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学前班对孩子的危害

浅析学前班对孩子的危害

 学前班顾名思义就是在正式进入学校之前,让孩子进行的一种预热方式。

上还是不上?众说纷纭,家长很是纠结。有的家长认为:我的孩子比较笨,不乐意来幼儿园,让她去学前班先学习一下,笨鸟先飞。有的家长担心:幼儿园杜绝小学化,我的孩子上学后,跟不上学校进度怎么办?

 拔苗助长的故事人人皆知,道理人人都懂,可运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时候,家长的抉择有些犯迷糊了。试问:您的孩子连上幼儿园都不乐意上,怎么能乐意上学?有句话道:没有笨的孩子,只有糊涂的家长。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时期将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我班的小陈同学,进入大班后,随着自理能力的提高,语言发展方面也有了可喜的变化,上课也常常看到小陈同学专注的表情,积极主动表述自己的意愿。

 孩子的天性是什么?玩!您过早的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这对孩子太不公平了。幼儿园的特点是“玩中学,学中玩。”看似不经意的一首小儿歌、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游戏,就像一条链子,环环相扣,其间却蕴含了很多的知识。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培养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孩子上过学前班,或许在初上学的时候确实能跟上小学的进度,在班上也许能达到家长想象的目标。可孩子真正上一年级的时候,重复学习过的东西,试想:孩子还会有兴趣吗?孩子在学前班强化记忆的东西,未必能真正的理解,在一知半解的状况下学习到的东西,再次学习时,孩子很骄傲的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那么就容易造成二次学习后遗症——专注力下降,不认真学习等。一时的“泡沫优势”,在上学后不久就会不复存在了。

 北京市教委关于《学前班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本市城镇地区原则上不得举办学前班,农村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幼儿园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举办学前班。

  专家认为,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只要注重以下意识的培养就成:时间意识,让孩子知道上下课的时间;任务意识,让孩子知道如何完成一项工作;规则意识,因为小学是课堂教育,有时间限制,因此要遵守纪律。

浅析之危害

危害一:从健康上来说,造成了孩子身体上的伤害;

1孩子在6岁前,小手的肌肉并未发育成熟,手部骨骼没成型前是不宜做精细动作的。如太过用力就会影响手部骨骼的正常发育,严重的话会导致手部畸形、指骨畸形。事实上,儿童手指的小肌肉群发育完善是比较滞后的,并不适合过早的进行书写训练。所以,在培养学龄前儿童书写能力必须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和认知发展特点。孩子不正确的坐姿,易导致脊柱变形、近视等

 2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比较弱,大脑容易疲劳。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失去活泼的天性,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3、许多父母在孩子学习书写技能的过程中,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孩子,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点。久而久之就会在不经意间忽略了孩子正常的心里发展、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

专家就幼儿教育“小学化”如是说:“学前教育是重复型教育,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有损孩子心理健康,至少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同时,也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
   过于超前的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这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所运用的强制性方法反而会使孩子的兴趣被压抑,致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泯灭了孩子的天性。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为了迎合、讨好家长,即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简单说只要能达到自己某愿望,如:我学习了,你要给我买什么什么东西之类的,孩子就会答应家长的不合理要求。这样一来,对孩子的个性健康
又较大的危害。”

危害二:从身心上来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

专家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原则是:“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以‘玩’的形式,使幼儿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同时得到动手、动口、动脑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接受知识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培养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综合素质、品行、礼貌等,让孩子的童年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我们每周开展一次的区域活动,不论是营业员还是顾客,他们在扮演买与卖的角色时,就会有计算、语言等在里面运作;在扮演飞机制造师时,需要动手动脑、需要交流,让创造力得到了提升。孩子在快快乐乐的游戏中,他们的平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都能得到提高。

幼儿的天性是“玩”,为此,幼儿园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学前班只重视孩子学多少知识、完成布置的作业。却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强制性的进行学习,孩子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与创造等,剥夺了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让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作为家长您忍心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剥夺孩子快乐的童真吗?

危害三:在学习方面,易产生厌学情绪;

所谓学前班,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达不到老师与家长的要求,家长吵、老师批,孩子得不到快乐,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

专家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习惯的养成,才是为“高楼大厦”打下坚实的“地基”。

危害四:在人格健全方面,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上学前班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0---6岁是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要让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练就他们强健的体魄,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六岁以前的孩子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还很不稳定,还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说到孩子在上小学前先上学前班,儿童教育专家基本不赞同。主要是因为目前的学前班一般都是照搬小学教育的做法,不仅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且有可能使孩子对未来的小学生活失去期盼和新鲜感,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

现在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论点:“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原则,就是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沈阳师范大学郭瞻予教授认为,学前班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是与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有着密切联系的。实际上,很多家长在思想上陷入了一种误区,他们把早期教育生硬地理解为提早教育。而学前班“读、写、算”的特殊功效正好迎合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殊不知,对于发育不够完善的幼儿来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对孩子的骨骼、肌肉的发展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国外留学回国的学前教育专家宁春森认为,36岁的幼儿需从玩中感知事物并获得知识经验,学习方式应以游戏为主,而小学那种“符号教学”很难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当然也就谈不上培养学习兴趣了。即使西方发达国家,学前班也只是一种补偿教育的形式,作为幼儿园的辅助教学而存在。

  相关专家曾表示,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只会事倍功半。对于幼儿超前学习,去年,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对武汉、北京等地500位幼儿家长和100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七成教师明确表示超前传授知识不利于孩子成长,提前加压还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

有研究显示,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如果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孩子们的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挫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专家建议:“学前教育应以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逐步深入知识殿堂为主,把兴趣教育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紧抓实”。
 专家表示:“学前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学习文化,丧失了想象力的培养。”

据资料显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是规定6岁以上的儿童才能入小学读书。教育专家李宏玉介绍说“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科学依据的。”澳大利亚的幼儿园,对儿童的培养非常人性化,也非常自由。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玩得开心,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人格,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在日本的幼儿园里,一大特点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通过玩乐来培养他们健康的身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美国的幼儿园给孩子设置的学习课程不多,而以动手制作手工和户外活动居多。在9月份新学年开始之前,各幼儿园是夏令营期,与平时相比增加了不少集体户外活动。

在看了专家的建议,国外幼儿园教育的动态后,对比一下我们幼儿园小幼衔接的方式,家长可以感受到顺其自然对孩子的重要性。我班在进入大班以来,首先建立了任务意识,自然也会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大多是孩子说内容,家长写下来,幼儿再动手画上自己喜欢的画面。家长没有意识到:我的孩子有任务意识吗?而是问的最多的就是:“今天学的什么?”孩子如果回答不上来,家长就觉得我的孩子怎么这么笨!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其实,做家长的不要刻意去强调我的孩子学习了几首儿歌,会不会加减运算等知识方面的认知。虽然我一再解释,我们只是在培养孩子的初步任务意识,孩子真的记不住学习的内容也很正常,但是今天您的孩子记住了拿任务本就是一大进步。

再如,幼儿园避免小学化教育,强调不要教拼音,可家长着急啊!为了安慰家长,我自编了图文并茂的拼音儿歌,孩子在说儿歌的基础上,很快的掌握了学习方法。

记者通过调查显示: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只有18%的孩子对学习感兴趣,56%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16%的孩子上课坐不住。看来,父母们千方百计地把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提前,结果却是“欲速则不达”。

所以在孩子入学问题上,家长一定要慎之又慎,切不可盲从。

注: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参考了大量的资料。时间仓促,或许有不对的地方,望各位家长海涵。

参考链接http://iask.sina.com.cn/expert/detail.php?eid=1122

http://wenku.baidu.com/view/cd445819c281e53a5802ff1f.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给家长:孩子退园上学前班危害很大
2017年秋季学前班学期计划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的观点:幼小衔接教育究竟是否必要?
教育部发文遏制超前教育:6岁童学会10以内加减即可
家庭教育,好心莫要办错事
幼儿园里超前教育的危害,等孩子上二年级才真正爆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