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文转载]教育教学讲座八之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育)

[博文转载]教育教学讲座八之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育)

[日期:2011-12-15]来源:  作者:四川省荣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钟炜[字体: ]

编者按:本人对“教育教学讲座”分为九个系列:一备课研讨、二课例分析、三听课评课、四案例研究、五课堂调控、六教学效益、七高考备考、八素质教育、九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讲座一(备课研讨)”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是“教育教学讲座八(素质教育)之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对“教育教学讲座八之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分为五个版块:一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三是在教改趋势下应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四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五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的几个问题。(稿源:编者网上选稿)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原作者:塘沽区   贾兰杰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基础之基础,小学数学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双边教育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教的客体,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教才能起到主导作用,而学生的内因又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会主动去学。

⑴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任人驰骋的自由天地,它需要好奇心,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创造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无论干什么往往凭兴趣出发。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推动力。天真活泼的孩子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形成强大的推动力,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学习新知,所以说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内容构建引发学生兴趣的各种情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设计操作情境、游戏情境、竞赛情境、讨论情境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求得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事先做好一些只露出三角形一个角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判断整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一个直角时,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钝角时,学生说是钝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也自然地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拿出来的确不是锐角三角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悬念:为什么有一个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的确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呢?当学生积极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此时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内在“自我需要”,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参与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为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⑵启迪诱导,激发学生思维。教学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本身不是目的,学生学好才是教学的目的。从教学活动过程看,主要靠学生来完成,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向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设疑激思,启发诱导,在知识的关键、难点处加以点拨疏导,排除学生思维障碍,适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诱发学生内在的潜力、潜能,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索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独立主动地探究新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1.2、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的观点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因此,教学中要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实行“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不同特长充分发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实际水平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我的具体做法是:

⑴课堂提问面向全体。注意照顾后进生,有意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答对了及时给予鼓励,以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能力。

⑵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平等待人。要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习慢的差生,要查明原因,帮助他们提高。

⑶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巡视.对后进生多给点辅导时间,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避免知识缺陷的积累。

⑷练习题应分层设计。练习时,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类,相应的把练习题也分组分层设计,从低开始,教师在检查时分类提问,分类要求。这样各类学生均有收获,均有成功的喜悦。

⑸作业要有弹性 。对课本上及基本性的练习题,都必须会做,且都要做好,至于优等生,教师可在小黑板上出示一些题目,指出做也行,不做也行,不做也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同学对这些题目做的比较好,这样每位学生就会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整体素质也将得到发展。

1.3、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⑴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对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力求教态亲切,教学情绪饱满,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另一方面要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积极鼓励质疑问难,循循善诱,使每一个学生热爱老师,热爱学生。

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因此,在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上,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⑶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如教师对学生积极的鼓励,成功的赞扬,会心的微笑,轻轻的抚摸,都会使学生感到愉快。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爱护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热情油然而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合理的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原作者:杜坚南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基础的基楚,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素质教育,已是九十年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中心,数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体现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体,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开展教学活动。

    2.1面向全体学生.

⑴一个班集体好,中,差的学生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客观存在,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要教育者首先更新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教会的《决定》很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協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⑵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在授课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即因材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跳高摘果子,给一点综合性的思考題让他们练,对基础差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打好基础学好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学,善学,好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欢乐,喜欢学数学。

    2.2以学生为主体.

⑴ 以学生为主体,教育者在备课,授课,辅导这几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让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增强,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分析思路宽广,知识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⑵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通过实际的量长宽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拿身边一个长方形的物件,[课本。练习本]来量,用三角板的直角量度量长方形的各个角,然后归纳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找出长[正]方形的共同的本质属性。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通过比较,从而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最后再通过直观演示,在方格中画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以学生为主体,就要遵循认知规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2.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执教者精讲精练,堂上解决作业,设计好教学结构,课堂教学要严紧,一环紧扣一环,以激情增趣为主,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和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本班学生个子大的与个子小的学生,思维发展很不平蘅,为照顾“两头”,设计好堂上练习是关键。

⑵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时侯出哪种题,哪种题目适合哪部分学生练习,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练习基本題,迁移变式題,综合练习題,使新知更系统化,增加新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经过练习形成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題能力,做到即堂消化,既堂解决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3、在教改趋势下应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原作者:颜欢

从某种角度来说,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开发儿童身心的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我认为应重视下面的几个方面:

3.1、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老师来培养。数学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动力。

⑵讲究课堂授课艺术。教师通过授课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⑶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

⑷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3.2、重视挖掘教材的知识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⑴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在任务上都有一个一致性,那就是两者都十分强调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把培养数学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⑵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是最基础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徒 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⑶例如:在学完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后出现了978+156+22这样一道题后,教师可提问:怎样进行简便运算?为什么可这样简便运算?在学生思考并回答解题的方法和解题依据的过程中,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⑷又如“球的认识”的教学,可设计这样的步骤:①教师利用实物或教具,告诉学生物体的名称②让多角度地观察,说出他们的感觉,③让每个学生通过摸一摸、抱一抱,实际感觉球面不是平平的⑷把球放在平面上,让它滚动。

⑸经过这样的认识之后,学生对于球面不是平平的,放在平面上能滚动的表象就建立起来了,从而发展了空间观念。

3.3、重视发展智力,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个年级教学的始终。这是教学大纲对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突出所在。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表现为只重知识掌握,轻视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在数学教学中,抓好“三动”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

⑴是“动脑”.这是学生主动构建,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升华的必要过程。教学要重视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改变以往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想”的教学,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脑机会,让学生在“想”中发展思维。例如,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可引导学生围绕如下几个问题展开思维: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公式V= Sh中的“”是怎么回事?圆锥和圆柱体体积计算所需要的条件怎样?又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可引导学生联系分数基本性质,通过比与分数的关系尝试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⑵是“动口”.这是学生思维提炼的重要过程。大纲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这说明,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开口说话”。“说”能加深理解,“说”能训练表达能力,“说”更能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说操作过程、说思考过程、说依据、说质疑、说独自见解、说总结等,都是学生说的内容。教学要给学生创设“多说”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说。

⑶是“动手”.这是学生直接感知的重要手段。教学中的“摆”、“拼”、“画”、“制作”、“演示”、“实验”、“练习”等活动都是学生具体动手的机会,是学生理解和构建的重要过程。为此,教学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3.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发展趋势之一。学法即学习方法,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程序、学习途径、学习手段和学习技能等等。

⑴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靠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数学。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

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进行哪些方面的学法指导呢?我认为最少可以抓如下几个方面:①如何预习;②如何听课;③如何作业;④如何复习;⑤如何课外学习等。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从整体着眼,既重视教法和学法的指导,又注重兴趣、智力等因素的培养,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使养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有意识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4、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

原作者:蓝园中心小学陈瑞春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智能开发、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发展受到阻碍,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4.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⑴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数学科具有高度的概括和严密的逻辑性,但缺乏动人的情节,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为其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⑵如“年、月、日”这节课即将下课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一年有的是365天,有的是366天?为什么通常每四年里有一个闰年?”当学生“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又不能”时,告诉学生课后可查阅《十万个为什么》,从中获得正确答案。这样,带着疑问下课,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去探索,更会使学生回味无穷,激发探索未知的强烈兴趣,获得课虽终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4.2、重视学具操作,培养思维能力.

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内容的抽象性是数学的一大特点,具体性是儿童思维的一大特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都在不断地从具体向抽象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乃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最基本的特点。为此,教师要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理性认识积累足够的感性材料,架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桥梁。

⑵如教学“圆的周长”。教师不应局限地学生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掌握,而应引导学生参与测量圆的周长,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课前先布置学生准备圆片、细线和直尺,上课时先让学生根据所准备的学习材料,开动脑筋,自主选择测量的材料;再通过讨论交流,测量方法;接上学生各自动手实践,测量圆的周长;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条件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进行尝试猜测,并求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最后引导学生对测量到的各种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直径以及计算得到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进行比较,舍弃数据中非本质的东西,发现无论圆是大是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三倍多一些这一本质特征,从而推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⑶这样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消极接受“结论”的做法,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4.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⑴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而道德在教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能及离校后继续发展。”如果说重视情感作用是为了解决学生“乐学”的问题,那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和“会学”,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自学能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结合各个教学环节,从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应用信息、信息反馈等方面指导学生的学法。

⑵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 0.5米、0.50米和0.500米的长短;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感知0.5=0.50=0.500;然而引导学生对这个等式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从而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性质。从中让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方法。又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比较分数与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类比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知识探究新知识,或通过研究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归纳概括出新规律的方法。

4.4、改革评价机制,促进自主发展.

⑴课堂中评价的作用主要是激励、调节、诊断、管理、发展。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由教师独揽,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忽视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以知识的量化为主,排斥了除知识以外的其他一切人类价值;评价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这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主动权和积极性,甚至导致强烈的师生冲突和对抗现象,给学生带来抵触情绪和消极情感,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亟需对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方法进行改革。

⑵前苏联教育家认为“只有能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正确评价的人,学会并善于分析自己的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独立自主的人。”

①现代教学主张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多问一些诸如“这节课重点要掌握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等,让学生了解自己与学习目标的差距,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机制,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②要注重对质的分析,改变单一书面知识型的评价,把知识能力、创迁力、兴趣、情感、态度、意志、品格等对学生个性发展有意义的东西都作为评价的内容,形成全方位综合性评价体系。

③在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关心学生的发展,发扬教学民主,积极推行鼓励性评价。对不正确的观点方法,要从正面给予引导,鼓励其及时矫正,并让他们参加二次评价,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使之有主动改正提高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增强学习信心。

④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评价,如在计算教学时,对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要鼓励用多种方法计算和简便方法计算,学困生只要能正确计算就应给予肯定表扬,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对后进生更应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在肯定赞赏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受学习的快乐,提高自我认识意识,发挥情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⑷我们要创造条件更新教学手段,把投影、录像、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的教学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上,弥补课本上插图或文字叙述的局限性,利用现代技术揭示数量和图形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我们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5、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 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注重下面 几个问题:

   5.1、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因 为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而不应只是局限于熟悉性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在内的目标结构。并在“前 言”中指出:“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 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时,还应非凡注重 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育的一 个基本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强化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要求教 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 、对应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 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 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因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一年级起就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结 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养成主动地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分析 客观事物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 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应包括熟悉方面的目标,还应包括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 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她强调指出,这里提出的情感目标,并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 ,仅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为目的的情感目标,而是指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 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等目标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样的目标 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熟悉,它们不仅服务于、从属于熟悉活动,而且有其相对 独立的内容、价值和地位,是学生基本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⑸要注重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课时。教师在确 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研究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善于选择 一节课能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实践中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内罗列过多的任务,结果只能使任务的完成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任务。这些做法都必然会对学生的全 面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2、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 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 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 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 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

⑴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爱好的数学问题, 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注重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在速度上 、难度上适当降低、放宽要求,并对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

     ⑵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就要打破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教学组织形式.把班级授课与小组教学、个别教 学结合起来。如日本为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小组学习、个别学习等形式,实行“适应个性的教学”。 德国也提倡分组教学,并注重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有调查表明,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同“优生”之间的交往明显多于同其它学生、尤其是同差生的交往。

⑶有人做了如下调查:在10节课里,重点 了解的5位优等生举手341次,发言67次;重点了解的5位差生举手17次,发言6次。10节课里差生平均每人得到 的发言机会仅1.2次,不到优生的十分之一。(注:《更新观念 改革教法 强化课堂(下)》张富 林凤《 课程 教材 教法》1998年第3期)这些材料表明,如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是实施素质教育,面 向全体亟需研究的一个问题。

⑷目前我国也在探索怎样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运用小组教学、个别教 学的组织形式。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验,根据知识、能力、爱好等方面的情况,把一个班级的学 生分成几个层次组,教师对不同组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练习等方面都区别对待。(注:《实施“双分 ”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张必中 《中国教育报》1998年4月10日第3版)也有实验采取分组结对方法,即两张 课桌四人为一组,四人又结成两对,优差搭配,以好带差。教师把任务下达到每组、每对,向学生提出双重任 务,既当学生,又做先生,好学乐教,学教相长。(注:《更新观念 改革教法 强化课堂(下)》张富 林 凤《课程 教材 教法》1998年第3期)通过这种形式,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⑸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注重到:有许多教师开始采用同位讨论、前后四人一组讨论等形式,但在应 用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只重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如,前后四人组大多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随机 组合而成;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往往不够充足;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教师往往 是笼统地提出“同位(或前后四人)讨论一下”,很少对组内成员的合作、帮助等提出具体要求或建议。

    5.3、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教师的讲为主,讲得又细又多,以教师和个别 优秀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机械重复地练。

⑴有人对我国小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本身进行的分析表明.我国小学生言语交往行为集中表现为回答教师的问题 ,此类行为的频度在学生课堂言语行为总频度中之比重高达93.8%,提问、异议及其它类行为的比重分别仅占1 .7%、2.7%与1.8%。(注:《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吴康宁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而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所构成的师生言语交往行为过程都是由教师启动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非自主地位。可见当前我 国大教学班的主要弊端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薄弱、机会有限。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这些弊端,强调教育要 着力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①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学生当作熟悉和发展的主体,让全体 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励所有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可以说,对于每一个学习主体,没有活动就形不成真正 意义上的学习。②是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为此,教师要爱学生、爱数学,这是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 感媒介;要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他 们热爱学习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③是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系列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爱好,调动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④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 设必要的精神心理条件。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种健康的精神心理气 氛中,能够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五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 ,善于学习。

    5.4、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具有价值判定、导向、激励、反馈、改 进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诸方面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⑴评价内容要全面。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学习情感、爱好、动机、态度、意志品质、习惯的评价。

⑵是评价的方式,途径要多样化。既重视书面考查,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既重视定期 评价,又要在复习检查、新知识讲授、巩固练习、独立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 价;把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评价。

⑶是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⑷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他评相结合。⑸是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同时写出诊断性、指导性和 鼓励性评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初探 - 数学论文 - 小学教师论坛 教研|...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报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