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6岁隔代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隔代教育”又称“祖辈教育”,指的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为祖辈(或大部分由祖辈)来承担,它是相对于“父母教育”模式而言的。近一二十年来,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和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竞争意识、自我实现意识、效益观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年轻的父母需要集中更多精力于事业,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在事业与家庭不能兼顾的时候,照顾子女的责任自然落在晚年赋闲在家的祖辈身上。“祖辈教育”模式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模式。
        虽然,我们发现,隔代教育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如祖辈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有过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经验,并且有较多的时间和较好的耐心,从而能更好地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然而“存在”的并非是合理的,与亲子教育相比较,隔代教育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祖辈家长中“隔代惯”、思想观念陈旧、知识结构贫乏等不利因素的存在,祖辈家长的家庭教育总体水平的平均值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隔代教育的质量不尽人意,接受隔代教育的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而幼儿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苏联儿童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幼儿期是个性最初开始实际形成的时期”。为此,我们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优化隔代教育过程,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家园教育质量。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依据: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所以在研究中要明确隔代教育的利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让祖辈走出教育误区。
        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人的第一个学校,也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同时十八世纪欧洲伟大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这些言语都向我们传递着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操作定义:
        所谓“隔代教育”,又称“祖辈教育”,指的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为祖辈(或大部分由祖辈)来承担,它是相对于“父母教育”模式而言的。针对当前我园隔代教育现状,在明确其利弊的同时,注意发挥其教育优势,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让祖辈走出教育误区,提高家园教育质量。
         (三)研究目标
        通过对我园2—6岁幼儿隔代教育现状的分析,运用各种理论与方法,探讨隔代教育的最优化途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家园教育质量。
        (四)研究原则
        1、适宜性原则
        在向祖辈家长传播教育方法时,选择的内容要贴近生活,适宜长辈家长学习,利于他们的顺利接受。
        2、互动性原则
        强调教师与家长的主动沟通,求得教育思想上的共识,教育行动上的同步
        3、分层指导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隔代教育长辈家长,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指导方法,以期促进指导的有效性。
        (五)研究对象:机关一幼托班、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五个年龄段孩子中隔代教育的家庭。
        (六)研究时间:一学年(2007、9——2008、7)
        (七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八)研究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共四周)(2007、9——2007、10)
        (1)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各自的子课题
        (2)调查2——6岁隔代教育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小结,完成调查报告。
        (3)制定优化隔代教育的具体计划和相应措施。
        2、研究实施阶段:(2007、11——2008、5)
        根据制订的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补充。
        3、研究结束阶段:(共四周)(2008、6)
        根据研究开展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撰写报告。

        三、2——6岁隔代教育现状
        1、隔代教育比例高
        通过对我园2——6岁五个年龄段的孩子家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发现,家庭中父母教养为主的占44.4%,父母与祖辈共同教养以及由祖辈教养为主的占55.6%,可见,参加教养的祖辈占了很大比例,而且,调查表明,孩子年龄愈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率就愈高。 “祖辈教育”模式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模式。
        2、隔代教育家庭的儿童行为习惯相对较差
        在对接受隔代教育为主的孩子进行家庭调查时我们发现,不论是自理行为,还是文明、礼貌、学习行为等,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要比父母教养的孩子要差,在行为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3、隔代教育家庭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通过对我园2——6岁五个年龄段主要以接受隔代教育为主的孩子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发现:有20.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9.1%的幼儿焦虑、紧张,数据告诉我们,由于祖辈家长中“隔代惯”、思想观念陈旧、知识结构贫乏等不利因素的存在,祖辈家长的家庭教育总体水平的平均值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隔代教育的质量不尽人意,接受隔代教育的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

        四、2——6岁隔代教育对策
        (一)强化文化导入,更新教育理念
        1、开设“祖辈学堂”
        教育观念主要来源于文化背景、人格特征及亲子关系的特点,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祖辈,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模式、教育方式上都不能很快跟上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步伐,21世纪幼儿教育离不开文化、理念和技巧,这恰恰是“祖辈教育”模式中最为缺失的,其结果是使幼儿错失在其“关键期”的关键教育,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在“祖辈教育”模式中强化文化导入,即是在承认“祖辈教育”模式又是优化“祖辈教育”模式的一种成功性尝试。由于祖辈的知识文化层次普遍偏低,要正视隔代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承担教育责任,需有理论与实际事例的结合教育,我们以“祖辈学堂”的形式,定期邀请了在托幼岗位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组织祖辈们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讲座,向祖辈家长传播了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讲解法、比较法、融合法等帮助祖辈家长建立起全新的教育观念,增进了祖辈对    隔代教育的理解和改进的意识。比如:《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藏起一半爱---谈隔代教育艺术》、《隔代亲利弊谈》、《祖辈教养经验中发扬传统与改革创新》、《如何处理好对孙辈的情感与理智的关系》等,并遵循分层指导、双向交流、集体与个别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向祖辈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方法,解决祖辈共同的困惑问题,增进祖辈对隔代教育的理解和改进。
        2、设立“隔代教育咨询站”
        针对隔代教育家庭中存在的种种教育问题,我们设立了“隔代教育咨询站”,由富有经验的幼教专家和教师联合开展咨询活动,有效地解决了祖辈共同的困惑问题,随时替隔代教育家庭解决教育上的难题。
         (二)重视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建立反馈模型,加强家园联系。
    我们运用参与式家长会、幼儿园独立网站、家园小信箱、园报等阵地介绍近阶段园内外的幼儿教育新动态,班级每周活动主题、家长热点话题以及孩子在园情况,并通过定期的晨间区域亲子活动、家园联系栏、家教经验交流、爷爷奶奶学电脑等活动吸引祖辈教育家庭自觉参与,实现即时互动、沟通、指导、咨询,让幼儿园的教育服务到家庭。
        例如,在针对祖辈家长召开的家长会中,我们为了提高家长会的实效性,大胆改革了以往家长会组织时教师中心发言、家长在下面被动听的形式,通过召开“参与式”家长会,事先收集祖辈家长感兴趣而幼儿又普遍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共同探讨。如在小班的一次家长会上,我们选择了“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这个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组织祖辈们讨论。由于进餐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祖辈们有切身体会,因此大家都很关心,议论纷纷,讨论热烈,最后大家互相借鉴了他人的成功经验,收益颇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我们定期开展的晨间区域亲子活动,即早晨祖辈家长送幼儿入园时,用十几分钟至三十分钟的时间与幼儿共同参与幼儿园为他们准备的室内、室外晨间区域自选活动,并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指导。这个活动形式在时间上适合祖辈家长,方便,内容丰富,家长参与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教师亦能在活动中较全面地观察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互动情况,以便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我们发现在美工区有一位幼儿的奶奶发现自己的孙女老是掌握不好剪刀,很着急,总说孩子笨。我们将观察到的情况及时与她交流,共同分析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材料的难易、指导策略等是否存在问题,在第二次活动中,她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了适宜、适量的手工材料,对孩子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几次活动后,这位奶奶很兴奋地告诉老师:孩子的剪纸进步很大。这样,家长在指导活动中体验到了乐趣,同时也使得自己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
        2、关注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沟通
        由于不同隔代教育家庭中祖辈家长的素质、教养水平不同,隔代教育的方式也出现不同的类型:比如:有的属于过分关注型: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隔代家长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隔代家长们取消了;有的则属于严厉惩罚型:因循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致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还有过分监督型及民主、温暖型(该种情况比较少)等。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做家长工作,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也要象教育幼儿一样“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类型的隔代教育长辈家长,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指导方法,以期促进指导的有效性。在这里,要求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透过幼儿的情感、态度、言行,察觉到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家长工作。
        例如:有一类祖辈家长中,多是经济条件好的、有知识的、性格较古怪的。对待这种“刁难型”的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动,就好比“山不动,我来动”,用四川话来说:要死皮赖脸加勇敢。你越不理我,我越要找你说。我班XX的奶奶就是这样一位家长,由于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哭闹,孩子又认人,只要我这位是他第一眼认识的老师摸他,其他老师摸他,他就哭。因此,家长提出每天要我这个老师来抱他。由于时间和工作制的原因,面对这种刁难型的家长,我无论是否自己当班与否,坚持每天早晨迎接孩子,在一边迎接孩子的同时,我一边引导孩子认识其他老师,同时每天主动与孩子的妈妈谈心,交流孩子熟悉陌生环境的人、事等经验。渐渐地孩子与其他老师熟悉了,他的奶奶也通过接送孩子了解认识了老师,我以教师的真诚换取了家长的真心和信任。
        又比如,我们班的XX爷爷,属于过度关注型,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不饱,每天接孩子时都会带来一瓶酸奶或其他零食等食物。由于隔代亲的“爱”使得孩子长得更加肥胖,营养过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及时与他谈心,同时把幼儿园的每天食谱拿给他看,同时找来杂志和有关资料,让家长明白营养过剩的害处。渐渐地家长明白了科学育儿的道理,同时通过我们的沟通,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教育上,达到了同步。
        同时,我们还根据祖辈家长不同的文化水平开展分层指导活动,比如,对那些不识字的祖辈家长,我们较多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而对识字的祖辈家长我们还定期书面汇报孩子的情况。
        (三)注重资源共享,实现角色转变
        1、开拓祖辈家教资源
        祖辈家长既是接受育儿知识方法的主体,又是运用育儿方法于孩子的主体。我们将祖辈家长直接纳入到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中,挖掘与有效利用祖辈家长的教育资源,动员鼓励祖辈家长积极主动地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参与到幼儿园的主题方案活动中,比如,与孩子共同收集信息、寻找资料进行探索、创造,积极邀请有特长的祖辈家长参与我们的助教活动,开拓幼儿的视野等,在实践过程中促使祖孙两辈得到共同成长。
        例如,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京剧”这一我国的国粹,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充分利用祖辈家长资源,特意邀请了在宁波老年大学戏剧表演班学习的小麟外婆来园协助教学,得到了她的积极支持,在活动中,老人形象生动的现场表演与生动的讲解不但使孩子们初步了解了京剧中人物的称呼及造型特点,而且深深感受到了我国京剧国粹的魅力,看得出,孩子们十分喜爱这一活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投入,活动受到了积极的效果。
        又如,在我园创建环保幼儿园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发动幼儿家长积极进入到“绿色银行”、“环保亲子秀”等活动中来。平时生活普遍较为节俭、不铺张浪费的祖辈家长们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他们纷纷将平时保存的废旧物品投入到幼儿园的“绿色银行”中来,在庆六一“小手牵大手”环保制作比赛中,许多祖辈家长积极参与,其中云云、军军等几名幼儿和爷爷奶奶共同完成的作品还获得了一等奖。
        2、创设“亲子苑”活动基地 
        利用我园园林式的环境、现代化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和社区联手创设“亲子苑”活动基地,通过情景点评的实例、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祖辈教育”模式家庭提供交流、学习、分享的“场景”,以实现他们美好善良的愿望。在“亲子苑”基地,“祖辈教育”家庭还能接受专业人员的直接辅导。在亲子苑活动基地里,我们精心创设了幼儿的活动环境,温馨舒适,富有    童趣:如水果桌、轮船床、彩色地毯与软坐垫等,便于幼儿坐下阅读、跪下来或躺下休息。活动内容安排上,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体现生动活泼、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深受幼儿喜爱。主要指导形式有:
        (1)祖孙游戏
        我们根据老年人本身就具有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了运动量适当、形式简单易操作、功能设计上更多体现祖孙间亲情交流的游戏,组织祖辈家长们与孩子一起开展活动,不仅有效弥补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因指导不足而带来的种种弊端,而且对保持老人健康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也大有裨益。
        (2)娃娃演艺台
        对老人们来说,让自己的孩子在众人目前表演一下,听听赞赏声,是他们最为满足的事。我们采用预约的方式,每次预约几名幼儿,为祖辈提供各类录音带或书面材料,由老人辅导孩子,然后轮流请宝宝们在集体前亮相表演,既锻炼了胆量,也满足了老人“自家的孩子最好”的心理需求。
        (四)构驾祖父辈桥梁,保持教育一致 
        祖辈——父辈在幼儿教育中的许多冲突源自于不相同的“认知结构”,帮助他们做好这方面的沟通,能增进家庭教育的效能。因此幼儿园应成为祖辈——父辈教育一致性的指导者,我们根据各个家庭和孩子的各自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上门指导方式,帮助家长建立民主、和谐、友好的家庭环境,并引进团体心理辅导,为“祖辈——父辈”作心理咨询,处理好教育子女过程中父辈与祖辈如何合理分工与合作的关系。
        同时,为“隔代教育”模式的家庭开设《效能父母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有:效能父母与幼儿园教育、孩子气质与父母的教育类型、掌握发展儿童思维的技巧、学前儿童困难解析、家庭会议等。该课程以轻松活动、专家短讲、互动体验、心得交流、讨论分享、歌曲欣赏、家庭心理剧等方式,以父母与祖辈学习团体的形式进行,训练家长实际亲子技能为主,通过多个沟通技巧练习与亲子活动使家长学习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重体验、活动、分享、角色扮演,同时建立家长互助学习小组,保证课后的交流与学习,从而完成行为上的改变,从实质上进一步改善亲子关系,建立与孩子之间愉快、积极的关系。

        五、效果:
        1、改变了祖辈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优化隔代教育过程,祖辈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了改进,尤其对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养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由单纯关心孩子学什么和吃什么转向重视培养孩子自理和学会做人上。进一步丰富了祖辈的阅历,掌握了一些教育方式方法,提高了家园教育质量。
        2、幼儿良好行为建立较快
        接受隔代教育为主的幼儿中,许多幼儿逐步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情绪抑郁、自卑或焦虑、紧张等现象大为减少。
        3、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进一步拆除了幼儿园封闭教育的围墙,更加主动地走进家庭、贴近家长、亲近幼儿,实施家园合作的开放式教育,提高了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水平,提高了家园合作的有效性。    
        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课题组执笔: 俞春燕  来源:教育第三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隔代教育的现状和影响
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狠一狠心 孩子就长大了
教你解决隔代教育的常见难题
隔代教育的误区
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成因及教育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