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灸此穴,胃好,肺好,秋安好,冬安好,身体好!

熬过了上蒸下煮的三伏天,无病也是三分虚,精神疲倦,无精打采,秋乏来袭!!

过往的湿热环境损伤了人体的脾胃功能,气血亏虚是显而易见的,还没等调整过来,秋燥又来了,早晚温差加剧,一不小心秋冬常犯的病也一股脑儿的寻来了,过敏性鼻炎、感冒、咳嗽等等。

现在,千万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肺上,以为养好肺就万事大吉了。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外感频繁的人,一定是正气不足,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此时一定要培补脾胃之气,增加正气,为寒冷天气的到来,做好准备,这在中医,叫培土生金,因为脾胃是肺的母亲。

因此,此时艾灸中脘或足三里,是再好不过的了。

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钟。也可隔姜灸,每次5壮左右。可以每天施灸,连灸5天后休息两三天,也可隔天灸。具体灸量视个人体质。

不方便艾灸的朋友,也可选择贴敷和按摩中脘的方法来健脾胃。

一、 肉桂粉贴敷中脘

肉桂是温阳三宝之一,具有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的作用。

用法:把肉桂粉用姜汁调成糊,放在贴敷贴上,贴在中脘穴处即可。穴位贴敷不要超过8小时。睡前贴,连续贴10天为一个疗程。

二、按摩中脘

摩中脘的方法有讲究。将手掌掌心(劳宫穴)附着在中脘穴上。应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着力面应向顺时针方向,沿圆形轨迹回旋运行,周而复始,同时要适当地扩大按摩的范围,争取能够覆盖胃的全部范围。

顺时针摩为补益之法。摩法的动作要缓和而协调,摩中脘的频率以每分钟80~90次为宜。每次操作时间,应不少于5分钟,以中脘穴局部有湿热感,并持续向腹内渗透为度。

除了中脘和足三里,下面的穴位也是健脾胃的常用穴

以上穴位,均可艾灸,也可按揉。让脾胃强健起来,是我们提升身体正气的必经之路!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伏后灸这里,胃好,肺好,秋安好,冬安好!
祛湿,重在升脾阳
老和尚講: 寒氣入侵危害多,艾灸幫你全排出
只需四次, 百病皆离身!
流传百年的“良药”,这次重磅回归!驱寒提正气,这个夏天助你一臂之力!
补 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