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医生 的 儿童的心理疾病



  心理医生 的 儿童的心理疾病

  人类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个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如何达到身体健康,已为多数人所熟知,而怎样求得儿童的心理健康,知道的人就不多。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品行、情绪、语言、进食等问题,究竟和儿童心理健康、心理卫生有什么关系呢?对这门学科,人们正在进行着探讨和研究。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儿童吸吮手指、发脾气、挑食、性识别障碍、说谎话等问题,都和心理卫生有关。但家长对此既不认识,也不重视,或打骂一顿,或听之任之,缺乏科学的教育和教养方法,效果往往不佳,有的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摧残着儿童的身心健康。那么,怎样正确对待儿童的心理疾病呢?根据临床实例,将儿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卫生方面的实际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编写出来,旨在帮助广大家庭和教育工作者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不仅注意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上广大家庭和老师的关注,不少家长和老师纷纷来信来访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儿童心理卫生方面的种种问题。由此可见,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正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心。本书如能进一步唤起人们对儿童心理卫生的正视,在儿童心理卫生方面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我将感到非常的欣慰。

  儿童的心理疾病是一个颇为常见的儿童精神卫生问题,但目前,这个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本书采用纪实笔法,把日常生活中儿童行为、品行问题、情绪、语言、进食、性行为障碍、遗尿症以及常见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丰富,形式新颖,并且寓知识性、科学性于趣味性及故事性之中。

  (一)要重视儿童心理健康

  孩子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如何达到身体健康,为许多家长熟知;而怎样求得心理健康,知道多了。

  红红已经六岁了,每天早晨妈妈送她到幼儿园后,她总是站在门口,不肯走进教室,哭喊着[我要妈妈],老师要哄她好长时间才能停止。医学心理学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分离性焦虑],是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报告,3—15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达百分之五至百分十五。儿童期最容易发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有:性格怪癖、情绪障碍、不良行为、社交不良倾向、多动症、神经质倾向、偏食、怕上幼儿园或学校等等。其根源,主要与环境、父母、教育与养育方式等有密切关系。象红红这样的孩子,要为他们改变或排除心理卫生障碍,首先就要改变教育方式,用心理卫生知识科学抚育儿童;其次,请专科医师协助进行早期矫正,包括心理治疗、行为矫治、药物治疗等。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切实做好儿童心理卫生工作。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适应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

  (二)小咪咪为啥忙碌不停?

  王工程师家的独生女小咪咪,长得活泼可爱。她玩起来一会儿一个主意,拿了这个放了那个,闲不住,坐不住。转眼小咪咪上学啦,可动惯了的小咪咪怎么也定不下心,整节课不能坐定片刻。期中考试”鸭蛋滚滚,挂上红灯”,这才使王工程师吃了一惊。如果说女儿笨,他心里不服,为什么小咪咪在家里表现得那么聪明,到学校就学不进呢?于是她同女儿来到心理咨询门诊室。

  门诊室杨医师仔细为小咪咪做了智商、心理等测定,初步诊断:小咪咪的智商不低,而是得了多动症,医学上称“儿童脑功能轻微失调(MBD)” ,是学龄儿童中较常见的精神神经功能障碍……

  正常人脑中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细胞之间相互联系,接触联系的地方称为”突触”。”突触”前神经细胞释放出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医学称:神经介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细胞,使之产生兴奋或抑制的控制作用,如果这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减少,”突触”不灵,上级神经轴细胞的命令难以下达,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小咪咪活动过多,忙碌不停,原因就在于此。对于这一病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与心理治疗、行为矫治相结合,要针对多动症儿童的特殊性进行特殊教育。例如,家庭和学校要利用”被动注意”来弥补多动症儿童的”主动注意”的不足,用生动有趣的教育方法来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教育,小咪咪变得上课专心,作业认真,遵守纪律,学习成绩明显上升,老师特意为她挂了三朵小红花。

  (三)脾气暴暴躁的小虎

  十月怀胎,总算盼到一朝分娩,王家媳妇在医院产房里生下个男孩,取名“小虎”,深受宠爱。转眼小虎5岁了,脾气很倔,稍不如意,又哭又叫,又喊又闹。有时,他还用头撞墙壁,撕扯头发,甚至咬手指。于是,家人都依他。尽管如此,小虎却总是这也不称心,那也不如意,常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到幼儿园后他不愿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孤独离群,而且爱啼哭,易嫉妒,总说老师不好。小虎的父母着急起来。

  其实,小虎已不再是一般的性格脾气问题,而是发展到心理卫生偏异阶段,也就是说,小虎与同年龄的正常儿童相比, 他的心理卫生已发生了问题发生了问题,而且主要是家庭教育不当所致。像这一类脾气性格坏的心理卫生的毛病,防治的关键要抓住”第一次”,即当小虎第一次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绝不可以迁就,抓住了第一次,孩子以后再提不合理的要求时,就不会过份坚持,由着性子瞎胡闹。可是,小虎的任性脾气已经形成,那该怎么办?心理咨询中心杨医师出了个好主意------不理睬主义。这就是说,每当遇上小虎胡闹,家里人都不理睬,他胡闹一段时间,自觉没趣,也就作罢。等他脾气发过后,再心平气和与他讲道理,分清是非。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真像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囡囡太可怜了”。邻居们都这么说。不是吗,她四岁的时候,妈妈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丧生,从此孤儿寡父的,生活的天平失去了平衡。

  一年后,爸爸续弦,老外婆疼爱外甥女,把她接到了身边。外婆家是个大家庭,两个舅舅、舅妈,还有五个表兄表姐都生活在一起。小囡囡寄养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家庭里,再加上没有父母在身边,似乎失去了靠山,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虽说“老祖宗”疼爱,但小辈们在一起玩耍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她经常孤影自怜,暗自落泪。看到表姐穿了件新衣服,心中就有说不出的嫉妒。舅舅舅妈在一旁说话,她就担心是在讲她的坏话,要赶她走。如果表兄不带她出去玩,她会哭上半天,认为表兄嫌弃她。真像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囡囡七岁,上了小学,她那孤独不合群的性格越发厉害,平时很少说话,猜疑老师不喜欢她,怀疑同学在背后捣鬼,同学们既不敢得罪她,又不敢接近她。

  囡囡这样的性格,使班主任李老师伤透了脑筋,做怎么办?听说杨医生研究儿童心理学很有造诣,于是李老师亲自领着囡囡慕名前往。

  杨医生的诊断很明确,囡囡性格怪僻,多疑,易发窘,过分讲究整洁,什么事都守口如瓶不肯说出来,也是一种心理卫生偏异的表现。

  杨医生告诉李老师,一般说来,性格怪僻往往同小孩出生后受各种精神创伤有关。性格怪僻必须早期发现,进行积极的防治,否则往往会延至成年,甚至导致精神病。怎么防治呢?对这类孩子,除家庭教育中避免对孩子进行不良刺激外,应及早送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让他们生活在集体中,开阔活动领域,保育员和老师要特别关心和照顾这类孩子。

  “可是囡囡已经上学了,该怎么解决性格乖僻的问题呢?”李老师问。杨医生回答:“除了改善家庭环境外,老师要辛苦一点,您是否给囡囡开个‘小灶’,单独为她进补某些需要的‘营养’?”

  “开小灶?那就是因人施教!”李老师说。

  “对,就是因人施教!”杨医生耐心地解释开了:“囡囡的乖僻性格要从消除她的自卑感入手,首先可以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奋斗目标,让她在愉快、主动的追求中接受教育,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信心。其次,引导囡囡学习先进人物,因为孩子对先进人物总是崇拜的,特别是一些少年英雄。再次要鼓励囡囡同邻居、亲友多相处,多吸收他人的优点,克服嫉妒心理。”

  李老师非常感谢杨医生的耐心指导,临别时一再表示:“杨医生,请您放心,我一定精心培育这棵小苗苗!”

  (五)小明为何咬指甲

  小明聪明可爱,可有一个缺点,就是常常咬指甲。每次课堂上发言,紧张起来讲不下去,就不知不觉地咬起指甲来。受父母责备时,更是边哭边咬指甲。这是为什么呢?当他由爸爸领着到儿童心理门诊咨询时,杨医生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情绪问题引起的儿童心理卫生偏异。

  咬指甲在儿童中颇为常见,据上海地区一项调查表明,它约占儿童总数的10。7%,这种不良习惯多起于3-6岁,可持续至青春期,一般父母很少因孩子咬手指去找医生,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杨医生告诉小明的父母,咬指甲与人的情绪有关。如人悲哀时,会带来紧张情绪的释放,释放的方式,对幼儿来说,主要是哭泣,而小明又是怎样来摆脱紧张情绪的呢?除哭泣以外,咬手指也是他释放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习惯行为。

  对于小明咬指甲的病怎样治疗呢?杨医生说这并不难,一是经常给小明修剪指甲,二是在指甲上涂些苦味剂、辣味剂。三是请心理医生给孩子进行行为矫治。但这些仅仅是辅助手段,关键要改善小明紧张情绪的心理因素,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否则一味责备孩子会对他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六)菊菊为啥不听话

  星期天,菊菊自己一人玩开了。各种玩具摆了一桌,玩了好一阵,又拿起了小画扳。妈妈让她先整理好玩具,她硬是不理,并连连犟嘴,爸爸便气呼呼地对着菊菊的屁股“左右开弓”。正巧,这时爷爷来了,菊菊放声大哭。爷爷问清了缘由,对菊菊的爸爸说:“你用武力来压制菊菊,当然可以暂时战胜她的违拗,但你本身的违拗行为给了孩子不良的示范作用,将会导致孩子变得更加违拗。但对幼儿的违拗行为,也不应该迁就,否则孩子就会以此为′武器‵,来迫使父母就范,满足她的不合理要求。发展下去甚至导致违法行为。”

  爸爸妈妈不解地请教爷爷,菊菊这两年越来越不听话,老是顶牛倔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菊菊要′断乳‵了”,爷爷入认真诚地回答。爸爸妈妈面面相觑,满面狐疑。爷爷慢慢讲开了。

  孩子的学龄前期是发展的非常时期,从一无所知的婴儿,变成一个有情感、有意志要求、有自己独立个性的儿童,他们的自我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想挣脱成人的怀抱,自由活动,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第一反抗期。6岁的菊菊用顶嘴的方法来表示对父母干涉她游戏的不满。心理学上把孩子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过程。称为“心理断乳”。“心理断乳”历时很长,如处理不好,孩子和父母之间会产生隔阂,整个家庭气氛压抑,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发展培养。因此当孩子不听话时,应从心理特点出发,因势利导注意方式方法,使孩子心服口服。

  爷爷不愧是儿童心理学专家,他们对老人的一番话心悦诚服。“那么您用什幺办法叫菊菊回来整理玩具呢?”

  “我来试试”,爷爷对着门外喊:“菊菊,来,爷爷为你带来一件礼物。”

  菊菊连蹦带跳地跑回家来,看是一条漂亮的裙子,高兴极了,马上要穿上身。爷爷说:“先慢点穿,爷爷是客人,这凳上、床上摆满了图书和玩具,叫爷爷怎么坐呀?”

  菊菊立刻愉快地整理起心爱的玩具来。

  看着女儿顺从地收拾玩具,爸爸妈妈会心地笑了。

  (七)说说小星羞于启齿的事

  “小星你在干什么?”爸爸看见睡在床上的儿子脸色通红,两眼直愣愣,口喘粗气,不知发生了什幺事,掀开被子一看,小星正在玩弄生殖器,气得他上去就是两个耳光,大声训斥道:“不要脸的东西!------”

  小小年纪就手淫,这不是道德败坏吗?当父母的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不得不带小星到儿童心理门诊室去治疗,到了门诊室,小星的爸爸压低嗓音,神色紧张地向杨医师叙述了手淫的经过,焦急地说:“杨医师,您赶快设法给治治吧!”杨医师说:“你们不要太着急,不用想象得那么可怕。”

  杨医师的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婴幼儿时期,当膀胱充盈,生殖器和会阴部有异常剌激,阴茎、阴蒂均可勃起,当小孩大哭大闹发脾气时,也会阴茎膨胀,一旦小儿手触生殖器,产生快感,则会用手惑其它形式去摩擦生殖器,这就是手淫。几乎所有儿童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均可出现或轻或重的这类现象。多数儿童在幼儿至学前期比较明显,以男孩为甚,上学以后这种行为消失,到青春期后又有增加。因此,只要不是过度的手淫行为,可视为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特别是青春期后的孩子,手淫现象更不足怪。对于频度较密的手淫,当心理诱发因素解除,随年龄的增大可以治愈,但也有少数的可能延至成年期。具体的防治方法是:应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便玩弄生殖器,并要注意去除局部的各种不良剌激。如皮疹、包茎、蛲虫等,还要为孩子制定生活制度,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不宜过早期上床或醒后卧床不起,鼓励儿童多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以免因寂寞而去摸弄生殖器。当幼儿偶尔抚摸生殖器,大人应上设法分散其注意力。小孩的裤子不宜太紧太小,不宜穿牛仔裤。

  小星的爸爸妈妈听后连连点头,他们认识到,要帮助小星克服手淫的习惯,父母也有很大的责任呢。

  (八)好奇怪的病:夹腿综合症

  “红红的墙,绿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周老师一边唱儿歌一边教幼儿园的小朋友画画,不一会儿,一座漂亮的房子画好了。当她回转身来,忽然看见莉莉两眼瞪得圆圆的,凝视一处,面颊绯红,一动不动,略过几秒钟,才轻轻呼出一口气,似乎非常疲倦。莉莉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正常,就是经常有这种现象出现,难道有癫痫病?这个迷老是在周老师头脑里打转。

  真凑巧,儿童心理门诊室的杨主任下午到幼儿园作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当周老师向他反映莉莉这种怪现象时,另外几个老师说她们班上也有几个这样的女孩。这是一种什么病呢?杨主任解答:“这些女孩子很可能患的是‘夹腿综合征’。”

  “夹腿综合征?”没听说过的病,听了杨主任的解释,老师们才恍然大悟。

  夹腿综合征说穿了是女孩子手淫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八十年代心理卫生专家们刚刚研究出来暂且命名的。女性的阴蒂是身体尤其是生殖器官中最敏感的部位,当它受到机械剌激(如洗澡时的热水、被窝内热气作用)等,都可能引起一定的性本能活动,得到相应的性快感。女孩子产生夹腿综合征的原因有种种:一是内裤太紧、磨擦阴蒂;二是阴部不清洁,或有寄生虫、蛲虫病、阴道滴虫病、会阴部湿疹等,引起局部刺激、发痒;三是由于受到感情上的创伤而情绪焦虑,将手淫作为消除情绪焦虑一种手段,导致产生夹腿综合征。

  一旦发现女孩子有了夹腿综合征,作为家长和老师千万不能对这些孩子打骂和惩罚,要协助医生找出病因,以便对症下“药”。我们在上如篇《说说小星难以启齿的事》中所说的防治方法可作参考。对于幼女来说,应经常清洗局部,保持干燥清洁,有寄生虫的孩子要及时治疗,以免因局部不适而无意夹腿。平时要给女孩子适当的玩具,丰富她们的精神生活,对防治夹腿综合征是有帮助的。

  (九)怕见生人的苗苗

  “苗苗,北京的伯伯来了,快来见见伯伯,快出来呀-------”爸爸妈妈喊了几遍,苗苗才磨磨蹭蹭地从里屋出来,抬起眼皮匆匆瞥了一眼第一次见面的伯伯,便慌忙低下头。伯伯有点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苗苗从小寄养在外公外婆家里,在一种溺爱的环境下长大。出门,怕他掉进河里,和小伙伴一起,又怕他受欺侮,于是老人整天将他关在家里。6岁时苗苗回到父母身边,平时怕见生人,连爸爸妈妈都不肯叫。上小学后, 怕和老师讲话,从不举手发言,下课后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苗苗的父母非常焦急,却又束手无策。因为苗苗的伯伯是学医的,他们很想趁这次机会请教一下该怎么办。

  苗苗伯伯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心理已经明白了几分:原来,苗苗患了“社交不能症”,这是一种儿童精神卫生偏异的症状。所谓儿童精神卫生偏异,是指儿童心理发育偏离了该年龄阶段的正常心理发育特征,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却是家庭教育不当。他分析了苗苗的心理发育情况:从小与外界接触少,形成了胆小怕事、不敢与生人接触的性格;父母又没有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动辄训斥,使他无所适从。这样,苗苗的心理发育就发生了偏异。对这样羞怯的孩子,父母要以表扬鼓励为主,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尊重孩子的意见、兴趣和自尊心,不能轻视、压制儿童的正确意见,更不能对孩子偏异的心理采取嘲笑、侮辱、体罚的方式,应让他以愉快、自信的心情迈入社会、走进校门------

  从此以后,苗苗的爸爸妈妈首先在家庭中给苗苗以温暖。一次,苗苗在家扫地,虽然扫得不象样,但父母还是表扬了他。同时陪孩子到学校上课,鼓励苗苗上课举手发言。有一次他终于举起了小手,虽然他站起来支吾了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但老师和颜悦色地说:“苗苗能举手站起来发言,这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让我们热烈鼓掌祝贺苗苗苗进步!”

  苗苗现在和以前判若两人,不再怕见生人,学习进步很快,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兴趣小组,俨然成了小小活动家。

  (十)小红患了退缩行为

  杨医生的儿童心理咨询室曾接待过”怕见生人的苗苗”,这天又来了一位病人叫小红,她不但怕见生人,而且见了生人还有退缩、害怕、局促等行为。从小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她待别照顾,不让她上幼儿园,到了读小学的年龄,才发现她上学时紧张害怕,总想赖学,不愿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杨医师继续分析道:“这是由不良环境、教育不当、孩子的本身素质等诸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孩子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些素质可以通过遗传而得到”。

  杨医生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小红的爸爸性格十分内向,平时足不出户,邻居间很少来往,小红与外界很少接触,养成了她胆小怕事、事事退缩的毛病。对儿童的退缩行为可以改变教育方式,进行心理治疗。防治该病的主要办法是鼓励孩子从小即与小朋友一起开展游戏,培养儿童开朗的性格。父母及老师对孩子应既不溺爱又不粗暴冷漠,与孩子建立信任而又亲密的关系,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对于已有退缩行为者,可采用行为模拟法进行行为治疗,就是通过观察和学习,来增加、获得良好的行为,减少、消除不良行为。可以先让小红贯彻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的情况,让她体验别人做游戏的乐趣,逐步受到影响,产生共鸣,激起模仿欲望,最后情不自禁地加入到游戏活动中去。这样,退缩行为将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消失。

  (十一)吸吮手指也是病

  林林要上学了,他多高兴啊,穿上新衣服,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来到了学校。

  上课了,同学们都认真地坐着听老师讲课,唯有林林低着头,蒋老师感到很奇怪,走近一看,见林林把手指放入口中正在吸吮得劲,同学们哄堂大笑,林林顿时不知所措。蒋老师见林林的手指被吸吮得又肿又胀、皮肤发白,象浸泡了很久,她恳切地对大家说:“林林吸吮手指是一种病,今后大家不能再取笑林林,要多多关心他,帮助他克服这种病。”

  吸吮手指也是病?是的,原来蒋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颇懂一点儿童心理学。放学后,她便到林林家家访去了。

  老师进门,林林父母既高兴又担心,惴惴不安地问:“林林在学校表现怎么样?”

  “林林在学校常吸吮手指,我想了解一下他在家里的生活情况。”

  林林父母无奈地说:“为了林林吸吮手指的事,我们不知骂过打过多少回,就是没有用。您看,他的门牙长得七撬八裂,都是被啃坏的。”

  “林林吸吮手指靠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这是一种病态。”

  原来,人出生后在婴儿期会出现吸吮手指动作,属于原始的本能反射,随着年龄的增大,一般到1岁便会自行消失。有些幼儿为什么到三四岁还改变不了吸吮手指的坏习惯,一种原因是父母教育不当,使孩子的不良习惯行为得到强化,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喂养不当、环境不良,也会强化婴幼儿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行为,象有的孩子常常有饥饿感,有的孩子整天静坐或静睡,没有玩具、缺少娱乐,只得以吸吮手指来抑制饥饿感或娱乐欲,使吸吮手指的原始本能条件反射不断得以增强,慢慢地吸吮手指成性,成为一种顽疾。追溯林林的病因,小时候喜欢把手指放在口内吸吮,父母觉得好玩,有时还故意逗他吸吮手指,以至养成了坏习惯------入睡前非要把手指放入口中不可。直到此时,他们才恍然大悟。“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们向蒋老师请教。蒋老师笑笑说:“我可代替不了心理科医师哟,象林林吸吮手指属于儿童心理卫生偏异中的行为问题,最好到儿童心理门诊部去看看,心理医师会给林林做行为矫治的,做家长的要给孩子以心理安慰,配合医师帮助他克服吸吮手指的坏习惯。”

  (十二)爱 打 架 的 牛 大 王

  6岁的小牛,腰上总喜欢束根皮带,别上一支手抢,和别人做游戏时总爱占上风,稍不顺心,拳打脚踢,邻居们见到他时只能咂咂嘴。而小牛的奶奶夸、妈妈赞,使小牛更加得意洋洋。久而久之,小朋友们都躲他远远的,不愿和他玩。小牛孤单了,有一次跑回家拉着奶奶:“我当解放军,奶奶做坏蛋。”说罢他端起冲锋抢对准奶奶,嘴里发出“哒哒哒”的声音,高喊:“快投降吧!”奶奶不得不举起双手。小牛并没有就此罢休,两只小拳头雨点般往如奶奶身上打,还用脚踢,边打边说:“失败了就应躺下!”奶奶被小牛用力推倒在地。这下飞来了横祸,奶奶的股骨颈骨折,住院治疗。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奶奶和妈妈才迫悔莫及:不该如此放纵小牛。

  是的,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小牛的行为已不是一般的脾气问题,而是儿童的品行问题。从儿童心理学上看,这属于品行问题的攻击性行为。这种攻击性行为,在幼年儿童中颇为常见,表现为受挫折时焦虑不安、暴怒、伤人毁物,此种行为与单纯的发脾气不同,常常造成对其他人的伤害或物质的损坏。此症状多见于男孩,发病年龄以学龄前最高,到学龄期后逐渐减少,至青春期形成第二个高峰期,青春期后又渐减少。这类不良行为,如在幼年时不能加以克服,则长大成人后常今构成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有碍于人际交往,甚至发展为殴斗、凶杀等违法行为。

  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意识的发展,二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学龄前儿童是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刻,他们逐步学会从社会意义上评价道德行为,可以比较主动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但还不能自觉地用道德原则来判断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因此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

  那么小牛的攻击行为如何纠正呢?儿童品行问题处理的重点在于预防,品行问题的处理目前无药物可用,教育及心理治疗是主要手段。小牛的攻击性行为还未构成违法行为,可以辅助于行为矫治,这必须要在心理卫主专业人时员指导下进行。

  (十三) 圆圆为什么会有反刍现象

  圆圆每顿吃进去的东西都会回到嘴巴里,全家人对此现象一直感到是个谜。一次他请来了圆圆的伯伯------一个精神卫生中心的医师。伯伯经过仔细询问并观察了圆圆后说:这“这是反刍现象”。

  “反刍现象”?全家对此疑惑不解。

  原来,患有反刍的幼儿进食后,会把吞进去的食物呕回口腔重新细嚼,然后再吞进去,这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过程,患儿不伴有恶心、干呃或嫌恶情绪,更无紧张或痛苦的表现,一般不被家长所重视。

  “反刍有害吗?”圆圆的妈妈问。

  “3个月左右的婴儿过饱后反刍,是属生理现象,而圆圆5岁了还反刍则不正常,会影响她的生长发育。”

  哦,难怪圆圆的身高和体重都不达标,过去总认为是营养不足,买了好多滋补品,却收效不大,谁会想到反刍现象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呢?“那么,这反刍现象能不能治疗呢?”圆圆妈妈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有问必答,是当医师的职业习惯,圆圆的伯伯慢条斯理地解答开了:

  儿童期的反刍现象是属于精神卫生问题,可能与婴儿期得不到应有的照顾有关,这就必须请心理卫生医师处理了。对婴儿期的反刍现象,只要改善喂养方法即可解除,如哺乳后或喂食后要使婴儿的头保持直立向上,哺喂者要多给婴儿以关心与爱抚。还可采用行为治疗----嫌恶疗法,即当婴儿出现反刍现象时,给数滴酸味的桔汁或很苦的黄连水于口内,分散其注意力,阻止食物反胃。那么儿童期的反刍现象怎么处理呢?可参照上述嫌恶疗法,作为建立嫌恶条件反射方法,也有一定效果。

  “从今天起,我们在家里用嫌恶疗法为圆圆治病,怎么样?”圆圆的爷爷首先倡议。

  “好!”全家人一致通过。圆圆呢,表示一定好好配合,争取早日治好病。

  (十四) 厌食的可可

  在“儿童心理卫生咨询室”走廊里,坐满了侯诊的人。“118号可可”,白护士高喊着。可可由妈妈搀着进了咨询室。

  她尖尖的下巴,脸色蜡黄,矮小身材,骨瘦如柴,杨主任把眼前的这位小病人上下打量一番,颇有把握地问:“不肯好好吃饭,是吗?”

  一点没错,可可的妈妈唠唠叨叨地说开了:“可可小时候长得聪明伶俐,讨人喜欢。可是自从断奶后,总没有定心好好吃饭。我们曾请了不少消化科医生看过,服了不少助消化药,总不见效。为了让她多吃东西,我们什么都依着她,她一边吃一边玩,我们就在她屁股后面追,追上一步喂一口;她喜欢麦乳精泡饭,还特别爱吃棒冰、雪糕、冰淇淋,我们就依着她,边吃饭、边吃棒冰。有时,我们急起来打她、骂她,甚至用针戮她嘴巴,也不能使她改掉这个坏毛病。我们唯一希望她能多吃东西就行------”。

  “这就是父母的不对罗,打骂或迁就的喂养方法只能造成恶性循环。”杨主任说。

  “可可得了‘厌食症’啦”,杨主任声音不高,却把可可妈妈吓了一大跳,不肯吃饭也是也是病?

  杨主任解释道:可可属于儿童精神卫生偏异中进食障碍。开始是贪玩,饭含在嘴里往往顾不上吞下去,慢慢对食物品不出味道,激不起食欲,随着吃饭时间的拉长,性急的父母少不了要骂几句,打几个巴掌,有的父母总在孩子吃饭时训斥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厌恶吃饭。

  “杨主任分析得对极了,”可可的妈妈颇有感触地说。

  “教育孩子得科学的方法才行啊,”杨主任的话语重心长。

  事到如今,怎么治疗可可的“厌食症”呢?杨主任决定对可可进行一定的药物治疗,同时辅操作性条件反射法的心理治疗,通过操作训练,使其获得进食需要的条件反射。具体方法是,饭前不给吃零食,尤其糖果之类的甜食,逐步形成按时进食的良好习惯,干脆就饿她一顿,肚子空了,必然会想吃,这样就获得了进食需要的条件反射,吃与不吃,完全由家长操纵,就叫操作性条件反射法。哦,还有一点,孩子的饭菜,需经常变换花样,换换口味,促其增加食欲。有些孩子则应及早送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小伙伴们在一起,往往会相互影响,争相狼吞虎咽地进食。可可经过1~2个月的治疗,“厌食症”治好了。

  (十五)亮亮在说谎吗?

  亮亮五岁,大眼睛,苹果脸,长得挺机灵,喊起人来嘴巴儿特别甜,可是近来不知怎么搞的,他经常胡编一些事来哄人,有一次,亮亮在幼儿园有声有色地说:“我家有一个黑猫警长玩具,会捉老鼠,电钮一按,老鼠在黑猫警长面前会乖乖地趴下-------”

  傍晚,妈妈去幼儿园接亮亮,钱老师向她夸奖亮亮故事讲得好。妈妈听了摇摇头,说:“家里哪有什么黑猫警长啊?”这不是在说谎了吗?想到这里,她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于是带着亮亮急忙去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室找杨医生。

  听了亮亮妈妈的叙述,杨医生说:“年幼儿童说假话,并不为怪。”

  原来,在儿童心理学上,所谓说谎,指的是儿童有意或无意地讲假话。这样的讲假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认识能力及思维能力均未发育完善,分不清自我与环境、事物的真伪,常常是由于无知而说谎,说了慌自己还分不清真假,这种情况常常被视为天真幼稚。另一种情况是,儿童稍大后,十分富于幻想,常将幻想与现实掺和在一起,为了满足自己幻想中的某些欲望而编造。以上两说慌随着年龄增大,通过教育,儿童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渐渐增强,会逐步得以纠正的。

  杨医生严肃地指出,如果对孩子的这种现象听之任之,孩子就会渐渐变得真的说谎,构成品行问题。

  对于幼年儿童的说假话行为,杨医生指出: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若是因天真幼稚分不清真假而说假话,就要帮助他认识事物的真伪,辨明是非,使他认识到哪是真的,哪是假的,他就不会再讲假话。若是孩子想象丰富,富于幻想而讲一些虚构的事,讲些不真实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一味指责孩子,损伤他的自尊心,而应该肯定孩子的幻想和合理想象,同时讲清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用形象化的语言讲清幻想或愿望并不等于现实的道理。

  “哦,正确看待孩子说假话,还有这么深学问。”妈妈听了,连连点头称是,带着亮亮向杨医生道别,满意地走了。

  (十六) 贪食狂凯凯

  可可不肯吃饭让人发愁,凯凯贪吃的劲头也着实使人担忧。

  说起凯凯的贪吃简直难以置信,平时瓜子糖果不离口,而到吃饭的时候,照样狼吞虎咽,要不是爸爸妈妈控制,15岁的他一顿会吃上一斤米饭,刚刚放下饭碗,又要吃饼干、糕点。

  说也怪,凯凯有时又吃得很少,而且整天闷闷不乐,情绪抑郁。开始父母以为是因没有满足他贪吃的要求而赌气,后来才发现,凯凯贪食的行为有其周期性特点。

  为什么凯凯会得贪食症呢?杨医师告诉他父母,对这种病 ,目前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主要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另一种认为可能是变型性的精神运动性癫痫发作,也可能是大脑中的间脑下部病损。目前认为同周期有关的如睡眠、吃饭、月经周期等都同间脑有关。

  凯凯的病究竟属于哪一种呢?杨医师针对凯凯可能有变型性癫痫的病态,首先给他试用了躯体疗法,让他服用苯妥英钠,3个月下来,没有明显效果,于是癫痫病可以排除,另一种可能即是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功能性毛病-----少儿精神卫生编异所引起的饮食混乱无规律。

  心病需用心药治,杨医师利用生物反馈技术对凯凯进行心理治疗。

  杨医师从柜中拿出生物反馈仪,让凯凯坐好,一切准备就绪,微电流从凯一手臂上通过,仪器上立即显示出不同数据。

  这仪器能治病吗?杨医师似乎看出了凯凯妈妈的心思,热情地介绍道:这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技术。凯凯不是有周期性贪食现象吗?说明他体内心理与生理反射发生了故障,生物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因而打乱了正常的饮食规律。生物反馈仪就是将与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体内某些生物信息(如肌电活动、皮肤的温度、心率、血压、脑电等等)加以处理,以视觉、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即信息反馈),训练人们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识,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调整肌体功能、防病治病的目的。

  经过半年的治疗,凯凯的贪食现象果然改变了,如今一日三餐,饭量正常,整天蹦蹦跳跳,还是学校的小运动健将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心理问题需及早干预
和父母说话,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教艺花园:  帮孩子树立健康心理的典型案
问题孩子各有各的不幸
“性侵犯”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怎样让孩子克服学校恐怖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