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缅甸的静与变 | 中缅通道的历史与现实

缅甸,曾经长期与世隔绝,近年来正打开国门,以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如同处女地一般的缅甸吸引了许多大国的目光,加之 缅甸地理位置重要,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印度的“东望”战略都把缅甸视为重要节点国家,日本也努力增加在缅甸的存在感。如何同一个“日新月异”而又 “左右逢源”的缅甸打交道,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撰文/王知为 摄影/石明等

若毛淡棉是缅甸平静与衰落的写照,则仰光是新时期缅甸变革与发展的橱窗

在关于缅甸题材的诸多文学作品中,英国诗人吉卜林经过毛淡棉时写下的短诗《去曼德勒的路上》无疑最负盛名,诗中写道:“去曼德勒的路上,有阳光、棕榈树和叮当作响的风铃……”就如同这首诗所描写的那样,西方视野中的缅甸也因此被定格成了一个充满东方浪漫情调的世外桃源。一个多世纪过去了,缅甸独立也已60多年,但当我漫步在黄昏时分的毛淡棉城时,眼前的风光却与吉卜林当年所见并无二致。阳光从椰子树间轻轻滑入宽阔的萨尔温江。粉红色的余晖中,袅娜的少女不时从身旁摇曳而过,头顶着一篮篮鲜艳的水果,重负之下,身姿却和她们的笑声一样轻盈。微风拂过金色的佛塔,塔顶的风铃沙沙作响,和远处沙弥稚嫩的诵经声汇聚在一起,平添出几分宗教的肃穆。一切宁静如昨,似乎这个地方早已被时间遗忘。

不过,被时间遗忘的后果却不仅是留存下一幅浪漫的风情画,更意味着在平静中默默地衰微。毛淡棉曾经无限繁华,它的兴与衰,也是整个近现代缅甸历史的缩影。毛淡棉地处缅甸南部的孟邦,位于萨尔温江的入海口,是天然的避风良港。英国人最初把它设为下缅甸的首府,在这里修建海港,发展贸易,渔村很快发展成了东南亚的商业重镇。整个殖民时期,毛淡棉都是缅甸造船业的中心和繁忙的商港,一边源源不断地把大米和柚木输往大英帝国的心脏,一边欣然地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各国商人。看着毛淡棉今天的城市景观,几乎无法想象出它当年繁荣的样子。城市疲倦而苍老,街旁多是两层高的旧屋。墙面斑驳,既是岁月的痕迹,也写满了贫穷的无力。和大部分缅甸城市一样,汽车还没有普及,中国产的二手摩托仍然是最主要交通工具,肆意地奔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恍惚之间,我仿佛正置身于中国某个欠发达的县城。唯有城中尚存的几座古老教堂,还能勉强标识出那段久远的殖民记忆。

万塔之城蒲甘,正是传统缅甸的缩影

缅甸的蒲甘被称为“万塔之城”。自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当时的统治者在蒲甘附近的平原上大兴土木,建造佛寺佛塔。极盛时期的佛塔数量有数千座之多,保留至今的佛塔也超过2000多座。多年以来,缅甸在外界眼中的形象是神秘而又传统的,蒲甘就是传统缅甸的缩影。摄影/杨骏彪

闭关锁国多年以后,缅甸终于在近几年开启了自己的“改革开放”,外国公司疯狂地涌向缅甸,希望开发其富饶的自然资源,投资额成倍增长,经济大有腾飞之势。仰光毫无疑问则代表着新时期缅甸变革与发展的一面。2011年缅甸新政府上台以来,仰光日新月异,短短几年间已初具现代都市的风貌。新修的高楼大厦如热带雨季里的蘑菇,一夜之间就从路边冒了出来,疯狂地生长。市中心几幢殖民时期的老建筑曾在多年的日晒雨淋里变得有些残破,如今经过一番精心的粉刷,也重现起从前的庄重大气。市区里几条主要的道路铺上了沥青,立交桥也在腾空而起。路上的车越来越多,曾经在街上横冲直撞的破旧老爷车几乎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批物美价廉的日本二手车。有趣的是,缅甸的交通规则和中国一样,都是靠右行车,但这些车直接从日本运来,未经改装,方向盘却清一色地在右边,按理说和这里的道路规则不相匹配,不过缅甸司机照样开得怡然自得,大概也算得上是世间奇景。据说缅甸交通部考虑到安全隐患,计划在未来禁止这类右舵车上路,但如今路上的日本二手车数量如此巨大,推行起来恐怕也绝非易事,不过这个法令倘若真的实行,倒是中国汽车大举进入缅甸市场的好机会。

中缅通道示意图

缅甸位于中国、南亚、东南亚的联结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最近通道。从经济性来讲,从中国通往印度的最佳通道也要经过缅甸。中国提出了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构想,以打造串起中国、缅甸、孟加拉、印度的经济繁荣带。

已经建成的中缅油气通道与还未开工的中缅铁路

仰光市景日新月异,短短几年间已经初具大都市气象

图为仰光市中心市景。近年来缅甸经济发展迅速,仰光正成为展示缅甸现代化进程的橱窗。作为缅甸经济中心,仰光市景日新月异,短短几年间已经初具大都市气象。城市中车辆越来越多,堵车也成为在仰光时常见到的景象。摄影/Alex Robinson

滇缅公路赫赫有名,这是历史上的中缅通道

在缅甸的大城市当中,距离中国最近的一个城市是密支那。上图为现在从中国通往密支那的公路(摄影/邓一)。历史上,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滇缅公路也从密支那经 过。当时日本已经把中国东部的海上通道全部切断,中国要获得援外物资,唯一能够依赖的陆上通道就是中国经由缅甸到达印度的公路。下图中展示出当时的中国军 民为了打通这条公路,克服施工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差等诸多不利条件,用肩扛背驮等近乎原始的方式,在深山密林中修建道路的场景(供图/孙敏)。

在东南亚国家中,缅甸的战略与交通位置都相当突出,这为它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及众多大国投资者的青睐。缅甸地处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之间,无论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还是印度的“东望”战略,缅甸都是无法绕过的重要枢纽。同时,日本也在将注意力转移到包括缅甸在内的东南亚市场,2011年缅甸新政府上台以来,日本加快了对缅甸的投资步伐,减免债务,提供援助,帮助建立证券市场与迪拉瓦经济特区,其在缅甸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面对缅甸的新形势,中国也在积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由缅甸西部港口皎漂至云南瑞丽的中缅通道项目。中缅通道由油气管道和铁路两个庞大的项目组成,如今油气管道已经建成,然而铁路项目的开工还遥遥无期。

中缅油气管道与中俄油气管道、中亚油气管道、东部海上运输通道一起,构成了我国油气进口四大通道。与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到达我国的海上通道相比,用巨型油轮把油气运到皎漂港,然后再经陆上管道,从云南瑞丽进入我国境内,运输距离要缩短近1200海里。而且,中缅油气管道绕开了马六甲海峡,这对化解所谓的“马六甲困局”具有重要意义。

中缅油气通道由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两条管线组成。两线在缅甸境内并行,进入我国境内后,以贵州安顺为分界点,天然气管道通往广西贵港,总长度接近2500公里,原油管道直达重庆,总长度大致2400公里。这条油气管道穿越了缅甸西部最高山若开山、缅甸最大的河流伊洛瓦底江,还有我国的横断山脉、澜沧江、怒江……沿途经过的大片原始丛林区、喀斯特地貌区,以及地震活跃带,更大大增加了修建难度。

中缅原本计划沿着中缅油气管道的线路,修建皎漂—瑞丽铁道。根据中缅双方于2011年4月签署的协议,该项目原计划投资200亿美元,2015年前建成,中方负责筹措大部分资金,并拥有50年运营权。

经过缅甸进入印度洋,是我国西南部出海的最近通道。在国人印象中,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部省份就是内陆省份,海洋似乎离这些地区非常遥远。但是,如果能修建一条从昆明直达缅甸港口皎漂的铁路,那么云南就会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开放的桥头堡。从我国东南部沿海港口出发进入印度洋,要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安达曼海的漫长路途,而从云南出境,经缅甸皎漂港直接进入印度洋,将省去这一段的“舟车劳顿”。如果中缅铁路建成,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将极大促进缅甸铁路沿线,尤其是缅甸中部地区的发展。

然而,原本计划2015年前建成的铁路,至今并没有开工的消息。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一些缅甸沿线居民因环保、土地拆迁等问题反对,缅甸北部局势不稳定也是工程遇阻的重要因素,但更深层的根源来自于缅甸转型后内政外交的一系列变化。

穿山越岭的油气大动脉,是工程建造的创举

目前我国共有海上航线、中俄管道、中亚管道、中缅管道等四条石油、天然气运输大通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使得一部分油气可以不经过马六甲海峡,而从缅甸直接输往我国云南,这对于保障我国能源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需要穿过缅甸和我国境内的许多大山大河,修建难度极大。摄影/赵建中

如何同“左右逢源”的缅甸打交道,是个新课题

缅甸的城市与人口多集中在中部的伊洛瓦底江平原,然而缅甸的木材、矿产等自然资源却分布在西侧的那加山脉、阿拉干山脉,以及东部的掸邦高原等地区。这些地区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而且许多资源的产区仍然在一些少数族群地方武装的控制下,比如缅北的部分林木资源还掌控在克钦独立军的手中,缅甸政府虽然也在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大力开发,仍有些力不从心。同时,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势必会伴随着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许多非政府组织也开始介入这些事情,和当地民众一起抵制大型的外国投资项目,而这些被抵制的项目中不乏中国公司的身影。转型后的缅甸,舆论的力量愈发重要,民众的不满日积月累,随时能够转变成投资项目的巨大阻力。缅甸政府一方面为了顺应民众的呼声,一方面也考虑到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先后叫停了中国在缅甸的密松水电站、莱比塘铜矿等项目,同时开始限制自然资源开发,禁止本国原木出口。

随着外国对缅甸的影响与日俱增,缅甸人也产生了些许焦虑与不安全感。殖民时代虽然早就结束了,但被殖民的阴影却依然笼罩着缅甸,担心被再次殖民的焦虑依然没有散去。中国是对缅甸影响最大的国家,从大型投资项目到生活用品,流行文化到智能手机,处处都可看到中国的影子。缅甸人对这样巨大的影响力未免产生一些担心。“缅甸会不会沦为中国的附庸呢?”这类疑问也不时在缅甸报刊里出现。这样的焦虑在现实中的体现则是对中国投资项目的搁置。

从历史上看,中国西南部的地缘意义毋庸置疑。在抗战时期,云贵川就是大后方,在中国东部对外联系通道全部阻塞的情况下,当时从云南通往缅甸的史迪威公路成为中国硕果仅存的对外联系通道,中国由此获得大量援助物资,缅甸对于中国的意义从中可见一斑。因此,一旦中国东部沿海被封锁,缅甸作为通往印度洋的通道意义就会凸显出来。审视从北仑河口至红其拉甫的漫长国境线,从瑞丽出境经过缅甸进入印度洋的通道,距离最短,修建难度也最小。而且中国提出了“中缅孟印经济走廊”构想,计划建设串起缅甸北部、孟加拉、印度的大通道,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抗战时中国远征军走过的路线。如果这条通道能够建成,中缅孟印四国不仅会从经济上受益,这个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也会随之而变,经济纽带将把这四个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印两国之间也会拥有除了喜马拉雅山垭口外的另外一条大通道。

缅甸的转型已如离弦之箭。缅甸开放以来,外国产品、外国公司、外国文化时隔多年再次大量地出现在缅甸人的视野里,缅甸人对此表现出了欣喜与狂热。“英语热”成了当下缅甸的潮流。缅甸教育落后,多数人的英语水平都不高,因此会说几句英文就成了受过良好教育的标志。无论是日常聊天还是演讲授课,文化水平较高的缅甸人说着缅甸语时总要时髦地夹上几个英文单词。新鲜的概念不断涌现,然而原本缅甸语中又一时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于是书籍报刊里现在也掺杂着大量的英文词或者英文单词的缅甸文音译。除了语言,缅甸当下文化的其他各个方面也带上了浓厚的外国痕迹。画廊里挂着富有表现主义风格的缅甸当代画作,商场里播放的歌曲多半都是中国流行歌的缅甸翻唱版。主妇们每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旁一集不落地收看最新的韩剧,年轻人则倾心于嘻哈饶舌,从发型穿着到一言一行都要力图模仿出美国街头玩世不恭的味道来。

缅甸正在变得越来越“左右逢源”,这个邻居的变化带给中国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应对缅甸的变革,新形势下两国如何合作,值得深思。

背景资料

转型中的缅甸与“一带一路”的推进

宋清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近年来,由于缅甸内政外交的变化,中国对缅甸投资额波动幅度较大。中国舆论很关注缅甸转型与缅北冲突对中缅关系影响几何?

2010年11月7日,缅甸举行大选,军人支持的巩固与发展党赢得联邦议会约半数席位,军政府于2011年3月30日解散,吴登盛民选政府执政。自此以后,缅甸开始了全方位转型。

政治层面,当局推动朝野和解和民主化进程,更加关注民意和改善民生,加强反腐败以推进廉政。然而,民主改革并非仅仅是仿效西方建立民主体制那么简单,缅甸民主转型4年来,简单易推的改革基本搞完,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和风险增多。

外交层面,缅甸官员出访美国、欧盟总部及其成员国、东盟成员国、印度、日本、中国、俄罗斯、联合国等国家和组织,宣传缅甸转型,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外交局面处于1948年独立以来较好的时期。以美国为例,美国解除了大部分对缅经济制裁,减免其债务总额超过60亿美元,对其援助和投资也在增长。

与此同时,缅甸1948年初独立建国至今,由于中央政府与诸多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化、宗教信仰、政治经济权益分配等问题上长期存在尖锐矛盾,无法实现真正的全国和平与国家领土、军队的统一。缅北的克钦邦和掸邦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数量最多、实力最强之地,有佤邦联合军、克钦独立军、南掸邦军和北掸邦军、掸东同盟军、果敢同盟军、德昂民族解放军等等。2009年8月至今,缅政府军与果敢同盟军、克钦独立军、德昂民族解放军、南掸邦军和北掸邦军等民间地方武装的冲突时断时续。

那么,缅甸内政外交转型,缅北冲突对中缅关系影响几何?缅甸日益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博弈的前沿地区,西方对缅投资日益增多,援助资金和优惠贷款数额增多,利息较低(乃至无息),西方资金和市场对缅甸的诱惑力极大,西方经济思想与规则制度在缅甸经济改革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西方专家以及西方培养的缅甸精英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缅甸政府的顾问和官员,深刻影响着缅甸内外决策。毋庸讳言,西方投入巨大资源拉拢缅甸,一大地缘政治目的是通过拓展在缅甸的影响力而制衡中国。这就导致缅甸的重大外交经济举措必须权衡西方与中国等各方利益,搞好平衡。因此,中国对缅援助受到日本、美欧、亚行、世行等的竞争,缅甸近年来更多选择西方和国际社会的援助,平衡中国在缅甸的过大影响力,对华经贸合作意愿有所下降。加之,西方媒体和一些非政府组织长期渲染中国投资对当地民众、社会、经济、生态的负面影响,煽动缅甸民众抗议中国项目,导致密松电站建设被搁置、莱比塘铜矿运营不畅等,中国对缅投资近年来遇阻。

而缅北地区是中缅陆水联运和油气管道等多个合作大项目的必经要地,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必经之地。缅北冲突不仅影响边境经济合作,而且缅甸有些舆论声音不理解中国希望并推动缅北和平的善意,形成了影响中缅关系的“杂音”。

中缅关系近年来确实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但总体而言,两国关系还是保持了基本友好,缅甸总统、国防军总司令访华次数远远超过其访问其他国家的次数,缅甸高层多次表示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还是缅甸最大外资来源国、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顺差来源国。邻居不可选,两国对彼此都有着巨大的利益需求。中缅两国如果能够客观理性地认识对方,并加强合作,克服一些障碍,完全可以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开展更多合作。地理君本文选编于《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10月刊,撰文/王知为 摄影/石明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缅原油管道1月底启用 中东原油可不再经马六甲海峡
中缅油气管道
2010年,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时,西方国家使劲儿挑拨:缅甸你们吃亏
假如我国印度洋有出海口,我们的战略纵深会有多大?关键在缅甸
管道局中缅管道项目部施工掠影
中缅拟建昆明至皎漂铁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