你愈是少说你的伟大,我将愈想到你的伟大。——[]培根

③描写“积累”的谚语:

千条小河成大江;

急火不如慢太阳;

聚尘土而泰山;

燕子衔泥垒大窝。

④描写“春光”的古诗: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贺之章的《咏柳》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描写“离别”的古诗: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赠汪伦》

高适的《别董大》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2、指导学生正确地调用积累。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学习活动,唤醒学生的积累,让学生正确地运用积累。例如:

1)给学校的花草树木上挂上“古诗牌”。

2)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

学校餐厅、体育馆、图书阅览室……

  

一、知识概要   

阅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语文课程的阅读也是如此。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作品具有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比较、判断、反思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大纲>)主要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提出了要求。(1)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4)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含课文乙(5)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第(1)项对小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第(2)(5)项是关于阅读的方法和要求。重视朗读和默读,特别强调了诵读。第(6)项是指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修订大纲>的发展,目前在全国部分教材实验区试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除了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外,还从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就情感、态度而言,<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强调的是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要求在第一学段就提出,旨在强调其重要性。此外,<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外,更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如第三学段的(小学高年级)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些表述都体现了阅读中学生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使<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诸如标点符号、语法修辞、表达方式、文体知识等等,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的是语文能力的养成,如对标点符号,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知识,当成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一种手段。要求在阅读中、在理解语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常用的六种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和不同用法。有关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知识,<语文课程标准>各阶段均未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因为这些知识仅仅是帮助理解课文,“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二、学法指导

()怎样才能读懂一篇文章

文章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三者之间感情交流与对话的过程。阅读一篇文章,不光要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出作者的嬉笑怒骂,同时还要了解作者是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并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法。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树立整体意识。第一步要速读全文,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文章的概要——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的大体思路和框架;第二步,依据整体的感知高屋建瓴地理解文章的局部——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三步,把对各个局部的理解联系起来,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方法,符合阅读的规律。如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首先要知道文章从父母对“我”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的截然不同的评判写起,讲到在“我”成才的道路上,父母亲对“我”所做的两种评判同等重要,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还能感受到父亲和母亲对孩子两种不同的爱的方式以及?我”对父母的深深的理解。掩卷深思,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能否从中联想到自己成长历程中父母的鼓励和鞭策?能否从中感悟出个人成长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到底是什么?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所谓主要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总概括,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各不相同。叙事的文章,主要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的文章,主要写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品质,有什么表现。介绍事物的文章,一般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作用等几方面进行介绍。写景的文章,一般介绍景物的特点。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方法主要有三种。

(1)自读质疑法。由文章的标题或围绕文章的主要事件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如阅读<向命运挑战)一课,可以根据标题提出问题:谁在向命运挑战?他战胜命运了吗?阅读文章后可以提问: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在科学上有哪些重大贡献?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发?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段意合并法。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在一起,抓住重点归纳总结。例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共有10个自然段。1—2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原因,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用计加害于孔明。3—8自然段讲草船借箭的经过,诸葛亮将计就计,再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9—10自然段讲借箭的结果,周瑜在与诸葛孔明的较量中再次失败。将各段大意串联起来,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段”、“概括段意”,过去一直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段落”的概念,是因为过去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模式把教学引向了繁琐分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统一的答案,忽视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分段、概括段意仅仅是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不能用统一、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去说、去记,更不应该把它当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进行机械训练。

(3)根据文章的详略,抓重点段法。如《飞夺泸定桥≥,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写了为什么要夺桥——与敌人“抢时间”,突出一个“飞”字;再写怎样夺桥——“攻天险”,突出一个“夺”字;最后写夺桥的结果。抓住重点部分,再根据开头、结尾的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明白了: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红军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抢先赶到了泸定桥,又战胜天险夺取了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抗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独立的,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几种学习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言为心声”。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例如,《荔枝》一课中,作者写母亲剥荔枝时的动作:“(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母亲一生的勤俭、辛劳。联系母亲临去世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的举动,母亲对儿孙深深的疼爱之情着实令人感动。

(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小学生要通过朗读和诵读理解作品,同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例如《只有一个地球≥结尾一段,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例如《可爱的草塘≥、《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地体会这种感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过去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改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需要理性的判断,注重的是结果,强调的是规范、统一;“体会”则是感情的把握,注重的是过程,重在自主感悟,自由表达。”中心思想”仅仅是就文章的主旨而言,而“思想感情”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阐释,后者的外延比前者要大得多。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体会领悟这些词语的变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己能够从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如果说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是理解作者“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揣摩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则是学习和借鉴作者“怎么写”的问题。从阅读的层次上说,这一要求更高一些。“揣摩”和“初步领悟”的要求都具有一定的弹性,仍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经过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有所得,而非教师硬性灌输有关写作特点方面的知识。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是各具特色的,在阅读的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从第三学段开始,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目标进行了分别表述,即分别就说明文、叙事作品、诗歌提出了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就对阅读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1)阅读以记人为主的文章,包括各类故事、小说、回忆录、人物传记等,应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入手,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内心品质。例如《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阮恒在输血时的动作、神态等,从侧面反应出小男孩胆怯而又勇敢、无助而又坚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善良、朴实的小英雄形象。

(2)阅读以叙事为主的文章,要揣摩记叙的要素和线索,即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按顺序细读。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有“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把握线索即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条理。阅读记叙文,要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这条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容。文章的线索比较复杂,有的以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游记类文章大都如此,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如《将相和》;有的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如《丰碑》

(3)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常通过描写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体现其特点。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可以用抓总起句、总结句的方法。如阅读《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等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4)阅读诗歌,应以朗读、诵读和想像为主。可分四步进行阅读。①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以便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②借助字、词典,疏通诗意。③展开合理想像,领会诗歌意境。诗歌,尤其是旧体诗,语言不但精练,而且有一定的跳跃性。阅读中,一定要细读诗句,想像画面去感受、理解诗歌的美好意境。④在反复吟诵中理解,在吟诵中想像,在吟诵中品味和升华。

(5)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知道被说明事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二是要理清说明的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空间或事物的发展顺序介绍事物的;三是要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四是要揣摩语言的准确性。如阅读《清明上河图》一文,首先要了解作者按照不同的空间介绍了画面的主要内容,与其他绘画作品相比,《清明上河图》除了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从表达方式上说,将说明性文字与描述性文字相结合,语言生动,说明准确o

4.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和理解阅读不仅是一种思维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同一作品,读者经验不同、阅历不同、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作者因时间、心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体会和感受。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目标部分,特别强调读者自身的个性体验。比如“拓展自己的视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少做繁琐的分析讲解,多让学生体会感受;少做知识性讲解,多让学生阅读积累。如读<童年的发现)一文,就要调动学生自己的情感和想像:你的童年有没有过类似的发现?你的发现被认可了还是被压抑了?你是如何理解“世界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打开,智慧和创造的火花就会进发出来。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提高阅读能力,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多读、精思、勤记、善用四个方面。

多读。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关于课外阅读量,修订大纲和课程标准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精思。读书要精思,即要仔细思考。一是遇到疑难要精思,思而不解,或查资料,或请教他人。二是在精彩之处要精思,为什么会写得如此精彩?作者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等等。三是在无疑处精思,作者的观点或结论对不对?同一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答案?这种质疑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勤记。第一,要勤记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圈点勾画,提要批注,记下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卡片、笔记等形式摘录文章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二要勤记忆,对于名言佳句,精彩篇章,要多记忆,多背诵,集腋成裘,终有大用。

善用。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要善于把在阅读中汲取的思想、文化、知识营养,学到的写作方法,自觉地运用到写作中去,使阅读与写作互相促进,比翼齐飞。

  

 一、知识概要

 小学生作文的目的是学习正确运用祖国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性质是练笔。具体要求有:

   (1)“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这一点明确了内容上的要求。小学生作文,除了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也要会写想像作文,到了高年级还要会写读书笔记、书信等。

   (2)“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这一点明确了表达上的要求,也是较为基本的要求,目的是使小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习作。

   (3)“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以及“想清楚再写”的习惯。这是良好写作习惯方面的要求,好的写作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

   (4)40分钟内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这是在时间和篇幅上的要求。

二、学法指导

 ()拓展空间,丰富材料积累

 因为小学生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所以,拓展小学生的认知空间和想像空间,丰富写作材料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1.关注生活,细心观察,积极思考

   要想写好记实作文,必须对现实生活投入热心、信心和耐心,即关注生活,并进行细心观察,同时要善于思考和感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写出来。生活的丰富多采为小学生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具体包括以下诸多方面。关注社会生活,如热点、焦点现象,发生在公共场所的偶发事件;关注集体生活,如学校、班级的各类实践活动牙口班级、同学、师生之间的大小事情;关注家庭生活,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小事,装饰家居;关注个人生活,如切身感受到的不同经历和体验。此外,还要关注自然,关注科学常识。例如《萤火虫的灯为什么又亮了》一文,提出了问题并在文末表示要寻求答案。《砍树皮之谜》属于现象释疑类,《养蚕记》则属于观察报告类。关注生活,要善于观察并思考,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维融入其中,用心体验,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如《市场见闻》这篇习作,小作者在市场上看到狩猎者在大张旗鼓地 叫卖刚刚捕到的十几只野兔,于是谴责了狩猎者的行为,告诫人们要热爱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这就是小作者不同于一般人的内心感受,因为不是所有的人看到这样的场面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的,这是小作者善于观察并且善于思考的结果。有一篇习作题目是《游戏厅老板是警察》,很吸引人。因为小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捕捉到了一种看似正常而实属反常的现象,原以为警察来到游戏厅是来制止中小学生玩电脑游戏的,不料这位警察却是靠挣中小学生的钱来发家的游戏厅老板。在一般人看来,这也许成不了写作的素材,然而,这位小作者却大胆而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现象,揭露和讽刺的效果极佳。这也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关注生活,要学会做生活的细心人,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的异常之处和变化之点。例如一位同学奇怪地发现妈妈洗完澡出来以后屋里有一种吱吱的怪声,经过警惕地侦查,发现声音是从***拖鞋上发出来的,最后弄明白了为什么***拖鞋会发出声音。小作者抓住这一现象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会叫的拖鞋》。其实,这种声音可能好多同学都曾听到过,但是都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去特别的关注和研究,于是这个写作素材就从眼皮底下溜过去了。而小作者就抓住了这些极易消失的事物的异常之处和变化之点,写出了富有新意的文章,可见小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是极其细致的。关注生活,要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还要尝试着解决问题。例如《酸菜缸为什么会冻裂》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写的。他发现奶奶家的酸菜缸冻裂了,于是就去问爸爸原因,在爸爸的指导下,他用做试验的方法研究出酸菜缸冻裂的原因。于是写出了一篇内容非常充实而又有说服力的文章。总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生活,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细心关注身边的一切,就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洞察力。实践证明,写周记和日记是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方法。

2.展开想像,大胆设想,勇于创新

童年时代是最具有幻想力的,种种奇特的幻想,正是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进发,长期训练,会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想像力,增强思维的敏捷性,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想象作文依据是否给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给材料想像作文,如在原文基础上进行的想像,依据所提供的故事梗概、开头或结尾、关键词语等写想象作文。一类是无材料想像作文。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童话故事,设想自己喜欢的主人公,使之具有人的感情,想像出一定的情节,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赞美,对假恶丑的批判。第二类是关于对未来生活的假想,这种想像是与自己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对遥远的未来生活进行具体描述,如《十年后的我》。第三类是科学幻想,根据对科学知识及其发展规律的了解,大胆想像超出现在科技水平的故事情节,这种想像有一定难度,如《月球居民》、《未来列车》。

()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积累和知识积累

扩展了写作空间,丰富了写作材料,这仅仅解决了“写什么”的 问题。要想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而且语句通顺的文章,还必须依赖于大量阅读。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是小学生写作的必经之路。大量阅读有两个功效一是通过阅读感知语言材料,积累词汇和语句,学习他人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准确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二是通过阅读感知文章整体,借鉴他人谋篇布局的写作技法,积累写作知识。为此,在进行阅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积累语言材料

阅读不同类别的文章,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和积累语言。仅以 写景的文章为例,阅读时要注意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画”景物的。例如《夕照》(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九册)一 文,”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不一会儿,那红色变深了,成了小姑娘脸上害羞的红晕了。”作者用这样的词句描绘了景物的色彩美。“一会儿,那张可爱的脸渐渐变红,变红,最终一只熟透了的‘大石榴’出现在树杈当中。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作者用这样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景物的形象美。”很明显,这‘雀跃’着的波纹是夕阳得意的杰作。”用“雀跃”一词使画面产生了动态美。由于作者 运用了恰当准确优美生动的词句,所以所描写的景物生动而富有灵气,如画一般展现在读者面前。有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写《秋天的田野》时运用了这样的词句:“村边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绿莹莹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景色。”“柿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爱,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呢?”分明可以感觉出,这位小学生是在课外阅读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否则,他不会“画”出这么美的秋景图。在阅读其它类型的文章时,应该留心学习作者是怎样来刻画人物、描写场面、描摹事物的等等。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时,随时随地把好的词语和句子摘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经常翻阅,是丰富自己语言仓库的好方法。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来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均在 第一题设计了“读读背背”,就是想达到扩大学生语言积累的目的。当然,在生活中注意向人民群众学习生动活泼的语言也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

   2,积累写作知识

写作知识不能靠简单的传授。在阅读文章时,要把心放到文章中 去,在感悟文章外在的语言美和内在的情感美的同时,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技法,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主动吸纳。例如,在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学习如何使文章内容和题目相照应的方法;阅读《桂林山水》时,学习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引用古诗文的方法;阅读《少年闰土》时,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和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阅读《争画》时,学习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等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阅读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开渠道,多方阅读,扩大阅读的范围,增加阅读的数量,最大限度地丰富语言积累和知识积累。如开设班级图书角,开放学校图书室,走进社区图书馆,运用各种媒体进行电视阅读和网络阅读等等。结合课外阅读,可以随时办《手抄报》和《采蜜集》,定期交流,互相促进。

()丰富习作实践,分类攻克难点

小学生习作,一定要勤于动笔,这既是良好习惯之一,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新修订的现行教材在一些课文后面增加了小练笔的内容,目的就是在原有八次作文的基础上增加练笔的次数。

1.关于记实文的习作

{1)命题。

命题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全命题,如《我的老师》;有半命题,如《我爱……》;有自由命题,即提出一个比较宽的范围,根据这个范围自己命题还有的是钥时给出的几个题目中任选一个,等等。对于命题作文,需要对题目进行一番分析,弄清楚写作的范围是什么,题目的重点词是什么,有哪些限制。审好题目,才能选材切题,避免跑题。如果是自由命题,一要注意根据要求拟定题目;二要努力使题目新颖独特,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袼;三要学会多种拟题方法,可以用人物、事件、景物、事物、活动、时间、地点等拟题,也可以把中心思想用凝练的词语总结出来做题目。

 (2)选材。

写记实作文,选择的材料首先要真实,是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是自己熟悉的、确实曾经触动过心灵的,而不是胡编乱造的。这样,才有可能把内容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一些同学受个别范文的影响,总想写一些特别闪光的事情,比如给老人让座、捡钱包、捉小偷等所谓的好人好事。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很多,即使有,大家都来写这样的素材也就落入了俗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以真取胜,反映少年儿童的真实想法和真实生活,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第二,选择的材料要力求新颖。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见人未见之处;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想人未想之点;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写人未写之材。例如有位小学生以《空降奇兵》为题,写了一项比赛活动——从二楼往下扔经过包装处理的生鸡蛋,看哪一组的鸡蛋不破,可谓以材取胜。有一位小学生以《都是勤快惹的祸》为题反映了祖孙两代人审美观念上的差别。爷爷看到孙女的牛仔裤上有一个洞就拿来补丁补上了,惹得孙女直生气,无奈爷爷又把补丁拆了下来,并且把裤子上别的“补丁”也拆了下来,结果拆下来的是小饰物,惹得孙女哭笑不得,选材角度颇新。对于常见的题目,如果也能选择一个新的角度,从普遍性中找到特殊性,并把这特殊性突出出来,表达的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3)构思。

在落笔写作之前,要想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怎样清楚有序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如何开头、过渡、结尾,如何安排详略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实际需要编写出合适的提纲。在构思时,不必过分拘泥于他人谋篇布局的方法,要以自己的思路谋篇,自己构思,自己想像,从自己的实践中探索规律。一句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表达。

说话是一种表达,作文也是一种表达,作文就是说话,无非是在纸上说话。作文的表达也要努力接近口语,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文章中,歌颂什么,揭露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满意什么,不满意什么,都可以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表达,只要有真实的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就可以,或者仅仅是童真童趣,也未尝不可。不要求高超的技巧,而重在求”真”,求独立率真的个性。例如《我讨厌王一到我家》,表达的就是对邻居家不懂礼貌的小女孩的讨厌之情。《嗳,停电真好》,写的是小作者居住的生活小区停电了,做铝合金门窗的电锯不再发出噪音,小作者享受到了短暂的安静,反映了小 作者对好的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对破坏环境者的不满。在表达时,要尽量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得清楚、具体。

 (5)交流和评改。

每个人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都不同。要善于利用这些差别使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启发,开启思路。交流,一是动笔之前的“说”,即在一定的情境中,同学们无拘无束地交流自己想写的内容,在听别人说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激活封存在记忆中的材料,使思路更宽,素材更丰富;二是在完成初稿之后的相互评价和修改。评改习作的方式很多。除了教师评改以外,还可以请家长参与进来。通过认真研读师长的鼓励性和指导性评语,了解值得发扬和需要改进之处,明确努力方向,从而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同学互评的方式更便于取长补短,在协作中长进。其实,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评改。自我评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看题目和选材是否一致,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真实健康;二看文章是不是按照一定条理写的,内容是否具体;三看语言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和甩错的标点。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2.关于想像文的习作

第一,想像要大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所以对于有关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事物及情节要敢于想像,设计出符合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社会和个人前景。例如,一个同学在《梦游未来儿童医院》中写到:病人穿着衣服,就能被十米外的机器人探测到胸腔和腹腔的病变,每天读三页书就被书中散发的气味治愈,无痛注射就如同在看一部美妙的动画片似的等等。这种想像貌似荒诞,但恰恰表现了少年儿童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发挥创造性,是写科幻和未来生活类想像作文所必备的素质。第二,情节要合理。虽然是想像作文,但也应有实实在在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在情节上不是离奇古怪,也不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需要同学们平常多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使自己的想像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3.关于其它形式习作的写法

(1)看图作文。看图作文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如果是多幅图。不单要观察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弄清楚开头、经过和结果,理清图中故事发展的顺序厂明确重点。其次,要展开丰富的想像。因为画面是静止的,要凭着想像让画面活起来,让静止的人会说话,会行动。尤其是单幅画,要依据图中提供的有限的线索,突破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凭借我们的生活经验,把所给的内容向两头延伸,向前想像事情发生的原因,向后想像事情发展的结果。这样写出的事情才会完整。另外,还要进行推测想像,根据图中环境和人物行为,合理推测出当时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这样写出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

 (2)续写。续写属于给材料作文。方法是根据原材料,沿着人物性格和事情发展的线索,进行合理的想像,写出完整的作文。续写部分要合乎情理,与材料中原有的内窨保持一致。

 (3)缩写。缩写是把一篇内容较为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按规定的字数进行压缩,压缩后仍能反映原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其方法:一是要把握住原文,保留重点内容或主要情节,舍去次要内容和一些细节,保证原文的完整性;二是用自己的叙述性语言取代原文具体细致的描写(如人物对话、详细的情节和场面描写),有较强的概括性。

(4)改写。改写就是让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去表达。改写应注意改什么,怎么改。常见的是改变文体,如把诗改成记叙文,另外改人称,改时间,改环境,改人物的年龄性别等。

(5)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有多种形式,如摘录式、提纲式、体会式、评价式等。写体会式读书笔记(即读后感)应该注意: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文,准确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然后要在“感”字上下功夫,写感想既要扣全文,又要恰当地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联系社会上的人和事,同时还要注意适当地引用原文中重点的句子,以增强文章的气势,感染读者。总之,要把笔墨集中到“感”上。

 (6)书信。写信(包括信封)要注意格式,给不同的人写信要注意用不同的语气。

 

语文知识复习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正确拼读音节,并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难点的把握,区别形近易混的字母;熟练掌握<的省写规则;由于受南方方言习惯的影响,要特别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的准确发音。

2、识字:关注学生日常识字兴趣的培养及良好知识习惯的培养。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22个基本笔画,7种笔顺规则和120个左右的常用偏旁部首,有独立识字的能力,会利用字典,熟练使用音字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识字,能纠正常见的错别字。

3、写字: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读读背背

1.通过诵读教材要求朗读和背诵的诗词、格言、谚语、成语、歇后语、段落、短文等有关语言材料,提高对积累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通过理解、辨析、运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主动地获取有关的语言材料,掌握积累语言文字的主要方法。

3.通过对各种语言文字表现形式的读读背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审美方面受到有益的熏陶感染,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的复习应做到下面几点:

1、口语交际不同于说话课是在于用普通话口语进行“交际”,只有双方或多方对象参与语言交流,才能形成口语交际的环境。因此,必须创设有双方或多方对象参与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学生在“对话”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口语交际的知识和技能;在交际中懂得尊重、理解对方,认真耐心听他人说话,并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2、注意呈现口语交际的过程,让学习在“过程”中学会交际的方式方法。因此,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让学生经历口语交际的全过程。

3、要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如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使学生养成口语交际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拓展和利用校外的学习资源,把口语交际活动延伸到家庭生活、社共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

1.通过开展某一项专题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的综合训练,促使学生对过去所学知识、所拥有的能力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3.突出活动过程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系列的学习实践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创造潜能,培养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

——外地经验——

 

谈谈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阶段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某些遗忘的内容得以恢复,某些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某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语文综合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的效率呢?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过去由于受统测、统考的影响,许多老师对如何搞好复习,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觉,认为复习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成绩的优劣,就标志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复习时挖空心思猜内容,估题目,在课本乱画,把课文基本上重讲一遍,或丢开课本孤立地进行字、词、句、段等训练,只抓读写,不抓听说,大搞题海战术,造成了学生知识与能力关系的严重失调,高分低能,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

  针对以上弊端,毕业班教师首先要重新学习新《大纲》、《语文课程标准》,熟悉对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以此作为总复习的指南。明确总复习旨在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多”、知“新”的目的。再要立足于十一、十二册教材的整体,以此作为总复习的依据,把握两册教材涉及的知识,清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二、制订复习指导目标序列

  制订毕业总复习目标序列,应力求正确地体现《新大纲》、《课标》的要求,结合现行语文教材安排的“重点训练项目”,并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便于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生疏到熟练地掌握复习语文的方法。应列出拼音、字、词、句、段、篇等训练项目的具体目标,目标的表达,尽量做到具体明确,便于以此为依据,设计出相应的“总复习指导操作程序,”也便于以此为标准,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三、突出重点,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字、词、句是语文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学生确切而又熟练地掌握了字、词、句,听、说、读、写能力才能提高。但总复习阶段时间短,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不能面面俱到,既要减轻负担,又要提高效率,所以我们必须明确重点训练项目,集中精力和时间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汉语拼音的复习要重点练习“看拼音写字、写词、写句”和“多音字”。汉字的复习以第十二册语文教材为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重在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及理解多义字的能力。词语的复习要强调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并注意积累。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有多种方法,如分合法(先理解语素,后综合理解)、对解法(用浅显的近义或反义词来理解较深的新词)、比较法(通过比较辨析掌握词义)、联系法(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含义)等。其中,“联系法”是理解词义的重要方法,必须掌握运用,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克服阅读中生吞活剥的毛病。

  进行句子的扩充与紧缩是学生掌握句子基本成分的重要练习方式。与此同时,还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懂得关联词语组合的复句,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是句子复习中的重点内容,复习时一方面要用学生作业中的实例进行修改,这样有针对性,易于提高用词造句的能力。另方面,要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读病句,找毛病,析病因,作修改”,其中“析病因”是最重要的,这有助于减少病句和提高修改能力。

  阅读复习的重点是理解与感悟,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其中的表达方法,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复习时,我们得首先站在大纲的高处,立足于教材,对小语十一、十二册教材的内容进行纵横梳理、组合、集纳,寻求规律。如《灯光》中的郝副营长、《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詹天佑》中的詹天佑,《将相和》中的蔺相如等,尽管他们年龄不同,所处时代不同,各自表现不同,但爱国之心都是共有的。诸如此类的联系,在两册教材中还有很多,我们在阅读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其联系,提示其规律,综合思考,归纳同类,分析判断,较系统地进行温故而知新,使理解变得更为清楚和深刻。课外,我们可选择典型短文进行综合训练,如词语方面,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方面,找比喻句、找呼应句、过渡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内容方面,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找中心句,说说印象最深的内容等。在阅读的复习中,还可以选一些简短的合适的短文,进行听写训练,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

  写作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按《大纲》《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应用文。作文的复习主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记实作文的复习,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可启发学生回忆归纳头脑中已有的写作素材,进行梳理:

  ①在你的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人是                   ,原因是                       

  ②你听到、看到、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有             ,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                ,原因是                    

  ③你参观、游览过的地方有                  ,其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是                ,原因是            

  ④你参加过的活动中,印象最深的是                      ,原因是               

  ⑤你熟悉并喜欢的事物(动物、植物、静物)有                ,其中印象最深的事物是               ,原因是                

  想象作文的复习指导可通过看图作文,读写作文,给材料扩写、写童话故事等方法进行,要求想象大胆合理,叙述有条理、有中心。

  为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教师可充分运用已学课文的范例作用,启发学生将学过的课文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进行系统归类,梳理出该类文章的结构形式,表达方法,在归类整理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写作知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指导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内容要新,反映新事物,才能给读者有新的启发;写法要新,在结构上要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多样和生动性;语言要新,语言应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可适当进行周围环境,人物外貌和神态描写,运用学到的新词句,插入恰当的修辞、诗句以及谚语等。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中的几点尝试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需要将小学六年当中的所有语文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并在复习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从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分析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提高。但复习的时间有限,因此就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既节省时间,又有效果的复习方法。在复习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的复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既达到复习的目的,又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学而我要学。                                

.基础知识的复习

基础知识的复习是最繁琐的。内容多,量大。因此我采用了两步制。将知识分层次复习。简单的要学生在家里完成复习,教师抽查。如字.词的复习。每天要求学生安排五分钟的默写时间,教师通过告诉学生第二天抽查的内容,掌握学生每天的复习量,并要求学生结成复习小组,互相督促,当天的复习任务必须当天完成,形成生生互动的良好模式。词语的理解我放到课文复习中去,并要求学生上学必须带字典,不懂,不能先问,要自己查,小组商议,讨论,直至弄懂,不能留尾巴。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效果极好。在此同时,我不失时机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语,让学生分析理解,既增长了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基础知识中比较复杂的是语法知识。小学不要求教师明确地讲授各种语法知识,只要求学生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如:关联词语的使用,比喻、排比、拟人、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都是很笼统地描述。因此学生记忆不深刻,问题比较多,如果单纯靠老师讲,有些问题就会错过。于是我采用课堂上将课本上的相关例句引导学生分析,掌握方法。课下要学生分组,利用手头的复习资料查找相关的题目,并进行分类。课堂上,变老师问而学生问,而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以及学生的质疑,采用抓重点难点的方法复习,讲解。并根据反馈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布置相应的练习。这样复习渐渐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而教师则处于一个辅导的地位。逐步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个良好的复习心态中,提高了复习效率。而对于标点、修改病句、扩句等练习,我放在了阅读部分进行。

  二.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与作文练习相结合

  阅读理解部分的复习包含课文的理解,段篇章的分析。对于课文的理解,我首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再一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基础知识的复习基础,课文的理解复习就简单多了。还是小组复习,要求学生必须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抓有特色课文的进一步学习,理解,品词析句,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的运用。例如:十一册课文<<林海>>当中要求背诵的几节,写大兴安岭的岭多,树多,花多,写得美极了。复习时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时,更要要求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分析时,要学生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再一次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学习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使学生明白要想写好一篇写景的文章首先要带着一种热爱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再一次带领学生去进一步地品词析句。例如:“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这一句没有华丽的辞藻,然而细细品味一番,就会觉得:是呀,大自然的美丽壮观景色又岂是几句话可以描述的,这段文字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表达出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复习实际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课本中的许多文章在讲授时,总觉得意犹未尽,在复习中可以再一次去回味,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一层,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同时说明阅读练习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课外阅读练习时,我将阅读训练和作文练习同时进行。先将文章分类,叙事的、借物抒情的、写景的等。而后进行分析文章基本技巧的训练,先进行小的段落分析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的是,首先要求学生在读通文章的前提下(也就是将文中的字、词的含义弄懂),再去进行分析。在分析段落的同时,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尝试写一些小片段,成功率比较高。而在修改的过程中,又进行标点、修改病句及扩句的练习。这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分析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使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然后进行篇章的分析练习就简单多了。在阅读训练中,根据学生手中有许多复习资料这一有利条件,我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自己准备文章,然后小组讨论,根据文章类型、内容出题,并给出正确答案。再经由教师审核,组与组之间交流,这样一个班十个学习小组,十套题出来了,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有时发生争议,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一般都采取肯定的态度。课堂上解决不了的,就采取先挂起来,课下取经的方式解决,争取不留尾巴。篇章的分类练习,也要结合写作的训练。我们班学生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我要他们整理日记本,选择好的素材,一类文章的分析练习结束后,就是写作练习,没时间写成篇的,就写片段或主要内容。有素材,又有方法,一般学生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应用文的复习

应用文的复习首先要抓住应用文格式的练习.我采用了填空练习,改错练习等方式进行。内容训练采用创设情境,给出内容,要求学生先说,要把句子说通顺,言简意赅。再写,怎样说怎样写,格式要正确。小组交流。

.综合复习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综合复习要体现抓两头,促中等的原则。对于后进生,要保证其基础知识过关,每天的课堂练习要尽量做到少而精,要引导其学习兴趣,树立其学习的信心,要严格要求,要抓住不放。家庭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其能力、水平,尽量取得家长的配合,要稳扎稳打,不能要求过高。对于尖子生,由于家长有择校愿望,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在复习时,在其原有的水平上使其有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其长时间以来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对其要求也不同。除完成课堂练习以外,每天在后面黑板上出几道提高题,利用每天中午预备铃前20分钟讲解,有时让一部分好学生讲解,一个学期下来,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同时为他们指明了复习的方向。每天的家庭作业除完老师的作业外,我要求他们要进一步复习,进行大量的阅读。因为在升学考试中,语文最难的不是基础知识,而是作文,见多才能识广,才能打开思路。我鼓励他们去写,并及时地给予指导,使他们的作文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几次升学考试中,学生感觉作文写起来得心应手。对于中等生,在课堂上,会比后进生的练习量大一些。课堂练习一般抄在黑板上,我要求学生先抄题再做,中等生和尖子生做得要快一些,于是我再出一些题,写在小黑板上,做完的可以接着做。我检查后进生的同时,要尖子生为学习小组长,小组讨论对题,要求小组必须达成一致意见,否则,要提到班级中讨论,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知识记忆较深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这是复习中教师求之不得的。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复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一味机械地重复以前所学,即使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却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只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复习的目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算是完成复习的任务。

 

关于语文复习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我们必须明确复习的任务,掌握复习的方法,这样的复习才能更有效果。

语文复习如何进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执教毕业班多年,对语文复习有一些体会,下面谈谈我语文复习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同行们交流。

一、上好语文复习指导课

复习指导课,是教师指导学生系统整理知识,深化理解,强化语文能力的教学手段,是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复习指导课应注意六性:1、体现目标性2、讲求序列性3、注意联系性4、突出方法性5、发挥主体性6、具有趣味性。

1、复习指导应体现目标性

复习目标是师生所要预期达到的学习标准。它对复习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并为复习评价提供依据。因此,每次复习指导课前,教师应首先确定复习目标。目标要以新《课标》为依据,凭借教材,准确把握好复习目标,以掌握复习的主动性。怎样体现目标性呢?

复习开始,就可揭手复习目标,使之成为学生复习的奋斗目标。

复习中,又相机出示复习目标,引导学生对照复习目标自查、互查、质疑。

复习后,再依据复习目标,设计复习检测题,进行检测反馈。

整个复习过程自始至终围绕复习目标进行。增强了复习的针对性,避免了复习的盲目性的随意性。

2、复习课指导应讲求序列性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因而必须循序渐进,做到有序地精讲精炼,使复习指导具有一定的步骤、过程,从而达到复习的深度。

3、复习指导应注意联系性

在进行单项训练时将前后知识纵向联系起来。如修改病句的几种类型,查字典的几种方法,句式的几种转换、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等。这样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点融合贯通,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4、复习指导应突出方法性

在复习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复习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悟出规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会学"转化。方法教给学生以后,又及时配以一些有代表性的课外段落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的练习。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或疑惑,谈收获实际上是总结学习方法,"疑惑"让全班同学帮助解决。

5、复习指导应发挥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复习指导,也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给予自我复习的机会,切实扭转复习指导"教师创办代替学生盲目被动"的局面。如修改病句练习,1、找出各练习中的病句,明确病因;2、出示一些病句让学生改,并说出病因;3、让学生在自己成同桌什么本上找出曾写错的句子,分析病因,并改正过来,有疑惑的句子,同桌讨论修改。这样,针对性强,又发挥了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6、复习指导应具有趣味性

有些知识的复习可通过语文活动课来达到复习目的。如:拼音复习、改正错别字,改正病句,找同(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等。

二、抓住要点,提高阅读能力

考试时文章阅读占分比例大,是区分考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项目,从每年的毕业考之后的语文试卷抽样分析来看,阅读题失分较多,因此,我们在备考中必须特别重视阅读训练。

在阅读方面,必须加大训练力度,掌握一些解题方法或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指出的是老师们一定要指导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或规律,例如在阅读复习时,我们要指导学生:首先要从整体阅读上下功夫,即从整体上快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框架结构及作者的思想等等,对文章的大体走向有个基本的定向性认知,为局部解析奠定基础。其次,从试题设计的侧重点,把握材料的核心。命题设计者总是根据阅读材料的具体内容而确定测试重点,而这些测试重点常常是材料的核心问题,也是学生理解这篇材料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懂得试题设计的这一性质,我们就可以从材料的本意内容出发,抓住全文的核心,然后一个一个地突破试题的侧重点,那么命题者为此而设计的一些测试题,便能一一迎刃而解了。

进行语文总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我就我个人的一些做法写点认识:

 ()记叙文体。此类文章的阅读,要找准文章所记叙的事件以及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要理清事件条理,找出所记之事的重点,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找到。

 ()写景文体。此类文章在阅读时应善于找出所描写景物的特征,景物不同,则特征也不同。还要找出描写景物的次序,是从上到下,还是由远及近什么的。最后应注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是否含着特殊的意义,是不是借景抒情,以物喻人等。

 ()说明文体。此类文章在阅读时应注意说明的物体的特征,只有把所说明的物体突出的特征找得准,看得透,才能找到被说明物体的本质,还应注意的一点就是找出说明文中写得生动的地方,找出其所用的说明方法,通常这也是考题。

三、介绍一种“主动学习五环节复习模式”

第一环节:自主复习,自我质疑(15分钟左右)

根据当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出示复习提纲,让学生按照复习提纲自主复习。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如发现疑难的,暂时记录下来,等进行第二环节时提出来讨论解决。

第二环节:相互讨论,自我攻关(10分钟左右)

组织学生讨论各自在第一环节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培养学生自我攻关,自我消化的能力和习惯。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可以作适当的启发和点拔,指导和讲解。

第三环节:检测反馈,了解学情(7分钟左右)

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能掌握部分学生的情况,那就必须设计一些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作业来检测反馈,及时了解学情。

第四环节:从多角度,拓展内容(余下时间)

同样的考查内容,还可以从哪个角度考。同样的要补充,有些变化的更应补充。这样,即可以以一定的量的重复,加上一定的变化,来增强对此一类题的理解,做到练一些题,通晓某一类题。对于学生而言,还可以自选课外题,以拓展对某一类题的范围、考查方式的认识。

另外,我们还特别注意在讲评中坚持正面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成绩较好的学生看到差距,向更高远的目标奋进;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总结教训,鼓起勇气,树立信心。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的一点体会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

语文学科的复习,容易流于两个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人逐课、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有身心俱累,不堪重负之感;一是认为复习就是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把所有做的作业重新抄一遍,学生非抄即背,非写即读,这让学生机械枯燥,味同嚼蜡。上述两种方法,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终日忙忙碌碌,但学习效率、效果难如人意。有鉴于此,在期中和期末的复习里,我注意做好下面两方面:

  一、巧用复习方法

在复习中,除了对知识的归类复习外,我还尝试了一种新的复习方法,效果也不错。这种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师划定复习范围或确定复习项目,学生依据课文、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及相关学习资料,确定复习重点,列出复习提纲,自行复习,然后根据自己的复习所获,尝试拟出模拟试题,做好“摆阵”和“攻阵”的准备。此阶段,学习支配权应属于学生,教师只是相机做一些提示:“想一想,还有那些内容该掌握。”“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复习好。”“你估计谁可能会疏忽什么内容,会搞不透什么问题,你能出个题目考考他吗?……

第二阶段:学生之间开展“攻阵”活动。第一个“阵主”,由学生自荐上场,根据自己所拟的测试题进行“摆阵”,或由全班同学竞答,或指人作答,优胜者为下一轮“阵主”,继续“摆阵”。此阶段,教师是导演,是参谋,是顾问,除维持好课堂秩序,调节好课堂气氛,还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不正确的问法、测法要给以纠正;对没有掌握好的问题,要引导讨论,明辨是非;对提问巧妙、见解独到、回答正确、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以热情表扬。第三阶段,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次复习要点,交流、推广先进的学法,帮助确立正确的复习导向。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

这种复习方法因为是师生共同活动,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同时还是“老师”,是评议员,学生间人人平等,个个参与,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又都是配角。此外,整个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积极“攻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难问题。所以这种方法也遵循了民主、平等和鼓励为主的教学原则。在复习中,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由学生掌握,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学生通过看、读、背、思、问、听、议、答、辩、写,调动多种感官,手脑并用,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二、上好语文复习课

每到期末,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往往令老师头痛,令学生厌烦。究其原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少教师认为上复习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因此忽视了对复习课的深入研究,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差。其实,就小学语文复习课来讲,只要潜心设计,同样可以很好地体现大纲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要上好小学语文复习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在期末总复习之前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字、词、句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把课文中出现的练习题类型分别列出来(可提示学生参照课本中的“积累运用”和课后练习题,同时注明各题型出现在课本的哪一页);再把阅读思考题的类型、作文训练的不同内容等也分门别类地列出来。这样,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全册内容,复习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有些内容可以整册教材为整体复习,如生字、多音字、诵读课文等部分基础知识及作文训练等;有些内容也可以单元教师为整体复习,如阅读能力的训练等。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着眼于各类知识的整体性,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2、复习过程的开放性

复习课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等。复习时,教师不再布置学生多读多写,而要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难写,应重点复习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可以反复练,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复习阅读部分:“自己从课外读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然后在小组内容交流。”每复习一类知识或一个单元让学生写一份“复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复习中的新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复习完整册教材后,让学生每人出一份测试题,在全班内互相检测。这样的开放式复习,学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学生受益,教师也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

3  知识之间的互融性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还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以复习课文段落的阅读为载体,把基础知识和写作的复习融入其中,三者兼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课文中蕴含的训练因素,是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阅读为核心,融”双基“于一体,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总之,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何上好复习课

  

小学语文总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是使学生语文能力再提高的过程。上好语文复习课,是迎接毕业考的一个关键课程。但怎样上好复习课?恐怕不少老师还是心中无底。有些老师上复习课,把复习用书当作教材来使用,一味地让学生做练习,大搞题海战术,把学生置于书山题海之中。这样做,使学生颇感疲累,而收效甚微。我是不搞题海战术的,我认为,上好复习课,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分层要求,因材施教,目标明确而针对性强,方法灵活,形式多样。

一、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复习课毕竟不同新授课,没有了新鲜感,难以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首先向学生讲明复习的重要性。其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并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检查,不断修正,老师对达到目标的同学给予奖励,未达目标的同学帮他查找原因并经常帮助他,鼓励他下次达到目标。 

二、分层要求,因材施教。

在复习课上,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优等生早就明白了,可中下生还是不知其然,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哪些是优等生,哪些是中等生,哪些是后进生,他们有哪些长处,哪些短处。然后,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保证后进生达到最基本、最一般的要求,而优学生可以超常发挥。比如,可以设计弹性练习,后进生要求做两题,优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完成三题甚至更多。

三、目标明确而针对性强。

复习课通常会受到内容多而时间少的矛盾所制约,为解决这个矛盾,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要以“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行语文教材为复习范围,重点复习十一、十二册语文教材内容。为了系统而有条理地进行复习,可将复习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拼音。2、字。3、词语。4、句子。5标点符号。6、课文。7、阅读。8、作文。9、听说训练。这些内容,可分类复习,一项项过关。但也要有所偏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根据学生实际,找出学生知识的缺漏处和能力的薄弱点,有针对地选择、确定重点复习内容,以便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而不枯燥。

如果复习方法呆板而单调,时间长了,不可避免地会让人觉得烦,从而失去继续复习的兴趣。因而,教师的复习方法应灵活多样,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保持新鲜感。师生之间不妨换换位,改变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比如,可以让学生提出复习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还可以让学生各自出试题,然后,学生互换试卷进行测验,这样,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试题,学生兴趣盎然,并且经过出题、测验这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的能力提高了,知识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考试技巧——

 

1.考试前一天

考试的前一天,辛勤的园丁和望子成龙的家长要特别注意,稳定考生的情绪至关重要,不要向考生提出“你是否能考好”之类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要提出过高的期望,强逼考生必须考入什么样的学校等等,因为过高的期望只会造成盲目乐观或信心不足。如果考生对失败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考虑过多,便会产生高焦虑,导致“考试病”。实际上,那些能赋予感情支持和理解的家长和老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能考出最佳成绩。

考试的前一天,考生不要老想着“考不上就全完了”这样的问题,因为这样会使思想负担过重,在考场上容易失常。要端正对考试的认识,要有自信心。考试并不神秘,只不过是检验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况且,自己经过了勤奋学习和集中复习,是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的。

考试的前一天,一定不要闷着头整天看书,尤其不要去做难题、偏题、怪题,要做短暂休整。可约几个同学到环境幽雅的地方散散步,适当地复述些备考的内容。且忌做大运动量的活动。

考试的前一天,要了解一下考场规则,和有经验的人谈谈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熟悉一下考场及周围的环境,做好充分的应考思想和心理准备。同时,做好应考的物质准备:钢笔两三支并吸足墨水;铅笔两三支并削好;圆规、量角器、三角板(两种都要)、橡皮等。最好准备两三支不同颜色的笔(以便做草图时,区别图形上不同线段或角,便于思考),两条手绢(一条垫在写字的手腕下,一条擦汗)。注意不要将“准考证”随便夹在某本书里,要和上述物品放在一个兜里,避免第二天一大早,因慌乱而给精神上带来任何不必要的剌激。当天晚上,情绪要尽量放松,9点钟以前要上床睡觉。

 

2.考场上应注意什么

考场是个严肃的地方,并有严格的纪律。考场上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考试的成败。

进入考场以后,应该这样做:

第一,不要怯场。有的学生,一到考场就紧张得要命。以至于看到考题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连平时会做的题现在也想不起来了。其实,考试对学生来说,是很平常的事。每个学生,都可称得上是久经考场的“老将”,各自也都有丰富的经验。所以,过度紧张是不必要的。但如果真的怯场了,也有办法。那就是自我放松。简便易行的做法有:深呼吸,按摩太阳穴,默念数字,等等。下面我们还会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第二,排除干扰。邻桌同学写字时会发出一定的声音;监考老师站在你身边;有的学生提前交卷;等等。所有这一切都与你无关。你所应该做的,就是规定的时间内,尽力答好试卷。

第三,不要“互相帮助”。考场上,有的同学彼此之间递纸条、打手势。表面看来是互相帮助,实际上是作弊行为,对人对己都不好。首先,它使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影响思考和答题。其次,一旦被监考老师发现,轻则口头批评,重则没收考卷或罚出考场。假如是后者,不管试卷已答得如何,这场考试肯定都是“没戏”了。那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第四,一门课考过之后,最好不要聚在一起议论或对答案。以免发现错误以后,影响下门课的考试情绪。

 

3.考试怯场怎么办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学生,在考试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严重者甚至名落孙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怯场”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

有的考生一进考场,就心跳加快、呼吸急骤、头昏眼花、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甚至大汗淋漓、血压下降以至发生晕厥或休克。这主要是由于:

1)考生对周围的环境不适应。(2)考生感到考题疑难而情绪紧张。(3)考试时间紧,考生解题速度慢而试题做不完。(4)考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或未得到充足的睡眠和休息。(5)错误夸大考试成败与个人前途的得失关系,造成情绪过分紧张。(6)考试中各种不正常的心理或情绪,如家长、老师、亲友、同学们的舆论和压力。

要预防“怯场”现象的发生,除注意排除以上各种影响因素外,考生要思想稳定,情绪乐观,切记空腹入考场,考前要喝些糖水、麦乳精、吃点巧克力等。如果在考场上一旦产生了“怯场”现象,也不必惊慌,可以采取临时措施予以纠正。

第一,注意力分散法。入座后尽量想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或静静默念隔位数13579,决不能想“出什么题,我会不会答?”“考不好怎么办?”等等之类的问题。

第二,注意力集中法。试卷到手后,要控制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把注意力集中到回答问题上来,从简单和较有把握的题答起。一般地讲,如果能顺利做出几道题,情绪就会稳定下来。

第三,深呼吸法。如果考试中心情越来越紧张,思路越来越混乱,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四肢尽量放松,吸气时数1~5,呼气时数6~10

第四,压穴法。用拇指用力按压手腕处“内关穴”,两臂交替进行,可以镇静,减轻手腕震颤。

第五,冷敷法。如果天气很热,可将手帕用冷水浸湿,放在颈动脉和太阳穴处。这样可以稳定情绪,清醒头脑。

通过这些措施,“怯场”的一系列症状就会很快减轻。

 

4.考试中的时间运筹

能否有效地利用考试中规定的时间,从某种意义说,也就决定了考试成绩的好坏。尤其是现代考试,覆盖面广,题量大,时间运筹不好就难以把题答完。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考试中的时间运算,实质上是如何处理好下述这些辩证关系的问题:

第一,总体与局部。很多老师都指导学生,试卷到手,一定要先总体浏览一遍,不要一开始就答题。实际上并非完全是这样。拿到试卷以后,究竞是从头到尾先看一遍再做题,还是立即从第一题开始往下答,这要看具体情况。

1)因人而异。对于应试经验丰富、考场情绪稳定的考生来说,宜先总体浏览,以便明确题量大小、难易如何、时间长短,增加答题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但对于缺乏应试经验、心理十分紧张的考生来说,宜从第一题开始答题。这样,只要能做出一两道题,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如果匆忙中先全部看一遍,必然会发现难题,从而加剧了自己的紧张情绪。

2)因学科而异。如数学等,可先总体浏览;若题量很大,客观性试题较多,则可立即答题。

第二,难与易。在考试中,要先答简单的、容易做的题,后答难度较大的题。题目的难易也常因人而异。一个具体的题目对于一个具体的考生来说,它的难易应以能否做出为尺度。会做就是“易”;不会做就是“ 难”。在按题序做题时,遇到不会答的题就是遇到“ 难题”。考试做题要遇难而放,暂时放一放,待其他题都做完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解答。

第三,多与少。对于难度较大的问答题,究竞答多少才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得高分,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判断:

1)分数多少。试题上一般都标出了该题的分数,分数多的题,一般要求答得多,反之则少。

2)试卷上留出的空位。以中等字号书写,试卷上的空位正好写满,说明答题多少比较合适。

3)考生对试题是否有把握。若对答题的正确性把握很大,那就要简明扼要,少说废话;若对答案心中无数,则尽量把有关该题的内容多写上一些,力争能“碰”上几句。

第四,错位与复原。考试中常常会碰到自己非常熟悉的问题,极易写的字,在考场上突然回答不出来,突然想不起来了,这是由于记忆“错位”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可先放过去,在做别的题目的过程中或做完了其他题目以后,常会使错位的记忆“复原”。千万不要苦思冥想,那样会越想越急,越急越做不出来。

考试中的时间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经验问题。我们平时就要思考临场中一些事情的处理方法和解答各类题的最佳方案,在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模拟测验的基础上积累经验。这样,在考场上就会得心应手。

 

5.考试答题八要点

考试答题时,下面八个要点应当引起注意:

第一,严格按试题要求答题。解答每一道题前,先要仔细读题、审题,严格按照试题的要求答题。看看该题前后有无在括号内的说明性、提示性、解释性的文字,看清题目的要求。如选择题,是单项选择还是多项选择,要求画什么样的符号,符号画在什么地方(试卷上还是答题纸上);所有的试题必须全部答出还是只选答其中的某些部分;答案有无字数限制(尤其是作文);等等。试题的说明文字是判卷的依据之一,答非所问或不按要求答题的,即使答案正确,往往也不能得分。这一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答题要规范化。必须按照标准格式答题,答案要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笔迹工整。整洁的答卷能给人舒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在可扣可不扣分的时候,就会倾向于不扣分。反之,字迹潦草,卷面糊涂,令人望而生厌,那么,在可扣不可扣分的时候,多半都会扣分的。有人觉得,模棱两可的符号、语句可能会得到阅卷者的疏忽、宽容,事实恰恰相反。

第三,困难面前沉住气。遇到困难而停笔思考时,往往因看到周围同学伏案疾书而产生“竞争对手”遥遥领先的急切心理,从而导致心慌意乱。实际上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不停地写不一定都答得对,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考试时停笔运思是正常现象,命题人命题时已将思考的时间考虑进去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思考好了,书写出来是很简单的。在考场上,只注意自己,少考虑他人。

第四,要认真书写解题步骤。正确的解题思想与方法,是迅速地、正确地做好题的关键,而解题步骤则是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反映。在试卷上必须将解题步骤按试题要求层次清楚地书写出来。不要认为自己能想出正确答案就可以省略必要的步骤,因为评卷标准上常常是按步给分的。

第五,保持解题过程的一致性。要注意保持前后解题过程的一致性,使做题完美无确。例如,在单位的处理上,对已知数无单位的试题,最后不要随意添加单位;对已知数有单位的试题,最后不要忘掉单位;设未知数要注意带单位;同一题单位不同时,要先换算好再往下做题。这些小地方若不注意,有时会出大错误,有时甚至根本无法继续解题;即使不出大错,改卷时也必然会被扣分。

第六,会猜题大有好处。对选择题,假如遇到难题,或没有把握的题,只要不倒扣分,尽管猜。标准化考试的ABCD四项选择之一中,即使不会做的题,任意选择一个,至少也有四分之一对的可能性。如果你能够排除四个中的其中一个,你猜中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一倍。在单项选择题中,除正确选项外,往往有一个强干扰项,两个弱干扰项。实际上,即使不会做的题,排除掉弱干扰项也是很容易的。许多考生说他们不善于做那种“诡计”题,他们往往被表面上似乎正确的选项搞得迷惑不解,以这这便是正确答案,而其实不然。遇到这类“诡计”题,考生一定要仔细考虑和分析每一选项。在分析不出的情况下,那就要猜出其中一个。

第七,注意利用联想。解答一道题时,可能会联想到其他试题。遇到这种情况,不应完全终止该题的解答而转向其他试题,可以花2~3分钟时间把考虑出来的内容要点迅速记在草稿纸上。整张试卷内总会有一些试题能够相互启发。因此,不能简单地排除这种联想。

第八,留出检查时间。一定要留出检查全部答案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平时易错的老毛病,如移项变号、单位换算等,还要检查语句是否通顺,符号、图形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等。尤其要考虑到你的书写过程能否使阅卷人看得懂,转页,转行是否能使阅卷人找得到,等等。即使有一道题解不出来,也不要拗住不放而失去检查其他题的时间。决不要提前交卷,如有时间,就绝不能放弃最后的努力。尤其是现在的标准化考试,更不要随意留下没有做的空白。

 

6.考试时怎样答卷

大家知道,答好考卷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所以,必须认真对待答卷这一重要过程。

第一,全面阅卷。考卷发到手时,填写上姓名、考号以后,不要急于做题,先数一数页码,看一看考卷是否完整。然后,再将考卷各面浏览一遍,弄清大题的数目,以防漏答。

第二,认真读题。读题要完整、准确、仔细。某些题的后面有括号,里面是附加的说明和要求,对答题也很重要。因此,千万不可马虎,要弄明白了以后再动笔。

第三,合理分配时间。答题时,可采用先易后难的做法。对难题,暂时放一放,待其他的题做完了以后,再拐回来回答,效果较好。如果当时就苦思冥想,就会越想越急,越急越做不出来,时间就被白白浪费掉了。对简答题、叙述题或作文题,写多少、用多长时间,应区别对待,适当安排。不管大题小题,分多分少,都一律用同样多的时间,是不明智的。

第四,掌握答题要领。题型不同,答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做选择题时,可用“排除法”。将最不可靠的勾掉,选择正确性最大的答案。做简答题,话不必多,把关键的东西写出来就行了。作文题和叙述题有一定难度。在仔细审题时基础上,抓住核心,理清思路,沉着应付。切莫因题目大而心慌意乱。

第五,仔细检查。检查,是对考卷进行补救的最后机会。要好好利用,否则,将后悔莫及。平时粗心大意的学生,更要把好这一关。检查时,要看有无漏答的题,错字或笔误,算式的结果是否正确,作文是否跑题;等等。检查过程中,如出现“拿不准”的情况,要相信自己的“首选”答案,不要轻易改动,以免把对的改成错的。

第六,卷面整洁。答题时,句与句、字与字之间,最好留出一定的间隔,以利于把新想起的内容或答案加进去。这样,既能写清楚,又不会破坏卷面的整洁。如果字迹潦草,或是在卷子上涂涂抹抹,改来改去,把卷面弄得一团糟,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给改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好,即使题的意思答对了,分数也不会很高。

 

7.考试期间的生活安排

考试期间,身体状况会影响成绩。因此,要合理安排衣、食、住、行这些生活细节,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精力充沛。下面这些小经验不妨供你参考一下。

第一,考生穿衣宜稍薄,这有助于头脑清醒,防止考场上出汗,减少心理紧张。

第二,要适当补充营养。由于考试会消耗掉体内大量营养,可多食用肉、鱼、蛋、乳及新鲜蔬菜、水果等。

第三,切忌空腹进考场,但考前不宜吃得过饱,过量饮食会影响思维。

第四,要注意饮食卫生,喝饮料要预防变质,小心肠道传染病。

第五,考试前理发和洗头有助于思维。

第六,应在进考场前一小时起床,这时大脑正处于兴奋状态。

第七,有些考生一遇到考试,就睡不着觉,这主要是由于心情紧张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解除思想负担。上床以后如果一时睡不着觉,也不要着急,平心静气,把意念集中在呼吸上,会有利于入睡,如果临睡前,适当做体操或散散步,再用热水洗洗脚,效果会更好。下面的饮食疗法,既然能滋补身体又能帮助入睡:

1)牛奶煮蛋黄。

2)黄花菜加瘦肉煮汤。

3)大枣20枚,葱白梗7根,加水300毫升,煮至于100毫升,睡前饮用。

4)酸枣仁50克捣碎,煮汁去渣,再用其汁煮成粳米粥,睡前饮用。

5)百合、桂圆、莲子三样煮汤,加糖饮。

——营养知识——

中小学生营养需求三原则

●食物多样化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都是从食物中获得的。而不同的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各有千秋,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只有食物多样化才能获取各种营养。那么,不同的食物是怎样分类,它们所提供的营养素又是些什么呢?从营养学的角度,一般将食物分为以下5类:

谷类及薯类。

谷类及薯类包括米、面、杂粮与马铃薯、甘薯、木薯等,这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和B族维生素。

谷类:谷类食物所提供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占碳水化合物总量的90%,谷类淀粉是人体最理想和经济的热能来源,也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主要的热能来源。谷类中含的脂质不高,其脂肪多是不饱和脂肪酸。谷类中无机盐的含量以磷最多,钙的含量不高,铁的含量更少。谷类还是B族维生素纯洁的重要来源,可以提供泛酸、尼克酸、硫胺素和少量的核黄素。

薯类: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我国某些地区的膳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热能的主要供给来源。我国中小学生近年来吃薯类较少,应当鼓励他们多吃些薯类。

谷类在加工、烹调过程中,其营养价值会受到加工和烹调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以注意,避免营养素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加工稻米、小麦时,不要碾磨得过于精细,否则谷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之中。购买米、面时,不要一味选择精白米、精白面。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粗、细粮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

谷类食物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倾向于吃更多的动物性食物。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城市一些小学生的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经超过谷类食物,中小学生肥胖症患者出现逐渐增加的趋势,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尤其是城市小学生男生肥胖检出率由1995年的6.97%上升到了10.7%

动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蛋、奶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

动物性食物经过加工、烹调,味道鲜美,容易消化,营养素易于吸收,饱腹作用强,是食用价值较高的食物。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肉类:肉类食物中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钙含量较低,铁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血红素铁,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肉类所含维生素较低,但肝脏却是多种维生素的丰富来源,如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2、叶酸等。

我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和绝大数农村学生平均吃动物性食物的量还不够,应适当增加摄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学生食用动物性食物过多,吃谷类和蔬菜不足,对健康不利。要根据这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膳食调整。

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且是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鸡、鱼、牛肉等动物性食物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产生的能量远低于猪肉,应大力提倡吃这些食物,而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比例。

鱼类:鱼类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鱼类中含的钙高于肉类,是钙的良好来源,虾皮中含的钙含量很高,另外海产品中还含有丰富的碘。海产鱼类的肝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

蛋类:蛋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全蛋蛋白质几乎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利用,是食物中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蛋清是核黄素的较好来源,蛋黄比蛋清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钙、磷和铁等无机盐多集中在蛋黄中,蛋黄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B1B2,除此之外,蛋黄中还含有较高的胆固醇。

奶类:奶类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都高,是优质的蛋白质,奶类富含钙、磷、钾,其中钙的含量特别丰富,但铁的含量却很低。奶类含维生素较多的是维生素A,但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很少,维生素D的含量也不高。

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人体的骨骼也是在这个时期发育成熟的。这个时期对钙的需要量明显增加,摄入充足的钙可以保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如果钙的摄入不足或缺乏,不仅会影响儿童青少年期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还会增加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从食物中得到的钙很低,每天钙的平均摄入量还不到供给量标准的一半,这和他们平常食用奶和奶制品少有一定的关系。1994年在北京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60%的中小学生从来不喝牛奶。

奶和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并且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是钙的最好的,最经济的来源,可以说“每天一杯奶,骨骼保健康”。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要让他们养成喝奶的习惯,每天至少半斤奶。在农村或贫困地区存在着奶类生产,供应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当地的食物资源,为学生制作豆浆,如果能保证每个学生每天喝上一杯香喷喷的豆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充钙的作用。

豆类及豆制品。

豆类及豆制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

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大豆蛋白质是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大豆中也含有较高的脂肪,含量为15%~20%,其中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少。

大豆中含有较多的钙和硫胺素,核黄素也是植物性食物中含量比较高的。

我国人民喜欢食用的豆制品主要有豆腐、豆浆和豆芽。豆腐和豆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也较高,也是钙和维生素B1的良好来源。豆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作为维生素C的来源。

19969月至19981月,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所倡导的“大豆行动计划”,针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在11县的22所中小学校中开展了为期3个学期的试点工作。通过开展营养教育、为学生提供豆制品,来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状况,经过短短的3个学期的试点工作,试点学校的学生中贫血人数有了显著下降,体重也有了明显增加,身高在某些年龄有改善趋势。

目前,许多人营养知识缺乏,片面地认为经济条件落后时没有办法谈营养。“大豆行动计划”的实施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在经济条件并不发达时正确运用营养知识,有效地利用当地的食物资源,照样能搞好学生的营养工作。家庭的情况也类似,在生活条件不富裕时,运用营养知识,科学地安排饮食,同样能达到均衡营养的要求。

蔬菜、水果类。

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很低,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而无机盐包括钙、钾、钠、镁和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含量却很丰富,它们还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蔬菜和水果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丰富的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护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学生发生干眼病的危险及预防某些肿瘤等方面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蔬菜和水果还是人体无机盐的重要来源,对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也很重要,如钙、镁、钾、纳和铜等。有些蔬菜,如菠菜、雪里蕻、油菜、胡萝卜、豆角等都含有丰富的钙和铁。另外,有些蔬菜如菠菜、洋葱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会对钙和铁的吸收利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蔬菜、水果中,除维生素AD外,其他维生素都广泛存在。其中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十分丰富,尤以新鲜深绿色叶菜类含量最高。

胡萝卜素是我国居民膳食中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各种绿色、橘黄色及红色蔬菜中都含有较高的胡萝卜素,如菠菜、油菜、韭菜、胡萝卜等。

纯热能食物

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以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指全面达到人体营养需要的膳食。除热能外,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儿童青少年需要这些营养来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成年人维持健康也需要这些营养素。而人体自身并不能合成这些营养素,需要从每天吃的各类食物中获得。

从食物的分类和它们所提供的营养素来看,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各有其特点,除母乳外,没有一种或一类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例如,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但是它几乎不含维生素C,新鲜的西红柿、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蛋白质的含量却很低。因此,要获得均衡营养,只吃一类或两类食物是不够的,应该各类食物都要吃,要根据每种食物的营养特点,进行合理搭配。总的来讲,谷类食物在一天的膳食中占的比例应该最多,蔬菜和水果占的比例次之,动物性食物、大豆和豆制品比例要适量,油和糖的比例最少。有时一顿饭或一天的饮食可能会营养不均衡,这时要注意进行调整,使一天或几天中的膳食达到均衡。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的营养知识不全面或缺乏,结果走进了“饮食误区”,片面地认为某些食物的营养价值高、有营养,只要多吃就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另一些食物营养价值不高,于是就吃得很少或者不吃,忽视了“均衡营养”的观点。结果,花钱不少,家人和孩子的营养并没有搞好,反而出现一些营养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人认为,越贵的食物越有营养,生活条件一般时则没法讲营养。其实,只要运用营养知识,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照样可以做到合理膳食,达到均衡营养。举个例子来说,猪肉、牛肉比较贵,每500克要花7~8元钱,淡水鱼如鲤鱼比较便宜,每500克要花4~5元钱,豆制品更加便宜,每500克只需1元左右,这三种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假如从肉类、鱼、豆制品中得到20克的蛋白质分别需要猪肉100克、鲤鱼120克、豆制品220克,分别要花1.8元、1.2元、0.5元。有了这些知识,便可以少花一些钱去买后者,同样可以满足营养的需要。要记住: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行为。

总之,家长在选择、购买食物时,应该运用“均衡膳食”的原则,注意选择食物的种类,谷类、薯类、动物性食物、奶类、蔬菜和水果都要买一些,从这个时候就要进行食物的合理搭配。

●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

学龄期不仅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阶段,饮食行为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和形成的。饮食行为直接影响营养和健康状况。良好的饮食行为可以促进健康、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不良的饮食行为不仅会对健康产生近斯的影响,如不吃早餐会引起营养素的摄入不足,而且还会带来远期的影响,如热量摄入太多会引起肥胖,增加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由此看来,良好的饮食行为应从小培养。

然而,良好饮食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持久的努力,具体地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饮食行为为孩子作出典范。

在选择、购买和烹调食物时,让孩子多参与,同时给孩子介绍一些营养知识。

为孩子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

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有利于促进食欲。吃饭时,批评、训斥孩子会影响他(她)的食欲,这样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不论是在学校集体就餐还是在家中就餐时,都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

食物的色、香、味会影响人的食欲,有的孩子边吃边滔滔不绝地说话,有的边吃边看电视,这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指导孩子合理选择零食的品种和吃零食的时间。

西式快餐食品大多含热量高,偶尔光顾,可以体验新感受、品尝新口味。经常吃的话,则会热能摄入过多,很可能引起孩子的肥胖。

 

学生营养配餐十三条原则

 

进行学生营养配餐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保证学生的营养供应,满足学生的营养需要,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因此,学生营养食谱的制定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营养需要、身体状况、经济状况以及当地主、副食生产情况,进行营养配餐,使其饮食合理,有效地预防学生觉见的几种营养素缺乏,以保证学生健康生长发育的需要。具体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①营养素摄入量应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DRIs)”为参考标准;

②能量摄入要充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要适当,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应分别占总能量的13%~15%25%~30%55%~65%

③确保优质蛋白质的供应,每日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膳食总蛋白质的一半以上,才能提供充足的必需氨基酸,满足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需要。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食物来源,膳食中应保证其供应;

④油脂以植物油为主,保证有一定量动物性脂肪的供应;

⑤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以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为宜;

6)要保证食物种类齐全和多样化,因为每类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同,任何一种天然食品都不能提供中小学生需要的全部营养素,摄入的食物种类越多,机体获得的营养越齐全;

7)保证一定量蔬菜和水果和供应,深色蔬菜中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较丰富,因此蔬菜中应至少一半为绿色或其他有色的蔬菜类;

8)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富含钙的食物和饮料,以增加钙的摄入量,条件许可的地方,每天最好能保证供应牛奶至少250克;

9)尽可能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0克;

10)做到粗细搭配、干稀搭配,这样不仅有利于营养素摄入全面,还有利于提高学生食欲;

11)注意荤素搭配,既可解决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的搭配问题,又得到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2)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同时,还应注意季节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

13)注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发育状况,掌握学生的健康状态,消除营养不良和其他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语文有效复习
2009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计划
初中语文复习方法
小考复习六语文下册五单元综合检测卷,难度适中,附复习方法
苗蔚林:中考语文复习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1中考冲刺,详细讲述各科复习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