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坚老师临床经验分享(二)

六、妇科慢性阴道炎

细菌性、霉菌性阴道炎属于妇科顽疾之一,病情缠绵不已,患者苦恼不堪,长期使用抗生素,不仅疗效逐步降低,患者体质变差,而且导致菌种紊乱,霉菌滋生,中药煎剂也鲜有确定的效果。从病机来分析,此病属于湿热凝滞于下焦,导致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治疗须兼顾多方面,遣方用药不易把握尺度。我常用《伤寒论》白头翁汤合乌梅丸加减,做药丸缓图。

白头翁汤原方为:白头翁10g秦皮15g 黄连15g 黄柏15g

乌梅丸原方为:乌梅30g附子6g 干姜6g 桂枝6g 细辛6g 蜀椒5g 黄连15g 黄柏6g 人参6g 当归5g

案例8 白头翁汤合乌梅丸加减

周某,女,37岁,教师,已婚,生有一男,已6岁,2010年10月21日初诊:自从生小孩以后,月经不调数年,每次月经来,或不畅,或淋漓不止,须拖拉八九天,有少量血块,颜色暗红,月经前后阴痒,白带多,色黄,呈浆糊样,有异味,纳差,失眠,西医检查属于霉菌性阴道炎,用过多种西医、中药,效果不显。察之舌淡红津多,有齿痕,脉弦细。拟乌梅丸合用白头翁汤为丸。丸剂:乌梅90g

白头翁60g 秦皮30g 黄柏60g 黄连30g 干姜15g 川椒15g 桂枝15g 蛇床子15g 茯苓30g 当归30g 白参30g 苦参30g 白鲜皮30g 五倍子30g 穿山甲30g 蜂房30g 乌梢蛇60g一剂,为蜜丸,每次服10g,每天2次,一剂药丸大约可以服两个月。

洗剂:苦参60g 川椒15g 川槿皮30g 五倍子60g 白矾30g 蛇床子30g 贯众30g 百部30g 白鲜皮60g 石榴皮60g 10g五剂,每瘙痒时煎洗。

2011年1月16日二诊:服上方期间,来过两次月经,洗剂仅用过一次,白带显著减少,搔痒大为减轻,月经也比原来通畅,颜色鲜红,经期缩短至5、6天,感觉精神、睡眠均有改善,脉舌同前,效方不改,仍然以上方为蜜丸,续服一剂。

心得体会:白头翁汤原用于治疗“热痢下重”;乌梅丸原用于治疗“蛔厥”、“久利”。从“方证对应”的角度来看,两方似乎都与妇科“带下”渺不相涉,但白头翁汤证的“热痢下重”,其病机是肝经湿热,而霉菌性阴道炎大多数也属于肝经湿热,由于病机相同,故白头翁汤凉肝解毒、清热燥湿的作用,用治本病可谓切中肯綮。然而,白头翁汤的药性一派寒凉,治疗急性期有效,用于慢性期无效,也无法防止其再度复发,这是霉菌性阴道炎的病机由于湿热久缠导致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所决定的。而乌梅丸证恰恰是对付这种复杂病机的一首效方,两方相合,再加入止痒、摄带的苦参、白鲜皮、蛇床子、五倍子、乌梢蛇等,制成丸剂缓图,并辅以外洗药治标,最终得以痊愈。本案说明:用经方虽力求方证对应,但方证不对应时,方与病机对应,同样可以有效,这符合异病同治的道理,非如此难以拓展经方的用途。我在临床,治疗妇科炎症,这一组合用得很多,疗效颇佳。如有宫颈糜烂、或妇检HPV值呈阳性时,加刺猬皮、五倍子、石榴皮等,疗效颇佳

七、不孕症

一般确定为不孕症的依据是:夫妻同居两年以上未孕,或者曾经怀孕,流产以后持续两年以上再未受孕者。作为女方,不孕症最常见的原因有两类,即卵巢先天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全、无排卵等来自卵巢的因素;和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发育不全等来自输卵管的因素。除此之外,妇女子宫、阴道的器质性疾病和免疫因素,以及身体其他原因都可导致不孕。并非所有的不孕症都能治愈,中医比较擅长的是通过调经、治带治疗以上最常见的这两类。

我在临床,凡属输卵管通畅,但子宫、卵巢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全,基础体温单向,或西医查不到其他器质性原因,而导致不孕,中医属于气血不足,肝肾亏损者,常用《景岳全书》育麟珠加减;凡属输卵管堵塞或通而不畅导致不孕者,常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加减。育麟珠原方:熟地黄12g当归12g 白芍6g 川芎3g 红参6g 白术6g 茯苓6g 炙甘草3g 菟丝子12g 杜仲6g 鹿角霜6g川椒6g

当归芍药散原方:当归10g白芍15g 川芎10g 茯苓15g 泽泻10g 白术10g

案例9 育麟珠加减

黄某,女32岁,加拿大籍华人,结婚4年不孕,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检查也没有查出任何问题,特意来长沙就诊,经其他医生调治两个月,同时用中、西药治疗未怀孕。2012年4月9日初诊。

患者月经尚正常,时间准,月经量稍微偏少,白带不多,面色萎黄不华,饮食、大小便、精神尚可,舌淡,脉沉细。处以毓麟珠合寿胎丸加减,嘱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服:杜仲15g续断15g 菟丝子15g 桑寄生30g 阿胶10g(蒸兑) 熟地10g 当归10g 川芎10g 赤芍10g 甘草10g 仙灵脾10g紫石英30g 穿山甲末2g(冲服) 雪蛤2g(另外炖服)十四剂

11月6日二诊:患者本人没有来,其母亲告知:服完十四剂后,五月份月经未来,检查月经怀孕,今年年底为预产期,目前状况良好。2013年1月从加拿大来电告知:顺产一女婴,重7斤,母女平安。

心得体会:本案病情其实不复杂,故使用最普通、最常用的促怀孕方:育麟珠加减。少腹不冷,我常去方中的鹿角霜、川椒,代之以仙灵脾、紫石英,再合用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无气虚之证,则去人参、白术、茯苓。另外用雪蛤炖服,穿山甲研末冲服。在月经周期正常,查不出任何器质性原因,输卵管基本通畅的情况下,此方常常有效。

案例10 当归芍药散加减

李某,女,32岁,长沙市人,2012年4月15日初诊。

患者结婚四年,因为两侧输卵管积水导致不孕,曾经在某生殖中心进行试管婴儿培植,连续5次没有成功。平时小腹隐痛,月经尚准时,量中等,经前乳房胀痛,白带不多。察之面色不华,舌淡红,脉弦细。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60g赤芍30g 川芎30g 泽泻30g 茯苓60g 白术50g 红藤180g 败酱草60g 牵牛子30g 急性子60g 三棱30g莪术30g 九香虫30g 蜂房30g 一剂,做水丸,每天两次,每次6g。

2012 年6月24日二诊:服完上方一剂后,即已怀孕,现感腰痛乏力,舌淡红无苔,脉弦细数。用泰山磐石散加味:黄芪50g白参15g 炙甘草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生地15g 川芎5g 白术30g 砂仁20g 续断30g 寄生30g 菟丝子15g 黄芩15g十五剂

心得体会:当归芍药散是治疗妇科腹中疼痛的祖方。月经不调,多为血气不和;妇科炎症,多为内有水湿。而当归芍药散之当归、川芎、白芍(赤芍),柔肝和血;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湿。全方药味平和,善于流通而不滋腻,不燥烈,非常适合妇女的生理特征。但此方用于妇女慢性盆腔炎引起的腹痛,清热解毒的作用力量偏弱,故我在明确属于比较严重的盆腔炎时,往往加大剂量红藤、败酱草,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如果输卵管堵塞积水时,往往借助于三个药对疏通输卵管,消除积水。

第一个药对是急性子配牵牛子,前者走血分,软坚散结,后者走气分,化气利水。第二个药对是三棱配莪术,前者活血,后者理气,具有开破作用却药性平和。第三个药对是九香虫配露蜂房,前者辛香走窜,后者咸平散结,输卵管堵塞,日久粘连,须赖虫类药入血络搜剔。严重者,九香虫改用麝香,并加穿山甲。我用此法治愈多例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者。

八、糖尿病足

近几十年来,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持续上升,糖尿病已经占据疾病谱前几位。现有的治疗糖尿病的西药,无论哪一种,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降低血糖、尿糖,无法避免或减轻糖尿病的并发症。而糖尿病的麻烦之处,并不在于糖尿病本身,恰恰在于它能引起中风、冠心病、肾病、白内障、皮肤搔痒、神经麻痹、疖疮、糖尿病足等一系列并发症,不仅患者生活质量差,致残率高,而且危及到生命。

我在临床治疗糖尿病足,常用《外科真诠》顾步汤加减。原方为:

当归30g 黄芪30g 金银花50g 甘草9g 川牛膝30g 西洋参10g 石斛30g 紫花地丁30g 蒲公英15g野菊花30g

案例10 顾步汤加减

张某,男,82岁,台湾台北市人,2005年4月21日初诊。

患者得糖尿病三十余年,用西药能够控制血糖,近年来,发现右下肢趾端发凉,麻木疼痛,行走困难,渐次发展到拇趾、足背几处溃烂,流脓血,剧烈疼痛,日夜不止,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属于Ⅱ级,即感染病灶已经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形成多发性脓灶,用抗生素注射、内服,以及外用清创治疗,均无效,考虑到患者年事已高,又安有心脏起搏器,手术风险太大,建议找中医诊治。

患者表情痛苦,大声呻吟,右脚发凉,足背及拇趾颜色发紫,有三处创口,见到脓性分泌物,舌红苔黄腻,脉虚大。此为脱疽,气血大亏,先当补气活血解毒止痛,用乳香散加减:黄芪30g高丽参10g 炙甘草10g 生甘草10g 熟地30g 当归15g 白芍15g 川芎10g 乳香10g 没药10g 罂粟壳10g 金银花30g 十剂外用九一丹拔毒生肌,每天清创、上药一次。九一丹:熟石膏九份,红升丹一份,研匀备用。

5月3日二诊:服药后,疼痛大为减轻,足背皮肤颜色开始转红,仍然有脓性分泌物排出,舌红苔黄腻,口渴,咽喉微痛,脉洪数。当益气养阴活血,排脓解毒,用顾步汤加减:石斛30g黄芪30g 西洋参10g 川牛膝15g 薏苡米30g 金银花30g 紫花地丁30g 穿山甲10g 玄参30g 甘草10g红花5g 十五剂

另外,加服西黄丸(麝香、牛黄、乳香、没药),每日3次,每次3g,外用药照旧。

6月5日三诊:内服、外用上述药方已达一月,疼痛去之八九,足部溃疡脓已排尽,只是尚未收口,舌脉依旧。顾步汤加减:石斛30g黄芪50g 西洋参10g 怀牛膝15g 金银花30g 土茯苓30g 玄参30g 甘草10g 麦冬15g 乌梅10g 白及10g白蔹10g 十五剂。

另外,每天先用甘草、五倍子煎水清洗创口,外涂《外科正宗》生肌玉红膏:当归身60g血竭12g 紫草6g 白芷15g 甘草36g 白蜡60g 轻粉12g 麻油500g

先用前4味药入油中浸泡3天,微火煎枯,滤渣,将药油煎滚后离火,先下血竭化尽,次下白蜡化匀,倾入瓷碗内,趁热将轻粉研极细搅拌匀,收瓶中冷冻两天退火,然后在常温下收藏备用。

7月2日四诊:足部溃疡已经全部愈合,行走站立时间过长时,微感疼痛,无其他不适。改用石斛鬼箭羽方加减,制成散剂,长期当茶喝,以预防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石斛30g 鬼箭羽30g 苍术10g 玄参15g 黄芪30g 苡米30g 甘草10g 生地15g 葛根30g 丹参10g 僵蚕15g 花粉10g 枸杞10g 地骨皮10g 乌梅10g 鸡血藤30g 金银花藤30g研末,每次10g,一日2次,冲服。

2006年3月接患者电话,告之至今血糖平稳,行走如常,能够站立练字两小时不觉得累。只是时值春天,恐又发作,询问能否服几剂汤药以预防之。

心得体会:本案属于糖尿病晚期的肢端坏死,西医只能截肢,但患者的年龄及健康状况又不允许,故患者晚年生活在精神与肉体的巨大创痛之中。一诊先要止痛,用《外科正宗》乳香散加减,大补气血,兼以活血解毒止痛,外用九一丹拔毒生肌。二诊集中药力养阴活血、排脓解毒,采用汤、丸、丹并投,内外同治的方法,汤剂用顾步汤加减,这是治疗下肢肢端坏死的经典方,丸剂用西黄丸,此方被誉为治疗痈疽的“圣方”,丹剂仍用九一丹,此方可提脓祛腐,主治一切溃疡流脓未尽者。历时一月余。三诊脓已排尽,须生肌合口,汤剂仍用顾步汤加减,只是药物有所调整,增加了白及、白蔹、乌梅的收敛之品,外用药选择生肌玉红膏,又经历了近一个月,创口完全愈合。四诊以鬼箭羽方制成散剂冲服,防止糖尿病造成其他血管、神经的伤害

此外,近年来,我用自己设计的加味黄连丸防治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长期服用,有很好的效果,原方为:黄连300g五倍子150克 水蛭150克 西洋参100克 耳环石斛100g做水丸,每天两次或三次,餐前或饭后开水送服,每次5g或6g。

心得体会:糖尿病并非现代疾病,中国古代即有,属于“消渴”范畴。用黄连治疗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医学史家考证,晋唐时期的军旅医生崔知悌,即以擅长治疗消渴病著称,著名的黄连解毒汤,就是他所创制的。消渴在晋唐时期发病率特别高,因为这个时期士大夫嗜好服“五石散”,乃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五石散性味燥烈,常导致身体产生火毒,酿成消渴病,黄连则是清火解毒的良药。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引述《近效方》中的记载云:“治消渴能饮水,小便甜,有如脂麸片,日夜六、七十起:冬瓜一枚,黄连十两。上截冬瓜头去瓤,入黄连末,火中煨之,候黄连熟,布绞取汁。一服一大盏,日再服,但服两三枚瓜,以瘥为度”。这则资料,是中外医学史上有关糖尿病小便甜而浑浊的最早记载,这种民间疗法也很有可取之处,弥足珍贵。从南朝时期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大量中医古籍中,都有黄连治疗消渴的记载。

据说,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黄连可以治疗糖尿病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医学论文,在东西方反响都很大。许多人尝试口服黄连粉,确有效果,但服用时间一长,则出现浑身无力和其他的副作用,不敢再服。由此可见,服中药不像服西药,必须分寒热虚实,辨证论治服单味黄连治疗糖尿病有效,倘若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方,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黄连的药性和治疗效果,又能够克服其副作用,我所设计的加味黄连丸,即以黄连为君,五倍子为臣,水蛭为佐,西洋参、石斛为使。

五倍子古代称作“文蛤”,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云:“渴欲饮水者,文蛤散主之”,实验证明:五倍子除了有降低血糖作用之外,还可以消除蛋白尿,并有广谱抗菌作用,这对于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极具意义,只是口感不佳,不宜煎服。糖尿病最值得担心的是心血管的并发症,我最近几年用水蛭治疗心血管病甚多,感到效果好,副作用小。北京仝小周医生还提出:糖尿病患者用水蛭,可以使得并发症晚出现5年。这个信息对我有很大帮助。黄连苦燥,容易耗气伤阴,水蛭活血化瘀,又当以补气为先,故在方中加西洋参益气,耳环石斛养阴,组方趋于全面。我以此方治疗数百例糖尿病,疗效颇佳,大多数是长期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者,服用后,可以减少或停用西药。但中医辨证为虚寒者,则此方不适合。

九、颈动脉斑块形成

颈动脉斑块是一种对中老年患者威胁很大的疾病,不适合做手术,目前有效的西药很少。中医治疗此病,当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但用寻常之品,往往力量不够,投峻猛之药,则担心斑块脱落,形成栓子,造成更大的危害。近年来,我以参三散、桂枝茯苓丸加减,采取缓消的方法,治疗了数十例此类病,只要坚持数月,最后都达到了消融的目的不仅如此,有些患者,还恢复了正常血压,不再需要服降压药。参三散加减:西洋参90g 丹参30g 三七30g 红景天60g 穿山甲15g 水蛭120g 研末,每天两次,每次3g,饭后开水送服。

桂枝茯苓丸加减:葛根9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赤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茯神30g 天麻15g 黄芪60g 生姜10g 红枣10g

案例 11 参三散加减、桂枝茯苓丸加减

刘某,男,67岁,广西梧州市人,2010年11月23日初诊。

患者多年来心肌缺血,血脂高,血压高,服降压药尚能控制在140/90左右,上周检查有颈动脉斑块,左总动脉6.1mm,IMTO.8mm,颈内动脉5.1mm,右总动脉6.1mm,IMTO.8mm,颈内动脉5.0mm。经常头晕,容易疲劳,睡眠欠佳。察之舌淡暗红,脉弦细涩,偶尔有歇止。用桂枝茯苓丸加减、参三散加减:煎剂:葛根9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赤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茯神30g 天麻15g 黄芪60g 生姜10g 红枣10g 十五剂

散剂:西洋参90g 丹参30g 三七30g 红景天60g 穿山甲15g 水蛭120g,研末,每天两次,每次3g,饭后开水送服。

2011年1月3日二诊:服上方后,头晕明显好转,睡眠得以改善,精力充沛许多。没有停服降压药,但血压稳定在低于140/90范围,察之舌淡红,脉弦细。患者服煎剂不方便,要求长期服散剂。用参三散加减:西洋参300g 三七60g 丹参60g 红景天60g 琥珀30g 天麻60g 水蛭300g 鸡血藤100g 丹皮30g 桃仁30g 赤芍30g 穿山甲30g 葛根90g 山楂90g,研末,每天两次,每次3g,服后开水送服。

2012年9月25日三诊:患者服上方后,感觉舒适,因为没有机会到长沙来,即用原方反复研末服散剂,将近1年8个月,2012年9月检查,颈动脉斑块已经消失,血脂正常,血压正常,已经停服降压药半年多。

心得体会:参三散最初只有人参、三七两味药,后来又加入丹参。岳美中、邓铁涛等著名中医都曾经用专文介绍过其方对防治中老年心血管病的作用。近年来,我在使用参三散的过程中,经常加入红景天、水蛭两味药。红景天是藏药,产自青海、西藏,质量高尚者气味芬芳,质地致密。我见凡到西藏旅游的人多要吃红景天,以缓解高原反应,推想此品必有增加心肺供氧的能力,这是中药中很少有的。三七、丹参也可以活血,疏通血管,但没有改善肺部功能的作用,所以在参三散中,我常加入这味药。然而,翻遍所有的本草著作,包括《中药大辞典》,只是简单介绍其有活血止血的作用。水蛭是虫类药中,最能够活血化瘀、疏通血管的药物,在动脉斑块形成之后,一般草木之品很难消除,非此品合穿山甲不能担当软坚散结的作用。水蛭的药性貌似峻猛,但我亲自尝试了一年,每次3g到5g,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我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颈动脉血流量过缓、不足密切相关。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由于颈动脉供血不足,经常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葛根制剂有很好的增加颈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故我在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时,凡见到有颈动脉硬化或手足冷、舌暗淡、脉细涩的患者,往往改用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葛根、生姜、红枣、黄芪、天麻,则效果更为显著。在本案中,先用桂枝茯苓丸加减送服参三散,随后又两方合用,做成散剂常服,终致颈动脉斑块吸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坚临床经验
中医常用方剂及组方技巧
中医临床实用处方300首
子宫肌瘤百分百根治特效秘方
桂枝茯苓丸配经验方三则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中医专方秘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