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困境:老欲养,谁来养?

少子化老龄化同步加速 年金制福利制难以为继

日本困境:老欲养,谁来养?

  文汇报东京3月9日专电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

  

引言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老龄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年金、医疗、护理”为核心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然而,近年来日本社会少子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养老压力增大,同时,连年的经济不景气和世界经济危机更是雪上加霜,使得日本养老制度面临新的挑战。

  

老人设独立保险体系

  作为社会福利中的医疗服务,在养老体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1961年,日本实行了强制性的全民医疗保险,每个日本国民和在日本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都要加入国民健康保险,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费。这样,参保者在就医时只需交30%的医疗费,其余部分由医院和居民所在的地方政府结算。

  而对于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1963年日本推出了《老人福利法》,始终强调国家和社会承担老人福利的责任,确立了中央集权型的老人福利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体制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1973年对70岁以上老人实施医疗免费制度以后,老人医疗费与其他项目医疗费相比快速增长。1982年7月出台的《老人保健法》就是为了迎接老龄化而制订的第一部法规。《老人保健法》的主要目的,是将老人医疗和保健从一般人的健康保险体系中剥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关于老人医疗费负担,分别由个人、国家和保险机构负担,老人支付定额费用,但个人负担不超过全部费用的10%。

  在全面推广《老人保健法》的同时,日本政府还出资培训了大约10万名家庭护理员,负责看护生活不便的老人。政府出资建立托老所,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短期入住、护理和治疗服务。1989年,日本政府制定号称“黄金计划”的《高龄者保健福利推进十年战略》,要求各地方政府积极建设与完善与老人相关的各种设施。以此为契机,各种老年公寓、老人活动室、老人医院纷纷建立起来。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黄金计划”被重新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以居家养老为中心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扩大了家庭服务员队伍,新设为老年人提供休息及特别看护的短时服务设施、老人日托中心等,提供各种日常服务(包括饮食和体育锻炼)。

  

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化

  作为保持着东方传统文化的日本,并没有像有些发达国家那样把老人赡养问题与家庭分离开,而是注意在发挥家庭功能的基础上制定有关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提倡发挥家庭的赡养功能。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老年父母的义务,强制家庭和亲属赡养老人。对于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一般也都是以家庭或亲属的护理为前提,公共福利服务和市场化的服务仅是一种补充。

  日本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大体分为两种:老人福祉设施和私立的收费老人之家。前者主要由政府经营,根据老人不同的需要具体细分为老人日托中心、老人短期入院设施、养护老人之家、特别养护老人之家、老人福祉中心、老人看护支援中心等等。收费的老人之家则是引入社会的资金和力量,经过地方政府批准后由民间企业来经营,按照不同功能和形式又分为看护型、家居型和康复型3种。

  但是,经过战后近60年的发展,日本社会走过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历程,社会经济变迁引起家庭的变化,日本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来自于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日本单个家庭成员的数量从1950年的平均5人减少到目前的2.46人。从血缘关系上讲,三代、四代及以上的大家庭明显减少,而两代和一代家庭上升。核心家庭化导致日本家庭成员共同比率下降,“三代同堂”家庭已经不多,“四世同堂”家庭更为罕见。这些变化也影响到家庭的赡养功能,家庭周期进入空巢阶段,老人身边没有子女,家庭养老功能名存实亡。日本老年人赡养服务开始从以家庭为主走向社会化和多元化。

  

养老机构引入企业经营

  日本的养老机构由日本各级政府、民间组织、企业等经营,按照相关标准提供养老服务,这些设施机构一般都享有政府补贴。日本政府和企业在建设各类养老设施时,十分注意专业化问题,如住宅居室设计、家居用品设计、餐饮配备、看护和服务人员培训等,努力确保服务的专业化和人性化。

  针对情况不同的老年人,日本有形式多样的老年人福利设施。如老年人日托服务中心,其服务对象以因患有身体障碍或精神障碍而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为主。老年人短期入住设施则对老年人因病或其他原因暂时无法进行居家护理时,让其入住设施,对其提供护理服务。养护老人之家接收因身体、精神或经济方面的理由而不能在家接收护理的老年人。特别养护老人之家以因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严重障碍需要日常护理的老年人为对象,让其入住设施,提供护理服务。同时,特别养护老人之家还是开展日托服务事业、短期服务事业及派遣家庭服务员等居家福利服务的基地。此外还有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疗养、康复、咨询等服务的福利设施。这些设施都由国家出资设立,对利用这些设施的老年人收取低廉的费用。正是因为收费不多,而且设施内的床位有限,要住进这些设施并不容易,往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入住。此外,还有民间团体以营利为目的设立的私立“老人之家”,设施条件相对更好些,但费用要比公立养老院高很多。

  在人性化服务方面,日本的养老设施更是做到事无巨细,考虑周全。据笔者了解,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因热心于志愿者活动,平时经常要求外出参加相关活动。为防止老人外出时发生走失等意外,养老设施的工作人员在其每次外出时都要事先帮她约好出租车,并在其脖子上挂好写有联系方式的牌子,并提前向对方告知老人的预计到达时间,活动结束后则由主办方再以同样方式将老人送回。这样,虽然多费周折,但养老设施充分满足了作为其服务对象的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此外,日本的一些企业也办起了养老院。例如松下公司在2001年开办了一所智能化养老院。在这所4层楼的养老院里,摄像机的镜头覆盖了几乎每个角落,这十分有利于看护人员随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在此居住的老人都随身携带一个电子呼叫器,只要按一下按钮,就能通知看护中心的医护人员。这样,企业在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也从日常管理中找到更大的商机。

  

年金缩水财税负担沉重

  近年来,随着日本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高龄人口的增加,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加之日本经济连年不景气,企业缴费能力不足,银行实行零利率,基金投资回报率下降,使现行的年金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税负担。

  2010年的日本国情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65岁以上人口已经接近3000万人,约占日本总人口的23.1%。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推算,到2025年将增加到3635万人,老龄化比率将超过30%。另一方面,受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影响,劳动人口减少,缴纳保险费的人口将大幅下降。此外,因担心将来不能按预期领取到年金,日本社会近年来拒交年金的现象屡屡发生。

  此前,日本公共年金资金一直被政府用于一个称为“财政投资融资计划”的政策性金融体系。起初,这一计划借助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又很年轻,使得公共年金的积累速度较快。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之后,“财投计划”的弊端开始显露。据测算,截至2000年末,呆坏账占“财投计划”总资产的比重高达75%,约为78万亿日元。其中,粗略估算公共年金的投资损失在20万亿日元。

  2001年4月,日本政府开始对公共年金的管理体制进行大幅改革,公共年金脱离了原“财投计划”体系,厚生省新成立“年金积立金运用基金”,由其负责年金信托资产的市场化投资管理。然而,一些中小企业因无力管理相关企业年金,只好委托给民间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投资。日前,日本AIJ投资顾问公司因违规操作,使得其所管理的大约120家企业约合2100亿日元的企业年金几乎全部蒸发,再次暴露出了日本相关管理制度的缺陷。

  在这种情况下,若想维持目前的年金收入水平不降低,年金加入者就必须缴纳很高比例的保险费,或者由政府从财税收入中拿出更多的钱补助年金制度。面对日益增加的政府财政赤字,有专家预言日本的年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面临崩溃的可能。

  除上述问题外,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也是困扰日本养老问题的一大难题。据统计,面对近3000万人的老年人养老需求,日本养老护理人员却严重不足,目前全国仅有大约120万名护理人员。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到2025年,护理人员至少需要扩大到250万人。然而护理人员的培养除了必需的医护知识外,还需要有责任心和满足照护卧床不起的老年人的必要的体力。此外,与社会上的其他工作相比,养老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高,平均月工资20万日元,远低于日本人均50万日元工资收入。尽管日本政府考虑引进外援缓解人力资源危机,并与越南、菲律宾、印尼等国签订协议,计划从这些国家引进护理人员。但其前提是要通过日语的护理专业考试,据说目前考试的通过率非常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公寓可行性报告
国外成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比与借鉴!
日本的介护保险制度
美国的公寓式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
敬老院的收费标准一般是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