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化气,阴成形”与扶阳抑阴---培元固本

治疗肿瘤多使用攻伐寒凉,很难收到满意效果。治疗当顾护阳气,重视“阳化气,阴成形”。

1 阳气-万物之根

《 周易 》 记载:“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提出了“阳主阴从”思想。《内经》强调阳气的重要性,言:“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提出了保胃气,顾护阳气的重要观点,认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清代郑钦安更是推崇阳气,认为“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亦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黄元御持相同的看法,认为:“阳性动而阴性止,动则运而止则郁;阳盛而生病者千百之一,阴省而生病者尽人皆是,“人之衰也,火渐衰而水渐长,燥日减而湿日增,阳不胜阴,自然之理,……扶阳抑阴为不易之道”。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指出:“人以阳气为生,天以日月为明。宇宙万物,同兹日光;贤愚强弱,同兹气阳。向阳花木,繁荣早春;阴盛阳虚,未秋先衰。阴平阳秘,是曰平人,盖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及其治病,则当首重阳用;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病却一分,此必然之理也,得阳者生,失阳者死”。说明阳气是万物之根,治当保护阳气为本。

2 “阳化气,阴成形”失常-主要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太阳之阳气可温养万物,使万物生长化收藏。“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从出生伊始,人之阳气同样推动着生长壮老,只要生命存在,就会不停地进行阳化气和阴成形的生命活动。

“阳化气”指当气作升、出运动时,弥散而为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过程,属阳的功能状态。“阴成形”指当气作降、入运动时,凝聚而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质过程,属阴的功能状态。《灵枢·百病始生》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正所谓也。张介宾曰:“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张志聪曰:“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人体正常功能依靠“阳化气”推动,阳气推动有形阴精化为气,维持脏腑百骸生理功能,人体之精、血、津液转化为气亦依靠阳气化作用。正常有形之体的凝聚依靠“阴成形”,在阳气作用下无形精微物质缩成有形成分,使机体得以维持和濡润生长,人体之气转化为精血津液,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阳化气”强调生命活动的过程,“阴成形”强调有形之物及其变化,只有两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人体才能维持健康状态。

“阳化气”太过或不及均可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化气”太过则弥散气化亢盛,即“壮火气”,表现为阳有余及阴精耗损,阳化气过盛,则气的功能亢盛,如气有余便是火,火为阳,火热消灼形体,可见形体消瘦。“阳化气”不及则脏腑功能不足、温煦及推动无力,气化不足,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和排泄,可导致阴津凝敛成形过度,导致“阴成形”,有形物质形成过多,表现为痰浊、水饮、瘀血、异常肿物积块等病理产物在体内滞留或堆积,日久成瘤。肿瘤形成是阳气受损而聚阴成形,是“阳化气”之不及导致的“阴成形”太过。如《灵枢·百病始生》载:“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医宗必读》曰:“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说明“阳化气”不及是肿瘤的成因,“阴成形”太过是肿瘤形成的结果。

研究表明体质与肿瘤发病率存在相关性,四种中医体质偏颇严重的人群肿瘤发病率较高,包括气郁体质、血瘀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佐证了阳化气不足是内虚致瘤的因,阳气不足致使过多的寒痰、痰浊、痰瘀、痰湿、痰毒等阴性病理产物的堆垒聚积而成肿瘤,肿瘤因“阴成形”太过,“阳化气”不足而生。

3 扶阳抑阴,培元固本-治疗法则

历代医家多以清热解毒、以毒攻毒、化痰散结为主要治法,多使用攻伐解毒药物,但很难收到满意疗效。笔者认为肿瘤本质是阳化气不足、阴寒积聚,治疗当重视阳气,扶阳以抑阴。治疗中应重视“阳化气,阴成形”平衡,保护人体之“阳”,扶助“阳化气”不及,抑制“阴成形”太过,通过助阳化气,促使“阳化气”功能正常进行,维持正常形质体液形成,使机体阳气相对旺盛,加强“阳化气”功能,将日久所积累的阴寒、聚集、瘀滞之“阴成形”之秽浊物得以正常气化,逐渐温化而减少、缩小或者消失,达到温化扶阳,培元固本目的。如《灵枢·百病始生》载:“积之始生,得寒乃生”,治疗任何“阴成形”,必需扶阳气以化阴寒。人体阳气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阳,培补肾精元阳,培元固本,后天之阳重视脾胃,温扶阳气。现代医学化疗、放疗属“苦寒”“克消”“攻伐”等范畴,久之必将损伤脾胃,损伤人体之阳,使不足之“阳”变得更弱,助长肿瘤发展。手术摘除肿瘤,规范放、化疗之后,瘤毒虽已去十之八九,体内痰瘀毒邪并未清除,这也是肿瘤复发难治的根本原因。病势却为正虚邪恋,亟需补虚扶正,除邪务尽,防死灰复燃,所以在缓解巩固期,以中药缓图,纠正“化气”不足,抑制阴成形太过,适量温化寒痰、温阳散结,扶正祛邪,处于阳化气、阴成形的平衡状态,肿瘤就失去生长环境。常用温阳健脾化痰、暖肝疏肝解郁散、温阳利水等,当用补骨脂、仙灵脾、肉苁蓉、鹿茸、菟丝子、龟板等温补肾阳之品以养先天,大枣、人参、党参、附子、干姜等温补脾胃之品以助后天,使阳气旺盛,温化有形之物,使有形之癌肿缩小或者减慢发展,从而延长寿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肿瘤的治本之道,《黄帝内经》早已注明:既为阴邪,必须灸之!当扶阳、散寒、祛瘀、固本!
用灸调治肿痛
从“阳化气,阴成形”论治肺癌
颜德馨教授“衡法”在膏方中的应用
关于“阳化气,阴成形”的思考
瘤的生长跟木耳的生长是一样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