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出十大早教误区

1、宝宝游戏或探索 需要大人的“帮助”

原理:不停提问、教导孩子、甚至替代孩子探索,会让孩子大脑中的压力荷尔蒙上升,幸福荷尔蒙下降。

分析:压力荷尔蒙的上升会让孩子产生不良情绪,这会抑制孩子探索行为,并减少孩子探索欲望,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创造力等。

正确做法: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主导探索,自己发现。家长可跟随孩子的方式一同参与探索,并随时观察孩子,当孩子需要的时候,才给予适当的帮助。

2、宝宝捣蛋 父母严厉制止甚至责备打骂

原理:其实很多很多情况下,幼儿的“捣蛋”行为是出于内心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的驱使。

分析:抑制幼儿的探索行为,会抑制孩子大脑探索系统的发育,影响孩子日后的好奇心、创造力及学欲望。

正确做法:只要孩子的行为不涉及安全问题或不伤及他人,家长应放宽要求,事后邀请孩子一同收拾,培养孩子责任感。其次,假如孩子的捣蛋行为严重影响家庭生活,为家长应采取引导、替代的方法,转移孩子探索方式。最后,如果孩子行为涉及安全问题,或伤害他人,家长应冷静并严肃地制止。并转移注意力,或通过其他方式满足孩子探索欲。

3、宝宝爱哭 是因为妈妈不会带孩子

原理:孩子大脑中,对情绪起主要调控作用的部分(高级脑)还没有发育完善。这意味着孩子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孩子(特别是婴儿)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各种强烈情绪。

分析:孩子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是需要通过家长帮助来建立的。而家长对孩子情绪进行疏导、安抚的时候,正是帮助孩子搭建这种能力的时候。

正确做法:当婴儿哭泣时,要积极回应孩子。掌握安抚孩子的方法:抚触、拥抱、有规律地动作等。

4、宝宝夜醒 一哭闹就要喂奶

原理:宝宝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夜间醒来不一定是真的饿了,尤其是大一点的宝宝。

分析:夜间经常给宝宝喂奶时没有意义的,尤其是当他吃饱了的话。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你才必须为了安抚宝宝而喂奶。否则,不论白天或夜晚,要渐渐拉长喂奶时段的过程会很困难,有些宝宝甚至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吸妈妈的乳头以寻求安慰。相反,如果你用别的方式安抚宝宝,他就能学着不需要靠着妈妈的胸脯就能入睡。那么宝宝夜里只有真正饿了才会醒来。

正确做法:如果宝宝吃完奶不愿意马上睡着,可以让他独自玩一下,等到他开始哭闹,实在没有办法安静下来,再去安抚她,可以轻轻抚摸他、抱抱他、唱歌给他听,或者跟他说话。

5、父母对孩子反应反复 时而温柔时而冷漠

原理:0~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家长育儿行为将对宝宝大脑发育造成直接影响。

分析:在婴儿阶段,大脑就已经能够形成对他人的“预期”,可以判断他人可能会怎么做,婴儿可能会意识到:“我一哭,妈妈就会很温柔地把我抱起来安慰我。”这些的记忆就成为了孩子在面对压力时有效的应对方式,能有效地应对焦虑。而父母反复无常的反应时孩子难以应对压力,从而使孩子的压力荷尔蒙会大量上升,应对压力的荷尔蒙、保持愉悦的荷尔蒙数值从而造成机体某些机能失调。

正确做法:父母对孩子的情感表达要保持一致。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并撒到孩子的身上。家庭成员对于孩子的态度、原则也应该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妈妈唱红脸,爸爸唱白脸”的情况。

6、孩子爱发脾气不好 没脾气的孩子才好

原理:宝宝大发脾气的时候,正是塑造大脑的关键时刻。这是因为宝宝情绪风暴来临之时,如果可以对此进行有效调节,将有利于孩子建立重要的大脑神经通路,让宝宝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有效地管理情绪。

分析:从来不发脾气的乖宝宝可能很早就已经认识到,当他表达强烈的情绪,父母就会发火,让他觉得害怕。这些乖孩子不会表达强烈的感情,当然父母也就不会帮他们调节情绪,最终只能错过大脑塑造的关键时刻。这就意味着他们长大后遇到生活挫折时,可能会大发雷霆或者过于武断。

正确做法:正确看待发脾气,父母只要做好恰当的调节即可,在宝宝有情绪的时候,用拥抱、话语等方式与进行调节。

7、孩子发脾气 家长问为什么或讲道理

原理:这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方法,正在发脾气孩子自己表达不清楚,也听不进别人的劝说。

分析:发脾气会对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带来剧烈的改变,阻断孩子正常思考的能力,扰乱他们高位脑中的语言中枢。如果试图跟他说话,或是想让他说明白自己的感受,那完全是浪费时间。此时,他能做的只是宣泄内心强烈的情绪波动。

正确做法:与其共情,运用不断重复的短句,如“你很伤心,妈妈知道”等帮他搭建高级脑的神经通路,帮助他自己调节这些不良情绪。其次,运用玩耍和分散注意力,跟孩子一起欢声笑语、痛快玩耍、相互拥抱,为孩子营造充满爱意、平静温暖的大脑环境。

8、孩子上幼儿园哭闹很正常 习惯就好

原理:当孩子哭闹时,父母不应单纯地认为是正常情况,应该好好分析背后的原因。

分析:有些孩子是因为社交能力弱,难以融入新环境,有些是因为自理能力差,在集体生活中感到不安等。因而产生排斥幼儿园的心理。父母亲可以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开导,消除他的恐惧症。

正确做法:首先,在开始上幼儿园的前几个月,就可以有意无意地给宝宝做正面教育,比如上学很有趣等,千万不能用“不听话,明天就送你去幼儿园”的说法来吓唬宝宝。其次,不妨先带宝宝去幼儿园看一看,让他对幼儿园有个初步印象。最后,让宝宝清楚和父母分离的时间,坚持每天送孩子去上学。

9、父母离开时孩子哭闹 不予理会或偷偷溜走

原理:孩子在父母分离时哭闹是由于其产生分离焦虑,也就是是指婴幼儿因与建立了依恋关系的亲人分离时,出现害怕、痛苦、压力等的情绪反应。

分析:父母长期忽视,轻则可能造成孩子更长时间粘着父母,重则严重影响孩子早期大脑发育。

正确做法:首先需要及时安抚宝宝情绪,可采用拥抱、说话的方式,让他了解你知道他很伤心。其次,可以与宝宝建立一个简单拜拜仪式。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让宝宝学会“离开”和“回来”的意义,比如和宝宝一起玩躲猫猫游戏,让孩子明白东西不见了还可以找到、父母离开还会再回来。

10、宝宝入园不敢上厕所 父母因此而责怪

原理:父母想让宝宝开始训练的意愿,对宝宝来说可能是一种压力。

分析:这是宝宝刚进入早教机构时常遇到的问题—自己想大小便的时候不敢告诉老师。结果可想而知,不是尿湿了裤子,就是拉在了裤子里,往往还会受到阿姨和小朋友的讥笑甚至羞辱。这会给宝宝心理上带来很大压力,有的因此在幼儿园一天不敢喝水,有的不想再上幼儿园,还有的会在心里长久地留下自卑感,影响宝宝心理健康。

正确做法:父母事先应做好充分的教育工作,让宝宝知道,大小便是很正当的要求,应该大胆地告诉老师,老师是不会因此而责怪的。如果宝宝已经有了在幼儿园尿裤子等类似经历,一定要设法消除这件事在宝宝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告诉他这没有什么大不了,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有“高需求宝宝”,你一定要为他的情绪和压力兜底!
不慌不忙,这样管理“磨蹭”小孩!
性格内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泼的孩子?
为什么说3岁决定孩子一生?
幼儿园老师最怕孩子出这些事情!(转给家长)
宝宝怕上幼儿园,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