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脏疾病和血脂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心脏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国家乃至全世界预防控制的重点疾病,检验在心脏疾病预防控制和诊断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1.心脏的基本结构如何?

    心脏如同本人的拳头大小,通过间隔使心脏分为左右两半,每一半再进一步地分为回收血液的部分称为心房,射血的部分称为心室,所以心脏有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共四个腔。在心室出入口处都有瓣膜,在左心室的入口处有二尖瓣,出口处有主动脉瓣,右心室的人口处有三尖瓣,出口处有肺动脉瓣。瓣膜的作用就是使血液只能向固定的方向流动,防止血液的倒流。

2.心脏有什么功能?如何完成其功能?

    心脏最重要的功能是泵血。从全身组织收集的含氧低、营养低、二氧化碳高、代谢产物高的暗红色静脉血回流右心房,经三尖瓣口进入右心室,从右心室经肺动脉瓣口,送入肺循环,在毛细血管壁与肺泡壁间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成为鲜红色的动脉血,进入左心房。在左心房经过二尖瓣口到左心室,再经主动脉瓣进入全身组织细胞。这些血液中的一部分,经过小肠壁吸收营养,另外一部分经过肾脏使代谢产物随尿液排泄体外。还有通过肝脏将有毒物中和,在肝脏合成蛋白质等营养物经腔静脉回流心脏。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收缩6080次,非常有规律。每次收缩,主动脉的压力升高,并传到末梢血管。所以当我们触摸手腕桡尺侧时,可感到动脉的搏动,以桡侧明显,通过触摸动脉的搏动,可了解心脏收缩的次数是规则还是不规则,从而观察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况。

3.什么叫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如血管痉挛等)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其临床类型可分为以下五种。

    (1)隐匿型冠心病:无症状,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的改变;

    (2)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发作性的胸骨后疼痛;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引起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冠心病: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猝然死亡。

4.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哪些?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原因,迄今未完全明确。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病死率也很高。目前认为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发病因素,与冠心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5.心绞痛的特点是什么?

    心绞痛是一临床综合征,是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症状之一。其特点是阵发性前胸或左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部、左上肢放射,引起局部疼痛或不舒服。心绞痛一般在5分钟内缓解,多数持续时间数秒钟或l2分钟。无论什么原因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都可以引起心绞痛发作。

6.什么叫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特点是什么?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一般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病人可出现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等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常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部分病人则发病于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之后。此外,休克、出血与心动过速、用力大便亦可诱发。

    还有一种无痛性心肌梗死。据统计,尚有近1/3的心肌梗死病人不伴随典型的心前区疼痛,甚至某些病人仅有轻度的胸闷、气短感,因此常易被忽略和延误诊治。医学上将上述现象称之为无痛性心肌梗死。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人和病情偏重者。因此可得到启示,不应将有无胸痛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惟一依据。凡遇下列情况时即应高度怀疑心肌梗死的可能,同时为进一步作出诊断,应送病人去医院做心电图及有关化验检查:①近期内屡次发生胸背部憋闷、沉重、气短;②突然出现心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③骤起咳嗽、吐白痰,不能平躺;④糖尿病病人伴有昏迷;⑤原有高血压却表现为血压下降(非因服药引起)老年人出现一反常态的变化,不明原因的抽搐等。对疑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转运时要平稳轻巧地抬送,不能因其无疼痛而让病人步行去医院。

7.什么叫血脂?可以化验的血脂有几种?

    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统称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它们在血液中是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目前大多数实验室能够提供化验的血脂指标主要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游离脂肪酸、载脂蛋白Al、载脂蛋白B、血清脂蛋白a等。

8.什么叫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类代谢异常或脂类转运异常使血浆中的脂类浓度高于正常,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四个类型。根据病因,高脂血症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与环境、家庭遗传有关;后者由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症、胰腺疾病等引起。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肾脏、胰、末梢循环、免疫系统、血液系统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脂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有遗传性倾向的高血脂患者,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时,主要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来改善。

9.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l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提出:①l8岁以上成人的理想血压为l20/80mmHg,正常血压<130/85mmHg(1mmHg=0.133kPa)未服用抗高血压药者凡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严重程度取决于舒张压。舒张压>110mmHg即为严重高血压,>120mmHg即为高血压危象。正服用抗高血压药者,血压虽已低于l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其中大多数病人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在约5%的病人中,血压增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认识其重要性在于不少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得到根治或明显改善。

10.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哪些?

    高血压发病的因素比较复杂,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遗传因素。食盐摄入过多。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中患高血压病的比例要比体重正常者多23倍。职业。脑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饮酒。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证实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社会心理因素。社会结构、经济条件、职业分工、文化程度以及各种生活条件,均可通过精神心理因素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精神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恐惧、愤怒、抑郁可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最终引起血压升高。

11.引起心肌炎的原因有哪些?

    心肌炎是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可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心肌炎和药物、毒物、放射性照射等引起的心肌炎,全身性疾病(如皮肌炎)累及心肌时也可表现为心肌炎症性改变。

12.什么叫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痰等肺循环淤血症状和乏力、少尿等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各脏器淤血、水肿所致体循环淤血的症状。全心衰竭时可以表现为左、右心衰竭的症状。

13.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

    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

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原发性高血压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肾

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溶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

后的并发症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14.什么叫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

    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就叫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因为起搏或传导异常,在临床分为三类。①激动起源异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主动性异位心律,其中以各种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和房颤最为常见。②传导异常:包括窦房、房内、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③异位激动伴生理性传导障碍:大多为生理现象,本身无特殊治疗方法。

15.什么叫肺心病?

    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及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等反复发作,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大,以至发展成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因为此病发展缓慢,常常要数年或数十年才发展成为肺心病,所以,多见于老年人,是心肺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16.肺心病有什么特点?

    肺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长期咳嗽、咳痰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特别是活动后或在阴冷季节里症状更为明显。在心肺功能代偿期,病人安静时可以没有症状,一旦稍微活动,就出现气短、呼吸急促、心悸、心前区疼痛、乏力、胸闷等症状。肺心病的并发症主要是肺性脑病,也是最危险的并发症,早期有头痛、烦躁、视力下降、神志恍惚、昏睡以至昏迷,严重时可引起脑出血、脑疝,当呼吸循环中枢受压后,病人可突然死亡。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可因大出血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造成血压下降导致休克。并发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时,可造成各种心律失常和肝肾功能失调,是肺心病致死的重要原因。

17.什么叫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系风湿热的后遗症,是因急性风湿热引起心脏炎后,遗留下来并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受损的瓣膜以二尖瓣为最常见,其次为主动脉瓣,也可以几个瓣膜同时受累,称为联合瓣膜病变。由于瓣膜炎症反复发作,瓣膜增厚并缩短、粘连和纤维化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临床表现是病变的瓣膜区出现相应的心脏杂音;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心室、心房增大,后期出现心功能不全等。

检验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总胆固醇(TC)3.15.66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32.33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603.60mmol/L

三酰甘油(TG)0.451.70mmol/L

血清游离脂肪酸:0.4O.9mmol/L

载脂蛋白Al(ApoAl)1.001.60g/L

载脂蛋白B(ApoB)0.601.10g/L

血清脂蛋白a(LPa)<300mg/L

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

24小时蛋白尿定量试验:<0.15g/24h

血浆肾素活性(PRA):立位(2.921.02)ug/(L·h);卧位(0.920.37)ug/(L·h)

血管紧张素Ⅱ(AT-Ⅱ)立位(85.330.0)ug/L;卧位:(40.2±12.0)ug/L

24小时尿钾:不超过25mmol/24h

血醛固酮:立位94204ng/L;卧位:55139ng/L

血儿茶酚胺:0.63.0mmol/L

尿儿茶酚胺:71.O229.5nmol/L

尿总甲氧肾上腺素:<7mmol/24h

尿香草基杏仁酸(扁桃酸)<35 mmol/24h

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男  8.327.6umol/24h;女  5.522.1umol/24h

24小时尿17酮皮质类固醇:男  27.876.3umol/24h;女  20.852.0umol/24h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上午8:00 1.111.Opmol/L;下午:16:O0大概为前者的一半。

白细胞:(410)×109/L;中性粒细胞:0.500.70,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血红蛋白(Hb)l20160g/L()110150g/L()

红细胞数:(4.05.5)×1012/L()(3.55.0)×1012/L()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015mm/h()020 mm/h()

血清肌酸激酶(CK)30170U/L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45U/L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100240U/L

羟丁酸脱氢酶(HBDH)90250U/L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040U/L

血肌红蛋白(Myo)定量:<70ng/ml(微粒子化学发光法)

尿肌红蛋白定性:阴性。

血清肌钙蛋白I(cTnI)00.05 ng/ml

血清肌钙蛋白T(cTnT)015ug/L

超敏C反应蛋白:<3gL

病毒抗体:阴性。

血清总胆红素:1.724umol/L

结合胆红素:l.76.8umol/L

非结合胆红素:1.717.Oumol/L

血清钾:3.55.5 umol/L

血清镁:l.122.06 umol/L

血清钠:l35.0155.0 umol/L

心室利钠尿肽:<100ng/L

抗链球菌溶血素“0”(ASO)<1:500

专家解读

1. 预防冠心痛一般要经常检验哪些项目?

    大部分相关检验项目针对的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应该经常化验的项目包括:血常规、血脂分析、血糖、血液流变学、心肌酶谱、血沉、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项目。

2.总胆固醇监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胆固醇可以说是一种,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但实际上血液中没有单独存在的胆固醇,胆固醇必须与载脂蛋白(一种蛋白质)和磷脂结合后,才能在血液中自由流动,因此,总胆固醇就是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包括下面所提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少量其他形式的胆固醇。许多人一提到胆固醇,大有谈虎色变的恐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任何事物具有两面性,就胆固醇而言,它本身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生命物质。高脂血症病人常见总胆固醇升高。

3.三酰甘油监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7

    三酰甘油即中性脂肪,三酰甘油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时、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等。

4.低密度脂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低密度脂蛋白(LDL)从肝脏携带胆固醇到周围血管,特别是到心脏上的血管(医学上称冠状动脉),可造成过多的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现已证实,LDL及其所携带的胆固醇(LDL-C)升高是引起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5.为什么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

    血中的脂蛋白也有好坏之分。高密度脂蛋白(HDL)能将血管壁多余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进行代谢,防止游离胆固醇积累在动脉壁和其他组织。所以血液中HDL含量高的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较低,HDL-C升高有益健康。研究显示,HDL-C每减少0.026 mmol/L(1mg/dl),冠心病(CHD)发生的风险将增加2%~3%。目前临床上已广泛采用HDL-C下降作为CHD危险因素指标。

6. 载脂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载脂蛋白Al(ApoAl)和载脂蛋白B(ApoB)分别反映HDL(注意不是HDL-C)LDL(注意不是LDL-C)的含量。血清ApoAlHDL-C呈明显正相关,但在一些病理状态下ApoAl的含量不一定与HDL-C成比例。家族性高三酰甘油(TG)血症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Al不一定低,此时不增加冠心病危险;而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ApoAlHDL-C都下降时冠心病危险性高。血清ApoBLDL-C呈显著正相关。但当高TG血症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升高,小而密LDL(BLDL,与ALDL相比,ApoB含量较多而胆固醇较少)增高,故可出现LDL-C虽然不高,但血清ApoB增高的所谓“高ApoB脂蛋白血症,它反映BLDL增多。所以ApoAlHDL-CApoBLDL-C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

7C反应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为什么要和血脂一起检测好?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炎症标志物,在发热性疾病、各种炎症状态和创伤时,血清CRP水平会明显增高。长期以来,临床常以健康群体CRP95%参考值上限判断患者有无明显的感染性炎症。但是,高灵敏度CRP(Hs—CRP)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原先认为是正常的血清CRP水平(<7mg/L)的高低却同未来的心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除了是脂肪堆积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而CRP是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疾病的介导和标志物。HS—CRP可辅助冠心病的诊断,与血脂分析中TGTCH0HDL-C联合动态观察,可预测冠心病的发展及判断疾病的预后,因此临床上常将CRP与血脂一起检测。

8. 血糖监测对心脏病病人有什么价值?

    除遗传因素外,许多冠心病等心脏病的发病因素同样也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研究发现患心脏病的人群的血糖水平比正常人群高,血浆胰岛素水平也较正常入高,这充分说明心脏病患者的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出现了问题。因此心脏病人检测血糖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

9. 什么叫心肌酶谱?心肌酶谱包括哪几项?

    通过检测坏死心肌细胞释放的一系列酶类辅助诊断心肌损伤,这些酶类包括血清肌酸激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清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因为实验室诊断指标的特殊性,对于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的指标,常根据临床诊断的需要和相关指标的特点进行适当的组合,以便提供较为准确和全面的临床信息。对单一的血清酶类而言敏感性和特异性无法两全其美,因此临床常采用将几种心肌酶类检测组合,就是心肌酶谱。

10.监测心肌酶谱有什么临床意义?

    一般来说根据各个医院的情况和出发点不同,所以制定的心肌酶谱也不全相同但原理差不多。CK—MB是诊断AMl的重要标准,是心肌酶谱的核心,但是因CK—MB生物半寿期较短,对于一些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病人,可能错过捕获期,而LDH在血液中持续时间长并且本身就能反映心肌的损伤,因此与CK—MB配合更能提高诊断效率,当然LDH的同工酶更好,但检测费用较高,故可用“α-羟丁酸脱氢酶代替。

11.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是什么物质?

    肌红蛋白是一种只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存在,负责储存和运输氧的蛋白质。肌钙蛋白是骨骼肌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由三个亚基组成: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白T(TnT)利肌钙蛋白I(TnI)。其中心肌亚型的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主要分布于心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12. 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监测有什么临床意义?

    肌红蛋白虽然心肌特异性不高,但心肌梗死后能迅速地从坏死的心肌中释放出来,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肌红蛋白的血半衰期短,所以又有助于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有无再梗死发生以及梗死有无扩展。肌红蛋白还是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评价再灌注与否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肌钙蛋白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确定标志物。心肌损伤后68小时即可在外周血测得肌钙蛋白异常,增高可持续710(cTnI)l014(cTnT)。一旦检测到心肌肌钙蛋白,即表明患者已出现有临床后果的心肌损害。

13. 参加调节血压的激素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1)肾素:是由肾分泌的,具体是说是由肾小球中的入球小动脉上的近球细胞分泌,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激活血管紧张素原(无活性)变成血管紧张素I

    (2)血管紧张素:是由肝脏分泌的,被肾素激活后,变成血管紧张素I,它起到缩血管的作用,血管紧张素I可以被酶分解变成血管紧张素,它能缩血管以及促进醛固酮的分泌。

    (3)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网状带分泌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刺激髓襻升支粗段、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主动重吸收,进而升高血压。

    患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病人,由于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引起肾脏血流减少、肾素及其衍生物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导致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会出现血浆肾素活性降低。

    (4)儿茶酚胺:是一种含有儿茶酚和胺基的神经类物质,通常是指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兴奋血管的α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表现在皮肤和黏膜比较明显,其次是肾脏的血管收缩,此外,脑、肝、肠系膜、骨骼肌血管都有收缩作用。作用在心脏本身,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增多时,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的收缩压增高。

    (5)17-羟皮质类固醇:来源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四氢代谢产物,其测定是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的重要手段。分泌增多会引起高血压。

    (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h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是由垂体分泌的,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此外,还参与体内物质的代谢。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时肿瘤细胞分泌过量ACTH,糖皮质激素合成增加,引起高血压。

14. 心脏疾病为什么要查血常规?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等项目。肺心病时常发生血红蛋白升高;冠心病心肌梗死发作时血常规经常发生改变,白细胞计数发病l周内白细胞可增至(1020)×109/L,中性粒细胞多在0.750.90,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15. 尿常规及尿蛋白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

    尿液常规分析是我们经常做的一项检查。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包括酸碱度、比重、隐血、糖和酮体、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等。肾实质性高血压(慢性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如狼疮肾炎等)累及肾脏,导致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功能下降,产生蛋白尿,心脏病患者做尿液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肾损伤的程度。

16. 为什么要监测血沉?

    血沉测定作为血液流变学诊断指标之一,主要用于观察红细胞的聚集性。血沉也是预测血栓病、冠心病最简易的方法之一,若血沉快,又伴有纤维蛋白原增高,临床上实验室应进一步检查有无脑血栓、冠心病的可能,以明确诊断。另外,冠心病急症的时候血沉往往增快,也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一个因素。

17. 为什么要监测血液流变学?

    血液流变学近十几年来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和预防等均有重要的意义。高血黏滞综合征是由于机体一种或多种血液黏滞因素升高而造成。例如:血浆黏度升高、全血黏度升高、红细胞刚性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升高、血小板黏附性升高、血液凝固性升高、血栓形成趋势增加等。这些因素的异常改变,将造成机体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缺血和缺氧。低黏滞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液黏滞性低于正常,形成低黏滞血征的原因主要是血细胞比容降低,多见于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等。监测血液流变学对疾病的预防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血液流变学的参数在健康人的变化幅度较小,但在机体某些异常情况下,当尚无表现出临床症状时,某些血液流变性参数就已经出现异常。

18.为什么要监测凝血指标?

    监测凝血指标可以帮助那些有血栓危险的病人,严重冠心病时,少量微小血栓形成即可阻塞已变细的冠状动脉,阻断血流,引起心脏病发作。用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更应随时检测患者的血液黏度、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以防止患者发生继发性出血性疾病。

19.血小板聚集率监测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细胞,它的超微结构非常复杂。血小板聚集功能是指血小板之间可相互黏着、聚合成团的功能。血小板的聚集可分为两期。第一时相聚集:是血小板最先发生的聚集,发生得非常迅速,但血小板聚集后还能解聚,故称可逆性聚集。第二时相聚集:是血小板在第一时相聚集后,释放了内源性的ADP,而随后发生的聚集,聚集发生得缓慢,但聚集不可逆转。聚集功能与止血、凝血和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因此,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是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20.为什么要监测胆红素?

    慢性右心衰竭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可表现为轻度黄疸(胆红素增高),故临床上可以通过监测胆红素反映肝脏受损的情况。

21.为什么要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

    心功能不全时由于体循环淤血可引起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也可出现胸水或腹水,心力衰竭好转后,一般可以恢复正常。心脏疾病也可累及肾脏,晚期还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因此心脏病病人监测肾功能也是有必要的。

22.病毒抗体监测对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有什么价值?

    发病后3周间2次血清的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增高,可作为相应病毒感染的阳性指标,可用于辅助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23.抗溶血性链球菌“O”抗体检测对风湿性心脏病价值如何?

    化验检查对风湿性心脏病缺乏有效的手段,但一些检验项目有助于诊断活动性风湿热。抗链球菌溶血素“0”增高,只表明最近有链球菌感染,并不说明就是风湿活动期。如连续检查仍在500U以上,可结合临床考虑可能为活动性风湿热。

24.为什么要进行电解质监测?

    心脏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利尿药,治疗中常需监测电解质水平防止电解质紊乱,最常见为低钾、低镁、低钠血症。严重的低钾血症需同时补镁才较容易纠正。

25.心室利钠尿肽的监测有何意义?

    心室利钠尿肽[B型钠尿肽,(B-type h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心肌细胞产生的一种神经激素,心力衰竭时心室压力增高、容积增大,引起心室释放激素水平增加。研究表明心衰病人无论有无心衰症状,BNP水平都将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和心衰严重程度成正比。BNP检测可作为无症状心衰诊断和心衰早期诊断筛选指标。

防患未然

1.冠心病有哪些危险因素?

    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超重、缺乏运动、吸烟、精神压力、过量饮酒等;另一类是不能改变的因素,如:冠心病家族史、性别(男性)、年龄(40岁以上)等。

2.哪些检验项目异常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总胆固醇升高:现已确切证明,胆固醇升高则冠心病危险增高。总胆固醇降低l0%相当于冠心病死亡危险减少l5%、总死亡危险减少11%。

    三酰甘油升高:研究表明,三酰甘油水平升高使冠心病病人死亡危险轻度增加,但如伴有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则死亡危险加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事件强相关,其降低10%,则冠心病危险减少20%,它才是防治冠心病的首要目标,降脂最重要的是降低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由于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所以现在作为动脉硬化预防因子而受到重视。降低则会增加发生冠心病的风险。

    载脂蛋白Al降低:载脂蛋白Al 90%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HDL)中,是HDL的主要结构蛋白。载脂蛋白Al降低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见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活动性肝炎或肝功能低下等。

    载脂蛋白B升高:载脂蛋白B是除了HDL以外的其他脂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在转运脂类到肝外组织以及识别LDL受体方面起重要作用。载脂蛋白B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其增高可见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活动性肝炎或肝功能低下等。

    超敏感C反应蛋白升高: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除了是脂肪堆积过程外,也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化的血栓形成疾病的介导和标志物。超敏感C反应蛋白(HS--CRP)可辅助冠心病的诊断,与血脂分析联合动态观察,可预测冠心病的发展及判断疾病的预后。

    血清铁升高:铁离子能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对LDL氧化修饰作用而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可造成内皮细胞损伤,形成泡沫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灶的形成。因此,血清铁升高有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铁蛋白升高:研究发现,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可加速巨噬细胞对OX-LDL的吞噬作用,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在有铁蛋白(SF)的存在下则可使这一过程加速70%。说明随着铁的蓄积,冠心病的危险性也增加。有研究表明,SF≥200ug/L,其心肌梗死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2倍,即SF每升高1%,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就增高2.4%。因此铁蛋白升高也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损伤血管内皮,刺激血小板和血管内膜的结合,使机体处于一种凝血功能增强的状态,引起动脉血管炎症反应,这些都会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最终导致冠心病。

3.心肌梗死有先兆吗7

    急性心肌梗死常常来势凶猛,但大多病人在发生心肌梗死前,往往会出现一反常态的变化,医学上称之为心肌梗死的前驱表现。其多在发病前的1周出现,少数病人可提前至34周。表现有以下几种:原表现为间断发作的心绞痛,短期内变为频频发作;②胸痛程度加剧,持续时间延长,可能伴有恶心、呕吐;③含硝酸甘油效果不如既往。冠心病病人,遇有上述现象发生,便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尽早给予积极、认真、合理地医疗。

4. 预防冠心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其中合理饮食很重要:防治动脉硬化的重要条件是控制热量,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饮食以清淡(蔬菜、水果)、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瘦肉、鱼、豆类等)、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为益,维持理想的体重(体重指数一体重(kg)/身高(m2),理想体重时体重指数为2024)

5.哪些药物可以长期服用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

    对冠心病等心脑虹管疾病,必须长期坚持预防和治疗。有下列药物可以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长期服用。

    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每天75150mg。该药是目前最经济、最实惠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可有效预防冠心病事件的再发作,证据非常充分。现在市售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内不崩解,到肠内才溶出,故对胃的刺激不明显。

    他汀类降脂药,已有科学研究表明,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基础上,血脂水平仍未能达到理想状态时,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脂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并延长了患者的寿命。

    β受体阻断药如倍他乐克等,这类药物有利于减少心肌缺血、减少心律失常、减少心脏性猝死,保护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证据表明,这类药物可显著减少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肌再梗死及卒中(中风)的发生率。

6.  高血压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高血压的预防可以分为三级: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①合理膳食。饮食方面注意少盐、少脂肪、少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乙醇,多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②适量运动。有氧运动是防止高血压的利器,做家务、上下楼梯、步行、跑步、跳舞、跳绳、游泳或打球都是很好的选择,注意运动不宜过于剧烈。③戒烟限酒。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虽然多数研究显示吸烟与高血压患病率无明显的关系,但吸烟会降低服药的顺应性,潜在增加了降压药物的剂量。④心理平衡。生气、兴奋、害怕或精神承受压力时,血压就会暂时上升,如果长期承受压力或无法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会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2)二级预防(临床前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了,故一级预防效果有限,对高血压患者应做到早发现和有效的治疗。提高人民群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开展人群普查和体检均很重要。

    (3)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及康复性预防]。主要是指对重度高血压的及时抢救,以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死亡,三级预防中还包括有康复治疗。

7. 高血脂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高血脂的预防也可分为三级: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即在未发生血脂异常时,就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酒,心理平衡,做到防患于未然。①调整膳食结构关键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控制热量摄入,每人每天的热量摄入要控制在121kJ/kg体重(29kcal/kg体重)之内,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过300g;二是严格控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每人每天胆固醇摄入不应超过300mg,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肝脏,蛋类每天不超过l个。动物脂肪的摄入量不宜超过总脂肪量的l/51/4。植物油提倡食用含有花生油的混合油。宜多选食奶类,鱼类,豆类,瘦肉,海产品,蔬菜水果等。食盐的摄入,每人每天应少于8g适当运动:控制肥胖是预防血脂过高的重要措施之一。除饮食控制外。提倡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五禽戏、太极拳、打乒乓球、老年迪斯科等。平时经常参加体力劳动,控制体重的增长。③戒烟:吸烟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更是血脂代谢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吸烟者血清三酰甘油含量比不吸烟者高10%~l5%。如吸烟者同时伴有高脂血症和高血脂,则冠心病的发病率可增加912倍。资料表明,长期睡眠不佳、精神经常紧张、忧虑及时问紧迫均能影响血脂代谢。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有利于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

    (2)二级预防(临床前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高脂血症的二级预防主要依靠定期体检。此外还包括对群体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普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手段。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明确而且早期没有症状,定期的健康体检有助于及时消除健康隐患。

    (3)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及康复性预防]。对已患病者,及早治疗,稳定病情,防止高脂血症加重。已经患有并发症的应积极治疗并发症。

8.冠心病病人安装支架治疗后为什么要经常监测凝血功能?

    支架植入术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术后注意合理的抗凝治疗。凡术中未经高压球囊扩张或高压球囊扩张支架未达到理想造影结果者、高凝状态、植人多个支架者,须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加强抗凝治疗。监测凝血功能则是反映抗凝治疗是否有效的直接指标,有效抗凝指标是:术后24小时PT要达到并维持在24秒。术后护理中要给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抵克力得)、肝素等药物联合抗凝。

9. 为什么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要经常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

    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进而抑制血栓烷A2(TXA2)合成,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动脉血栓形成。但有可能因为血小板功能减退引起出血,因此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要经常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

10.肝素治疗时为什么要重点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个体对普通肝素治疗反应变异很大,因此许多病人难以维持理想的抗凝强度。抗凝不足可能增加心脏事件风险;但抗凝过度同样增加病死率。这些发现提醒临床使用普通肝素应严密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APTT)常用于肝素治疗的监测,通常以患者APTT 与正常血浆APTT的比率在1.52.5作为治疗控制范围。

11.低分子肝素治疗病人主要监测什么指标?为什么?

    低分子肝素是所引起的出血并发症少,一般无须监测抗凝活性。虽然低分子肝素较少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但仍有可能在用药58天后发生,故应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

12. 检测血脂前应注意什么?

    抽血前至少2周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抽血前3天避免进食高脂饮食,24h内不饮酒,不进行剧烈运动;应在禁食l214小时后空腹抽血;除卧床患者外,一般应坐位休息5分钟后抽血;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使用不应超过l分钟;抽血前最好停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血脂调节药、避孕药、某些降压药、激素等)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只有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采血,才能反映基本血脂水平。

13. 查出高血脂怎么办?

    首先应进一步检查全身各系统情况。有些疾病可成为高脂血症的诱发因索,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酒精中毒、肝脏疾病和异常球蛋白血症等。另外有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等亦可引起血脂升高。由于高脂血症的发展可导致全身各脏器的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各类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出血等)、肾功能不全等。

    因此这类重要脏器的各项功能与生化指标的检查应经常进行和动态观察相配合治疗,以防止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当然,在有无重要脏器受到高脂血症侵害时,都应采取降脂措施,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根据脏器功能进行适时体力活动,多摄入植物类食物,在烹饪时要多用植物油。

走出误区

1.高血脂就等于冠心病吗?

    在临床上,当化验表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时,往往有人会担心自己就患上了“冠心病”。其实,血脂异常只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非诊断指标。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至今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高脂血症只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尽管患高脂血症者发生冠心病的机会较多,仍不应过分计较血脂的变动,错误地把高脂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等同起来。

2.冠心病是老年人才得的病吗?

    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虽然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却在青壮年就已经开始。累及的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时才会有明显症状,而此时发现却往往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及时纠正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会大大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3.冠心病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了吗?

    很多冠心病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因此,有些人错误地以为,放完支架后就没事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冠心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冠心病没有治愈。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还有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因此,即使放了支架,也不等于万事大吉了,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并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4.随年龄增大血压也增高是正常现象,没必要治疗吗?

    我国已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统一。不论年龄多大,非同日两次以上测量血压超过正常水平,就是高血压,就应该用药物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可使疾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5.治疗中血压恢复正常就可以停药吗?

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后再服药。其实,这些作法都是很不科学的。已经证实,血压经常波动对人体危害很大,甚至比轻、中度高血压的危害还要大,而治疗上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将血压波动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高血压病人服药往往是终身的,因为高血压病人的正常血压是靠药物维持的,一旦停药,血压就会上升。所以,不规则服药,服服停停,对高血压防治无疑是不利的。

6.按时吃药就是积极的治疗高血压吗?

    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生活调节在它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研究证明,即使已经开始服用降压药物的病人,通过生活调节,去除不良因素,较不进行生活调节的人,服药量要少,血压控制得也比较满意。所以,严格地进行生活调节,尽量减少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是高血压病人的明智选择。

7.血清心肌酶谱、肌红蛋白或肌钙蛋白升高就是心肌梗死吗?

    CK-MB等酶类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是至今为止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临床指标,几种指标组合也能大大提高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率,但是仍无法确保l00%。心梗发生时,血清心肌酶谱、肌红蛋白或肌钙蛋白升高很多倍。但由于其他组织也有CK-MB,如肌肉疾病,中毒性休克,创伤,脑血管意外,甲状腺功能低下,急性酒精中毒,C0中毒,急性精神病甚至分娩初期都可见这些标志物的升高。而且急性心肌梗死只是心肌损伤中一种严重的类型,其他类型的心肌损伤时(如炎症)心肌酶谱、肌红蛋白或肌钙蛋白也会增高。

8.青年人出现了心律失常一定是心肌炎吗?

    有些青年人经常因工作紧张、疲劳、惊吓后出现胸闷、气急及心跳快、心慌等症状,检查心电图有心律失常。而常常认为患了心肌炎,其实并不一定是心肌炎所致。以上症状出现的心律失常大多数为功能性,即心脏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因此多见于精神刺激,大脑过度紧张的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生障碍,影响心血管的正常功能,造成心律失常。因此,发生上述情况不要紧张,放下思想包袱,听轻松音乐,调节自我情绪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检查治疗,排除其他疾病,用中药调理或短期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即可以得到较好的疗效。除了上述的原因外,少数青年人的心律失常是由先天性心脏病及与遗传有关的心脏病造成的。

9.心力衰竭病人不能运动吗?

    心衰病人往往谨小慎微,不敢运动。其实多数病人通过有规律的运动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还能减少死亡的危险。开始运动前应采取药物治疗控制心力衰竭。有条件者应行负荷试验,以判断机体对运动的反应,决定安全有效的运动水平。心力衰竭病人安全而有效的预期心率的计算方法为:(负荷试验中的最大心率一静息心率)×0.6(0.8)+静息心率。运动前适当热身可以促进血管扩张:至少做lOmin伸展、慢走或其他活动,勿使脉率超过最大心率的40%~50%。理想的目标是病人在预期的心率范围内步行或就地蹬车2040分钟,每周35次。通过间断训练,许多病人可达到这一目标。将爬楼梯、室内行走等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如果总的运动时间相同,也能达到持续运动一样的效果。运动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一般开始时运动24min,休息1min,直到可以运动1015min。然后逐渐过渡到运动5min,休息2min,总计2040min,最后应达到持续活动2040min。运动时必须有人监护,以确保安全。

10. 抗“0”增高就是风湿热吗?

    风湿热目前是个相对少见病,不能轻率地滥下风湿热的诊断。抗“O”增高只是链球菌感染的证据之一,上呼吸道感染病人也常见抗“0”增高,不能仅凭此诊断风湿热,一定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的风湿病才能诊断。

11. 瘦人不会患高脂血症吗?

    高脂血症有原发的高脂血症,也有继发的高脂血症,原因各不相同,所以在临床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就身体胖瘦而言,最多见的是形体偏胖者,其次是形体不胖不瘦者,瘦人患高脂血症者也不少见。因为高脂血症与形体胖瘦间无必然联系,所以不能以形体胖瘦判断血脂高低。我们在临床上发现瘦人的高脂血症特点多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程度多较轻,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多低于正常水平,这类病人也很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由于与大多数高脂血症不同,所以在临床治疗时也应注意区别对待。

12.高血脂是成年人的“专利”吗?

    越来越多的事实提醒我们这些病正悄悄地发生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威胁着孩子的健康。一份关于70名肥胖儿童的血脂检测结果显示:他们的血脂水平明显增高,以低密度脂蛋白为例,平均比健康儿童高近60%。除了上述肥胖的孩子易发生高脂血症外,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患有高血脂,孩子的患病概率也大大增加。因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高脂血症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危害。

13.胆固醇是不是越低越好?

    胆固醇是人体组织结构、生命活动及新陈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参与细胞与细胞膜的构成,对生物膜的通透性、神经髓鞘的绝缘性及保护细胞免受一些毒素的侵害起着不可低估的效用。研究表明,胆固醇过低还会造成机体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精神状态不稳,血管壁脆性增加等危害。

14.高脂血症可以治愈吗?

    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无论使用非药物或药物的方法,高脂血症只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无法完全治愈。除非是因其他疾病而造成的继发性高脂血症,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治愈了,血脂也会随降下。不过这情形较少见,大部分的高脂血症都需要长期控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冠心病的防与治
血脂异常的7个“黑道兄弟”
不管高血脂多久,医生:春天坚持3件事,养血管调血脂,人更精神
“三高”中的沉默杀手高脂血症,隐藏在哪些人群中?
老人血脂异常的这些事您知道吗?
卫生部宣传血脂异常与心肌梗死和脑血栓防治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