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教育部在2009812日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工作中重点内容。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班主任思想品德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高低,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对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对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建设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对学校工作至关重要。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一、班主任的选拔是关键

      好教师就应该当班主任,当不好班主任就不算是一个好教师。可是目前的状况却是由于班主任工作负担重、责任大、待遇低等原因,许多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尤其是中老年教师。学校要想方设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那些有经验、有能力的优秀教师到班主任的队伍中来。尤其是对那些优秀的中老年教师,要不惜代价,甚至可以给他们配备助手,以师带徒的形式让他们来当班主任。

选拔的条件是什么?《规定》指出: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察以下条件: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班主任的待遇与权利是保障

《规定》把班主任的待遇与权利表述为:1.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

2.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3.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4.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作为学校,虽然目前缺乏社会、政府部门等有力支撑,贯彻落实《规定》精神有一定困难,但要想方设法,在学校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为班主任加油助力。

三、按要求做事是基础

《规定》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如下几点。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2.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4.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5.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6.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7.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8.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9.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沟通,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与社会、社区的联系,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也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

10.大胆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并填好学生成长档案和记录袋。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

作为学校,要督促班主任按要求做事,做好事。

四、以培训促队伍发展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业的班主任培训机构,教育部门对班主任定期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也不多,这与班主任在学校所处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年轻班主任的成长大多靠学习老班主任的经验,或者偶尔集中听一两场优秀班主任的报告,然后就是自己摸索着前行。这样的成长非常缓慢,最终能成长为比较优秀班主任的都是自身悟性高,又热爱教学且肯钻研的极少数。

《规定》在班主任的培养与培训方面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作为中小学校,如何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进而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把如下内容融入规划中,并扎实有效的落实,就可见成效。

1.师徒结对。新参加工作的老师,必须接受班主任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班主任工作的有关理论,担任一年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带领的见习班主任,考核合格后再担任一年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做主帅的副班主任。副班主任深入班级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参与班级管理。

2.读书沙龙。优秀的班主任来自哪里?来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引,思想有多远,我们的班主任就能走多远,而学习先进思想,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学校应该定期给老师推荐书目,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师都要完成读书任务,撰写读书心得,并及时评出优秀,表彰先进,最好能推荐发表,让全校形成浓郁的人文氛围,积累知识财富。

3.课题引领。建立导师制度,以研究课题带动学员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每学年每位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的班主任都要主持或参与一项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科研课题。每学年每位班主任都要写出一篇不少于3000的与此课题相关的研究性文章,学校要组织评比、奖励并推荐发表。

4.专题讲座。邀请在班主任工作领域从事科研及管理实践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开设本校班主任工作需要的理论和实践的讲座。每次听完讲座都要写出心得体会,结合读书笔记一同挂在网上的“论坛”中。

5.主题活动。活动由2-3名辅导老师负责,首先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管理进行介绍,然后提供素材和个案背景,指导每个小组或者个人制定并形成详细的班级活动的组织方案。在3-4个主题活动中每个学员最终要形成相应的活动方案

6.班主任论坛。几名优秀班主任做主题发言;学员就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热点、难点等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对大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主讲人应予以解答。

7.经验交流。有针对性地聘请校内外优秀班主任到学校给班主任或全校教职工做经验交流。

8.主题培训。针对本校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工作状况组织专题培训,主题内容可涉及班主任工作的任务、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班主任工作技能、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工作的重难点问题等方面。

9.访问考察。到外校进行参观学习交流,实地考察并观摩优秀班主任的主题班会课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五、以评价促队伍进步

建立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机制,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定,并把评价结果与班主任聘任制及激励措施结合起来,这对于优化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队伍的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主体性评价。班主任工作的评价者具有多元性,可以是学校主管部门、班级任课教师、班级学生家长,也可以是班级学生。其中,应以学生评价为主。所谓主体性评价,就是指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应以班级学生为评价的主体。学生作为班主任教育的对象,对班主任的工作具有最直接的实际体会,因此,他们对班主任的评价也最具客观性,学生应当是评价班主任的主体。

主体性评价的方式,平时,可以分年级或按班级召开学生座谈会,抽取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了解班主任工作。期末,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开展“我为班主任写评语”的活动。此类活动可由学生个人为班主任写出个人评语,再召开小组会讨论,由组长集中写出小组评语,最后召开班委和组长联席会议,综合写出班级评语。也可以开展“我心中的班主任”征文活动或演讲比赛。平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不起眼的一件事,也可能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

当然,主体性评价最常见的方式还是通过发放《班主任工作评价调查表》了解班主任工作,评价班主任。

主体性评价,以学生的视野评价班主任,不仅真实客观,能尽可能地在评价中做到主客观的高度统一,而且表现出被评价者与评价者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评价机制中最重要的评价方式。

2.主管性评价。主管性评价,是指学校有关主管部门,如学生处或政教处对班主任的评价。主管性评价,主要依据是主管部门对班主任常规工作的检查和考察。主管性评价是推动班主任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主管性评价,挖掘每位班主任的工作特色,表扬和推广他们好的做法,让班主任互相借鉴,相互学习,激励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与此同时,要把检查中发现的缺项,也一一登记,并下发给班主任本人,督促他们整改。以表扬激励为主,以检查督促为辅,促进班主任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生处或政教处及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班级考察,一是参加各班级召开的各种活动;二是听班主任主持召开的主题班会课;三是检查班级的卫生、纪律等情况,并把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和班级干部,督促班级及时整改。

 主管性评价,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全过程,是一种全程性评价,从学期初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到期末班主任总结,都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价,并随时做好记录、反馈和复检工作。评价要充分体现激励性原则和指导性原则,使评价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加油站。

3.量化评价和综合评价。班主任工作量大面广,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真可谓班级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因此,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如果用单一定量的方法评价班主任,很难量化班主任的全部工作和效果,过分地注重“量”,容易忽略“质”;用单一定性的方法评价班主任,又会出现评价的客观依据不足,印象性评价因素过多的等问题。因此,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又要有定性评价,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所谓量化评价,是把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应做的事量化为细则,确定好次数和分值,并将其纳入到学生会值日检查和学生处或政教处常规检查中进行考核打分。诸如参加活动次数、“两操”到班次数等均可做出明确的数量规定,进行量化考核。每日公布班级考核结果,每周进行班级流动红旗评比,每月统计班级和班主任考核得分,并依据量化考核的结果,发放当月班主任津贴,该奖的奖,该扣的扣,实行班主任工作勤绩与奖惩挂钩,调动班主任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所谓综合评价,是一种定性式评价,指学校主管部门在年度末,就班主任的德、能、勤、绩作出全面评价。综合评价要依据平时主体性评价、主管性评价、量化式评价进行评定。三种评价的结果各占一定的比例,其中主体性评价所占权重最大。综合评价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根据三种评价所占权重进行计算,评定出班主任的等级,如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二是写出综合式的评语,全面概括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德、能、勤、绩。综合评价要与班主任聘任制相结合,要与学校年度考核相结合,要与教师职称晋级相结合,要与学校评优和年度奖励相结合,配套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更有效地推动班主任工作,优化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我们基础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会因有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而更加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
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学选择题100例
班主任的点点滴滴
校长在班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业务工作业绩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