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硬笔行书的知识技法 想练好行书看过来,果断收藏

第一节 行书的特点

行书的特点是与楷书相比较而存在的。行书不像楷书那样工整规范,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其一,行笔加快,用笔灵活,节奏感强。

行书有别于楷书的一个特点,就是行笔加快,用笔灵活,笔画简化。也就是说,行书是运用一定的章法,部分地简略楷书的笔画、改变楷书的笔形、简化楷书结构而形成的。

其二,楷草相间,结体自如,富有变化。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与楷书相比有明显的流动性,与草书相比则又不象草书那样狂放不羁,令人难以辨认,其字形或大或小、或正或欹,线条或起或伏、或实或虚,变化无穷,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

与楷书相比,有相对的自由性:楷法多于草法者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者叫“行草”。总起来看,行书对楷书、草书的吸收演化,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从体势上看,以楷书为主,基本上是楷书,只是比楷书的斜侧变化稍多,笔画之间增多了一些附钩和牵丝。

从结构上看,楷草相间的字,大部分是楷书,夹以简化了行书。

从布局上看,部分结构平正的楷书和部分纵横变化的草书,两者交插在一起,有轻松,参差错落。

其三,笔画自然随意,附钩增多,互为映带。

因为行书速度加快,笔画活泼流动,笔画与笔画间连带密切,其组字亦灵活随意,笔画之间或附钩映带或游丝牵连,如行云流水,气贯始终,这同楷书点画平整匀称有很大的不同。

其四,布局自然随意。

由于行书笔画活泼流动,连带密切,其组字亦灵活随意,故其布局多呈纵势:纵成行,横无列,字字引带,有疏有密,如行云流水,气韵贯通。

行书不仅以其变化灵活的笔画、结体和布局使人耳目一新,而且以其行气贯通、以静趋动给人以流动之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

第二节 学习行书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以楷书为基础,在结构和用笔两方面练好扎实的基本功。行书的用笔和结构虽然较楷书有所变化,但还没有达到草书“解散楷体”的程度。因此,学习行书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楷书基础。

(二)要重视临摹。行书虽然承袭楷书,但笔画、部首和结体都发生了一些规律性的变化。这些规律性的变化、写法,就要通过临摹去掌握,而不能随心所欲。

(三)不宜过分强调和滥用行书的用笔特点。前面讲了行书诸多特点,在书写中适当运用能给字增色,但如果过分追求和滥用某一方面的特点,就会走向反面。如,笔笔相连,就会造成圈眼密布而形同蛛网。

(四)学习行书宜从部首开始。行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写法,熟悉和掌握这些部首的写法,就能了解行书的造形规律,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第二章 钢笔行书技法

第一节 行书的笔法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钢笔行书技法直接传承自毛笔行书技法,因此,二者往往是相通、一致的。

行书的基本笔画比楷书变化大,它运笔的轻重、快慢,都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感,起伏跳跃,书写时要根据运笔要领,注意提按,尽力表现笔画的神态。

对笔画中出现的牵丝,尤其要把握好。首先,牵丝不能写得与笔画一般粗细。应该明白,牵丝不是笔画,它只是笔画运行中因快速连写而带出来的附带成份,因此不可与笔画写得一般粗细。

其次,不能认为牵丝无所谓而随意处理。牵丝在笔画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书写速度,使上一笔很自然地与下一笔相连,笔意贯通,起到过渡作用;同时,它为下一笔的起笔积蓄了力量,使笔画更为有力。

再次,在书写过程中,牵丝不宜连得太多,上一笔与下一笔要交代清楚,该连则连,不该连要笔断意连。

硬笔行书的笔法,主要是毫端,即笔尖的掌握问题。

行书的用笔,由于牵连引带,虽笔画的起收顿挫等繁琐形式大为减少,但不能直来直往,依然存在着顿挫提接等技法。

我们应十分重视硬笔用笔技法,特别要注意笔尖的运用,熟知其性,始能生巧,巧亦生神,使笔画出神入化。

一、起笔、行笔、收笔

行书的基本笔画,在书写时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所谓起笔,就是书写笔画笔尖触纸时的下笔;行笔,就是书写笔画的中间运笔;收笔,就是笔画书写结束时的用笔。如写横画,左边起笔,中为行笔,右为收笔,起笔有轻有重,行笔有快有慢,收笔有回有露。

二、提笔、按笔

钢笔行书的用笔也很讲究提按,以增强笔画的粗细变化和轻重的节奏。所谓提笔,就是笔从纸面提起,笔尖触纸力度小,笔画要细;所谓按笔,就是笔尖在纸上往下按,笔尖触纸力度大,笔画要粗一些。

三、翻笔、折笔

翻笔,一般是向上取逆势,上一笔接下一笔出现的钩挑,如“古”字的横,“人”、“有”的撇,都是用翻笔写成的。折笔,一般是向下、向右取顺势,如“口”字的横折、“山”字的竖折,都是用折笔写成的。不论翻笔、折笔,都要求用笔慢而用力。

四、侧笔

侧笔主要是取字的姿态,笔画的下笔处比较方折,显得刚劲有力。如“方、五”等字的长横,“永、广”等字的侧点,“志”字的中竖,“个”字的斜撇等,都是侧笔写成的。

五、涩笔

涩笔,书写时故意放慢行笔速度,人为制造行笔阻力。目的在于强强调线段的质感,多用于竖钩、竖弯钩等笔画。

六、游笔

游笔似行云流水,用笔流畅、便捷,多用于钩划字的轮廓,以增加线条的流动。

七、掠笔

掠笔也叫牵丝,书写时将笔轻提,一带而过。掠笔的作用是牵引笔画,加强上一笔画与下一笔画之间的联系。但要注意,掠笔作用妻自然。不能笔笔都用牵丝或人为地去描摹。

八、叠笔

叠笔,就是在原来的行笔路线上重返行进。这种方法,可以使局部笔画变得丰润。需要注意的是重叠的距离不能过长。

第三章 行书的章法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是日常生活书写中最常用最流行的书体。尤以钢笔行书为最。行书笔画、结构有一定的伸缩性,形态又多变化,丰富奇彩、意到笔随,可塑性大,利于发挥艺术效果,实用价值更是超过其它书体。一副得意之作,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志,气适流动,起伏随势,巧布虚陈,寄情寓意,无不淋漓尽致,酣畅爽快,令人赏心悦目。这些都说明章法在行书创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节 行书的章法特点

行书由于笔画、结构变化较大,形体各异,加之书写风格不同,因而即使同一字也会出现多种形态,有肥瘦、长短、方圆、雄浑、挺拨、俊秀等差别。正是这些差别,使行书作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构成了不同的气韵的章法。因此,行书的谋篇布局较楷书要灵活得多,具有如下特点:

一、笔势多取纵势

由于行书笔画活泼流动,笔画之间有牵纵行带,前字的末笔与后字的首笔连带密切,如取纵势,更显得如行云流水,气韵贯通,给人以一气呵成之势。

二、疏密变化自如

行书除笔画、结构有疏密变化外,在整体布局中通过改变字形的大小、长短、字态的肥瘦、俯仰,能自由地调整疏密位置与布白,达到疏密得当,布白奇妙的效果。

三、参差错落有致

行书不仅仅笔画、结体各部分及字与字之间有参差变化外,而且行与行之间及通篇亦有错落变化,这样,整体布局显得活泼灵动,妙趣横生。

四、行气直抒胸臆

由于行书书写速度较快,行笔之时情法于中、笔情交融,最能直接表达书者的情感,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第二节 行书的谋篇技巧

一、以动为主

楷书的章法以静为主要特征,给人以平和稳定、一丝不苟、不激不厉和端正严肃的感觉;行书章法则以动为主要特征,给人以生动飘逸和富有生命活力的感觉。

前人出书法要“师造化”,凡在现实生活中能见到的动作姿态,都可借鉴到行、草书中去,以增强行书作品的动感,丰富其内涵和底蕴。多欣赏和临写古今行书大家作品,也是培养书写动感的有效途径。我们不能用楷书的结体和章法来写行书,这样会使作品显得沉快无生气。

虽然行书强调动感,但并不是随意为之、不要法度,它仍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严谨求灵变,避免过于放纵。

二、以不齐求齐

楷书要求字的上下左右间隔匀称,排列整齐,以工整规范为美。行书则要求字形有大小,间隔有疏密排列,有错落变化,以局部的不整齐求得整体的平衡、稳定和齐整,以变化为美。一幅好的行书作品,初看起来一行一行排列得很整齐,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也相等,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气韵生动,但细看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字与字并不对齐,有的偏左,有的偏右,左右动荡不写,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也不相等,有的紧,有的松,没有定则,即所谓的“行书无写法”,需要我们多实践、多体会。

三、要有节奏变化

一幅好的行书作品,就象一首抒情的歌曲,时而婉转平和,时而高亢豪迈,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电闪雷鸣,几经曲折,波澜起伏。这些都是书者书写时情感的自然渲泄,这种渲泻是有节奏的,体现了行书作品的节奏美。

四、前后呼应

行书作品最注重首字,应静心写好文稿第一字,以统领全篇。要使行书的章法显得严谨而又富于变化,一定要注意前后呼应关系,要意在笔先,事先考虑好前后字的衔接问题。

第三节 学习行书章法应注意的问题

钢笔行书的幅式同楷书一样,亦有中堂条幅、条屏、对联、横幅、长卷、扇面等幅式,这里不一一累述。

钢笔行书函文的书写形式,也有竖写和横写两种方式。常用的排列方式,与楷书大体接近。一般用单线稿纸或无格纸书写较多,方格纸用得较少。

钢笔行书的落款,款文要用本体或行草书写,款文字形要小于正文,钤印的印章宁少勿多,1-2方足矣。印章的大小,应等于或略大于款文,但不得大于正文。钤印位置要与正文相呼应,起到活跃布局、平衡作品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书的笔法
行书笔法解析,太实用了!
玉中书法修辞学4
行书的笔法技法
硬笔书法技巧
行书的用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