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脾与胃病辨证理论基础:脾胃為“後天之本”,是血氣生化之源
脾與胃病辨証
脾經
脾胃共處於上腹部,中醫稱脾胃為"後天之本",是血氣生化之源。脾臟主理"運化", 又具有統帥血流、主管四肢、肌肉的功能。胃負責接納飲食並進行初步的消化;脾臟負責進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和水份,轉化為水谷精微,輸送往全身各處。中醫稱脾臟之消化和運送水谷精微功能為"運化"。
脾病症狀有腹脹、腹痛、腹瀉、大便稀爛、浮腫、出血等。胃病多見胃痛、嘔吐、噯氣、呃逆等。
脾胃病的常見証型
脾(胃)証型
症狀 參考西醫疾病
脾氣虛弱 食量減少、飯後胃腹脹悶、腸鳴、大便稀薄、四肢無力、精神困倦、面色萎黃或蒼白,或兼有浮腫、形體消瘦。舌淡苔白、脈細緩。 慢性腸炎、
慢性肝炎
脾氣下陷 頭暈眼花、脘腹重墜、進食後腹脹更甚、便意頻頻、氣短懶言、乏力,或久瀉脫肛、臟器下垂(如子宮下垂、胃下垂、腎下垂等),勞累後即有氣墜感。舌淡苔白,脈弱。 子宮脫垂、
脫肛、
胃下垂、
營養不良
脾不統血 面色蒼白、體倦乏力、少氣懶言、食量減少、腹脹腹瀉,更有紫斑、便血、肌衄、牙齦出血、血尿以及月經過多等。舌淡苔白,脈細弱。 痔瘡、
出血症、
腫瘤
脾虛水腫 全身浮腫、腰以下較重、脘腹脹滿、腹痛喜溫喜按、形寒肢冷、或肢體困重、飲食減少、大便稀爛、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脈沉緩。 慢性腎炎、
慢性胃腸炎
胃陰不足 饑餓但無食慾,或乾嘔呃逆、口乾唇燥、胃痛嘈雜,或胃脹不適,大便乾燥。舌紅苔少或無苔少津,脈細數。 慢性胃炎、
潰瘍病
寒濕困脾 脘腹脹悶、厭食、噁心、口淡、不口渴、頭重身困、面色暗黃、小便短少。或有面目皮膚黃黑色、肢體浮腫。舌淡胖嫩,苔白膩,脈濡緩。 胃腸炎、
腎炎
脾胃濕熱 脘腹脹悶、厭食、噁心、口粘不爽、腹痛腹瀉、頭重身困、大便稀爛、小便黃,或面目皮膚發黃、痕癢、發燒、出汗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黃疸型肝炎
胃火熾盛 胃脘灼熱疼痛、口渴喜冷飲、食量大容易肌餓、泛酸、食入則吐、口臭、牙齦腫痛、或牙齦潰瘍出血、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潰瘍病、
糖尿病、
牙齦炎
食積胃脘 脘腹脹滿或疼痛,嘔吐後脹痛得緩,噯氣吞酸、或嘔吐酸腐食物、口氣酸臭、瀉泄、大便含食物殘渣。舌苔厚膩,脈滑。 急性胃炎
寒凝胃脘 胃脘冷痛,輕則綿綿不止,重則抽急劇痛,遇寒則甚,得溫則減。口淡、不口渴,分泌大量口水、或食後作吐,腸鳴漉漉。舌淡苔白滑,脈弦或遲。 慢性胃炎、
潰瘍病
脾胃系统是由脾、胃及其所属的经络、肌肉、四肢、口、唇等相关部分组成。脾胃同居中焦,脾为阴,胃为阳,互为表里。脾主运化,主统血,胃主受纳,脾升胃降,二者燥湿相济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指出脾胃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亦称为后天之本。
人体五脏六腑间的升降出入,正常情况下相互协同、相互制约,构成气机运动的整体,其中脾胃的升降起着枢纽的作用。脾胃功能正常,肝肾之气随脾气而升,升则上输于心肺;心肺之气随胃气而降,降则下归于肝肾。若脾胃的升降运动失常,则清阳之气不能输布,后天之气不能归藏,饮食清气无以摄入,痰浊废物不能排出。因此,骨伤科疾患与脾胃的关系极为密切。明·薛己曾经说过:"内伤下血作痛,脾胃之气虚也,……大凡下血不止,脾胃之气脱也。吐泻不食,脾胃之气败也。苟予为调补脾胃,则无此患矣。""新肉不生,腐肉不溃也,责之失于不预补脾胃"。强调损伤后要及时调补脾土。此外,败瘀归肝,肝阳偏亢,亦易克伐脾土,而逐瘀之剂药性多峻猛,使用不当易损伤脾气。故应攻伐有度,在活血祛瘀的基础上及时补脾,脾健则充益气血生化之源,正气旺盛亦能祛瘀。这有助于生肌长肉,促进损伤部位的修复。临床上常见的脾胃辨证主要有:
1.脾气虚弱 脾的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躯体坚实,四肢劲强有力。即使受伤,也会因气血旺盛而恢复较快。若素体虚弱或伤后饮食失调,或肝木乘脾,内伤脾气,都可引起脾气虚弱的病理改变。主要反映在气血亏虚、饮食纳运无力、水液输布障碍等三个方面,症见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腹满闷,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四肢不温,倦怠无力,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濡弱。多见于慢性损伤或伤后脾胃失调。
2.脾阳虚 脾气虚弱进一步发展,可伤及脾阳,导致脾阳虚损,症见腹部胀满,肢冷身重,绵绵作痛,喜按,饮食不化,泄泻清冷,苔白滑,脉沉细无力,甚者肢体浮肿等。
3.脾虚湿困 脾虚湿困是指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而导致寒湿内盛所表现的证候。证见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头身困重,面色晦黄,或肌肤面目发黄,黄色晦暗如烟熏,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多见于损伤后受寒淋雨,或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居所潮湿。
4.脾不统血 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血不循经,溢出脉外的病理变化。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渗,可出现患处出血不止,或诸窍出血如鼻衄,尿血,便血,妇女崩漏,月经过多等。同时兼见脾气虚或脾阳虚的证候。若大出血不止,可致气随血耗,阳随阴消,演变为气血两脱或阴竭阳脱之危证。
5.瘀阻胃脘 胃居上腹,外无骨骼保护,有直接受到损伤的机会。胃部受损则有气滞瘀阻,胃失和降,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难以进食;胃气上逆则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积瘀随上逆之气外越则吐血,色黑或鲜,或便下色黑。胃既受损,必然影响受纳水谷,导致气血生化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氏中医
十个胃病九个寒!附子理中丸:火力全开帮你赶走胃冷痛
養護胃氣的重要性 -- 治{胃病} 就是 治{未病} 下半生的幸福全靠它
《脾胃不和的三种类型》
陈修园盛赞此方:“百病皆依此方而收功。”李振华临证70年用此方几乎可治所有胃病。
两个治胃病的中成药,一个养胃,一个温胃,一个滋阴,一个补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