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诛心之论”到“诛心之术”,其底牌不过如此
所谓诛心之论,是说不问其事迹,只就其动机、用心而加以责备的言论,出自《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
可见,诛心之论,在很多时候就会成为一种言辞凿凿的“莫须有”。但是,这种污蔑,对方却无力辩驳。这种无力的背后,实际上是遭遇了秩序性倾轧。
所谓秩序性倾轧,即个体与群体形成了某种可能的对峙。而群体对个体的围剿,总是借助于群体中通行的法则。
这种可能,在帝国时代,一般就是功勋卓著者与皇权的对峙,开智民众者与统治意识的对峙。比如自古文武全才带兵的,秦有白起、汉有韩信、宋有岳飞,等等。
他们所遭遇的,看起来是谋逆,实际上不过是权力争斗中,借用最高秩序,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权力围剿。


01

秩序的禁忌越多,诛心之论就越丰富。
可以说,禁忌的发明,实质上是为了给某种目的以最高等级的保密,因此,与禁忌有关的叙事模式,基本都是充满了神秘,以及恐怖色彩。这种叙事模式,往往最能使一般民众与禁忌保持足够距离,并在心理层面构建起一种恐惧范本。
所谓秩序禁忌,在帝国时代就是皇权天授,是不容质疑,不能违背,不可觊觎的。这种禁忌,通过仪式、身体语言、权力设置等途径,达到一种无可复加的强化。
可以说,儒家之所以占据主流意识形态上千年,就在于其设置了种种礼仪规范,种种身体语言,尤其是叔孙通的跪礼,几乎以一种极其卑微的身体媚态,以上千年的强化,而塑造了帝国时代一种卓绝的奴性。
在柏杨看来,叔孙通制定的朝仪,是一种屈辱剂,使人权、民主,受到严重践踏。或者,我们换个角度看,也正是这些诸如“见皇帝不跪要被杀头”的禁忌式的秩序,在不断规训人们对皇权的惧畏之心。
那么,当一种秩序,拥有越多的禁忌,也就意味着,个体犯错的几率也就越高了。于是,能够为有心之人用以制造“诛心之论”的“借口”,也就更多了。
在帝国时代,无论是功高震主者,还是对于平民,只要有人想要对付他,那么,只要找到这个人可能与秩序禁忌形成关联的东西即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文字狱”,大概就是这种“关联”的最大冤大头。
如今想来,当年遭遇“乌台诗案”的苏东坡,在监狱里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也正是因其深知,这种“诛心之论”的可怕性。


02

诛心之术,是诛心之论的实践闭环。
从诛心之论到诛心之术,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前者,是给出一个结论。如果这个结论获得了高层级权力体系的注意,以及获得一部分人的支持,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结论里包含的质疑、打压、攻击,是有一定的心理情绪基础的。比如那些因功显赫的人物,如果不收敛一些,就必定树敌,或者招致嫉恨。
一旦发起者,确定了这种高层和群众情绪基础,那么,这个结论也就90%以上,已经可以成立了。
于是,后者,便是为真正成立进入了论证阶段。论证,即搜寻证据。
从历史看,这种所谓的证据,其实没有多少科学性。大多是人为的,除非当事人真有问题。事实上的证据,基本都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凿的。
第一种方式:根据诛心之论里的条款,量身定制证据。
一般情况下,在抛出结论的时候,基本就已经设置好证据的可操作性。比如栽赃,比如诬陷,等等。一旦面临这种强塞证据的手段,当事人往往没有争辩的机会,实际上是争辩也没用。
第二种方式:崇尚口供主义。
所谓口供主义,就是自己主动承认罪过。之所以崇尚这种方式,是为了体现皇权、官权的慈悲心肠。你看,是人自己招认的。
也正是这种方式,或许就衍生出了无数的酷刑,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坦诚不讳。
当年的周勃,如果没有黄金二万两,如果没有公主儿媳,或者也就坦诚不讳了。周勃那声叹息:“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怎知道狱吏有这么大的权威?”可见酷刑之下,冤狱当累累。


03

因此,凡诛心之论成立,一定是对高层级权力体系构成了利害关联。
只要高层级权力体系对利害关联的权衡偏向“害”,那么,诛心之论,就一定会走向诛心之术。这种“走向”,实际上是高层级权力体系,对这种结论给出了“默认”,并赋予了授权。
就像西汉的韩信、周勃、彭越,都是属于“有人检举型”结论一样,实际上是高层级的权力体系默认了这种结论。可以说韩信是刘邦检举的,周勃是刘恒检举的,彭越是吕雉检举的。如此而已。
于是,历史上能够功成身退,或者于风浪里能自保的人,都是智者。前者如范蠡、张良,至于后者,王阳明或许也只有在风雨呼吼的龙场悟道之后,才能明白当初的据理力争,是多么的愚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不能提倡诛心之论?
[思想]儒家思想就是一套驯化理论
中国古代帝王是如何掌控兵权的呢?
失去的中国古代游侠精神
明朝头号奸臣魏忠贤大权独揽,为何能做贡献?朱由校帝王之术有方
卫子夫之死,印证了皇权下的女人无论位置多高,都是弱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