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国产电影二十年
前言
  
  这篇文章最初的想法仅仅是一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影评,但写到最后发现提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本身的东西少得可怜。标题取得实在是太大了,如果真正要按照标题去写文章,恐怕此文5,6万字是打不住了。所以大家尽可以骂我哗众取宠,取不得章法的文章名。
  
  二十年内大陆电影始终是第五代导演占主角,所以文章的主线也是第五代导演。亦可以把此文看作我对第五代导演的个人看法。有时间的话,针对这个标题,我还会慢慢充实这篇文章。
  
  闲话少提。
  
    
  
  一
  
  
  这篇文章距离《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公映已经过去了2个多月,围绕在这部电影上的诸多争论也已经渐渐褪去。记得在去年年底公映之时,鉴于张艺谋之前《英雄》《十面埋伏》上的导演能力体现,个人对于他执导古装动作电影的能力持保留态度,所以也就决定不在第一时间看《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待音像制品的发行。而随后6区DVD的画面和音效实在是不能用烂字简单形容的,所以继续等到香港三区DVD的发行,终于可以欣赏到这部号称国内最大投资的电影。
  
  当然,对于“国内最大投资的电影”这种名头,其实不见得有什么好赞扬的。因为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前,拥有这个名头的是《无极》。如果拿任何电影跟《无极》比,首先他就输了一大截——聪明一点的导演也知道,拿自己的电影去跟一个全民公认的烂片放在一起做比较,该是多么的可笑。但《满城尽带黄金甲》依然打出了这张牌,似乎想对大家说明,他比《无极》,投资多点,也应该更优秀。
  
  电影的好坏跟投资大小并没有任何关系,这点已经在百年电影史上得到多次的验证。而看完《满城尽带黄金甲》,使我感到的只有一点:国内电影从90年代就出现的弊病,时至今日,并无多大的改观。
  
  具体之事,可容我慢慢道来。
  
  
  
  
  二
  
  80年代,陈凯歌和张艺谋曾经合作过《黄土地》。这部电影具备了大气的故事格局,充满灵气的摄影(这一点相当程度上归功于摄影师张艺谋的功劳),以及不落俗套的人物形象塑造,意味深长的人物对白。但这部电影放到今日来看,并不具备基本的商业卖点。因为大部分观众会想,一个乡土题材的电影,人穿得破破烂烂,乡下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拿来一说,没有爆炸没有凶杀没有情色没有你死我活没有哭天喊地,有什么值得去影院看的呢?
  
  这跟当时代的意识形态有关,毕竟对于当时刚刚经历完十年动乱的中国来说,一切娱乐都才刚刚起步,电影尚处在一个萌动的时期。
  
  但也从《黄土地》可以看出,中国并不缺乏大师级的导演和制作班底。这一点在90年代得到验证。《活着》《蓝风筝》《霸王别姬》的诞生分别使大陆三位大师级电影导演相继浮出水面。这三部电影在全球得到的认可也使得张艺谋、田壮壮、陈凯歌为世人所知,也宣告着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尘埃落定。同样的,一位华人巨星也在这个时候崭露头角,她就是巩俐。在上面提到的三位导演的三部电影中,巩俐一人就参演了其中两部电影,并且戏份都是举足轻重。同样的,在日后大陆电影起到票房保证的演员葛优,也在此时完成了他从电视剧演员到电影演员的转变。
  
  这三部电影在世界各地都受到相当大的瞩目,获得的多个国际大奖就是最佳的举证。这个时候,大陆导演似乎在向世界证明了他们的能力并不输于一衣带水的“东方好莱坞”香港。而这个时候的香港,正是她最辉煌和灿烂的时候。年产电影超过300部,一个区区数十平方里的弹丸之地,其制作电影的水平、能力及影响竟然可与全球电影最发达之地美国并驾齐驱。
  
  可值得玩味的是,这三部电影分别在大陆遭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播出或禁止播出。对于一部电影,一个导演,一个演员,最大的灾难不是票房不好,不是拿不到片酬,也不是拍不到好片,而是拍出的优秀电影得不到公映,无法顺利的与观众见面。这三部电影在当时的禁映,无疑于宣判了国家对于大陆电影的发展定位之否定。并且可以看到,在此之后,三位导演开始转型,这是一种屈服,还是一种导演在夹缝中寻求突破?不得而知,或许两者兼有。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张艺谋、田壮壮、陈凯歌之后的作品,都没有超越过《活着》《蓝风筝》《霸王别姬》。
  
  陈凯歌在此之后开始关注小人物并且与国外的电影公司接触,《和你在一起》《温柔的杀你》分别表现了陈凯歌执镜不同类型电影的能力。而他涉猎电视剧制作,更多的则是有些“不务正业”,因为一个电影导演去拍摄电视剧,根本不能看作此位导演“多才多艺”,因为相对电影来说,电视剧丝毫显不出任何导演的个人能力。
  
  田壮壮则更加低调,之后所走的路更是偏向人文和市井话题,《蓝风筝》中那种对于时代变迁,人物在大环境中动荡飘零的大气叙事风格相去甚远。最近几年更沉浸于记录片的拍摄中,并俨然已成大家。
  
  张艺谋之后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游走,所拍摄的电影各类型均有之,97年拍摄《有话好好说》这样被影迷评为内陆鲜有的Cult片,也显示出张艺谋多变的一面。
  
  这个时候新秀导演的崛起,让内陆导演似乎看到了一条更容易走的路。冯小刚确立了内陆贺岁片的制作模式,他的作品叫好叫座的双赢局面持续了许多年。冯小刚关注的是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但他与周星驰不同的是,周星驰更多是颠覆,讲小人物,但实则是在让小人物获得他们可能一辈子永远不会拥有的能力,而他的电影着重点就在于描述这个小人物拥有这种能力之后的故事。这实际是将一种梦想夸大,放射到电影里,凌驾于真实生活之上。而冯小刚则把镜头始终对准一群并没有多大能力的小人物,例如《甲方乙方》中,尽管他们都会有梦想,但再美好的梦,却始终只能一日游。周星驰和冯小刚在大陆和香港均分别获得了观众极大的认可,例如在香港,一年的票房排行,前五名竟然全部都是周星驰主演的电影!这样的盛况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极其罕见的。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说明作品的优秀,另一方面也说明观众对于这样的电影所感受到的共鸣有多深。
  
  但一个地区的电影作品如果始终被某种类型或者叙事方式所占据,也是一种不正常的倾向。大部分导演都在寻找突破,寻找其他类型的电影。但此时香港回归,与大陆融为一体,而大陆特有的意识形态,使得大量的故事是不能放到荧幕上去的。例如战争片,例如恐怖片,例如科幻片,这些在全球范围内公认最容易获得票房赢利的电影题材,在国内想要拍摄,都相当艰难。科幻片尚可推卸为国内的CG制作能力低下,而战争题材与恐怖题材,则属于政府严格控制的电影类型。举一个最近的例子,06年中旬香港史上票房最高的恐怖片《鬼域》引进到内陆,经历删减和替换对白之后,名字依然要改为《异域》,原因是,审核电影的相关机构认为,这部电影名称中不得带有“鬼”字。
  
  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仍然可以看出来大陆对于电影控制的范围之广和严格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避免素质太差的电影的出现(香港电影的没落与太多烂片能够顺利公映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程度上则直接或间接的扭曲了导演对于影片的理解和掌控。更直接的一点,这样的审核制度很打击导演和投资方的积极性。假设一部电影,导演拍出来觉得效果相当好,制片方也很满意,结果拿去送审,这里不行那里不行,打回去重改,改一次不行改二次不行改三次不行……姑且不论在这样几个周期中耽搁了多少发行和宣传的时间,仅仅是整个制作电影的班底,心里还会好受么?
  
  所以大陆导演,在这个时候一直探索,什么样的电影才在中国特殊的意识形态下,既能顺利通过,又能获得不错的票房与口碑。
  
  
    
    
    
  三
  
  世纪末,由李安拍摄的《卧虎藏龙》公映之后,好评如潮。在OSCAR上的大放异彩更让所有华人瞩目:这毕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以如此高调的姿态登上代表全球电影最高荣誉的红地毯。随即取得的票房丰收和影迷的追捧更是让《卧虎藏龙》成为当时中国最热门的讨论话题。
  
  《卧虎藏龙》的成功似乎让国内导演找到了一条路:武侠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象,投射到电影中,可发掘的着力点相当之多。很快的,张艺谋第一部武侠作品《英雄》面世。
  
  《英雄》的前期宣传攻势相当猛烈,上亿的投资,豪华的演员阵容让关心不关心电影的人都有看这部电影的欲望。而当电影公映之后,舆论则开始两边倒。一方面,舆论肯定了《英雄》中张艺谋的色彩运用,画面技巧,另一方面也对剧情的苍白无力,主题的模糊而加以斥责。而对于张艺谋说,数亿的票房无疑是对他这次转型最大的肯定。
  
  此后张艺谋再接再励,拍出《十面埋伏》。在拍摄《十面埋伏》的过程中,张艺谋鉴于在《英雄》里观众普遍提出“剧情薄弱”这一点,因此号称将重点放到剧情上,并让“每个走进影院的观众都会落泪”。《十面埋伏》有没有让人看得落泪,我不得而知。但这部电影在大多数观众口里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是不争的事实,和朋友三五聚会,闲扯聊天,聊到那个怎么死也死不了的小妹,朋友都会开怀大笑。
  
  尽管舆论对于《十面埋伏》的批评甚过《英雄》数倍,但票房依然取得巨大成功。也鉴于这一点,张艺谋依然决定继续拍摄武侠电影。但在他计划拍摄武侠电影之前,也回到他最擅长的电影类型,拍摄出小人物为主的电影《千里走单骑》。这部描述父爱的电影,虽然票房不及《十面埋伏》和《英雄》,但却让张艺谋获得了舆论难得众口一词的好评。
  
  同时期,陈凯歌拍摄出《无极》。这部前后耗费三年时间,数亿投资的电影,在今时今日,记得的人依然非常之多。当然,记得《无极》的人并非因为电影素质有多高,更多的则是因为恶搞此片的相关视频的流行和诸多电影外的话题。
  
  如果说《英雄》和《十面埋伏》遭到的大量的批评之外,依然有一定数量喜欢该片的人,那么对于《无极》,几乎就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恶评程度。造成这个局面,并非完全因为《无极》烂得完全没有价值,有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观众在之前《英雄》《十面埋伏》,已经“受够了”。
  
  
  
    
  
  
  四
  
  这种大众的不满情绪是如何造成的?对比十年前同一个导演的作品,你不难找到答案。
  
  以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无极》为例。前者是被公认了的影史经典,优秀的地方在哪里?有无数的影评从各个角度去阐述过这部电影,提到的无外乎有以下几点:
  
  1 演员精湛的演技
  
  2 优秀的对白
  
  3 大气的故事背景
  
  简单对比《无极》,被提到失败的几点:
  
  1 演员不够分量的演技
  
  2 让人在不该笑的地方却失声发笑的弱智对白
  
  3 莫名其妙的你死我活争斗,莫名其妙的架空世界
  
  
  首先看演员阵容。《霸王别姬》中由巩俐、张丰毅及张国荣担当主要角色,而《无极》则是真田广之、张东健、谢霆锋、张柏芝。
  
  可以看出来一点,《霸王别姬》更多的则是演技得到认可的实力演员,而《无极》则偏向票房号召力强但演技稍逊的偶像演员。
  
  这样的对比其中并不严谨,但可以说明的问题是,一部电影有一个演技得到公认并且能够驾驭各类型电影的演员担当主演,是一个相当有力的保证。
  
  从这点来看,《无极》的失败似乎可以找到一些原因。同理,《十面埋伏》亦是如此。
  
  而今次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几乎所有人都在赞赏其中周润发的演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演员对于电影的重要性。
  
  不过,《满城尽带黄金甲》尽管比起之前国内的武侠大作进步许多,依然摆脱不了诸多弊病。而且这些弊病的一直存在,就可以看得出大陆的主流电影在这近十年中,一直没有进步。
  
  
    
    
  五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叙述的是一个皇室的斗争故事。这样的题材在中国相当之多,而二十年前,一部外国人拍摄的《末代皇帝》,更获得了当年OSCAR的最佳电影。这说明皇宫题材也是可以拍好拍出彩的。
  
  但看完《满城尽带黄金甲》,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这一家子皇族,为什么要斗得你死我活?
  
  暂且不提漏洞百出的剧情,仅仅是皇帝一直逼皇后吃慢性毒药,就很难让人入戏。因为观众会一直想,完全没有理由让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对自己的妻子做如此的狠事。皇帝要杀人,要废后,要罢黜,历史上多得去了,尤其是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做这样的事更是家常便饭。虽然《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剧本是借用了曹禺先生的《雷雨》,可这样改头换脸,那些让人心情紧张的剧情,便变得毫无说服力。
  
  一个莫名其妙的开场,让人无法融入电影中去。随后乱伦、弑父等等足够骇人的情节,看起来也只是让人不停的发笑:试问,在如此辉煌亮丽的皇宫里,一个密探需要在大白天穿得一身黑衣去见主子吗?这不等于在自己身上帖了个招牌:我是密探,快来抓我?如果按照正常的剧情思维,应该是打扮成宫女仆人样,混迹人群中更醒目。或者到了晚上夜深,易于躲避潜行。这些基本的叙事逻辑,编剧置之不理;如果这样的故事漏洞和硬伤只有一个尚可,接二连三的出现,则让观众完全无法融入电影,也就无法体会每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更不会对他们有认同感,进一步,更不会对电影有多高的评价。
  
  似乎从英雄开始,中国的大片已经有一种模式:死的人越多,越能震撼人。所以从那时候开始,主角都会不可避免的在电影中前仆后继的挂掉。最近还有《夜宴》这样主角全灭的情况出现。《满城尽带黄金甲》也不例外,一家老小死得也差不多。这样的情形,让人感觉似乎除了靠主角的死亡去感动观众,别无他法。
  
  的确,对于一个被电影牢牢抓紧的人,主角的命运是会牵动观众的心。但是,如果你连这个角色基本的认同感都没有赋予给观众,你如何让观众对他的死落下眼泪?在《无间道》中,黄秋生扮演的督察之死,给了每个看这部电影的人极大的震撼。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家认同这个角色,他做的事,他的目标,他对人的感情都是观众可以接受的,认同的,而我就无法认同周润发扮演的王为什么杀自己的妻子,杀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在自己广场上摆那么多菊花,为什么让自己军队穿黄金打造的这种软绵绵丝毫不能保护身体的铠甲。
  
  当然,《满城尽带黄金甲》已经是国产武侠电影的一大进步,最后的血战虽然完全不合情,不合理,纯粹为了死人而死人,但周杰伦小王子的死配上美仑美奂的画面以及音乐,还是足够打动观众。而最后清洗战场,又是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更让国内的观众不得不感觉到这是在隐喻某些现状。
  
  而《满城尽带黄金甲》最大的优点,则是在以往几部国产古装大戏里,引人发笑的对白不复存在。全片基本找不到对白弱智的地方,而周润发那句“我不给的,你不能抢”更可以让观众回味。
  
  最后讲一个关于《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原著《雷雨》的题外话。
  
  无论是前期宣传,还是各个媒体报道炒作《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各种枪稿软文宣传文章中,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话语:“《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改编自曹禺所著的《雷雨》”。可是在正式的电影中,哪怕是一行短短的字幕都没有表明这部电影的原著是谁,改编自哪部作品。看到的只是编剧一栏,张艺谋写着自己的名字。
  
  当然,这跟电影本身素质高低,并无关系。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国产电影将来可以更好。也许在未来某一日,当国产电影抛开种种意识形态的钳制,百花齐放之时,那才是中国电影最辉煌的时候。
  
  最好的,尚未来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组图:30年来中国内地最经典的30部电影
68岁的张艺谋再归来,充满东方美学韵味的《影》或将打响“翻身仗”?
张艺谋,改变贾樟柯一生的男人
《黄金甲》“冲奥”为何出局
陈凯歌与张艺谋:时代面前没有大师
黄金时代的尴尬好人——专访贾樟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