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涤沦差别化纤维的发展现状

沦差别化纤维的发展现状

欧、美、日把常规涤纶生产技术转稼国内及对高附加值和高新聚酯生产技术的封锁,进一步占领国内市场,加剧竞争。

 一、 涤纶差别化纤维的发展概况

  自1953年聚酯纤维诞生以来,作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天然纤维的短缺,因些,涤纶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常规涤纶织物穿著舒适性、美观性等方面都比天然纤维差,所以,人们在它问世的时候就在对它进行不断地改进,以取得类似于天然纤维的性能。

  60年代早期,为了赋予新型纤维织物真丝般的光泽和弹性,就尝试采用异形喷丝板纺丝,生产异形截面纤维;到70年代,乔其纱畅销,强捻的纤维纱线经碱减量处理后,具有真丝般的悬垂感,但它不如天然纤维柔软和丰满;到80年代,人们受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服饰也向运动和休闲装转向,涤纶织物变得不流行了;80年代末,日元急剧上升和来自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来自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涤纶产量的高速增长的压力下,加速了乔其纱的衰败。在这期间日本合成纤维工业全力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并致力于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使得涤沦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它不仅具有真丝般的质地和手感,还充分体现出以往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所没有的新质感。由于涤纶的物理性能适合于仿制蚕丝,于是超细涤纶长丝应运而生,纤度小于o.67dtex的超细涤纶纤维以及异形截面纤维这二项技术的突破使得织物档次提高。虽然异形截面的聚酯纤维展现了丝绸般的光泽,但由于高屈挠劲度,其手感仍与纸张相似。

  为了得到手感柔软丰满的仿真丝织物,人们更加关注蚕丝的结构,不单从外观上模仿,而更是从微观结构方面仿制:人们利用两种收缩率不同的涤纶纤维混纤,卷曲在后纺中的拉伸和热处理工艺中形成,开发的涤纶混纤丝比一般锯齿形涤纶的蓬松度还高30%左右;利用纤维表面改性可获得自然不匀或利用不匀拉伸来获得厚薄相间的效果;利用纤维表面带有沟槽而使其具有丝鸣效果。总之仿真丝纤维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过程,使它的性能更接近真丝甚至超越真丝。

  仿真丝发展情况及过程

年份 途径 特征 技术

1960-1971 仿真丝外观 光泽、垂感、柔软 异形截面(三角形、Y型、T型、三叶形等)、碱减量处理

1971-1976 仿真丝宏观结构 丰满度、柔软度、干爽感 异收缩、混纤丝、细丹纤维

1976-1986 仿真丝微观结构 自然不匀率、丝鸣、温暖 喷丝网络丝、纤维表面改性、异形中空纤维

1986-1994 仿真丝面料结构 高文件手感、真丝织物、活泼的蓬松感、超柔软度 多步收缩、超细丹丝、复合纺丝、高速纺、新聚合物

  后来人们将仿常规纤维性质开发出的一系列新产品统称为“新合纤”。目前“新合纤”均以涤纶为主体,它具有特殊的性能、特别的触感和感受;产品风格和性能是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所无法获得的;从聚合到织造染整等工序都使用新技术。根据面料特征它可分为:桃皮绒、新真丝、新精梳和干爽型。

  新合纤及其特征

概念 类别 性质 技术特征

超柔软材料 桃皮绒 桃皮外观和手感,粉末般细腻感 超细丹丝,由自收缩形成微波状

超蓬松材料 新真丝 具有多种手感和悬垂性的真丝风格、干爽、丝鸣 碱减量、异收缩比混纤纱、异形截面

绒型材料 新精梳 具有羊毛的性质,手感柔软细密 对异形丝进行喷气网络后假捻

超重材料 干爽型 合纤的干爽感和悬垂感 加入无机微粒产生高密度干爽手感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新合纤产品一般为表2中的四大类,桃皮绒“新UST”是由微卷曲的不同种异形超细丹涤纶长丝(0.1d,0.11dtex或直径0.6um)组成的,而天然纤维如真丝的截面直径为12~13um,羊毛的则为20~26um,因此这种面料的手感跟天然纤维织物完全不同。纤维的表面沟槽使面料呈现粉末细腻手感,而单丝中的巨大空隙可给面料轻暖的感觉,呈现桃皮风格,UST主要用于生产夹克、套装和外衣;新真丝面料以丝洛杨丝(Silkook RoyalS)为代表,其结合了混纺和部分溶解技术,使聚酯三叶形截面呈现细微的纵向裂纹,因而能产生一种丝鸣的效果,三叶形截面可使面料柔软,呈现宜人的光泽和很好的垂感,这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真丝;新精梳面料是中厚型,可用于制作男式套装,它采用了复合组织技术,使两根物理性质不同的聚酯纤维比经暂时加捻形成皮芯结构,短绒型面料马诺(Malor)具有良好的蓬松性和类似于极细羊毛的手感、适合的弹性,因而特别适于裁制套装以及日本和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追求舒服、高档、保健、自然等成了新时尚,对服饰的追求出现了多样化、功能化,使得一些具有新颖功能的聚酯纤维普受欢迎。卫生功能型如抗菌纤维、消臭纤维;服用功能型如吸水;吸湿性纤维、抗静电导电纤维、抗起球纤维,保健功能型如远红外纤维、抗紫外线纤维,产业用功能纤维如阻燃纤维、高强高模工业用丝等。

  二、涤纶差别化纤维新品种

  1.细丹、超细丹纤维

  涤纶因其良好的服用性能,在纺织用纤维中占有主导地位,替代天然纤维方面已仿制出高仿真纤维,使仿丝织物达到轻、柔、爽、滑,对超薄型涤纶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后,再经特殊柔软亲水整理,更能获得真丝绸的外观和手感;仿鹿皮织物被称为划时代的衣料,它不仅具有天然鹿皮的“书写效应”、“白霜感”和“立体感”,而且具有真丝的手感,柔软、质轻、悬垂性好、舒适;超细纤维还可用于合成革、清洁布、高密防水织物、液体或空气过滤材料、贝类及海藻抑制层、保温材料、功能纸、电池隔膜等。

纺制细丹、超细丹纤维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复合纺丝剥离法、溶解法、常规熔融法、超拉伸法、闪蒸法和熔喷法。

  国外化纤公司早在60年代就开始了此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杜邦公司在1964年就取得了用复合纺丝法生产超细纤维的专利,并以此作为发展超细丹纤维的起点,到70年代,用剥离法和海岛法两种复合纺丝法制取0.1dtex左右的超细丹纤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目前最好的超细丹纤维细度已能达到0.001dtex,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大陆起步较晚,80年代末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几年才开始批量生产,投放市场,产品备受欢迎。江苏省纺织研究所采用金山二期的涤纶长丝切片和进口锦纶切片,仿制166.dtex/24f×12涤锦复合丝(单丝约0.2dtex),扬州布厂以它作纬纱,普通涤纶75dtex/24f丝作经纱,用喷水织机制高密平纹布,印染厂经砂洗染整制得桃皮绒面料,该面料绒面细密,色泽柔和,手感柔软,富有弹性,悬垂性好;成都恒益化纤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引进美国、德国90年代最新双组分复合纺丝设备,以常规聚酯切片和锦纶6切片为原料,已研制开发预取向、假捻牵伸等涤锦复合长丝,单丝细丹达到0.15一0.30dtex,复合比有50/50、70/30,纤维织造性能优良,可使用喷水、剑杆、有梭、针织等织造设备,开发了高档次的仿真丝绸、仿鹿皮和高密度防水织物,具有手感柔软、细腻、滑糯、悬垂性好、透气吸湿等优点;营口化纤厂生产的齿轮型涤锦复合纤维,涤锦比为1:1,产品规格为75.6dtex/24f,单丝纤度o.26dtex;无锡合成纤维总厂生产桔瓣形涤锦复合丝,产品规格为166.7dtex/72f,单丝纤度为0.21dtex;江苏省纺研所生产“T”字涤锦复合丝,产品规格为111.1dtex/40f,涤锦比为67:33,单丝纤度为0.5dteX;中国纺科院生产的“米”字涤锦复合丝,产品规格为88.9dtex/24f,涤锦比为67:33,单丝纤度为0.4dtex;北京服装学院开发了单丝纤度为0.05dteX的超细纤维,打破了发达国家公司生产单丝小于0.1dtex的技术垄断。

  北京服装学院和天津石化公司化纤厂合作,研究开发了水解剥离法超细纤维,它采用自己合成的易水解聚酯(EHDPET)与普通聚酯(PET)以15-25/85-75质量比复合纺丝,得到以EHDPET为海组份,PET为岛组份的复合纤维,加工成针织物或机织物,经水解处理,复合纤维即被剥离成0.04dtex的超细纤维,该工艺己完成工业试验阶段并能提供纺织染整加工工艺,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

  2.易染型聚酯纤维

  由于聚酯分子链紧密敛集,结晶度和取向度高,分子间没有容纳染料分子的空隙,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内部,又缺乏亲水性,因而染色不如锦纶容易,通过对聚酯进行改性,制造适应不同类型的染料染色、染色条件温和、色谱齐全、色泽均匀、色牢度好的易染型聚酯纤维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虽然在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与常规涤纶相比,它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在近几年中已成为一个市场开发的热点。岳阳石油总厂化纤厂利用在聚合阶段加入磺酸盐,制备了阳离子可染切片,性能优良,现已工业化生产,投放市场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研究院采用阳离子切片与普通涤纶切片以50:50,30:70的比例复合纺丝,制得CDP/PET仿毛型复合纤维,在扬州布厂、蒲圻纺织厂、湘潭纺织总厂开发生产的毛型织物具有手感丰满柔软、一浴双色的效果。1996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生产了3000吨,上海石化生产了10000吨,每吨利润2000元左右,目前中石化集团公司可望推广到2~5万吨,单体磺酸盐主要依靠进口解决(可自行研制),第四单体立足于自己生产,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而采用特定的1一羟基一4一苯氨基为着色剂,先将PET切片与着色剂在密闭容器中均匀混合着色,也能够得到色相纯正、色牢度好的纤维;日本尤尼吉卡公司用4份含磺酸基团间苯二甲酸盐单元的阳离子可染聚酯与1份乙二醇/聚乙二醇/磺酸基间苯二甲酸钠/对苯二甲酸的嵌段共聚物共混纺丝,可制成具有高染色深度的超细纤维;在纺丝前或纺丝过程中,加入阳离子活性剂如少量变性剂与BAET共聚,成为无规线型聚合体后,可纺性好。这种改性涤纶不但可用阳离子染料染色,且还兼有抗起球性并提高了缩皱回复性。

  另外在阳离子可染纤维推出的同时,一种以1,4丁二醇代替乙二醇作为第二单体的改性涤纶(PBT)也加入了涤纶差别化的行列。以丁二醇代替乙二醇不仅使分子链的柔性链段大大增加,而且纤维的染色性能也大大改善,达到常压沸染。但由于1,4丁二醇的原料价格大大高于乙二醇,而使PBT纤维在价格上缺乏竞争优势。因此目前主要是以在常规PET中把1,4丁二醇作为第三单体加入,这样不仅使纤维的价格有所下降,染色性能得到改善,而且其热稳定性要大大地优于阳离子可染纤维。

  3.三异(异纤、异形、异收缩)聚酯纤维

  三异纤维是指在同一束丝中,既有粗丹纤维起织物骨架作用,又有细丹纤维,使织物手感柔软,风格飘逸。利用同孔、不同喷丝板纺丝所得纤维进行合股,或用异孔同一喷丝板,其中粗丹用异形截面,细丹用圆形截面,利用粗、细丹纤维在后加工中不同的收缩率体现织物不同的风格;也可用两种不同组分的聚酯切片进行复合纺丝,以保证同一丝束中不同纤度和截面的纤维具有工艺所要求的不同收缩率。对于关键指针收缩率差国内一般约为6%,日本为10%,中石化集团要求达到10%~15%,具备领先水平。

  中国纺织大学与精诚化纤厂共同研制开发成功三异涤纶长丝,试生产了有光与消光两大系列的产品,产品规格有66.67dtex/48f、83.33dtex/48f、133.33dtex/96f、150dtex/96f、166.67dtex/96f等,质量达到同等DT丝指针,沸水收缩率差异在5%~10%之间;苏州化纤厂也纺制了仿毛型三异混纤长丝,目前已通过同板混纤,运用高速纺丝、牵伸等技术,使一束纤维具有异纤、异收缩、异截面特性;它适用于高仿毛织物开发,解决了混纤型喷丝板设计、特殊纺丝、牵伸关键工艺技术和纺丝关键部位的技术改造三项关键技术,异形收缩率达到20%以上。山东莒信涤纶有限公司选用POY-DTY高速纺丝路线,利用“三异”技术,超细丹高速纺丝技术、复合加捻技术及网络技术开发生产了仿真丝新涤纶。辽阳化纤公司利用常规纺制取了同板三异长丝,通过小试鉴定,投资100万元左右解决喷丝板和整经机即可进行工业化生产。三异纤维由于其具有异纤度、异截面、异收缩、单丝纤度细等特点,因此已是仿真丝、桃皮绒、仿鹿皮、仿毛织物的良好面料,织物手感柔软细腻、饱满、穿著舒适等特点,是目前中国大陆差别化纤维开发的重点和方向。

  4.功能性聚酯纤维 

  功能性聚酯纤维在日本研究最为活跃,已开发出卫生、保健、服用、产业用等多种类型。在国内起步较晚,一些科研院所如中国纺织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陆续开始研究开发具有阻燃、抗静电、抗菌、防紫外线等特殊功能的涤纶纤维,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4.1 阻燃聚酯纤维

  普通涤纶LOI值为20.6%,不具备阻燃性,随着消防法规的实施,为了安全起见,对一些公共场所所用的织物必具阻燃性及家庭用装饰布,一些特殊行业用的工作服等都要求阻燃性良好。因此,目前对阻燃聚酯研究很多,中国纺织大学1980年开始阻燃涤纶研究,现在进行含磷共聚型阻燃涤纶的研究,吉林纺织工业设计研究院、成都科技大学、北京化纤研究所,天律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岳阳石化总厂等均进行了阻燃聚酯研究。现已工业化生产的有山东淄博涤纶厂、天津石化公司研究所采用高速纺丝设备生产出POY-DT(DTY)阻燃聚酯;佛山东利化纤公司采用FDY工艺路线开发出阻燃聚酯长丝,其产品已用于生产阻燃型垫布、起绒布、装饰布等。

  4.2 高吸收聚酯纤维

  吸收纤维分吸湿、吸水、吸热纤维。日本东洋纺开发出吸湿率为10%的聚酯短纤,还开发出比棉花吸湿率还高的纤维,并能很快将水分释放出来;杜邦公司的Codmax纤维有四道凹槽,产品规格为1.54dtex,其纤维具有吸湿、可呼吸、速干等功能;日本东丽开发了一种长丝和短丝相结合的织物,外层是加有陶瓷微粒的PET短纤,内层具有吸水性能的改性异形截面PET长丝,由毛细管作用将人体的汗液从内层吸收通过外层排出,吸湿性接近于棉,但干燥速度是棉的2倍,主要用于夏季面料和运动衫。

  大陆国内近年来对吸水纤维进行了研究开发,如北京服装学院开发的PBT/PET中空微孔复合纤维,显示出优异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天津石化公司涤纶厂与北京服装学院共同开发的高吸水中空涤纶短纤于1996年12月通过鉴定,该产品能快速地吸收、传递、释放水分,并纺制出近10吨2.5dtex的高吸水短纤,与纺织厂家联合开发出高吸湿面料,制作的运动衫具有良好的穿著舒适性;中国纺织大学研制成功的高吸水聚酯纤维的吸水率与棉花相似,为20.5%,吸湿率为2%,是普通涤纶的5倍。

    吸热纤维在日本80年代末已开发成功,主要有帝人、旭化成、钟纺、尤尼吉卡、可乐丽等工厂生产,采用的主体纤维为涤纶和锦纶,体感温升为2-4℃。天津石化股份公司开发了远红外PET短纤和长丝,并已小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其特点是陶瓷粉细化,分散均匀性好,可纺性优良,作成织物远红外线为8-25um,发射率达82%以上;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第十化纤厂共同研制出1.67dtex×38mm的远红外短纤14吨投放市场,深受用户欢迎;山东淄博涤纶厂、中国纺织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不同程度地开发生产了远红外吸热纤维。

  4.3 抗紫外线聚酯纤维

  90年代初国际上抗紫外线纤维及织物得到迅速发展,最先采用后整理技术,将具有紫外吸收、反射性能的添加剂掺入涂层内再敷到织物上,实用性好,但影响织物手感、舒适性,耐久性差。目前主要采用粒径小于1um的抗紫外陶瓷材料在聚合阶段或纺前加入抗紫外母粒制备抗紫外纤维,多数是用Ti02或ZnO系列陶瓷微粉。日本的可乐丽“Esumo”、大和纺的“Rienfsui”、帝人“Fijosensa”、尤尼吉卡“Sarakuru Scy、”东丽的Arifuto”等均是形成商品的纤维。中国大陆天津石化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开发成功并生产了抗紫外线聚酯切片、聚酯长短丝,在山东临沂棉纺厂、天津白玫瑰针织公司使用,通过对其织物进行测试,紫外光谱为200--380nm,遮蔽率为91%--95.5%,120dtex/36f抗紫外线长丝经天津白玫瑰针织公司使用,织物紫外线光谱为200--380nm平均遮蔽率为94%--96.7%,这些织物对可见光、红外线均有一定的反射作用,穿著凉爽舒适。另外还有中国纺织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江苏纺织研究所、上海第十一化纤厂、江苏中汇集团等单位均研究开发成功抗紫外线聚酯纤维。

  由于涤纶吸收紫外线辐射比其它纤维和棉更多,而涤纶又是主要的服装面料原料,人们为了健康的需要,今后对抗紫外线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化纤厂家大力开发该类纤维,具有广阔的前景,也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 抗菌消臭纤维

  抗菌纤维是一种能抑制和杀死细菌的功能性纤维,国外70年代开始研制,主要针对织物表面处理的方法,耐洗性差,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钟纺公司采用无机抗菌剂与聚合物共混的方法,纺制出永久性抗菌聚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只需用40%的这种抗菌聚酯纤维就能达到抗菌消臭的标准,由于抗菌剂是在聚合阶段掺入,耐洗效果好,经测试洗试涤50次以后抗菌性能无变化,而且在染色热环境下也不减抗菌性能;东丽公司“马库思贝克”是在纤维染色的染液中进行抗菌剂吸处理或热熔染色法,使抗菌剂能均匀地被吸收到纤维表层,而且抗菌剂是以三聚氰胺为主的粘合树脂,不含有毒物质,其抗菌效果比聚合物中掺入抗菌剂等处理方法高3-5倍,耐洗效果好,在85。C水中反复进行100次工业洗涤仍具有抗菌效果,东洋公司最近又成功地开发出“Bactekill’’聚酯纤维,该纤维是采用自己最新研制的瓷粒子与聚酯熔体共混纺制而成,其抗菌效果和白度都很好;还有可乐丽公司开发的抗菌消臭中空聚酯纤维;帝人公司开发的有抑制病原菌增值效果的聚酪短纤维“开莱塔克”。日本钟渊公司的抗菌纤维是在聚酯纤维内部加入沸石和金属,在一定条件下,沸石与金属发生作用产生臭氧,可在较大范围内杀菌,其有效期长,洗涤100次以后,杀菌率70%。

  国内9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抗菌消臭纤维的研制,首先由江苏省纺织研究所研制出,后来天津石化公司研究所利用自制的抗菌聚酯切片,在常规纺和高速纺设备上均试纺成功,其产品已投放市场,可批量工业化生产;最近江苏省纺织研究所在研制成功含银、锌金属离子抗菌涤纶后,又研制出各种抗菌防臭产品,其产品已出口到海外,该所正联合有关企业,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仪征化纤有限公司和中国纺织大学共同承担的“抗菌PET纤维”课题已研制成功并通过部级鉴定,它利用共混方法开发抗菌PET、中空抗菌PET,可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及宾馆中的巾被系列产品、填充料、医疗、饮食、卫生、交通工具用纺织品,前景乐观。

  4.5 抗静电聚酯纤维

  90年代后,日本的各公司如钟纺、帝人、东丽、可乐丽等公司都进行了导电纤维系列研究。东丽公司开发的高白度导电复合纤维,可乐丽公司开发了由炭黑和热塑性弹性体组成的具有永久导电性能的合成共扼纤维,还开发了用于军装和工作服的白色抗静电聚酯长丝纱,用此纱制成的织物不仅具有优良的抗静电,还具有普通衣料优良的手感,优良的染色性、强度、抗洗涤性和耐化学性。由ICI纤维公司开发的即Epitropic纤维是一种独特的导电纤维,其应用非常广泛,其芯是聚酯,皮层是聚酯和间苯二酸酯的共聚物,在生产时,它浸渍于黑炭粒中。

  国内导电纤维研究起步较晚,浙江大学、浙江省冶金研究所与杭州孔雀化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镀复合导电涤纶,它用普通PET作为基体,在其表面镀上一层聚丙烯睛,再在聚丙烯脂上镀复导电的Cu2S,制得具有与普通PET基本相同物理性能的导电纤维,该纤维的导电性能是耐久的,由其纺成的38支纱的电阻可小于100Ω.Cm-1;另外中国纺织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都进行了抗静电涤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但尚未形成规模生产。

  导电纤维用途广泛,其中最早用于地毯,也是当前最大的市场,其它方面主要用于抗静电、除尘工作服、一般衣料及产业材料等领域。抗电除尘工作服在石油、天然气等危险品工作场地、半导体、电子工业、精密仪器、医药卫生等领域,其用途和市场正在不断地扩大。

  5.产业用聚酯纤维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纤维的应用方面,已是衣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三足鼎立的态势。日本装饰和产业用化纤占其总量的60%以上,美国达60%,西欧也在50%以上。产业用纤维三个主要品种中聚酪纤维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联信公司是生产聚酯工业丝的主要厂商,该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聚酯工业丝的开发和应用,1996年产量为11.8万广居世界第二位。该公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开发了四代尺寸稳定型聚酯工业丝,每次都在性能上有所改进。目前其产品除国内约有9万t/a的生产装置外,在法国Longlaville还有1套年产4-5万t/a的生产装置。

  高模低缩(HMLS)型纤维是一种新型的聚酯工业丝,它具有尺寸稳定性好、强度高、干热收缩率低等良好性能,主要应用于制造单层子午胎帘子布轿车轮胎以及其它橡胶骨架材料和特殊产业用品,它制成的轮胎具有重量轻、省油和车速快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大陆聚酯工业丝起步较晚,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十多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在6万t/a左右,最大的为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11000t/a,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安全带、水龙头带、三角带、轮胎帘子布等,由于中国大陆目前聚酯工业丝仅有20%达到质量指针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且存在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制约了工业丝的应用开发和市场开发,现有装置和产品种类都不能及时满足市场的新需求,市场需求的高模低缩(HMLS)涤纶工业丝国内不能生产,需进口解决。随着中国大陆汽车工业的发展,预计2000年以后对聚酯工业丝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表3 国内2000-2010年涤纶工业丝需求预测 万t

种类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帘子布 1.2 2.2 4.4

橡胶制品 2.8 4.5 7.2

其它 3.3 5.3 8.5

合计 7.3 12.0 20.1

  三、结束语

  涤纶纤维产品的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从70年代至90年代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西欧和日本的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最主要是因为他们放弃了产量高、附加价值低、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的大宗货产品的生产,继而转向高层次、高技术及高附加价值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而把技术含量低的大路货生产技术转嫁给了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及东南亚各国,呈现出聚酯生产能力东移的现象。目前,亚洲已成为世界聚酯生产的中心。

  国内聚酯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不是产品没有市场,而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日趋国际化,正受到进口产品、外资企业产品的猛烈冲击和竞争,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降,效益严重滑坡,严重制约着中国大陆聚酯工业的发展。我们正面临着欧、美、日高附加值和高新聚酯纤维生产技术的封锁及产品市场的激烈挑战,同时也面临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严重挑战。由于国内人口众多,预示着在新世纪,国内聚酯纤维工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必须在成本、质量及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开发涤纶差别化纤维就成为十分必要和迫切。

编辑/发表时间:2006-08-16 12: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酯纤维面料起球吗
看了的人都会收藏——深入了解涤纶长丝
【长长见识】什么叫聚酯纤维?
涤纶线和锦纶线区别是什么
涤纶纤维(聚酯纤维)优缺点列举
很多人质疑聚酯纤维对人体有害吗 而事实上到底有没害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