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2013-11-25 21:17:58)
标签: 杂谈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你准备好了吗?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发布,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部分,明确提出:“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将此作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决定》公布以来,关于此举讨论并未形成热点。其中重要原因在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要改革内容,已经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实践。
据统计,截至2013年8月底,已有22个省(区、市)地方政府出台了关于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并从定期流动、支教、对口支援、教育联盟、走教、送教下乡、优质教师资源辐射等七个方面对推进教师校长交流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不过,11月19日,教育部公布的一则消息,则有可能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本报记者从当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教育部会同相关部委,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工作措施,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到底对教师、教育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要在全国推广开来,可能面临什么样的阻力?小编整理的材料,值得一读哦。
政策:3至5年内实现县域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育部将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小组教师交流轮岗的改革力度:一是提出加快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的目标。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促进教育公平和择校问题的解决,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是扩大校长教师交流的范围。根据各地实践经验,明确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或任教达到规定年限的校长或教师,原则上均应交流。重点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学、教学点之间的校长教师交流。重点推进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的交流。
三是创新校长教师交流的方式方法。实行轮岗交流制度与共享优质校长教师资源相结合。鼓励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手拉手、教育集团、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办学模式和手段,扩大智力交流的覆盖范围。
四是强化校长教师交流的激励保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或任教。
五是建立“县管校用”的义务教育教师管理制度。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管理教师人事关系和聘任交流,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为校长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成效:校长教师轮岗盘活了薄弱校促进教师发展
实现中小学校长教师“区域轮岗”,弱化教师的校籍,目的是让不同学校间的教师流动起来,打破名校对教师资源的垄断,让更多的学生分享到好的教育资源。除此之外,“教师轮岗”也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实行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推进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的践行。
应当说,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的实施,不仅实现了促进教育均衡的既定目标,有力地推动了薄弱学校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校长的成长。毕竟,交流轮岗在一定程度上让校长、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重新找到了职业成就感,找到职业专业成长的舞台。
好处一:促进教育均衡、改善薄弱校
下面,我们来看看浙江省嘉善县的做法,这个从2010年就开始试点教师、校长轮岗交流的区县,通过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有效地盘活了优质教育资源,不仅让薄弱校变了样,也让很多老师有了很好的发展。
嘉善县实验中学,原名魏塘中学,地处城乡交界,之前在县城3所中学里排名倒数第一。“周边乡镇、社区的好学生都去了其他学校,最多时一届就有四五十个学生转走,占招生总数的10%左右。”该校校长周建平说,“其实学校硬件设施早已完善,就因为师资薄弱,吸引不了学生。”
2011年,教师流动在嘉善县范围内正式启动。3年来,嘉善县主动报名参加流动的教师达903人,实际流动560人,占适流教师的33.1%,其中城乡互动320人。目前,嘉善县教师流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效促进了城乡骨干教师合理分布,有效推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现如今,校长周建平敢于拍着胸脯说,“我们能跟一中、四中平起平坐了。”原来,作为2010年教师流动的试点学校,实验中学两年内共流入教师20位,占教师总人数的18%,其中3位是县级以上名师或学科带头人。周建平说,“名师流动到我们学校,学生也跟随名师回来了。我们学校是教师流动第一所受益校,也是改变最大的学校。”
好处二:让教师克服倦怠感,找到更适合的舞台
2006年参加工作的沈芳,原是县城嘉善一中一名青年教师,两年前根据组织安排,她流动到了嘉善县最西边的陶庄中学任教3年,每天往返都要花去近两个小时。当她的婆婆听说沈芳要到农村学校任教时,不无担忧地问:“你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
两年来,沈芳在陶庄中学经历了从最初的重点考核对象,到后来的重点推荐对象,再到现在的重点展示对象,实现了“让自己在聚光灯下起舞”的梦想。面对记者,沈芳感慨地说:“流动为我的事业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使我在不断的历练中得到了成长,感谢流动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分析:推动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可能遭遇的四重阻力
不过,教师校长流动是件好事,也是件难事。要想做好教师、校长的交流轮岗工作,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阻力。小编在这里综合了本报以及其他媒体的报道,发现推动教师、校长的交流轮岗,困难还真不少。
阻力一:优质学校的家长反对
新学期开学前夕,南京某知名小学遭遇了一场风波。某班级四十几位家长8月31日集体来到学校与校方交涉:孩子所在的班级,数学、英语两门科目的老师都是新轮岗老师。家长感到不理解,学校6个年级40多个班级,为什么惟独这一班“被轮岗”两门主科老师?家长们不解的是:学校教师轮岗的依据和比例是什么?在校内分配轮岗老师的依据和程序是什么?一些学生家长表示,不是反对教师轮岗制度,而是对实施过程中的不公开不透明有不解有抵触。校方和家长两次对话商谈后,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暂时平息了,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先不要对轮岗来的教师抱有成见,观察观察,看看实际情况如何再说。”
有个媒体的记者对家长群体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城市小学的学生家长, 10位家长中竟然有6位持“不赞成流动”的态度。因为教师轮岗制度有可能将优质的师资轮岗,学生原先所享受的优质教育可能面临威胁。当下正在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家长很多属于社会强势群体,他们拥有各种资源来反对、阻扰教师轮岗制度,而一般的老百姓很可能无计可施。
阻力二:优质学校的校长有担心
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坦言“真有不少顾虑”:派不好的去,会砸了学校的牌子;派好的去,自己学校发展怎么办?她既不希望把好老师交流出去,也不希望接收别的地方轮岗过来的差老师。小编曾经到多地采访优质学校的校长,均对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心存顾虑。
就优质学校的校长来说,如果要实施教师轮岗制度,将哪些教师进行轮岗,是他首先必需考虑的问题。因此,基于对学校利益的保护,优质学校的校长可能将本校较差的一些教师冒充优秀师资轮岗到别的学校。在这种策略的驱动下,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教育公平的初衷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有调查表明:“一些优质学校的校长没有将真正的骨干教师交流出去,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挑大梁’的班主任或者学科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者富余的学科教师交流出去。”
阻力三:教师自己会有多重顾虑
第一重顾虑就是:有些教师不愿意参加交流轮岗,因为名校有潜在的社会价值,一是自己的孩子作为教职工子女,可以读自己所在的学校,二是名校的社会认可度高,不少家长社会地位也高。
第二重顾虑可能是:一个教师不知道他的下一站将在哪里,就没有归属感,就成了一个过客。那些想成就事业的教师可能会另想出路,因为轮岗制使得他可能面临着多次搬家、面临着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和家人、面临着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被迫适应另一个自己并不情愿的新环境的问题和种种困难。
第三重顾虑可能是:还有些教师顾虑自己年纪大了,到了新环境中能不能适应,特别是有些优秀教师,怕到了薄弱学校,竞争不过年轻教师。诸如此类的担忧,也成为阻碍老师进行交流轮岗的阻力。
阻力四:操作层面尚有多种困难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孙亚玲教授表示,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实行一定要谨慎。特别是要克服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第一,轮换谁?理论上来说,只有那些重点校或者名校的优秀教师轮换到一般校或者薄弱校去才能体现出这项制度的优越性,因为薄弱校缺乏的正是优秀教师。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所有教师都6年轮换一次,那就没有意义。而且,这样将会对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整体水平提高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校长们将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培养上。因为校长也要轮换,而且轮换周期更短。既然都要轮换,他们为什么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培养教师,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为谁培养教师。
第二,谁来决定轮岗的人选?学校的校长每年都要伤透脑筋决定选哪些教师轮岗。这个过程很可能就成为个别人“以权谋私”的机会。尽管上级主管部门可能会有一些“细则”来约束校长们的行为,但这必然给校长的工作带来麻烦,造成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使得校长每年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解决这些矛盾。
第三,教师的个人权益如何受到保护?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健康、稳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如果教师的个人权益得不到保护,教师不能决定自己的去留,那么,教师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就会下降。
政策已经出台了,对于各地教育部门、学校而言,当前的问题不是校长教师该不该轮岗交流的问题,而是怎么样去轮岗交流的问题。
教师轮岗了,到新学校不适应咋办?
既然国家已经出台了政策,校长教师大范围的交流轮岗已经成为改革的大势所趋,那么校长、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又该怎么样去克服这些问题,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在轮岗的岗位上重新找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荣誉感呢?
小编咨询了有关专家,他们认为教师在交流轮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师生适应、学校文化适应、积极性受到打击等问题,值得广大教师关注。
好教师遇到差学生,师生之间如何更好地适应
师生之间的相互适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在学生就学期间频繁调换教师,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教师适应学生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同学校的教师已经摸索出一套对于本校学生有效的方法,换到其他学校这些方法可能就难以奏效了,因为学风变化了,学生变化了,教学团队变化,指导思想变化了。因此,一个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到一个薄弱学校去教学,可能变成一个蹩脚的教师。
山东济南对高中阶段学校进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从山东省实验中学交换到济南七中的特级教师邵丽云有着30年的教龄,可谓荣誉等身:2002年被评为特级教师;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齐鲁名师”、济南市高中数学教研室中心组成员。
可这样一位名师,刚到七中却百般不适,险些遭遇“滑铁卢”。第一次期中考试,任课班的成绩反倒不如七中其他教师的成绩。“学生习惯、基础差异特别大。在实验中学,学生趴在桌子上,是因为太浅了、不愿意听。在七中,学生趴在桌子上,是因为听不懂。”邵丽云说,“再按照原来那套做法,肯定行不通,要放下身段,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兴趣。”
从“不会教”到现在应对自如,邵丽云坦言,两年的交换经历收获颇丰。七中的学生也表示,邵老师的讲课技巧高超,教函数时,能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变成口诀,方便学生记忆,列举鲜活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通俗易懂。
不同学校特色文化不一样,如何更快地融入新学校
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沉淀形成的,教师轮岗制度必然对学校特色产生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学校的声誉因为优秀师资的轮岗而受到影响;二是学校的学科特色因为相关学科教师的轮岗而受到影响;三是学校校风因为教师的轮岗而可能发生改变。这些无形资产的流失其实就是优质教育的流失。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教师轮岗制度而导致的平均主义,虽有利于均等,但同时又造成了整个教育制度的划一和僵化。而,对于教师而言,到了一所新学校,就面临着一种全新的文化氛围,比如有些学校教师之间走的比较近,年轻教师经常在一起交流研讨,而在另一所学校,学校的老师可能都比较独立,都是独自展开研究。如此而言的话,如何更好地适应呢?
在北京市东城区的教师校长交流过程中,来自171中学的教学副校长陈宇,去年9月到177中学参与交流。如何在短期内融入这所普通学校,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特点,既能把171中学好的经验“带出去”,又能把177中学的好的经验“引进来”?陈宁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听课。
仅一个月的时间,她就听了177中学教师35节课。在学校青年教师评优课上,她不仅听完了全部22节课,而且每节课都进行分析点评。她发现,177中在培养年轻教师方面很有一套,每名青年教师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年接高一的一名历史老师上一堂评优课。课堂的内容都与宗教相关,学生一般很难融入进去,但这名老师选择许多与圣经有关的油画作为切入口,配合宗教故事恰到好处。陈宇认为,每名教师身上都有闪光点,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一些教学思想很新颖,值得骨干教师们借鉴,而他们欠缺的只是经验和技巧。
对于全职跨校交流,陈宇给出两点建议。首先,应该多一些“预热”的时间,考虑清楚自己在交流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所充当的角色,以便工作有的放矢。其次,是对全职交流的定义。“比如我在后半段的交流过程中因为171高三的生物老师生病,因此我不得不挑起代课任务。类似的情况相信其他参与交流的干部可能也会遇到。”陈宇建议,应该给“全职”一个保障,避免今后参与交流的教师和干部分心。
到了差学校,工作积极性受挫,如何及时调整心态调节生活
因为轮岗制度的实施,许多教师可能远离家庭,因无法照顾子女及老人而分心,使得教学效果变差;因为轮岗制度的实施,许多教师可能采取冷漠的态度:反正不会在一个学校呆太久,从而减少了对于学校的忠诚;因为轮岗制度的实施,一些教师可能被强迫轮岗,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消极怠工;因为轮岗制度的实施,一些教师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寻求权力的支持,使自己能够轮岗到对自己有利的学校……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使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有调查表明:“从我校的教师轮岗情况来看,教师轮岗制度的执行并不是很乐观,而且教师的负面情绪很严重。许多轮岗的教师都认为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尊重,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会被轮岗。很多教师都这样理解‘我被轮岗到差的学校,肯定是因为我在教学上的成绩不好或者是我肯定是在某些地方不小心得罪了校长,所以才被轮岗出去,我轮岗之后应该是没有什么好的发展了,这样还不如不当教师了。’还有一些女教师,非常不愿意轮岗到不如本校的学校去,跟校长之间也没法沟通,于是只能忍气吞声,特别委屈地去轮岗,而且她们当中有好多都是哭着收拾好东西,离开学校的。”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既然轮岗不可避免,则不如既来之,则安之。要以良好的心态应对、适应新环境。当然,遇到很多生活、工作中的困难,需要学校、校领导给予协调解决的,应当以正当理由提出来,比如说工资待遇上的显著差别,距离家里更远、无法很好照顾孩子老人的实际困难,应当通过与学校协商的方式积极进行解决。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要把交流轮岗制作为一项义务,教师的流动是在聘任你的时候,已经规定的一种义务,而且他也是一种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而且,广大教师更应该认识到,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说,教师的流动增益其所不能,对自己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本报综合消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五措施大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也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需避免几个误区
动真格!教师轮岗制有望常态化,学者:落地需去“名校”情结
操太圣:缩小义务教育校际差距的关键事项分析
教师轮岗见实效,要过几道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