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甲青文弥复光——偶得胡厚宣甲骨文书法赘言
userphoto

2017.08.29

关注

 在中国甲骨学史上,有“甲骨四堂”之说,既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他们为甲骨文的发现、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在甲骨学界,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不能忘记,他就是著名甲骨学家、史学家胡厚宣先生。最近有幸收藏一件胡厚宣先生甲骨文书法(尺寸:34cm×68cm),遂整理相关资料与朋友共享。

                            (胡厚宣先生与周谷城先生合影)

胡厚宣(19111995),幼名福林,19111220日出生在河北省望都县大王庄一个生活清苦的教师之家。中学四年的八个学期中科科考试名列第一,学校因此破例拨下专项资金资助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顺利升入史学系,有幸师从胡适、傅斯年、李济、梁思永、董作宾等大师,毕业后被傅斯年以拨尖主义把他延揽入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安阳殷墟发掘团,参加了由梁思永主持的殷墟第1011次发掘,并为《殷虚文字甲编》作过全部释文。1940年胡厚宣应顾颉刚之聘转籍齐鲁大学,先后出任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中文系、历史社会系主任。七年后,他改任复旦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在这段时间,他出版了荣膺教育部全国学术审议策员会科学发明奖的《甲骨学商史论丛》,徐中舒序云:“余生既逢甲骨之发露,故师友间治此学者尤众,而陈义丰长,用志专笃,翕然为世所崇信者,则不得不推三人焉,曰海宁王静安先生,南阳董彦堂先生,望都胡厚宣先生。”                                         

1956年,胡厚宣奉调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担任郭沬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总编辑。从1961年开始,胡宣厚正式搜集资料,20多个寒暑期间,他跑遍了中国的各个城市,征集了90个单位和数十位私人收藏的甲骨数据,经过一系列有系统的研究整理,1980年《甲骨文合集》全部贴版成册,两年后13册巨帙陆续出齐,共收甲骨41,956版。世人称誉为“对古文字的研究,殷代社会史的研究,作出了相当完备的学术贡献。”《合集》曾先后荣获国务院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国宝秘籍特别奖、第一届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历史学特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表彰奖、第一届国家图书荣誉奖等四项大奖,国内外评述多达30 种以上。终其一生,胡厚宣总共发表、出版学术论著170余种,可真是著作等身的学术巨匠。

最先将甲骨文作为一种书法艺术来对待,是著名学者罗振玉先生,他在研究之余,于1921年首先集甲骨文字用毛笔写成楹联,并于1921年以《集殷墟文字楹联》为书名付印。他曾说:“取殷契文字可识者,集为偶语。三日夕得百联,存之巾笥,用佐临池”,这不仅是一部最早的甲骨文书法集,同时这也标志着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的开端。1927年,罗振玉又将自己和其章钰、高德馨、王季烈三人的作品集为《殷墟文字楹帖汇编》一书,由东方学会石印出版。书中共收有400余副对联,在甲骨文字可认识的还不到一千字的时候,罗振玉以其渊博的学识、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的创新精神,完成了甲骨文书法艺术转换的不可无一又不可有二的开山之作,从而被称之为 “近现代书法史上精擅甲骨文书法第一人”。 自此,甲骨文书法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在创作空间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其后,随着甲骨学研究的深化和扩展,优秀的甲骨书法人才和作品层出不穷,书写内容、形式、风格及表现手段也大有改观,打破了单一表现契刻原貌为正宗的条条框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卜辞的神韵。这一时期另一位甲骨书法代表是董作宾先生,作为甲骨四堂之一他不仅是甲骨学大师,而且对甲骨书法颇有研究,他的甲骨书法风格秀润遒丽、方圆相济、意到笔到、骨肉兼备。据台湾学者严一萍介绍,董作宾曾在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先生逝世时,曾用甲骨文字撰写了四百多字的长篇挽联,技惊四座。

                                               (胡厚宣先生与研究生们合影)

就甲骨文书法的具体创作方法而言,大体有以下几大类:一、恪守甲骨字型类,即依照契刻效果,笔中见刀,刀中见笔,风格瘦硬挺拔,这也是是甲骨文书法创作的主流风格,这种风格在写稍小一些的字时,特点尤为突出;二、借鉴金文笔法,改劲直为凝重,厚实壮观、气韵轩昂;三、采用小篆笔法,整齐划一、圆润畅通,追求工稳精致的格调;四、借鉴行草笔法,将行草书的干湿、浓淡、粗细、疏密等变化用到甲骨文中,突出写意性、抒情性,率意浪漫、自然天成,突出天真稚拙的意趣,求欹侧恣肆的境界;五、写意风格,夸张对比、大开大合、信手写来、自由随意,虽然在点画上、结构、章法上变化离奇,也常有一些争议。

胡厚宣的甲骨文书法与老师董作宾一脉相承,笔锋挺劲、神情俊朗,天趣盎然、古风犹存。胡厚宣先生存世书法作品不多,在胡厚宣先生众多著作中,也没有见到关于甲骨文书法的论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正所谓:“堂堂堂堂,郭董罗王,观堂沉渊雪堂化,彦堂入海鼎堂忙,君不见,胡君崛起四君后,丹甲青文弥复光!”(著名学者陈子展词)

 

               2016212日(初五)凌晨王宝林于三惜草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殷契与育桃李———读徐中舒致胡厚宣信(胡振宇)
中国甲骨文学界为何死气沉沉?
甲骨学一百年的回顾与前瞻
一代甲骨学大师董作宾
董作宾先生的 甲骨书法及篆刻作品展示
伍献文与甲骨文(潘猛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