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就是南京街巷啊

每年秋冬时节

当南京秋色满城或薄雪轻覆时

总有人感慨仿若回到金陵

一声拉长的吆喝

自街巷深处传来

总有一处街巷

让人一见如初,仿佛记忆从未远去

曾经的六朝古都

如今的文学之都

南京的大街小巷

半街烟火气

半街文脉香

明瓦廊

如今的明瓦廊,因小吃一条街闻名遐迩。

金味栗子、易记皮肚面、老头盖浇饭、金宏兴鸭子……

在这条街上,你肯定不会饿着。

其实,明瓦廊得名源起于明代,当时街道两侧盖有官廊,廊中经营“明瓦”的商铺鳞次栉比,便有了这个名字。

明清时,这里有众多官衙和达官贵人的府邸。要说最有名的家族,非梅家莫属。

梅毂(gǔ)成出生于1681年,他最闪亮的身份是康熙的数学老师。乾隆十八年(1753年),73岁的梅毂成告老,乾隆赐宅第于南京。在明瓦廊梅宅,梅毂成把祖父梅文鼎(清初著名数学家、史学家、天文学家)一生文稿编为《梅氏丛书》。

据考证,梅宅的大致位置在今明瓦廊64—66号。这里现在是南京信息管理学院,前身是明瓦廊小学。

丹凤街

每当夜幕降临,丹凤街就变得热闹起来。在这里,总能淘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玩意儿。在这条街上走走逛逛,这就是生活呀!

“丹凤街”一名的由来有点意思,相传明代有街,因明洪武间有凤凰落此得名。不过……传说只是传说,据《南京地名大全》,经查多种志书,均没有丹凤街的记载。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清代鸡笼山西山顶上曾设有凤凰台,此街在凤凰台山下。以北近山顶凤凰台,故疑取“丹凤朝阳”之义。

张健 摄

哦,对了,这条街还有同名小说呢,就是著名作家张恨水笔下的那本著作——《丹凤街》。

长江路

将历史、艺术、文化融合得恰到好处,嗯,这就是长江路独特的魅力!

要说这条路上哪儿人多?1912街区必须榜上有名。古典文艺的建筑在夜色中愈发流光溢彩,哪怕只站在路边,看看这热闹的街道也是一种享受。

长江路不长,历史却很悠长。东起龙蟠中路,西到中山路,就像穿过六朝到明清、明清到现代的悠长岁月,“行走长江路,1800米,1800年”。

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毗卢古寺、梅园新村……“闲逛长江路,千年文脉,一路经典”。

成贤街

距离长江路不远的成贤街,也是有故事的老街了。何记鱼馆、项记面馆、七家湾牛肉锅贴……无数人提到成贤街,总能报出几家好吃的小店。

时光倒回六百多年前,在明代,这里是通往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必经之路。

名人故居、东大、老南图……无数名人墨客,在成贤街留下足迹。

百米长的老街,延续着南京通连古今的文脉。新与旧的交织,厚重而又静谧,青春而又充满活力。

大板巷

灯笼、油纸伞、雕花窗阁……大板巷的每一处景致似乎都在诉说着这里往日的市井琐碎。

很多历史建筑经过修缮,如今成为了美术馆、茶馆、书店等等。

大板巷前身又被称为“板巷”,再往前,叫做“习艺街”或“以习艺坊”。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可能不经意间路过的,就是清末民初的民居。这其中最负盛名的,非甘熙宅第莫属了。

短短300米的大板巷,封存着老南京动人的故事和记忆。

岁月变迁至今,这里牢牢守住了历史沉淀后的老南京风雅。也因文化创意的变革延伸,多了不少年轻与活力。

颐和路

秋天的颐和路,更透着浓浓的复古调,黄墙红瓦,老式红漆百叶窗,一阵风吹过,卷起一地落叶。

短短不足一公里,连接各个街巷,一年四季都能找到旧时光的情怀。慢走在路边,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在颐和路上,有着这座城市铅华洗尽的百年光阴,也有着袅袅的人间烟火气,每一步,都值得细细品味。

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地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还是南京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

烟火气与文化味萦绕

这就是南京的独特魅力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的老街巷
南京那些好吃不贵,深藏街巷深处的26个平价人气美食,一般人不知道
老地名、大来头,让我们走街串巷长知识
南京的街巷,有故事!
南京,城中旧事,北门桥,估衣廊,进香河,鱼市街的历史和传说
南京老城区17:网巾市,汉服定型与它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